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嫡妻原配手札 >

第30章

嫡妻原配手札-第30章

小说: 嫡妻原配手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我现在却是赵王妃,在赵王不能理事的时候,作为他的妻子,我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我明日会去见上将军诸葛云。”
“诸葛云?你同他之间……是不是有什么?”
“我说没有你一定不信。”曾柔慢慢的说道,“可我同他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雨欣伸手拽着幔帐,坐直了身子,望着窗外远去的曾柔,“你以为我会认命么?曾柔!”
……
曾柔成为赵地主事者其实很意外,也很让顾家人难以接受。
赵王因为枪伤昏迷时,曾柔领着独子顾庭瑞的手走进了顾家祠堂,并且以族长夫人的身份下命令,召见顾家各房。
其实顾家的大部分权利都集中在赵王手中,尤其是在二老太爷居心不良意图对赵王发难事后,赵王将顾家年轻力壮有可能威胁威胁自己地位的兄弟们都荣养起来,手握兵权,财权,又有赵地贵胄的支持,让赵王在顾家一言九鼎。
顾家人来到祠堂,顾庭瑞跪坐在供奉着顾家祖宗灵位的供桌前面,顾家人想要非议的时候,曾柔展开大夏皇帝的赐婚诏书,用实际证明,她是赵王的嫡妻原配,顾庭瑞是嫡子!
“你们挽救不了赵地的危局,在我丈夫养病这段日子,由我儿子代替王爷执政赵地!”
曾柔严肃的表明态度,挑眉问道:“你们之中谁人不服?请站出来!”
虽然赵地现在很危险,但谁都晓得赵地不会一直危险下去,能力挽狂澜的人会被赵地百姓树为英雄,顾家各房头的人不是没人对赵王的权责不动心,所以有几个脑袋冲动的人率先站了出来……
曾柔没同他们讲道理,也没同他们客气,让顾庭瑞背诵顾家祖训,顾家先祖也知晓庶子承爵没有嫡子承爵名正言顺,会在兄弟们之间制造矛盾,所以顾家先祖对顾家人进行了严格的要求……这点也给曾柔提供了理论依据。
顾家先祖只怕是没想到,嫡子还没折腾死的情况下,赵王已经倒下了。
“把不敬顾家祖宗,不尊顾家祖训的人拖出去,按规矩杖责一百!”
曾柔冷冷的目光落在了顾炎陵身上,这也是曾柔回到王府后第一次同顾炎陵碰面。
赵王对堂弟顾炎陵很信任,顾炎陵领着赵地的精锐,同时顾炎陵因为是赵王亲叔叔的儿子,同赵王血脉最近,在顾家宗族中他们家非常有地位,是比较显赫的一房。
顾炎陵的父亲是个好色的人,偏爱小妾,虽然不敢宠妾灭妻,但伤了顾炎陵的母亲,与此同时美色也掏空了顾炎陵父亲的雄心,赵王不介意养着这样的好风雅,好美色的叔叔。
赵王重用顾炎陵,也是知晓顾炎陵没有背叛他的理由。对比赵王的庶出弟弟们,赵王更相信堂弟顾炎陵。
顾炎陵目光同曾柔相碰,他想到了在庄子上折磨自己抬水的那个女人……回到赵地后,顾炎陵自请外出练兵,在赵王府停留的时间不长,赵王昏迷后,顾炎陵亲率赵王铁骑归来威慑燕京城。
他再一次见到了赵王妃,此时顾炎陵再也无法将曾柔当作随时都会被赵王废掉的落魄王妃了。
曾柔比在庄子上时更有架子……顾炎陵撩起衣襟,单膝跪倒,低下了高傲的脑袋:“属下听王妃殿下差遣。”
赵王府的执法队将闹事的顾家人拖下去重责,顾家祠堂门口再一次染上一层顾家人的血,曾柔用顾炎陵为代表的赵地将领的臣服,用铁血的手段逼得顾家别有用心的人不得不暂时忍耐。
他们也想看柔弱的曾柔如何解决赵地的危局……赵地的这场瘟疫和陈兵河东岸的大夏上将军诸葛云才是对赵地最大的威胁。
名义上是顾庭瑞掌握着赵王的权柄,可实际上谁都晓得赵王妃才是赵地的实际掌控者,当然有人怀疑曾柔的用心,怀疑她将会赵地送给大夏换取她大归回京。
可曾柔当着赵地望族的家主,将太妃手中的大夏节杖折断!连赵王都不干这么做,可曾柔却做了,光明正大的做了。
节杖代表着大夏皇帝,曾柔以此表明她同大夏朝势不两立,“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我会谨记我是顾家的媳妇。”
“若有朝一日我背叛赵地。”
曾柔将一柄短剑交给拓跋太夫人,“人人可诛杀我曾柔!”
拓跋太夫人武功之高,赵地贵胄没有一个不知道的,若是拓跋太夫人想得话,她在万人军中取上将首级也是很轻松的。
拓跋太夫人也发誓会看着曾柔,而且曾柔一没抢班夺权,二没对赵地兵将们的安排有任何的改动,完全按照赵王的布置,如此一来,曾柔暂时稳住了局面,得到了他们些许信任。
曾柔知晓一切有利的局势现在看来都是空中楼阁,她必须拿出点东西来。
于是她集中了所有的赵地名医,对他们进行培训,并且曾柔给大夫们配备了婢女,用婢女充当护士……曾柔不懂医术,但她着重讲诉了如何消毒,如何防止交叉感染的问题。
同时她空出了燕京东城区最好的宅邸,安置所有染病的病人,不分高贵,低贱,他们都可以在此得到最好的照顾。
虽然普及这种认识很难,可赵地的流感太严重了,好些人家几乎全家都倒下了,流感虽然没造成太大的死亡,但全家倒下意味着无人照顾……能住进东城区有人安排病患对全家染病的人是好事,所以染了流感的患者对此持反对意见不太多,曾柔让不放心将亲人交出来的人参观了用于养病的宅邸,了解病人的用水,用药,粮食等等必要是的措施。
如果他们愿意可以随时搬过来同亲人一起居住。
在生命的威胁下,赵地健康的人对这项政策的抵触比曾柔想得要弱一些。
古人倒是很听话,病患的迁徙进行的很顺利,不放心的曾柔又加派了中老年妇女的宣传队,挨家挨户的讲道理,务必让病患最快的搬离,也可尽早得到治疗。
奠定赵王妃和顾庭瑞在赵地牢不可破的地位的原因还有一点——顾庭瑞和拓跋太夫人一起发现培育出了青霉素……当然是很简陋的抗生素,曾柔记得头孢之类的抗生素是治疗流感的最好的药剂,曾柔曾经看过一些法医方面的书,她懂得药理很粗浅,但她还是记得了一些基本知识。
曾柔不得不承认,比起天才的拓跋太夫人,她完全不够看,拓跋太夫人才是真正的天才!曾柔只是磕磕绊绊的说了几句,在一月内拓跋太夫人领着顾庭瑞竟然弄出了土法青霉素……
土法青霉素含量不高,所以患者对此反映不是很大,偶尔有反映的人,停止服用就行了。
正因为有了这一系列的措施,流感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抑制,在东城区康复的病人是最好的活广告,如同流感病毒来的时候悄无声息,病毒离去时也无人知晓。
赵地百姓只知道赵王妃挽救了赵地!挽救了大家的性命!
曾柔也没亏待了同她站在一起的赵地望族,只要出过力的人家,曾柔都会用赵王府的私藏给予了他们补偿,反正顾家历代积累的财富足够多,也足够曾柔挥霍了。
当然赏赐这道旨意是以顾庭瑞的名义下的。
取得抗击流感的全面胜利后,曾柔着力解决陈兵河东岸的上将军诸葛云。
诸葛云这个疯子,不会老老实实的退兵。
顾庭瑞挡住曾柔,“娘,你真要去河东郡?”
“眼下赵地承受不了战火的侵袭。”曾柔拍了拍儿子的脑袋,“休养生息,稳定民心才是最关键的一点,瘟疫对赵地的损害太大了。”
“可您说过诸葛云不会轻易退兵,他……儿子不愿看你被他侮辱!”
“小瑞瑞,我是去同诸葛云谈判的,放心吧,他不会侮辱我,也不敢勉强我!因为我身后有可为我一战的赵地!可为我所用的赵地民心!”
作者有话要说:桃子喜欢写这些,穿越女穿越过去不是为了找个丈夫,在她们能改变的情况下,女主不会拒绝对给所处的时代增加一些东西,她们身上也不会失去现代女人的特点。虽然故事有点yy,但看起来爽就好。赵王和李雨欣在相爱相杀以及净身出户的道路上狂奔中。



、46、第四十六章 下毒 。。。
曾柔在赵地两个月的忙碌就是为了收揽赵地人的民心;如果李雨欣不开枪射伤赵王;曾柔是没有机会做到这一点的,可以说是李雨欣成全了曾柔;让曾柔赵王妃的位置牢不可破。
除非曾柔死了,否则赵王即便再不喜欢曾柔都无法废掉曾柔的王妃位置。
自打赵王清醒后,曾柔领着儿子去看过他,赵王面上带着病态的苍白,对顾庭瑞倒是挺关心;颇有用意的指导顾庭瑞如何处理赵地的事儿。
赵王告诉顾庭瑞的施政方法都是他十几年的经验总结;曾柔在旁听不出赵王任何的坏心来。
只是赵王看曾柔的目光;带了一缕浓到化不开的戒备;虽对曾柔很温柔;但他的戒备之心随着曾柔越来越响亮的名声而越重,而后赵王更是经常让顾庭瑞去他身边,有时留下顾庭瑞在他院子里住下。、
曾柔知晓这是赵王想分开他们母子,怕曾柔对顾庭瑞影响太深。
正好,曾柔也想让顾庭瑞感受一下何为独立,如果赵王能做到离间成功,让他们的母子之间的感情生疏冷淡,那么曾柔全当没有顾庭瑞这个儿子,她把顾庭瑞带到这个地步,也算是对得住原来的曾柔了。
在赵王的教育下,顾庭瑞越发显得稳重起来,但他对曾柔一如既往的亲近,甚至比以前更信赖曾柔。
知晓曾柔要去同上将军诸葛云谈判,解决赵地和大夏朝的争端,顾庭瑞忍不住跑过来阻止曾柔,于是才有了上面那段母子对话。
“小瑞瑞,你且放心。”
曾柔蹲□体,同儿子面对面,将儿子搂进怀里,低声说道:“在我心里,没有任何人比你更重要,你父王不行,诸葛云也不行,娘不会为了谁抛下你!”
“娘,一路小心,儿子等你回来!”
顾庭瑞红了眼圈,小拳头握得紧紧的,如果他再快一点长大,如果他再厉害一点,如果赵地再强大一点,他就不用亲自将生母送到诸葛云面前……
顾庭瑞眼看着曾柔上了马车,赵王府的侍卫护送着马车驶出了赵王府。
“你不用担心,她比你更懂得珍惜自己,我就没看你娘吃过亏!”
拓跋太夫人像往常一样一袭红杉,只是在她的眉宇间已然能见到一丝的倦怠老态,为了给赵王疗伤,为了研究土著版青霉素,拓跋太夫人可以说耗尽了全部的精力,她几十年的功力,一半用在了给顾庭瑞打通血脉上,另外一半用在了儿子身上……内力是可以再生的,但再生起来很缓慢,拓跋太夫人如今丹田空空,所以她比以前要显得更像是一个老妇人!
顾庭瑞耷拉着脑袋,他的生母太出色,诸葛云会放过她?他显然对此没什么信心!
“也只有父王错把珍珠当鱼目。”顾庭瑞喃喃的说道。
“你娘以前不过是偶尔露峥嵘,现在……以前的困境磨难将她打磨得光芒四射。”拓拔太夫人牵起顾庭瑞的手,“她不需要你担心,你想守护你娘的话,必须得变得更强,至于你父王……李雨欣不是说过,爱情不分对错,最终看得是感觉,也许你父王就喜欢宠着鱼目。”
顾庭瑞听到了王府外的喊声, “王妃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王妃殿下,草民祝您一路顺风。”“王妃殿下,赵地永世不忘您的恩德。”
“王妃殿下……”
顾庭瑞挣脱开拓跋太夫人的手,快跑出王府,举目一看,曾柔乘坐的马车在人群中艰难前行,宽阔的街道两旁都跪满了赵地的百姓,他们含泪叩别赵王妃,他们眸子里射出的真挚信服的目光是前所未有的……
民心可用,这就是娘说的民心可用!
顾庭瑞突然涌起一抹自豪来,受众人朝拜的人是他的母亲!他为自己母亲而骄傲。
百姓的喊声震动了整个赵地高层,他们不是不嫉妒,但赵王妃确实值得百姓们叩拜,赵地公认的没有赵王妃就没有今日的赵地,是赵王妃拯救了陷入瘟疫流感中的赵地百姓,也是赵王妃力主同大夏上将军谈判的。
上将军诸葛云在疆场上凶猛如虎,但有时狡猾如狐,很少有人能让诸葛云改变主意,赵地高层除了赵王妃外,竟然无人敢面对诸葛云,任谁都晓得,赵地此时不是同诸葛云开战的最好时机。
让一个女子承担这样的重责,赵地贵胄们觉得羞愧,可又无可奈何,同时他们也相信赵王妃!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赵王妃已经成了为他们解决难题的人!在某些时候,赵王妃的意见比赵王还要重要。
应该说曾柔大方的花光了顾家几百年积累下的金银起了决定的作用,这笔银子和好处使得赵地望族没有在流感中损失太多,他们同曾柔母子有了利益牵扯,他们的官职是顾庭瑞委任的,他们获得的利益是顾庭瑞割让的。
于是赵地望族不可避免的团聚在赵王妃母子身边,慢慢的,曾柔将本来对她们母子有敌意的家族聚敛到自己一边,将赵地凌乱的统治阶层重新规整了一番,曾柔甚至借着顾庭瑞的口颁布了一系列的律法。
曾柔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是经过再三的考量衡量才决定的,不得不说赵地是一块很合适的土壤,因为赵地没有大夏朝那么多更深蒂固的坚持,赵地人淳朴善良,在曾柔看来赵地的封建制度并不完善,赵地更像是各家族之间的联合执政。只是顾家经营多年,实力最为强大。
赵地只是一个诸侯国,因此没有六部衙门,所以曾柔推行律法的阻力小很多,有了律法,也可以让好勇斗狠的赵地人明白,法律重于人情,是约束他们言行必不可少准则。
曾柔没打算一口吃个胖子,只要将律法立起来,随着赵地的发展壮大,律法深入人心,那么对后世人总会有些许的益处。
在曾柔母子威望最高,赵王养病的时候,推行律法是最恰当的,现在赵地人人人都会说,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曾柔用她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古代的土壤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至于是长成苍天大树,还是半路夭折,曾柔并不在意,她告诉过顾庭瑞,时间是检验律法的标准,曾柔曾经豪气的说,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
至于后世人是骂她还是赞她,对此时的曾柔没有任何的影响。
百姓对赵王妃的追捧同样震动了养病的赵王,被强行命令来伺候赵王的李雨欣笑道:”崇拜赵王妃的百姓很多呀,婢妾恭喜王爷娶了一位声名显赫的王妃,娶了一位贤妻!”
赵王清醒后不知为什么,强烈要求李雨欣伺候他,拓跋太夫人没法子,只能让李雨欣搬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