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首席御医 >

第801章

首席御医-第801章

小说: 首席御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毅哈哈一笑,道:“别介,申请都申请到了,要是再弄回去,那多麻烦啊。”

“你啊,你啊!”杜若在电话那边直摇头,道:“早这样不就好了嘛!”

“行,我在东江等你,就不打搅你办事了!”曾毅笑道。

“千万要重视!”杜若又补了一句,曾毅不重视自己的荣誉,但必须重视授奖这件事。

“看你说的,我就是那不知轻重的人?”曾毅笑着反问。

“好了好了,不跟你扯了,我去忙了,你就等着我的通知吧!”说完,杜若直接挂了电话。

收起电话,曾毅站在路边又抬手拦车,心道白跑了一趟,早知如此,自己就直接让邱老的警卫参谋送自己去机场了,这跑一趟,还多了两道手续呢!

拦车到了机场,曾毅没有做任何的停留,买了最近的一趟航班,就直接飞回了东江。


第九三四章 颁奖



回到中化不到半个月,曾毅就接到了杜若的通知,公安部政治部主任徐清华将于三日后莅临东江,并前往中化市为曾毅和相关立功单位个人授奖。

得到消息,曾毅就立刻着手准备迎接工作和会场的布置安排,并且第一时间通知厅里和市里领导知道。

三天后,中化市领导再次齐聚高速路口,等待徐清华的到来。

因为今天的主角是曾毅,所以曾毅被安排站在了赵贞吉和张卫正的身旁,其他领导则是按照顺序依次排列。

庞东海站在人群里,情绪很低落,按道理讲,他这个政法委书记才是中化市政法领域的一把手,也是今天的主角之一,可却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殊待遇。相反,中化市局特警支队、经侦支队的相关负责人,今天反而被重点关照,在迎接的队伍里显得尤其亮眼。

不光是市里,就连最近省里厅里,都对中化市政法委的工作给予批评,而对市局的工作却大力肯定和表扬。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庞东海在中化市已经彻底失势,想要扳回败局几乎没有可能,最好的结局,就是熬上两年,庞东海安全平稳地交出政法委书记的位子,如果这期间政法委再出什么岔子,怕是庞东海都无法善始善终了。

吴翰林的面色也很不佳,他并没有什么心情来迎接徐清华,最近已经传出风来,省里领导接到了很多关于吴翰林的不利材料,对于这个碌碌无为的太平官,已经有上级领导表示了不满,接下来。吴翰林很可能就要调任他用了。

虽然消息没有得到证实,但空穴不来风,吴翰林对此很是忧虑,他当了几十年的太平官,很少出什么风头。结果在简达的事情上一时没有忍住,就出了这么一次风头,偏偏还因此出名,被省领导看到眼里去了。

这让吴翰林很郁闷,只叹晚节不保,早知古浪集团都斗不过曾毅。自己又何必为古浪集团强出头呢!

和吴翰林截然相反的,就是杨明新了,他最近心情都很好,站在人群里谈笑风生,跟周围的其他领导不住交谈着。吴翰林如果调任他用,那空出来的常务副市长位子。不管怎么轮,也该轮到杨明新这个老牌副市长了。

杨明新多年夙愿即将达成,心里又岂能不高兴了。

法院院长丁健也站在人群里,他的心情却比较复杂,不知道是喜还是忧。简达风波平息后,中化市的法院工作不但没有受到批评指责,反而还被省里间接地给予了表扬。

这让丁健很是有些吃不准。完全明白上级这是什么意思。

丁健吃不准,一来是因为他做贼心虚,毕竟他当初判环评报告撤销,并不是出于解决矛盾的目的,而是要推波助澜,想把事情搞大;第二个吃不准,是因为在简达风波中凡是扯后腿下绊子的人,事后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惩戒,比如城建规划局的李建荣,还有环保局。都被批得一头狗血。

偏偏只有丁健一个,不但没有受到惩戒,反而还被表扬了,这让丁健如何心里不发虚,至少庞东海最近看他。眼光表情都跟以前不一样了。

这是丁健心里的想法,也是很多人心里的想法,但曾毅却不这么看,更没有这种想法。虽然丁健的推波助澜,让曾毅吃了不小的苦头,但曾毅却是坚决赞同上级给予丁健表扬。

曾毅的这个赞同,可不是出于权力争斗的考虑,而是就事论事。

不管怎么讲,丁健的这个判决结果,都是中化市第一例民告官胜诉的案例,也是法制的鲜明标志,如果仅仅是因为丁健的出发点不良,就对丁健给予批评,这在很多人看来,或许是合情合理的,但在老百姓看来,却又是另外一番解读了。

老百姓可不知道丁健的出发点,在老百姓的眼里,丁健是为老百姓打赢了官司,却被上级给狠狠批评了,那让老百姓如何看待上级,如何看待政府,又如何看待司法公正呢?

惩戒丁健,非但没什么好处,反而是坏处一大堆,我们的政府形象,有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被败坏的;相反,表扬丁健却能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此曾毅又有什么理由反对给予丁健表扬呢,他不但赞同,还觉得给予丁健的表扬少了轻了。

等了有二十分钟的样子,一排警车陆续驶出收费站,走在最前面的是省厅一号车。中化市的迎接队伍就立刻整肃起来,看来今天省厅厅长于剑鸣也亲自过来了。

车子停稳,于剑鸣迈步下车,先是威严地扫视一圈,然后目光放缓,看向另外一边的车门,公安部政治部徐清华此时从另外一边下了车,他跟于剑鸣共乘一辆车。

在后面的车里,副厅长张俊宇走了下来,跟他同乘一辆车的是杜若。再往后的车里,就是省厅的其他领导。

赵贞吉脸上露出热情笑容,快走两步迎上去,道:“徐主任、于书记,路上辛苦了,欢迎到中化市指导工作。”

徐清华难得下一次基层,脸上自然是挂满了温和的笑容,甚至主动握住赵贞吉的手,道:“中化市不错,治安工作搞得好,队伍的战斗力更是了得。”

赵贞吉连连客气,道:“我们能够取得成绩,离不开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省厅领导的正确领导。”

“打铁还是自身硬嘛!”徐清华可没有贪这个功,笑着道了一句,就又看向中化市的其他领导,跟大家一一握手。

等到了曾毅跟前,没等赵贞吉介绍,徐清华就笑着伸出手,准确地在曾毅受伤的胳膊上轻轻一拍,道:“曾毅同志。伤都好了吗?”

曾毅打了个敬礼,道:“谢谢首长关心,我的伤已经痊愈了!”

“好啊,好啊!”徐清华十分高兴,道:“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你再接再厉,再创新绩,同时呢,也把你的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影响更多的人民警察。”

“谢谢首长鼓励,我坚决完成首长布置的任务!”曾毅说到。

徐清华对曾毅的这个回答很满意。完全就突出了警察这个准军事化队伍的风格,他道:“好样的!”

说完,徐清华又接着去见别的中化市领导,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一般来讲,像徐清华这样到基层来的中央干部,见了地方上的官员都会比较热情。以显示自己重视基层,同时也给大家留个好印象。这是个惯例,难得来一次基层,如果还摆着臭脸,那让地方的同志怎么看,对自己的官声也不利。

可如果情况反过来,是中化市的领导上门到部里去办事。那情况很可能就完全相反了,热情接待就不要想了,甚至可能都进不了徐清华办公室的门。

这,同样也是惯例,亦是官场怪相之一。

跟中化市主要领导寒暄完毕,大家就重新上车,往中化市局的方向去了。

在中化市局的大会议室内,徐清华当着会场内数百名干警的面,宣读了《关于授予曾毅同志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的决定》,之后又宣读了《关于授予中化市局特警支队集体一等功的决定》。

曾毅和徐力上台。从徐清华和于剑鸣的手里接过荣誉。

徐清华道:“此次来中化参加这个授奖仪式,我心里十分高兴,也很荣幸。中化市公安机关的民警们,奋斗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为中化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你们用实际的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此次授予你们的荣誉,跟你们的成绩比起来,还是远远不够的……”

颁奖仪式基本是大同小异的,徐清华给予中化市局极大的评价,勉励大家继续努力,再创佳绩,同时也期待再来中化市为更多的模范颁奖。

之后就是曾毅和徐力发表获奖感言,感谢领导和人民给予自己的荣誉,表示今后会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更高热情参与工作。

于剑鸣最后也做了发言,号召中化市的全体干警以此次授奖为契机,结合实际,主动以曾毅和特警支队为学习对象,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队伍的战斗力,为中化市的安定祥和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结束,徐清华实地考察了中化市局的等级治安制度,看望了以前获得荣誉的干警。

这时候,杜若才找机会到了曾毅身边,道:“等会考察完毕,我和徐主任就不在中化市多作停留了,我们直接返回云海。”

曾毅很吃惊,道:“总得吃顿饭吧!”徐清华大老远来授奖,结果饭都不吃就返回,这怕是要让很多人误会的。

杜若摇头,道:“下次吧!来的路上接到部里的通知,下午有个重要的会议。”顿了一下,怕曾毅有所误解,杜若解释道:“下个月就要在京城召开大会了,确保会议期间的安全,是部里眼下的头等大事,今天会议的主题就是这个,徐主任不好缺席的。”

曾毅无奈,道:“怎么会这样呢!”

杜若苦笑,道:“本想着请徐主任趁着安保工作还没开始,先把奖给你们颁了,等大会结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了,谁知道今年的安保筹备工作提前了。”

曾毅只好道:“行,我知道了!”

杜若又道:“关于徐力的个人荣誉,也已经确定下来了,‘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这个奖要等到明年部里召开的集体表彰大会了。”

曾毅点点头,道:“我替徐力谢谢了!”

看望完干警,徐清华果然就提出了告辞,他坚决推掉了中化市的挽留,和于剑鸣一道返回云海,在云海同样也没有做任何停留,和杜若直接返回了京城。

就在徐清华返回京城的路上,戴河疗养院里,那个二层小楼的大院里,两位老人正站在大院中央,欣赏着院子里那个并不大的假山。


第九三五章 筹谋

翟老颇有兴致地看着假山下小池子里来回游动的锦鲤,侧脸观察了一下,他发现站在自己身旁的邱老也是同样看得有滋有味,这让翟老心里觉得有些奇怪。以前见面,邱老总是一脸严肃深沉,别说是锦鲤了,就是看见大活人,邱老也是目不斜视,毫无兴趣,这跟邱老丧子丧女后的孤独性格有关。

可今天,邱老不但看那些锦鲤很有兴趣,甚至是面带笑意,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教书匠,你今天的气色看起来很好啊!”翟老就道了一声,邱老参加革命之前,是个教书匠,典型的书生弃笔投戎,所以翟老一直称呼邱老为教书匠。

“翟石匠,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就该气色很差嘛!”邱老竖起眉毛,看似不悦,但眼底却没有丝毫生气的意思。翟老是大山里出来的,当过猎户,也做过石匠,邱老常称他为翟石匠。

一个教书匠,一个石匠,两人的称呼也算是极为对仗。

邱老和翟老,出身一文一武,虽然最后都成为了将军,但这种截然不同的出身,也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两家的后人,邱老的儿子邱建岳就是文人,而翟家的三兄弟,则全都是虎将。

“你们这些文人,就是喜欢瞎捉摸!”翟老呵呵一笑,道:“好心当了驴肝肺,你不喜欢听,就当我没说。”

“一开口,就要分个文人不文人,你这是扣大帽子!”邱老一点不肯示弱,翟老说他是文人瞎捉摸,他就说翟老乱扣帽子,这可是典型的阶级斗争的做法。

翟老一摇头。只得作罢,真要是打嘴仗,他哪是邱老的对手。

邱老则把目光再次投向锦鲤,两只手背在身后,不经意地道了一句:“你的那个宝贝孙子很不错。人踏实,也好学,完全就不像你翟石匠教育出来的人!”

“不像我教出来的,那也是我翟荣泰的宝贝孙子!”翟老哈哈大笑,翟浩辉能让邱老出口称赞,翟老很是欣慰。一来是为翟浩辉自豪,二来是因为夸赞的人是邱老。翟浩辉主动去了海军,而邱老的影响力主要是在海军,能得到邱老称赞,就是对翟浩辉极大的认可。

不过,话说出口后。翟老又意识到自己这句话有些不太妥当,在邱老这个丧子丧女的人面前为自己的孙子自豪,这不是刺激邱老嘛。

想到这里,翟老收敛笑容,又道:“怎么,还不兴我们老翟家换换门风嘛!”

邱老呵呵一笑,道:“又不是只有你这个石匠才有孙子!”

翟老心中一滞。邱老的这个反应太奇怪了,竟然完全没有任何生气的意思,倒不是说邱老没有孙子,邱大军就是邱老名正言顺的孙子,可是以前只要在邱老面前提起邱大军,邱老非但不会高兴,反而会有些生气。但从刚才邱老的反应看,邱老却没有任何不悦,相反,他似乎还为邱大军感到同样的自豪。

这就让翟老有些想不通了。要说邱老为邱大军感到自豪,这翟老是绝对不会相信的,因为邱老这个教书匠,平时最痛恨、也是最看不起的,就是邱大军这样不学无术的人。

除非是邱老真的老糊涂了。否则就绝不会喜欢邱大军的。

可刚才邱老那句话,明明就是为邱大军感动自豪,甚至还觉得邱大军比翟浩辉更有出息,这明明又是老糊涂的行为啊!

翟老想了半天,也没能想明白是怎么回事,难道说邱老还有另外一个值得夸耀的孙子不成?邱建廷倒还有个儿子,还算是能看得过去,但那绝不是邱老自己的孙子。

想到这里,翟老心里就讶异了一声,他想起一件事,邱老确实有个亲生的孙子,不过生下来就失踪了,难道又找到了?不是说那个孩子下落不明,没有任何线索吗?还有一个说法,说那个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