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嫣然 >

第8章

嫣然-第8章

小说: 嫣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素蓉又深深叹了口气:“别说他们无凭无据,就是有——还要看皇上听不听。”

“这样大的罪,皇上怎么会不听呢?难道吕家村的百姓不是皇上的子民吗?”

孟素蓉觉得今日她只剩下叹气了,这话要怎么对女儿说呢?女儿十岁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官宦人家的女孩儿,丝毫不知政事的也有,精明通晓的也有,到底哪一样才是对女儿更好呢?

“这些——以后娘慢慢再说给你听吧,有些事一句两句也讲不清楚。”孟素蓉坐了这样久,又字斟句酌地与吕良和谢宛娘说了这半晌的话,实在是累了。顾嫣然一见母亲面露倦色,连忙扶了母亲躺下,又把锦心叫进来伺候,自己带了丹青悄悄退出去。刚到月洞门口,就见白姨娘风摆杨柳似地走来,见了顾嫣然便笑道:“大姑娘这是刚从太太屋里出来?”

“是。”顾嫣然微微皱眉,“母亲刚刚歇下,白姨娘是有事?”

白姨娘掩了嘴笑道:“既然太太刚歇下,那我就不打扰了。”转身与顾嫣然一起往外走,笑道,“怎么老爷太太将两个戏子留下,这是——打算叫戏班子明日再唱一日?”

顾嫣然只当听不懂她的意思:“祖母若喜欢,就再唱一日也使得。”

白姨娘眼珠子转了转:“怎么,太太是喜欢那小丫头的戏?可我听说她不过是个龙套,自己唱不来的。”

顾嫣然讨厌与白姨娘说话,见她没完没了,便沉了脸道:“母亲喜欢听谁的戏,姨娘也要过问?”自打她记事起,就没少见白姨娘抱了浩哥儿在顾老太太处调三窝四,虽说孟素蓉是个拿得住的,可也因此受了不少气。尤其年轻时,常常夜间独对孤灯垂泪,倒是后来年纪长了,大约是绝了生嫡子的心思,反倒不常为了顾老太太的偏心难过。只是在顾嫣然心里,却是牢牢记得那些年夜间醒来,看见母亲坐在灯下,脸上湿漉一片又要压抑着声音的情景了。

白姨娘不防顾嫣然会这样直通通的拿话来顶她,待要顶回去又有些底气不足。妾到底是妾,在顾老太太面前她能挑唆着给孟素蓉些气受,也不过是仗了顾老太太是婆婆罢了,如今老太太不在,顾嫣然却不买她的账,只得干笑道:“我不过问问罢了,大姑娘怎的这样大气性……”

顾嫣然边走边道:“姨娘还记得如今母亲派了你照顾祖母么?这会儿你该在园子里陪着祖母看戏才是。”

白姨娘是瞧着顾运则将那一对少年戏子带走,只觉得蹊跷。她虽与顾运则是打小相识的,但进了顾家之后,外头的事顾运则却是一句都不与她说的,反倒与孟素蓉有商有量。白姨娘心里一直不舒服,越发的什么事儿都想打听打听,偏偏却又不敢公然地表露出来,吃了顾嫣然这几句话也只得罢了,对着顾嫣然的背影狠狠白了一眼,回园子里伺候顾老太太去了。

 第12章 各自寻前程(下)

戏班子被带走两个人,也将班主吓得不轻,待吕良和谢宛娘回来将编造的话说了,一班子的人才都透过气来。班主倒有些可惜,吕良幼时跟县里的衙役学过些拳脚,又是农家少年做惯了活计,身子结实灵活,且他内秀,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透,虽说才来班子里两年多,武生的戏却是学会了好几出,若是再调教几年,怕不是个台柱子?就是谢宛娘,虽说娇娇的不下苦功,但胜在扮相讨巧,嗓子也好听,一样能招揽客人。

只是再怎么说,如今人家想要回乡过安稳日子总是好事,班主也不好拦着,反而拿了两串钱给两人,彼此说了几句道别的话,便各自分开。

杨妈妈早快手快脚将屋子收拾了出来,看看安置妥当,便跟锦眉二人悄悄退了出去。谢宛娘这才抬起头看着吕良:“良哥哥,你真要去从军?”

吕良坚定地点了点头:“顾夫人说得对,我们现在无凭无证,别说告国舅爷了,就是告个县太爷也不会有人信的。可要是我做了将军,再来告状就不一样了。”

谢宛娘眼圈顿时红起来:“做将军哪里那么容易?那边关上的兵丁千千万万,有几个都能做将军的?”

吕良斩钉截铁地说:“只要能替乡亲们报仇,我什么都不怕!”

谢宛娘不由得落下泪来:“这事儿,哪里是不怕就能成的?你若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办?你家里也就断了香火……”

吕良闭紧了嘴唇不说话,谢宛娘眼泪汪汪地看着他:“良哥哥,咱们报不了这仇的,连顾大人这样的官都没办法,咱们还有什么办法呢?”

吕良睁大了眼睛:“不然怎么办?难道这仇就不报了?”

谢宛娘哭道:“我不知道……只是你若出了事,断了吕家的香火,如何对得起吕伯伯?”

吕良默然片刻,还是*地道:“爹地下有知,一定也会同意我这么做的。”看谢宛娘哭得眼睛红红的,忍不住放软了声音道,“宛娘,你别怕,我看顾大人和顾夫人都是好人,我去从军,他们定然会照顾你的。将来,我一定会回来找你。”

谢宛娘低了头,喃喃道:“顾大人与我们非亲非故的,又怎会愿意照顾我……”

吕良见她收了泪,也就松了口气:“顾夫人是好人,我听说他们有钱人家都在外头置庄子置地,你到顾家的庄子上去做些活计,过日子总是不愁的。”

谢宛娘握紧了手。从前她在家中,因为父亲做了衙役,家里比村里寻常人家都过得好些,且因只有她这一个女儿,养得也娇,虽不是什么富户,粗活却也是不做的。待得村子被屠,她跟着吕良在外漂流,从前那些娇生惯养也就说不得了,在戏班子里学戏,虽则吕良护着,也少不得要吃些苦。若是能得顾家庇护,不必再过那四海飘零陪笑卖唱的日子,那真是喜出望外了。只是顾夫人真的肯收留她吗?

吕良和谢宛娘在屋子里商议之时,孟素蓉和顾运则也在商议。

“去从军倒是好事,这年轻人颇有些志气与风骨,只是若想立军功,就得去西北那等苦寒多兵之地,战场上刀枪无眼,一将功成万骨枯,哪里有那么容易呢。”顾运则摇了摇头,“我原想,就让他到庄子上去种种地,赶赶马车,能平安过一辈子也就罢了,毕竟他若真要告状,只怕……”若是皇上一直宠信着茂乡侯府,只怕吕良这个状一辈子也告不赢。

“人各有志,莫不如就答应了他,若是当真有造化,也是老天有眼。”孟素蓉却另有想法,“若是我们不应,强将他圈在庄子上,只怕他闹到别处去,反而不好。”吕良朴实忠厚,孟素蓉倒颇喜欢他,这事若闹出去,只怕吕良二人保不住性命;再则若被人知道这二人向顾运则告发陆镇,无论顾运则接不接这状子,都是麻烦。

顾运则皱起眉头:“若是将他荐到西北军中去,只怕还要托岳父那边……”他毕竟为官日浅,与武将处全搭不上关系,若是不荐,叫吕良自己去投军,恐怕籍贯被人一翻查,就要先露了馅儿。

“此事若被舅兄知晓,恐怕他……” 孟节梗直,若是知道陆镇竟杀民冒功,恐怕无论有无证据,都非要参一本不可,尤其他刚进了都察院,御史又有风闻奏事之权。

孟素蓉也有些举棋不定,最终还是道:“只告诉爹爹罢,大哥那里,且压着莫说。倒是吕良走后,谢宛娘要好生安置了才是,免得小姑娘年轻不知事,一个不慎走漏了消息反为不美。”

顾运则叹道:“这女人家的事,你瞧着安置就好。也莫要太过忧心,你如今是双身子的人,切切顾着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儿。”

说到腹中胎儿,孟素蓉就忍不住微微带上了笑意,低头轻抚自己小腹:“这孩子闹人,都出了三个月了,还是时时的想吐,比怀嫣儿的时候难过多了。”

顾运则笑道:“这样说来,多半是个男孩儿才这样顽皮呢。”他也是盼着孟素蓉能生个儿子的,儿子么,哪里有嫌多的呢?何况顾浩然毕竟是庶出,家里没个嫡子,在外头也不好看相。

夫妻两人歪在榻上说了几句话,就听外头有些乱,似乎是看门的小丫鬟在拦着谁,接着便听白姨娘软绵绵的声音道:“太太,外头戏唱完了,老太太去歇着了,戏班子那边,老太太问太太怎么安排?”一径说着话,一径居然自己打帘子就进来了。

锦眉去小院里替吕良二人收拾,锦心去厨房瞧着准备晚宴,只叫小丫鬟守了门。白姨娘打着顾老太太的旗号过来,不等小丫鬟通报就往里走,小丫鬟年纪小,拦都拦不住,又顾虑着老爷在屋里,不敢放开高声,竟就让白姨娘这么直通通地闯了进来。

做姨娘的,到了主母屋里不等丫鬟通报就往里硬闯,这哪里是把主母放在眼中的样子?孟素蓉心里着恼,脸上虽不显,却坐直了身体。

白姨娘一头扎进来,见顾运则果然在房里,顿时心里就酸溜溜的,面上却堆起笑容,盈盈地福身下去:“老爷,老太太正问着您呢,原当您还在书房,原来是在太太这里。”

顾运则微微皱了皱眉:“太太房里,你怎么也不等丫鬟通报一声就进来?”

白姨娘心想若是通报了,只怕孟素蓉一句歇下了就将她打发了出去,哪里还得进来呢?她是瞅着顾运则进了孟素蓉房里才忙忙过来的,自打孟素蓉有了身孕,顾运则到她房里倒更勤了,这可算什么呢?

“妾方才来了一回,大姑娘说太太歇下了。”白姨娘眼睛若有所指地往孟素蓉身上一转,脸上微微露出点委屈的神色,“妾也是怕戏班子的人放在那里有什么不规矩的事,所以急着来问问太太,太太早示下了,妾也好早些回去跟老太太回话。”

她把顾老太太搬出来,顾运则也不好再说什么,看了一眼孟素蓉道:“老太太若还想再听戏,就让他们多留一日,若不想听了,让管家给了银子送出去就是。老太太听了半日戏也累了,你回去好生伺候着,晚上还要赏月呢。”

白姨娘拿帕子掩了嘴,软绵绵地笑着道:“老爷说的是,老太太方才也说累呢,又说老爷孝顺,还特地叫了戏班子来,正在翻箱倒柜,要找点好东西出来赏给老爷呢。”

孟素蓉听她的意思,无非是要借着话头把顾运则拉到顾老太太处去,便淡淡一笑:“白姨娘,这就是你的不是了。老爷为的是孝顺,哪里是为了老太太的东西?老太太看了半日戏也累了,你该劝着歇一会儿晚上好赏月,怎么还看着老太太翻箱倒柜的劳累呢?”

顾运则也觉得不该让顾老太太这么折腾,何况顾老太太能有什么东西,白姨娘这样的嚷嚷,到时候顾老太太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没的叫家里下人们偷笑,当下便微微沉了脸道:“太太说的是,你多劝着老太太些,别让她劳累了。”

白姨娘不防顾运则也这么说,不由得怔了一怔。锦心恰好从前头回来,进门就听见白姨娘在里头,忙借着顾运则的话头上来道:“太太,厨房都备好了,一掌灯就能开席。”

孟素蓉顺势瞄了一眼沙漏:“也不早了,白姨娘回去伺候老太太歇一会儿罢。”

锦心忙接口道:“奴婢送姨娘出去。”

白姨娘看顾运则坐得稳稳的,手下不由得把条帕子扭了又扭,只得不情不愿地退了出去,皮笑肉不笑地向锦心道:“怎么敢劳烦锦心姑娘,如今太太身子贵重,锦心姑娘也该好生守着太太才是。还有锦眉,都去了哪里,怎么屋里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老爷太太在那里,若是要茶要水的,难道还让老爷自己劳动不成?”

锦心也回了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多谢姨娘教诲,奴婢们都是遵照老爷太太的吩咐做事,就不劳姨娘操心了。”

白姨娘撇了撇嘴:“有什么事还大过太太的身孕了?锦眉是太太身边最得用的,难道不知道这个理儿?”她打发小丫鬟去问了班主,才知道吕良和谢宛娘已经离了戏班,要在顾府里先落下脚来,顿时就觉得心里仿佛有猫抓一般不自在。

她倒不是柳姨娘,只会往那风花雪月的地方去想,却是觉得这事儿并不像班主说的那般简单。若说是来喊冤递状子的,为何不到衙门里去?顾运则不是那等“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昏官,治下不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算得上清明,何至于要两个戏子混到家里来喊冤?只可恨顾运则外头的事儿从来不与她和顾老太太说,倒是总会与孟素蓉商议。

“姨娘——”跟着她的丫鬟藤黄窥着她的神色,“太太如今有身孕,老爷也要格外看重些,姨娘何必去碰钉子呢?”她虽是孟素蓉买来的,但毕竟是分在顾浩然名下的丫鬟,将来前程也少不了在白姨娘这一支上,若是白姨娘跟孟素蓉真闹得水火不容,只苦了她们这些做下人的。

“你懂什么。”白姨娘呵斥了一句,后面的话又咽了回去。孟素蓉论容貌身段远不如她,又不得顾老太太欢心,可仍能在这院子里坐得稳稳的,若是将来再生了儿子,哪里还有她的位置?若是她也能多知道些顾运则在外头的事,也能像孟素蓉一般与他商议这些事儿,出出主意,那该多好?只是这些话可不能与藤黄说,毕竟这些丫头们的身契都捏在孟素蓉手上,哪里会真心向着她呢?什么时候,她手里也能捏几个丫头的身契,那时才算是自己的心腹呢……

 第13章 庸人偏多事(上)

“母亲要见那兄妹两个?”孟素蓉有些惊讶地看着顾老太太。

顾老太太正端着盅子喝红枣茶,闻言点了点头:“听说也是两个苦命的,又是福州人,既是乡里乡亲的,叫来我瞧瞧,难道还有什么不行的?”

孟素蓉有些无话可说。说起来这并没有什么不行的,反倒是老太太慈悲才会如此,若吕良和谢宛娘不是有那样的身世内情,见也就见了。

“这都是老爷在外头的事……”

“既是老爷外头的事,怎么太太倒把人留在家里住呢?”白姨娘替顾老太太捶着肩,笑盈盈地接口道,“太太能把人留在家里,怎么老太太倒不能见了呢?”

“是啊。”顾老太太从茶盅上头瞥了孟素蓉一眼,“莫非我这老婆子还见不得人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孟素蓉还能说什么,只得叫锦眉去带两人过来,给顾老太太见礼。吕良是老实头,知道是来见顾大人的母亲,当下跪下去结结实实磕了个头,倒惹得顾老太太连忙叫拉起来,又把谢宛娘叫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