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状元风流 >

第7章

状元风流-第7章

小说: 状元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尧咨,老夫生平教授学生无数,唯独看重于你。你本聪慧之人,有神童之智。柳大人乃是文儒大家,我辈文人之楷模,亦是如今文坛古文之风倡导者,乃是当世之文杰。从师于他,乃汝之福分,而后可要谨慎专注学问,不负柳大人之期望。”
    陈省华也开口道:
    “嘉儿,汝可要努力治学。但,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汝后亦当对刘夫子行学生之礼。”陈省华果真平稳之人,一番话既赞柳大人,又捧刘夫子,滴水不漏,皆大欢喜。
    柳开对二人笑道:
    “圣人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圣人尚且如此好学,吾辈当效之。”此言一出,刘夫子同陈省华一起笑开了。至此,陈尧咨对柳开口称老师,对刘夫子也执弟子之礼。陈尧咨正式入门学习古文文风。
    北宋时期,文风之中盛行古文文风。“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之文章继承先秦两汉文章传统,所以称“古文”。
    韩愈提倡古文,在于恢复古代儒学道统,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提倡古文之时,强调以文明道。晚唐时期,古文运动趋于衰落,出现了讲究雕章琢句的文风。
    北宋初年,王禹?、柳开又开始提倡古文,提出文道合一之主张,但二人孤军作战,未形成有力之运动。后来,以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之流,极力推崇韩、柳,又掀起一次新的古文运动。反对晚唐以来的不良文风;提倡继承韩愈的道统和文统,强调文道统一,道先于文之论,以大量平易自然、有血有肉之文,共同扫清绮靡晦涩之文风,使文章走上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之路。由是,世人称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共称为“唐宋八大家”。
    其实,古文之风精髓在于“主张明道、文从字顺”八字而已。此宴山亭之会,陈尧咨作《宴山亭会》深得这八字之味,这正是柳开欣喜之处。
    但此宴山亭之后,陈尧咨诗文双绝之名,风靡南部县,商贾走卒、市井文学之中,凡得楼、茶、酒、肆、驿流之处,莫不有人吟诵陈尧咨之诗词。书生士子、闺秀碧玉莫不抄写,一时之间纸坊断货。其盛名一时无人出其左右。
    酒宴继续,各自唱和。柳县令盛名才学之人,吟诗弄月如把玩古玉,深有韵味。陈氏两兄弟大放异彩,各位学子亦是各献诗词助兴,一时之间筹光交错,尽赏繁华美景。陈尧咨也是来者不拒,举杯必唱,也不只是几轮几回了,只觉得酒味平淡,酒意却浓醇,寻得他头晕鼻眩。陈尧叟、陈尧佐二兄弟也是癫狂起来,此时没有父亲的严厉教导,难得的放纵一次,便和几个士子酝了起来。柳县令、刘夫子、陈省华也是喝的东倒西歪,老身童言。
    几人一边饮酒,一边谈起成都府的之文人士子。陈省华、李主簿皆为南部本地人,对此道也熟悉。便对柳县令到来:“自古巴蜀出学问,如前保宁府下南部县司马相如,成都府杨雄、王褒,就连青莲居士李白也是四川长大。”
    “区区巴蜀之地,果真人杰地灵、沃野千里。”柳开心里感叹道。
    ……
    ……
    依稀日暮西山,斜阳晚照,风吹南屏。众人醉态妍妍然。于是,散席离去,一群人分别告辞别过,陈尧咨三兄弟,也随同父亲返回陈府。今日之行,对于陈尧咨而言,收获巨大,但这也是和他自己专注学问、勤奋苦练有莫大关系。
    回到陈府,被醇酒晕的醉醺醺的父子四人正无忧无状的仰卧在床榻之上。陈冯氏忙碌的手慌脚乱,不断地对丫鬟小厮们嘱东咐西的。一时之间,只见陈府之内仆走匆匆,脚行蹴蹴,这样的场景,就是当年顽劣的陈尧咨也造化不出来。
    秋蓉此时正侍候在陈尧咨的卧榻旁,手里拿着一张细布面巾,在滚烫的热水里浸泡一下,白皙的纤纤素手顿时被熏红,熟练地拿毛巾,拧干烫水,敷在陈尧咨的额头,也是忙碌不堪。
    陈尧咨饮酒之时尚未注意,这酒虽味淡,后劲却如此之强烈,他平生未见。此时,只感到头昏摇晃,腿软无力,之只是凭着感觉的伸腿踢足,妄图摆脱此景。这下,秋蓉更忙的不堪了,还得不时的给他盖好被子,铺好床帏。
    渐渐地已是斜阳落山,春风拂过,巴蜀的夜色变幻无常,落夜之时还是月明星稀,此时已经明月隐高树,长河投晓天。接着细雨而至,润物细无声。秋蓉直立起身,打开了陈尧咨书案边的白纸窗,转身盯着陈尧咨。
    只见其并髻总角,粉脸白皙,嘴角晏晏,似是梦境的会心而微微一动,真好易风流态度。秋蓉正值十四、五岁的年纪,少女春心怎能不颤动,就这样,坐在他的床边,痴痴地看着。不一会,便觉眼沉如幕,趴在床边睡着了。
    巴蜀之地,并非其他地势,四面环山,呈现出盆地地势。因此,夜间便是多雨之时。杜甫曾有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此小雨实至。李义山曾做诗形容其雨:“巴山夜雨涨秋池。”此乃实言。
    只见,纸窗外细雨渐大,不到半个时辰,已是屋檐潺潺之声。秋蓉因照顾陈尧咨而未曾入睡,此时困倦,却趴在床边,睡的香甜起来。只见夜雨簌簌之声,秋蓉沉睡在他身边的轻声入睡,娇媚粉脸上一丝青丝轻轻滑落至粉颈,煞是娇艳。陈尧咨却是无福享受了,这厮睡的正值香甜,如香风拂过,闻之如醉春风。
    此情此景,只有那巴山夜雨,桃李海棠,雨打梨花,看着这般人间奇景。
    &;lt;ahref=http://&;gt;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十二章 海棠依旧青莲至
    又是第二日晨至,夜雨之后的清晨若空谷幽兰,夜雨涤荡了粉尘,留下的确是润如剔透玲珑的露水珠。桃李、海棠、梅树上水珠滚动,或挂在花瓣,或颤栗枝头,或滴落草地,给这清晨以无限的清纯娇媚。
    陈尧咨懒懒的睁开双眼,只感到一丝微微清香之气传到自己的感觉,屋外清新的空气传道屋里,给这早晨无限朝气。雨打芭蕉之声,从屋外传来,陈尧咨不由得叹息,自己错过了与这个世界的第一场雨。
    眼睛往下一转,便是一张娇艳如花的粉脸,原来这就是清香之气的来源。只见秋蓉正头枕粉白素素玉手,,趴在他的床沿睡着了,一丝青丝无声的滑过俏脸,沿着粉颈滑到胸前。咋看之下,恰似一幅海棠春睡图。
    陈尧咨看的微微的呆住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看着她,更不忍心破坏这幅好看的难以得见的画境。确是秋蓉似是感到有人盯着自己,小脸微微通红的不自在,居然转醒过来。
    他看到陈尧咨也苏醒,轻摇了摇头,忙的站立起来,却不知因趴的太久,双腿一阵的发软,扑倒在了床上,直扑到陈尧咨的怀里。这样暖昧的姿态之下,使得秋蓉的柔嫩妖娆的俏脸上,顿时染出两朵云霞,陈尧咨再次感受到沁人心脾的幽香,复的又陷入了沉醉之中。
    秋蓉最先反应过来,心里慌乱的爬起来,显得有些手忙脚乱,赶紧的床帘,有走到屋门挂起珠帘,转身往外走去,片刻之间,从又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盆热水,道:
    “少爷,快来洗把脸吧。”
    说着便给他穿起鞋子。复的又说道:
    “少爷今儿可起晚了,往日都起的如此之早。”
    陈尧咨笑着道:
    “还不是昨日的宴山亭宴,现在都头昏脑涨的,真让人难受之极。”这能怪谁,在这个时代,哪家的孩子能得到柳开的教导,哪家的孩子十来岁的能如此的豪饮。陈尧咨本以为这酒味淡,根本无碍,大喝吧。哪知道这酒本是藏酒,香醇酒冽,后劲极大,让他吃到了苦头。
    他笑着问道:“昨夜夜雨可大?”
    秋蓉玩笑似的回答道:
    “少爷,你睡得可真香,那么大的夜雨,屋檐潺潺流水作响,整整下了一夜呀。你去看看,桃李、芭蕉上水珠乱滚似地,居然没有吧你给闹醒。”
    陈尧咨说道:“那是太醉人了,对了,秋蓉姐,海棠呢,海棠被雨打散了吗?”他护额的秋蓉挺喜爱海棠的,于是也就问问。
    “海棠依旧,桃李盎然,就是少爷你了,还未起床,海棠生气了。”秋蓉又开起了玩笑道。
    听到此言,陈尧咨笑了,欣喜之下,走到书案,提笔而挥:“昨夜西风如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秋蓉来到他身边,看着她挥舞着湖州笔,精细神扬的字沉落在小纸之上,也跟着细细的默念。看完之后,眼睛一亮。心里一赞:
    “这小少爷还真是有才,居然写的如此传神。”接着又开起了玩笑,
    “少爷,这是绿肥美,还是红瘦新呢?”
    陈尧咨眼珠一转,随即而笑道:“西子贵妃,环肥燕瘦。”
    秋蓉小脸一红,道:“不跟你说了。”说着又轻移莲步,向夫人那边小跑而去。
    “这丫头,怎么如此爱跑,每次跟他说会话,就这样跑开了,当真有趣。”说罢,有拿起那小令,细细的品味了一下,“还蛮合意境,”他骚搔的想道。
    …………
    …………
    早饭之后,陈尧咨来到陈府拜访柳县令,毕竟学生第一次拜师是需要礼数的。父亲给三兄弟拜师还给刘夫子师礼呢,逢年过节的也要有礼,这也是一种礼俗了。陈尧咨想来复去,如是柳开这样名满朝堂的学者,怎会要那黄白之物。于是,就决定以那首小令为礼,送给柳大人。闲暇之余,也算优雅生活。
    其次,以自己赵孟?的半斤八两书法,抄写了昨日踏青的两首诗词,去请求指点。以他以前做的精神分析显示,这些大腕级的人物,就是欠缺优越感,有如他一般谦虚的学子请求指点,一上一个准,这就是投其所好。
    来到柳府,通报姓名之后,细看之下,这就是昨日上前请他们学子去饮酒的那个小厮。那小厮当然记得他,于是道:“陈公子来了,请随我来。老爷吩咐下来了,说陈公子到了,便请你到正堂休息。”说罢,躬身做了请礼,便在前面领路。
    陈尧咨笑着点点头:“谢谢小哥了。”随即跟了上去。
    小厮道:“公子切勿如此,唤小子“柳德”即可。”
    陈尧咨道:“既如此,柳德哥辛苦了。”
    说说道道之间,两人走进偏堂,穿过走廊,来到了柳府花园。只见怪石林立,环山衔水,亭台楼榭,廊回路转。这柳府的后院花园比起陈府,真是别有景致。
    陈尧咨惶惶间,犹如进入画卷。柳德道:
    “这花园本是前任县令大人修葺,老爷本不喜爱,但也认为弃之可惜,便只是不再修缮。花园就一直如此了。”
    陈尧咨微微一笑,说道:“此景致本是别有风韵,何用修缮。”
    穿过假山,便来到一池塘。只见荷叶铺满,绿绿的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看来这柳府还真是个优雅风流之地,“陈尧咨暗自想道。
    绕过池塘,穿过几株桃李,轻轻雨露沾湿花瓣,点点缀花。看到青草之上便一幅秋千。两个少女在秋千架上荡漾着,嘻嘻笑声传了过来。
    一女子在秋千架上飘着,看她身着青丝绸缎翠绿衣,围着翠色饶丝花边裙,脸娇胜似雪,手如玉雕琢,和一个丫鬟似打扮的俏丽少女在此嬉笑。忽的,看到有陌生人到来,两人脸红起来,下了秋千,转身过去,轻盈的脚步急急的走远了。
    陈尧咨看的呆了,待到柳德叫了两声,才回过神来。于是问道:“此女何家子?”
    柳德答道:“这是我家小姐,老爷迁徙而来,小姐和夫人便也来此居住。”
    陈尧咨笑着说道:“你家小姐,果真不俗。此身本是瑶池仙,何来飞身如凡尘。”
    柳德笑笑不语。
    花园虽大,却也没有过多费时,便来到正堂。早有家丁捧茶而坐。闻闻杯中青城雪芽,美美清香迎面扑来。片刻不到,便有交谈之声从堂外飘过来。只见柳大人同陈省华联袂而来,陈尧咨起身相迎,却没想到父亲也到来。原来,陈省华对他年纪小,不放心之下,衙门公务处理完毕,受柳大人之邀,细想之下,便也到来。
    柳开看到陈尧咨已经在等待,对陈省华道:“真是说曹操,曹操便到。刚才还在谈论,却不知已经在等了。尧咨来此有些时间了吧。”
    陈尧咨也打招呼:“尧咨见过恩师,父亲也在。”陈省华也点了点头。
    柳开挥了挥手,说道:“何必客套,需知我辈推行古文之风,上承韩、柳之风。当朴实为要,平其意,达其意,顺乎自然。繁文缛节就免了吧。”
    陈尧咨点头,“学生受教了。”
    柳开心里畅快,与陈省华聊了起来。
    陈尧咨起身道:“恩师有莫大学问。学生聊备书字几章,望恩师指点。”说罢便把写的书字呈上。
    陈省华听了此言,也就放心下来。这送礼有文章,陈尧咨却是文章做足,滴水不漏。柳开见他如此之说,也不好拒绝,便笑道:“即是学问,我便一观。”
    拿着宣纸竹卷,慢慢的铺开,便是赵孟?的楷字书体。看着字体圆润、形神兼备的字,柳开不住的称赞:
    “好字,此子深得王右军之遗风、卫夫人之形神。想老夫习字大半生,却未见得如此的优雅字体,尧咨果真好学之人。”
    再看,原是那日踏青的小诗,柳开看了,便对陈省华道:“尧咨此诗,也是道尽嘉陵之美、凌云之秀。年轻一辈之中,已是无人出其左右者。”
    拿开宣纸,便是陈尧咨早晨起来的那首小令,柳开细细的念读,陈省华也在此细听,读完之后,柳开有细细品味几句,忽的开口笑道;
    “尧咨如此之性,当真天真个性,这首小令可算我辈此词佼佼之作,老夫得此二书,虽是黄金万两也不愿出让。”说着又愉悦的笑了起来。
    陈省华听得此言,心里全放心下来,开来尧咨已是对柳大人投其所好,以后学文,必是一番风顺。
    此时,已是午时已过,柳开请留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