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第一弄臣 >

第360章

明朝第一弄臣-第360章

小说: 明朝第一弄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是辽东其他地方的大好形势摆在眼前,那此人无从反驳,却依然不肯改口口口声声只说:天子年幼,才会被jiān臣盅huò有了诸般倒行逆施之举,可日后皇上总会长大,也总有幡然醒悟的一天到时候,以冠军侯为首的jiān佞们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虽然这些让人火大的言辞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可赵胜和辽东其他的军将却都是很恼怒,靠近辽西的几个卫所,甚至还因此和辽西的卫所发生了几场冲突在韩总兵亲自出面之后,这才算是暂时压了下来。
    其实赵胜也能理解那些人的心情,祖参将被猪油méng了心,非要和侯爷以至于皇上做对,辽西的那些军将也只能无奈的跟着。
    可眼见辽东其他地方都是红红火火的,辽西这边却一切如故,军将们也好还是下面的军户也好,他们都羡慕啊!
    说几句风凉话,也算是他们无奈之下的挣扎了,不然又能如何呢?
    时至七月眼见就是收获的季节了,等有了收成之后差距具体会有多大,大伙儿都说不好,可大体的趋势却是确定无疑,辽西军民心中其实也在滴血啊。
    赵胜本就是个精明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他采取的应对办法当然也不会那么直接和鲁莽,迂回的方法不会立竿见影的见效,可达成之后,效果却很好。
    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通过辽中军户们的口,把新政的细节传到辽西去,针对的对象也是普通的军户。
    辽东的新政是多方得利的,而且得利的程度,还跟原本的身份地位成反比。普通的军户跟赵胜自己一样,原本都是一无所有的,连人身〖自〗由都是属于军将所有,所以他们在新政中的受惠也是最多。
    而军将那边也不是没有得利,他们原本占的就是大头,并入巡抚规划之后,总体利润的增长,他们享受到的当然也更多。
    相对而言,若是和军户们对比,他们的获利似乎变少了:可从绝对数字上来讲,他们的收获也是胜过了从前的。
    至于朝廷那边如何得利,赵胜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了。
    侯爷不但借出了。粮种子,还借出了新式农具和牛马牲畜,到了秋收的时候,收取的税赋也不多,能不能赚回本钱都是个问题,更别提盈利了。
    牛马、口粮倒还好说,赵胜也听到过风声,那些大部分都是侯爷带人从鞋子那里抢回来的,侯爷还因此背负了不少骂名。
    对此,赵胜一如既往的坚决拥护谢宏的决定,凭什么只能鞑子抢咱们?他们穷,咱们辽东百姓也不富裕,抢了也就抢了,再来就再抢,抢到那些鞋子再也不敢呲牙才是正理。
    真正让他míhuò的主要是农具和税赋。
    要知道,那新式农具都是实打实的铁家伙,放在以往,就算是单人使用的那种步犁,恐怕都要几两甚至几十两,更别提那些几匹马或者几头牛才能拉得动的大犁了,没个百十两,怎么可能打造得起?
    遍及辽东的大开发,用到的农具实是不计其数,就算铁矿是现成的,开矿的也多是掳来的鞋子奴工,可作坊里的工匠的工钱可是相当巨大的一个数目。
    赵胜消息颇为灵通,他知道,侯爷为了鼓动工匠们的积极xìng,新式农具采取了计件工钱的模式!对应到那么大的工具数目,其间的huā费也可想而知,再加上运输等耗费,到底需要多少银子,恐怕整个辽东都没几个人算得清楚。
    huā费大,税赋少,赵胜实在想不出,巡抚衙门也就是朝廷到底要如何才能盈利,最终他也只能把〖答〗案归结到侯爷的一句话上面了。
    “民先富,国方强!”
    简简单单的六个字,赵胜本身也是文盲,可从这简短的话语中,他却能体会到侯爷的决心,以及他的真心实意,因为侯爷不但说的好,而且还是踏踏实实的遵照而行。
    也许朝廷和侯爷眼中的利,就是如此吧?
    赵胜并没有把心中的疑huò和别人分享,就算是除了侯爷之外,让他最崇敬的王先生,对于民富国强的道理,也是语焉不详。
    他也向王先生请教过几次,可每次的结果都差不多,在王先生脸上看到的,只有深思的神情,显然,这个道理令睿智的王先生都费了不少思量。
    意识到这点以后,赵胜也就不再请教了,只是依照自己的理解,将心中的感动分享给旁人,其中也包括了很多辽西的军户。
    效果当然也如同他预计一样的好,到了七月前后,辽西的各种质疑声已然消夹了大半,变得稀落起来,代之的,是诸多对于祖家极其党羽们的责难。
    这种事在从前是不会发生的,军中对于上下尊卑的看重,尤在士人们之上。祖家在辽西根深蒂固,祖大焕又是参将之尊,普通军户怎敢对他不满?就算不满,也只能压抑在心中,提出来那不是找死吗?
    可如今不同了,巡抚衙门的权职本就远在参将府之上,而辽东大势如此,只有辽西独立特行,这本身就很让人诟病了。
    如果不是冠军侯大人大量,祖参将这会儿说不定已经罢官去职了,包括辽西军民在内,辽东人大多都是这么想的,因此,人们对于祖大焕的畏惧也减退了不少。
    当然,直到赵胜离开辽中,返回辽南前,辽西的质疑声还仅限于军户和低级军将,高层的那些并没有动摇。
    一动不如一静,对他们来说,不加入也有不加入的好处。一来是治天下的还得靠士大夫,天子近臣终难长久,谁知道这新政能持续多长时间呢?
    再说,谁知道这新政中有没有陷阱?冠军侯一向狡井,万一在里面挖了坑,把大伙儿坑进去就糟糕了,还不如维持现状呢?左右也不过是多收点粮食罢了。
    这些人才是地方上的主宰,所以,尽管底层暗流涌动,可辽西的大势并没有改变,新政在这里的施行也是遥遥无期。!。
    '  '
第500章 乘风归来
    对此赵胜也不觉烦恼,辽东这么大,本也不缺辽西那点地方和资源,再说了,等到收获之后,那些唯利是图的军将又岂能不眼红,就算今年能tǐng得住,明年、后年呢?
    不跟着侯爷走,难道他们就甘心把苦日子过到底吗?如今的辽西,靠近辽中的地方,已经开始出现了逃亡的现象,要不是祖大焕安排了亲兵巡逻,没准儿那边已经十室九空了。
    所以,赵胜根本就没把辽西的事情放在心上,倒是金州这边出了点事故,让他的好心情打了个折扣。抬头看看金州的卫城,赵胜的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
    卫城本就不大,指挥使府内的争吵声却很高,即便在城外也是依稀可闻,这声音让赵胜很是揪心。新政施行的过程中,遇到麻烦和争执也很不少,毕竟涉及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理解和沟通的过程中,多少都会有些摩擦。
    可是,在金州,或者说在巡抚衙门的施政团队中,却很少发生什么争执,侯爷立下的章程明明白白…而且很细致。哪怕是遇到了意外情况,只要循着一查,多半就能得到答案。
    就算遇到章程里没有的情况,那也不要紧,还有王先生在。
    王先生虽然跟侯爷有些意见不合的地方,可学识和远见却是为众人所敬服的,连侯爷都很倚重他。
    最难得的是,王先生也和侯爷一样,没有读书人和官员身上的那种傲气,很亲和,更是一心为公。所以,事情到了王先生这里,一般都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可今天的事情却是棘手,因为争吵的一方正是王先生自己,而王先生提出的建议,哪怕是赵胜本身…心里也是打了个大大的问号的。
    实际上,在金州卫的本地人之中,除了老刘头之外,完全就没人支持王先生的提议,也难怪一向对王先生敬畏有加的齐指挥使会跟他争吵了。
    这件事的关联委实太大,无论支持哪一边…赵胜都觉得不太托底,揪心之余,他也只能望着南面的大海,深深的叹息了。
    要是侯爷在的话,事情就简单了,如果侯爷能早点回来就好了………………
    正叹息间,赵胜却猛然发觉身边多了不少人,抬头看时,原来是他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港口附近。这里如今算是禁区…普通人是不得进入的,不过赵胜如今也算是巡抚衙门的干吏了…这禁区对他也是开放的。
    看清四周情形之后,赵胜有些惊异,虽然有特权…可他颇为守本分,平时很少往码头这边来,不迂,这边的具体情况他却很了解。
    不管什么时候来,只要没入夜,在工业区看到的,只会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工匠们或是在作坊中劳作,或是在作坊间穿梭…没人停留…也没人发呆,因为侯爷说迂…时间的重要更胜银钱,要消遣发呆的话,最好等到下班之后。
    对于侯爷,所有工匠们都是奉若神明的,无论是手艺还是见识,侯爷的本事都能让每一个人心服口服,而且,没有侯爷,匠户又岂能有现在的好日子?在大明其他地方,匠户的身份甚至比军户还低呢,只能和娼户并列。
    所以赵胜很清楚,哪怕单纯是出于对侯爷崇敬,工匠们也会凛然奉行他制订的规矩,工业区也从来都没人会驻足看风景什么的。
    可今天偏偏就是这么奇怪,作坊里都空了,码头广场前人头涌涌,几乎所有工匠都聚集了过来,赵胜甚至在人群中找到了几个船匠的身影,这发现让他更惊异了。
    要知道,船坞可是设在青泥洼的,虽然离旅顺不远…可也不是几步就到的距离,船匠们会来这里,而且一个个还都是翘首以盼的模样,难道是………………
    赵胜眼睛突然一亮,一个让他心神俱颤的念头闪过了脑海之中,让他一下子兴奋了起来,会牵动金州所有人心的,也只有那个人了。
    侯爷回来了!而且还是在这么个要紧的时候!
    一阵热血上涌,赵胜觉得视线都开始模糊了,侯爷果然老天爷赐给辽东百姓的福星,不,应该说是赐给天下人的,他来到世间,就是为了救苦救难的!
    赵胜抹了几下眼角,快步走上前,加入了翘首以盼的行列之中。
    到了前面他才发现,原束在码头那里还停了一艘船,是被侯爷命名为飞轮战舰的快船,这艘船的船帆和甲板都是新的,所以应该新下水不久的,显然不是随侯爷出海的那些,而是日常巡哨的巡逻船。
    赵胜有些失望,不过,当他看到被人群围在中间,正比手划脚的说着什么的少年时,他的精神又是一振,也许真是有了侯爷的消息或者令旨也说不定呢。
    这个少年是六月间,从阳来金州的,跟他一起来的是全部的钦差卫队和仪仗,浩大的声势吓到了不少都以为是冠军侯亲自驾到,可结果却让人惊异。
    搞了半天,这个少年是个替身,真正的的侯爷早就到了,就是很多人都见过的那个书童大人。
    这个结果固然出乎众人预料,不过仔细想想却也在情理之中。指挥使齐成就跟旁人炫耀了很久,说自己初见书童大人时,就感受到了对方的xiōng襟和魄力,因而才会纳头便拜,所以很有先见之明云云。
    虽然大伙儿都知道他在吹嘘,可却也没人计较,并不是因为他的权势,而是众人都是心有戚戚,觉得自己也有跟齐指挥差不多的感受,这其中同样包括了赵胜。
    别看扮演侯爷的时候颇具威严,似模似样的…实际上,这少年xìng子颇为活泼,在金州只呆了一个多月,他就已经跟这里的人都混熟了,大伙儿都知道他叫曾无忌,是侯爷亲口赐下的名字,这一点实是羡煞了不少人。
    赵胜就琢磨着,要是自己立的功劳够多,将来是不是也能请侯爷给妻子肚里的孩子赐个名?要是真能如此,赵家的福气可就大了,没准儿儿子也能和无忌一样聪明伶俐呢。
    随着新政的展开,赵胜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他叔叔给他定下来的那门亲事很快就提上了日程。
    本来盖州那位张千户还有些不乐意,可等到赵胜跟在毛伦身边出现在盖州的时候,他的态度马上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女婿可是屯田千户,直属于巡抚衙门的,是冠军侯爷的人,比自己这个破烂千户强太多了,这可是金龟婿!
    于是,这门亲事从赵破虏的一头热,变成了顺理成章的大好事,为了将事情尽快敲定,张千户在盖州和金州之间跑了无数个来回,比媒人还忙。
    终于是在五月前后促成了亲事,到如今,张家小姐已经有了身孕,张千户得到消息的时候,连嘴都合不拢了,大老远的又跑来了金州,还跟闺女提起了求侯爷赐名的事儿。
    赵妻将事情跟赵胜一说,后者虽然面上斥责妻子太过放肆,可他心里却也是火热,尤其是每次看到曾无忌的时候,他的心思就更活络了。
    在金州住下后,曾无忌很快就加入了航海学院,尽管是个土生土长的京卫人,可曾无忌的适应能力却是极强,很快就在航海学院脱颖而出,到了如今,他时不时的还会随船出海,据航海学院内部的风评,他很可能会成为预备船长,连赵胜都是羡慕又加。
    所以赵胜才会对赐名的事情这么上心,无忌原本不过是一个戏子,得了侯爷赐名之后,却能有种种神奇,焉能不说是沾了侯爷福气的功劳?不光是赵胜,金州这里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只不过赵胜功劳大,自忖成功的可能xìng也更大一些罢了。
    当然,这会儿工夫,赵胜却无暇多想这些小心思,他更关注的是侯爷的消息,无忌既然能当替身,那自然是侯爷的亲信一流,而他似乎又是刚才海上回来,这岂不是意味着………………
    赵胜又伸了伸脖子,深深的往南边眺望了一眼。
    海天一线,和平时没有仟么不同,但赵胜心里却满是期盼,海风烈烈,东南而来,正是侯爷去时的方向,侯爷会不会随风归来呢?
    “无忌,侯爷是不是要回来了?”
    “………………我遇见了陆四哥的船,他告诉我,侯爷和大队在一起,就在后面,若是风向好,今天就能到旅顺。”曾无忌也不知是第几次重复这番话了。
    他是个好演员,口才当然也不错,不过,把同样的一番话重复几十遍,其实也是很枯燥,很无聊的,不过面对那一张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