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232章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232章

小说: 三国之卧龙助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我岂能不担心呢,只是上天无情,令法孝直英年早逝,我等又能怎样昵。”黄权显得有点无奈。
    吴懿嘴角微微一扬:“公衡何必如此灰心丧气,我倒觉得此事并非没有挽回的余地。”
    黄权神色一振:“子远莫非已有主见?”
    “现在诸葛丞相在关中,庞土元在幽州,方中正在邺城,荆州士人在朝中最重要的三个领袖人物全不在陛下身边。而陛下此刻又昏昏沉沉,身边只有你我这等亲信陪伴,公衡,这难道不是一个机会吗?”吴懿越说越显得兴奋。
    黄权很快领悟了三分,惊道:“子远,你到底想干什么,万不可胡来呀!”
    黄权以为吴懿是想挟持病重的刘备,做那等谋逆之事,吴懿小吃一惊,赶紧解释道:
    “公衡你误会了,我吴懿就算有天大的胆子,又岂敢做那样的事。我是在想,陛下如今昏昏沉沉的,神智也多有不清楚,既是如此,我们何不趁机劝说陛下立秦王殿下为太子呢?”
    吴懿道出了他大胆的设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应该是他们秦益士人扭转局面的唯一的选择。而且,倘若法正不死,刘备不病重垂危的话,或许他们还不会有此等良机。
    吴懿之词令黄权不由得心动了,思绪翻江蹈海的激荡着,思索半晌,忽又顾虑重重的说道:“就算我们能趁着陛下昏溃之际,劝其立了秦王为太子,但那些荆襄士人多半会猜到可能是我们从中做了手脚,而兵权又多握于他们手中,到时若是他们以兵相胁,拒不承认却当如何是好。”
    黄权的顾虑也有道理,太子这种事能立自然就能废,眼下他们虽然能立刘山为太子但到时回京之后,荆襄士人自然又可以迫使刘备另立太子,而军权大多掌握在荆襄士人手中,他们要把刘山废掉的话,仅凭眼下秦益士人的力量,根本是无力阻拦的。
    空荡的殿中,立时陷入了沉寂之中。
    许久之后,吴懿冷笑一声,说道:“你看这样如何,咱们何不趁着如今河东郡失陷之机,劝说陛下下诏,借还夺河东之名,令马孟起将军率五万幽州之兵南下晋阳,然后再以这五万兵马,先击退魏军,再护送陛下回京。至于方绍、庞统、魏延和黄忠等辈,亦可劝陛下下诏,让他们将本部兵马退守幽并,而不令其回关中。如此一来,则京师之中便只有孟起将军手中这一支兵马,就算诸葛孔明人在长安,但他手中无兵亦成不了气候,到时候咱们便可再劝说陛下避位为太上皇,拥立秦王继位,介时木已成舟,大势已定,咱们秦益士人便可一举翻身矣。”
    吴懿口口声声的说“劝说陛下”,其实黄权明白,刘备若是听那才叫劝说,若是不听的话,便是“矫诏”。
    这是一桩大卖买,若成,则收获的利润何止十倍百倍。但若失败的话,所赔的本不仅是倾家荡产,还有可能是身家性命。更甚者,国家或许还会因此陷入内乱和四分五裂之中……我这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我们益州士民,我们被压迫了数十年,岂能永远的忍受下去17心中仿佛有这样一个声音在对自己呼喊,在沉吟许久之后,黄权暗暗咬牙,沉声道:
    “既是如此,那我们就不妨一试吧,我只是担心陛下会……”
    正说话间,满头大汗的御医从寝宫中出来,二人互相使了个眼色,便不再谈论方才之事,吴懿急着问道:“陛下的病情怎样了?”
    御医叹息道:“陛下已经醒了,只是……””只是什么?”黄权催促道。
    “陛下虽然醒了,但是他的神智一会清醒一会糊涂,我等也是无能为力。
    御医是用哀声叹气的口吻说出刘备的病情的,不过黄权与吴懿听罢心中却竟是有几分暗喜。
    “行了,你们也尽力了,下去休息吧。”
    待御医退下后,吴懿看了黄权一眼,诡笑道:“公衡,看来真是天助我们呀。”
    明月西斜,天就要亮了。
    在黎明前星月之辉的映照下,一支行色匆匆的军队,正在疾行军于大道之上。
    风中,旗帜随风展动,诺大的一个“魏”
    字隐约可见。
    这是一支一万人左右自勺魏军,由曹操亲自统领,目标直指河东郡西面重镇蒲坂。
    数天前,西出箕关的曹操和他的两万大军出其不意的出现在了安邑城下,全无防备自勺守军被转眼击溃,魏军几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这座河东郡的治所。而攻破河东郡的当天,曹操便留一万兵马守安邑,自将一万兵奔袭蒲坂。
    只要将那座连接关中与河北的战略重镇攻陷,汉军的粮道将断,深入幽并的二十多万汉军将不战自溃。
    安邑之战的成功令曹操信心倍增,他相信,汉国上下对贾诩的奇策根本毫无防备,蒲坂津将同安邑一样轻易可下,而他也将亲手完成比官渡之战难度还要大的惊天逆转。
    天将要亮了,曹操暂时将战马驻于疾行的大队之旁,大声的激励着疲惫的士卒。
    一骑从正前方飞奔而来,正是先锋许仪,奔至御前,许仪举奋的说道:“陛下,斥候回报,蒲坂东城并未见多少汉军,看来他们是全无防备。”
    蒲坂城夹黄河而立,东岸为东城,西岸为西城,想要夺据蒲坂津渡口,就必须先占领东城。
    曹操听闻大喜,挥手道:“真是天助我大魏,传令下去,全军加快行军,必须于天亮前抵达东城。”
    号令传下,一万魏军奔行更快,将卷起漫天的尘土,如狼似虎般逼向蒲坂东城。
    当第一缕朝霞升起,照亮了黄河东岸那座寂寞的城池时,由东而来的沙暴已清楚的映入视野之中。
    关城上,一名年轻的将军傲然而立,冷漠的注视着东面的嚣然,他知道,那是魏军的兵马杀到了。
    他驻立于城头,看了一眼左右藏身于女墙之下的士卒,嘴角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冷冷道:“诸葛丞相果然料事如神,看来魏军救邺是假,袭河东郡才是真。哼,曹操啊曹操,就让我杨仪来会一会你吧。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三章 “奸相”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战争的谋划亦是如此。wwW;
    似方绍、庞统等辈,虽皆乃鬼谋多端之士,但身处在这场战争中,在种种复杂的情报面前,总归难免会被迷了眼眸。
    诸葛亮坐镇成都,除了向前线调拨粮草之外,本身并不参与到战争中来,正因为这样置身局外的身份,使他可以站在全局的角度,拨开种种的疑云来分析局势。
    当初,当诸葛亮收到关于曹操准备由卷县北渡黄河,进入河内郡的情报之时,诸葛亮就敏锐的感觉到曹操的目的可能未必会那么简单。通盘分析过全局之后,诸葛亮陡然间意识到,曹操极有可能是准备打一场彻底扭转不利局面的险仗,那便是翻越王屋山,奇袭河东郡。
    当诸葛亮推测出曹操的真正意图之时,第一时间当然是想派人赶往晋阳,给皇帝刘备送去示警之信,请其发兵增援河东。但后来转念一想,晋阳可调之兵不多就罢了,长安距晋阳也颇有一段距离,这一来一往之间,或许曹操已经阴谋得逞。
    于是,诸葛亮便当机立断,一面派人去报知刘备,一面则抽调出长安仅余的五千多兵马,令心腹杨仪率领,星夜赶往蒲坂津驻防。
    在诸葛亮看来,只要能守住蒲坂津,不致关中与幽并断绝道路,则曹操就算奇袭河东成功也无济于事。
    杨仪在得诸葛亮之令后,不敢擅有迟滞,遂率五千兵马星夜兼程,旱于魏军两天赶到蒲坂东城。
    就在杨仪前脚跟迈入东城时,安邑失陷的噩耗便后脚而来,杨仪料得曹操接下来多半会率军直取蒲坂津,故而不敢稍有歇息,催促军兵日夜不停的加固城防。
    这一日的清晨,终于给杨仪等到了长途奔袭而来的魏军。
    早在建安之时,杨仪本为荆州刺史的主簿,后转投于镇守江陵的关羽麾下,关羽后又遣其入蜀中见刘备,那个时候刘备才刚刚得到益州不久。当时刘备与杨仪共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杨仪的回答令刘备甚为欣悦,故而便辟杨仪为左将军兵曹掾,其同样颇得诸葛亮的赏识。
    后刘备称帝,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杨仪便被迂为相府长史,长史这个职务乃是府中百官之长,相当于诸葛亮当年在左将军府下的担当的角色,由此可见诸葛亮对杨仪之器重。
    能得诸葛亮这般赏识,杨仪自然有几分能耐。
    在探得魏军已扑向蒲坂东城的情报时,杨仪鉴于魏军新胜,来势汹汹,故而灵机一动,令全军尽藏于女墙之下,以营造出一副浑然不觉敌人来临的假象。
    显然,魏军被骗了。
    一万魏军汹汹而来,在第一道朝霞升起之时杀到蒲坂东城之下。
    借着黎明的曙光,曹操远眺向数里之外的蒲坂东城,遥见城头旗帜零乱,看不见多少巡城之兵,而刚刚打开的城门口,似有几个零星的身影在晃来晃去,应该是在打扫道路。
    “陛下,贼军毫无察觉,真是天助我大魏啊!”许仪拨马而来,兴奋的叫道。
    曹操面露得意之色,奋然拔出宝剑,高声喝道:“传令全军开始攻城,先入敌城者封侯!”
    号令一下,许仪拨马向前,率领着三千先锋军轰然而出,向着全无防备的蒲坂城杀去。
    尽管经过了一夜的奔行,士兵们已是疲惫不堪,但在重赏的激励下,他们鼓起全身的气力,呼喊着杀向敌城。
    或许是因为天色初明,城头的巡逻军并未及时发现敌人的动向,待到他们惊恐的辩别出席卷而来的不是风尘,而是无数虎狼之敌时,却是为时已晚,魏军转眼已杀到护城河边。
    眼瞧着敌人方才惊觉,吊桥不及放下,城门不及关闭,只要再加一把劲,就可以成功的冲入城门,这个时候的许仪,两个眼珠都兴奋得通红,猛抽马鞭,一马当先的向着吊桥杀去。
    就在尚有二十余步之时,突然之间,吊桥吱呀呀的迅速升起,原本敞开的城门也在眨眼间轰然关闭。
    接着,随着一声炮响,空荡荡的城头一瞬间旗帜树起,人头尽现,无数森然的箭矢已虎视眈眈的瞄准了城下的敌人。
    三干来势汹汹的魏军被阻于护城河前,冲势停止之后,本是杀意浓浓的魏卒,被这突然的变故所惊,很快便开始陷入惊惶之中,而主将许仪之时也有点不知所措,进退立时失据。
    而在城上,杨仪则得意的冷视着城下渐乱的敌军,高声叫道:“奉大汉诸葛丞相之命,汉将杨仪已在此等候多时。”
    城下的许仪,这个时候方才意识到,自己是中了汉军的计策。如今这三干的兵马,停滞于护城河前,岂非威了敌人的活靶子。
    “中计了,撤,快撤!”
    情知中计的许仪一声大吼,自己拨马当先而退,三千魏军正不知所己,见得主将已退,便忙不迭的跟着掉头就逃。
    “尔等远道而来,我杨仪怎能不尽些地主之谊呢,这些礼物你们就收下吧。”杨仪冷笑一声,挥剑喝道:“放箭!”
    鼓声骤起,箭如雨下。
    在嗖嗖的破空声中,无数箭矢如飞蝗窜下,无情的蜇向那些背对而逃的敌人,在如此近距离下,箭射的杀伤力可想而知,故是第一轮的箭雨之下,便有两百多人倒下。
    齐射之后,城头一千多汉国弓弩手像练习一样,随意的自由射击,几分钟后,当魏军仓惶的逃出有效射程之外时,城下已是尸横累累,近有七百魏军中箭倒下,当场毙命者近有五六百人,那些中箭未死的伤者,在尸堆中痛苦的爬行,进而威了汉军娱乐的靶子,在一片肆意的畅笑声中,被猫戏老鼠似的最终射死。
    观战的曹操,此刻也是惊诧不已,他倒不是惊于己方所受到的伤亡打击,而是惊于汉国中竟然有人识破了贾诩的计策,如今应敌之法,显然是早有准备的。
    战败只是转眼之间的事,当曹操尚从惊诧中未回过神时,那两千多的败军已狼狈的逃还,至于先锋许仪更是身被数箭,所幸他甲胄深厚,虽中数箭却末伤及要害。
    带着伤的许仪奔至御前,颤声道:“启禀陛下,汉国贼相诸葛亮有早有准备,派了一个叫杨仪的守城,臣无能,没能为陛下攻陷城池,请陛下治罪。”
    曹操赶忙下马,将负伤的许仪扶起,和颜安慰道:“此战非你之罪,是诸葛亮那厮太守奸滑。既是贼军已有准备,就安营扎寨,先为你治伤再说吧。”
    安慰守许仪,士气遭受打击的魏军只得徐徐东退。
    曹操凝望着蒲坂城头飞扬的汉军旗帜,神色间尽是愤恨之色,咬牙喃喃道:“诸葛亮啊诸葛亮,朕总有一日,必取你项上人头以报今日之仇!”
    邺城,十日之期已过九日,明天就是陈群约定的献城之期。
    而本是胸有成竹的方绍,此刻却信心动摇,连日以来,他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晋阳方面的消息。
    “大司马,晋阳来诏命了。
    王潜匆匆而至,脸上带着几分忧虑,方绍敏感的意识到,王淹带来的多半不是什么好消息。
    王潘将皇帝的诏书呈上,方绍展将开来一看,眉头渐渐的皱起。
    “果然不出大司马所料,曹操真的是声东击西,已于前几曰袭破河东郡。”案前的王潜感叹道。
    诏书的前半部分说得是河东失陷,蒲坂危机,这一节方绍倒并不感到奇怪,反而令方绍意外的是诏书的后半截。
    后半道诏书中,刘备声称已宣马超率幽州之军回往晋阳,以南下夺还河东,令庞统会同黄忠所部还镇幽州,而令方绍放弃攻打邺城,退守北部冀州。
    想那马超远在幽州与辽东分界处,征战孤军顽抗之敌,从幽州南援河东,需当辗转千里之遥,诏令马超率军回援,本就不合救急之需。再则,马超与庞统共领征幽军团,既是诏令回援,却为何只令马超领军南归,却不诏还庞统?
    按照方绍的预料,事情发展到这般地步,刘备的决策应该首先是放弃攻邺,令离晋阳最近的方绍率全师迅速退回晋阳,再南夺河东。
    同时,令征冀东的黄忠所部镇守新得冀州诸郡,令马超与庞统继续镇抚幽州,防备北面诸胡以及西面辽东公孙氏的趁乱而入。
    然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