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我的师弟不可能这么可爱 >

第17章

我的师弟不可能这么可爱-第17章

小说: 我的师弟不可能这么可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风眠细思之下,仿佛就看到了自己未来那份相思成疾的痛苦。
“喂,小子。”郭横门诧异地看着卫风眠,“眼圈突然红了,你不会是要哭给我看吧。”
卫风眠摇了摇头,却一句话也不想说。
“不就是被柳宿那倒霉孩子刺了一剑吗?而且还刺在了肩上,明显是留情,用不着这么要死要活的吧。”郭横门有些慌了。
卫风眠只得打起精神来回对方的话:“郭师伯不是说找我另有事情吗?是有什么嘱咐?”
郭横门身子往后倚了一下,离卫风眠远了一些,声调低沉下来说:“你师父的意思是让你回去,可是我却想把你留下来,跟我一起打魔教。”
郭横门说的跟组团刷怪一样风轻云淡,但落在卫风眠心里却不啻天雷劈过。
第一,“你师父的意思”“ 我却想”,明显表示两个人的立场不同。
而据卫风眠所知,徐子道和郭横门同出于青桐派,但十三年前青桐派出了一场大难,险些被一夜灭门,而当年门中弟子中最受上面喜爱最蒙师长看好的青年弟子郭横门却突然叛出青桐派,去江南炫温斋入赘做了当家大小姐的丈夫,从而避开这一祸。
此后,徐子道继承了青桐派,而郭横门却没有安居江南,而是自立门派,创建了横门,迁居到北方,自己做了门主。
虽然后来有过解释,双方貌似也冰释前嫌,以师兄弟的身份往来,但是其中的龌龊隔阂仍然是江湖人津津乐道的饭后闲谈。
只看一点,徐子道虽然承认郭横门仍是出身青桐派,是自己的师兄,逢寿诞或者节庆也会遣派弟子祝贺送礼,但是十三年,没有见过郭横门一面。
这些前辈师长的秘闻,自是不能公开讨论,但是小辈们也是心照不宣。
第二,却是“打魔教”这句话。
自从经历了十三年的那场与魔教相关的灾祸,青桐派对魔教的态度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针锋相对的态势转变得全无棱角。
有人说,这是被那场灭门之祸打怕了,青桐派从前那些主战的热血都被吓成了裤子里的骚尿。
也有人说,青桐派元气大伤,只怕终徐子道一生也无法再回复以前的胜景了。
总而言之,徐子道从此走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不过多涉及江湖纷争和发展壮大,而是关起了门做自己的事,一年中竟有十个月在外周游,采药开方,治病救人,连门中弟子都是在旅行的路上捡到的。
不知是不是默契,虽然横门在江湖上也是有钱有势,郭横门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但是对魔教的态度竟然也跟他那个师弟一样,安安心心地当了个缩头乌龟。
这次,郭横门突然改变态度,而且用的是“打魔教”三个字,不像为了报仇,倒像为了某种理性支持下的目的。
卫风眠冷静下来,也不避重就轻,直接问道:“郭师伯是为什么?为名还是为利?”
天下熙熙攘攘,为名忙完为利忙。
郭横门听他这么问,眼神收起了犀利的神采,而是长叹一口气:“为情。”
作者有话要说:郭横门:为基情!


、平生纵有千行泪 不为苍生为美人

卫风眠没有料到是这种回答,开口想追问,但不知怎么思绪一飘飞,就想到了某种不敬师长的八卦,竟是没好意思开口问下去。
“怎么临到口的话也能生生地咽下去?”郭横门看他这红白不定的脸色,哈哈一笑,顺势拍了拍肩膀。
卫风眠咬牙承受了这几下,只能大方地问道:“师伯,能否稍加解释,我还是不太明白。”
郭横门的表情变了变,还是叹了口气:“我知道你们这些小子,嘴里叫着我师伯,可心里必定是不情不愿的。这也不怪你们,是我在青桐派突逢大祸的时候,转投他人,做了个受人唾弃的小人。虽说现在做了门主,别人见我势大,都是毕恭毕敬,在背地里未必没有人骂我见利忘义,贪生怕死。”
卫风眠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接话:“我虽然不太清楚十三年前的故事,但是自信看人还是不会太差,师伯绝不是个怕死贪利的小人,当年做出那种选择定然是有别样的想法和不得已的苦衷,不知道师伯当年是忍了多少常人所不能忍,历了多少常人之不敢历。”
郭横门的眼神突然之间柔和了下来:“你师父说的不错,在某些地方,你真的很像我。今天夜长无事,有没有兴趣听听十三年前的故事。”
“晚辈洗耳恭听。”
“既然你如此懂我心意,我来问你一个问题。”
郭横门的问题很简单也很狗血,如果真的天降灾祸,非人力所能及,你只能救一个人,你会救谁?
卫风眠沉默了一会儿,还是决定照实回答:“我师兄。”
那如果,拿天下人来跟你换呢?你救哪个?
卫风眠的回答还是“我师兄”。
不考虑师长同门了?难道心中无愧,腹中无悔吗?
卫风眠的回答是:“有悔有愧,但是我还是会救我师兄。”
听到这几句回答,郭横门露出了轻松又苦涩的笑容:“怪不得你能如此懂我,因为当年我和你做了一样的选择。”
十三年前的郭横门远远不是现在的郭横门所能比,心境,态度,都太不一样了。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明月也曾长情,默默辉光,照得夜绵长,星灿烂,连那彩云也飘渺悠闲了。
谁人没有少年时?
江湖儿女的力量都是来自内心的,他们不用任何凭依,不靠外物支持,也能独立于天地。
就像有人能凭借这一股气下笔千言,倚马成章,有人能凭借着一种意绘成丹青,描摹万状,少年人也能凭着一腔血,一份情就能一剑一马,行侠仗义,这种就叫蕴藉风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说起来大得很虚得很,但是年少侠客的心中大概都有这么一个天地正道,武林正义的梦。
当年青桐派也虽然实力不强但也小有名气,以轻灵见长的青桐剑法闻名,还以芝兰玉树的青桐弟子闻名。
当时的郭横门是武林中受人瞩目的少侠,也喜欢仗剑江湖,抱打不平。
他救过很多人,结果也有好有坏,有被救的少女心生爱慕,以身相许的,有被救的老汉被打击报复,苦不堪言的,但是郭横门始终相信即使结果不一定是好的,但是一定比无作为好。
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救得最后一个人却是招惹了很大的势力,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他心爱的人。
印仇谷和风诗世家是世仇,因为他们都搞一样的事业,情报。
自古同行是冤家,这句话原没错。
互抢生意本来就会心生嫌隙,再加上印仇谷的小少爷心气一上来,愣是在结婚的当天跑了,弃了风诗世家的小姐,带着自己青梅竹马的小丫鬟不知所踪。
两家借联姻合并的如意算盘也没打成,更是相看两厌,笑里藏刀。
门下弟子少不了摩擦,只是上面还拼命维持着一团和气的假象。
但是有点火星早晚一触即发,这个火星就是郭横门。
真是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茶馆,那么多的旅店,旅店里有那么多打尖的住店的吃饭的闲聊的,你偏偏走进了印仇谷和风诗世家打架的那一间。
虽然徐子道百般劝解,再三说理,让他不要管人家的闲事。
但看人寻衅斗殴,郭横门就坐不住了,他刀剑出手,分开两方,救下了一个小孩。
这个孩子的身份很特殊,是风诗世家大小姐的孩子,也算是印仇谷小少爷的孩子。
大小姐被抛弃当晚,风诗世家的人就气呼呼地过来接人了,按理说江湖儿女不拘小节,自是不用在乎这些事情,等到风头过了,再寻个俊俏郎君英伟少侠也不难,但是这位大小姐不知道是为了赌气还是真的情根深种,回家之后竟然宣布自己仍是印仇谷的媳妇,以印仇谷少奶奶的身份在风诗世家住了下来,还以丈夫不在家中自己无子的理由,收养了自己弟弟的孩子作为养子。
这一招还真是把率性江湖玩成了宫心计啊。
印仇谷不可能扯破脸皮,只能有苦说不出地这么默认着,但是若让这个留着风诗世家血脉的孩子当自家的接班人,那就是把家业全然送给外人,只怕祖宗也要从坟墓里气得跳起来。
这才找机会四处挑衅,想把这个孩子抢回了,只要到自己的手中,是威胁是整死是利用,一切都还好说。
郭横门当时还是太年轻,不明白这其中的猫腻,理所应当地把手里的娃娃还给了爷爷家,也就是印仇谷。
这本是助人为乐的好事一桩,但是在风诗世家的人看来这就是站位问题了。
情报这个东西,有时候就是必需品。
江湖人讨好百晓生一样的组织就好像交好神医圣手一样,关键时刻是能救自己的命的。
郭横门劝劝架已然是多管闲事,这种错还娃娃的行为明显就是青桐派的站位问题了。
剩下的事情就好发展了,郭横门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地走了,徐道子忧心忡忡地跟着。
这边印仇谷就找了个水土不服,看管不周的理由,把这孩子给弄死了。这是打在风诗世家脸上重重的一记耳光,更何况这孩子还是大小姐的弟弟,小少爷的儿子。
然后就是斗争的开始,武林各派纷纷站队,有些不想站队的也最后表示了态度,没有一个能置身事外。
然后就是印仇谷突然被爆出涉及与魔教的勾结,豢养杀手获取情报。风诗世家带着一群盟友群起而攻之。
印仇谷VS风诗世家,印仇谷惨败。
作为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青桐派也被迁怒。
正派打到最后都会把问题推到魔教身上,这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于是青桐派就成了魔教的盟友,武林的敌人,居心叵测挑起两大情报寡头的战争,惹的天下大乱。
就像战争结束的时候,还需要有战俘还祭旗,这个牺牲品就是青桐派。
郭横门这时候已经后悔地连头皮都想耗下来,但后悔有什么用呢?
这时候,还是有人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早年的时候郭横门曾经在炫温斋的大小姐面前,上演过英雄救美的好戏,少年英姿,白衣如雪,碧水长剑,少女入心入眼,相思入骨也是有的。
炫温斋要保人,同为江南世家的风诗世家不得不给个面子。
保一人还可,想把青桐派全保下,也要看你炫温斋有没有这个本事。
郭横门这时候已经被逼到了绝路,整个灾祸因他而起,即使师父没有因此指责埋怨他,他心中还是懊丧愧疚得无以复加。
但是更让他愧疚的是,他心中最怕的不是青桐派受到牵连,而是他的师弟徐子道会因此招致灾祸,毕竟当初旅店中救人,徐子道就在旁边。
他再三思量,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救出自己的师弟。
会愧疚吗?会难过吗?会在午夜梦回时深感自己的自私与卑劣吗?
大概会吧……
但是只要一想,就会察觉出哪一方更为重要,只要想一想,就会觉得只要那个人活下去,别人无所谓。
但是当郭横门回到青桐派准备悄悄和徐子道离开的时候,却遭到了拒绝。
温柔而坚决的拒绝。
徐子道还是春风细雨的温和态度,连声调都没有太大的起伏:“良禽择木而栖,师兄早日逃脱这里也好,只是我实在放不下师父,不忍心就这么跟师兄走了。”
良禽择木而栖,但是,还是要决心做一只笨鸟吗?
郭横门从来不是个心思细腻,思虑过重的人,但是徐子道的这段话,他却思量了很久。
他努力回忆当时徐子道的每一丝表情,每一个语气,来揣测他的每一层含义。
这话里,是讽刺,是善意,是指责,还是真的瞧不起?
郭横门第一次如此恐惧,即使犯下这么大的错,他的心情里也是懊丧更多一点,但是只是因为徐子道的一句话,他就真的害怕了。
他狼狈地离开青桐派,觉得自己甚至不配在这个自己成长学武的地方逗留,但是还是舍不得就这么丢下徐子道离开,最后他几乎是抱着一种玉石俱焚,死战不退的决心留在山下。
就算和他一起死,也比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要幸福。何况,自己才是那个该死的人。
他这么忽悲忽喜地想着和他师弟死在一起,却没想到会被炫温斋的人打晕强行带回了江南。
等到他醒来的时候,什么都已经发生,什么都无从改变。
师父死了,青桐派元气大伤,在众人觉得太过过分的时候,少林寺这个永远的老好人又出来说了两句和气话,给了双方台阶下。
徐子道临危受命,接受掌门的位置。
大家都在揣测这位掌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也许会意气风发,讨回公道,也许会畏头畏尾,忍气吞声。
但都没有想到,徐子道竟然下台阶下得这么淡定非常,冷静万分,一点也不像个受害者的样子。
他好像真的接受了这是一场同道之间的纠纷,夹杂着误会等狗血的因素,严重成这样,大家谁也不想的。
谁也没有想到,他真的接受了。
作者有话要说:不要误解老一辈基友的年龄,其实还是美大叔的。


、自以为黑化的脑补

“师父,就这么接受了。”卫风眠这句话的语气不想是疑问句,反而像是平淡的陈述。
“是啊。”郭横门意义不明地叹了口气,“他这么平静,却弄得我心绪不安,我不知道他是忍耐着多大的痛苦和伤心才能表面上装的如此淡然。”
“师伯没有回去找过师父?”
“想过,不敢。”
“师伯最后为什么会娶炫温斋的大小姐?”
“因为不甘心吧。”郭横门提到这件事并没有想象中的尴尬和悔痛,“我没有脸面回去,又不甘心就此老死江南,虽然我现在两面不是人,翻身太难,但我一想到此生再也见不到他,就觉得心口空洞。我大醉十天,最后想明白了,我是一定要回到北方去,就是为了离他近一点也要回去。”
“那伯母知道这其中的曲折吗?”
郭横门苦笑:“她知道。我入赘炫温斋,就是为了以此为基点,积蓄力量,重回北方。这些她都知道。她三年前已经故去,总觉得她的死和我有着根深蒂固的关联。其实,我的妻子真的是个很好的人……可惜……”
可惜什么,郭横门没有说下去,可能只是那个女子嫁给他就算是一件极可惜的事情。
郭横门说完,只觉得横亘在心中十三年的这一口气终于纾解出来,看着卫风眠沉思的样子,好笑地问道:“被我吓着了,还是没想到我讲的会是这么个曲折古怪的俗烂故事?”
卫风眠摇摇头,很郑重地说:“恭喜师伯得偿所愿。”
“得偿所愿还谈不上。人呢,就是会贪心。一开始,我也只是想离他近一点,可以知道他的讯息,可以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