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末日避难之家园 作者:阿苔 >

第21章

末日避难之家园 作者:阿苔-第21章

小说: 末日避难之家园 作者:阿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味。

知道军队也想要农家产的东西后,以后村民们弄了多余的农家物产,都往军营里送去,也不用换什么,就是图个军民渔水情。眼下乡镇里的政府也有一支武装力量,但大岗村这边离得远,建设得有点打眼,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有军人们就地驻守,让人安心很多。军队的存在,对村民们来说是政府力量的存在,不说村民们,就说村委,都觉得安心一点。

年越做完榄角,把剩下的榄核全部收起来。榄核里的核仁很好味,是五仁月饼的原料之一。榄核哪怕砸了仁,剩下的壳晒晒还能烧灶。年越也像村里其他人一样,在丢弃任何东西前,都再三想着以后可能用到的地方。

据说村里有一个小年轻的平板电脑坏了,看样子不好修,左想右想,想不出以后的用途,他就在山顶找了块地方慎重埋起来。埋的时候还给平板打造了一个盒子,包上几层防水布。说以后万一有下一个文明的人类挖出来,好歹也有机会了解上一纪人类的文明。这话说出来的时候,其他人都嗤笑:“就凭你那破平板里的几百G爱情动作片、小黄书和游戏,能让后来的人了解个毛人类文明!”

年越每天花了点时间,把榄核的核仁砸出一些,用空的零食瓶子装着,除了孝敬老人,还让邵文柏多吃,这玩意儿补脑。文杨文柳兄弟看见了,吵着要拿去做月饼吃。中秋节快到了,他们想吃五仁叉烧月饼。黎婶听见跟着砸了点,连着些核桃仁瓜子仁花生一起送去食堂,让厨师开小灶做了五仁叉烧月饼给兄弟俩吃。

邵文柏和年越是吃不下那月饼的,邵老爷子和林伯也不吃。村委们对这个有的喜欢至极,有的见到摇头摆手。

黎婶菜园里的西红柿有点多,又不耐放,年越就从邵文柏那弄来了一些医药用的盐水玻璃瓶子,用来蒸西红柿。这是他从黎婶那里学来的方法,两人一起把西红柿切块,加点伴料蒸好后用医药瓶密封保存,据说能放一年。周围人家受此启发,都跟着开始酿造西红柿。没有盐水瓶子就用啤酒瓶调料瓶,大家尽量废物利用,像准备过冬的田鼠,往自家的窝里添置所有能吃所用的东西。

年越一边跟黎婶准备,一边觉得山里的物产真是丰富。他跟邵文柏说:“这里的东西真好,水土和空气也好。如果没有大灾难,以后我跟你老了,在这里养老也是不错的。”

邵文柏笑说:“你就不怕我的父母或祖宗半夜托梦给你?”

“来吧来吧,我顺便问问他们在下面缺什么,我多烧点给他们。”年越摆摆手说,“就算你的父母和祖宗责怪我,我也不会抛下你不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村委们在村子里置着几个公共地点,晚上播放大屏幕电视给村民们看。如今电视也只有一个新闻台了,广播只有一个频道。新闻每晚定时播放,只有一个小时左右,广播也一样,只是在节目前后会放一点轻松的歌舞节目。

电视上的新闻,最多的是政府一些新政策的颁布,和人们的劳作场景,或者有时是领导们的讲话,话里话外就是号召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上下齐心,搞好建设之类,半个灾字都没提。但新闻节目有时候会提供很多逃生知识给人了解,其中关于如何保持室内空气质量的讲解,就连续播放了几天。

随着村民们从外界知道的消息越来越多,再加上邵家族人的暗示,大家都知道以后空气不好,可能要长期窝在家里。室内种植的植物,在村子里现在大受欢迎。大超市的植物区除了提供温室种植的蔬菜种子和果苗,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场所,给村民们供应各种适合的室内植物盆栽,还提供养植方法和注意事项。当然不是免费的,要刷工分。但很多村民们争着抢着要,邻村的人也求着要。

种了室内盆栽,村民们受此启发,又弄了点木框竹框种菜养在室内。这是因为大家怕以后的温室不能有足够的能源保温,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够吃,所以家家户户都用竹框木框种点菜,打算以后养在窗台边。年越看着这样也挺好,就跟着一起弄。

旧村址那片废墟常常有人在那里捡点木头和窗框回来,用来打造框子,哪怕是剩下的木片废料,村民们也收集起来,打算以后当柴烧灶烧壁炉用。竹框很好弄,山上竹子多的是,随便砍。年越看到黎婶家的邻居老爷爷,用竹子编了些竹框后,把剩下的竹篾一片片剖成大致相等的尺寸,整齐地码起来捆着,一小捆一小捆的,看着也不像拿去烧。

年越有点好奇问了问用处,老人家说:“这东西好用着哩,上茅坑拉完用这东西一刮,省纸。”说完还免费附赠年越一把,年越连连推拒,脸红而去。

他回头想了想,这样做也挺实际的,确实很省纸。生活用品邵文柏早跟他交待过,用上十年都没问题,不用他操心。不过,年越还是打算养几盆芦荟,免得到时候有些事情不好做。

年越家的窑洞和山洞里早已被邵文柏放置了足够的室内盆栽,不过没留意到山洞里有芦荟。他经过超市时就用工分刷了几盆,晚上拿回山洞,在窗台下边置了个木架子摆着。

邵文柏对他说:“这个东西好,芦荟除了白天光合作用,晚上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挺实用的,你在家里的房间都多摆几盆。”

“哦。”年越脸红着应了。邵文柏奇怪地看了他几眼,又摸摸他额头,觉得不是发热生病才放心。




第27章 别人家的事
  下午做好最后一批收上来的西红柿,邵文柏吃完晚饭后还要去村委那边工作,年越就拎着一些去给老师和王珏。

王珏家正在做饭,看到年越的礼物很高兴,给年越塞了些沙梨子。这是今天邻村的人来医院诊疗时送给他们科室的,口感比不上城里超市卖的雪梨或香梨,如今在村里也是难得的水果了。年越也不客气,当场洗了一个梨子削皮开吃。

“吃饭了吗,一起吃点?我妈做了腊肉蒸芋头。”王珏一边收西红柿瓶子一边问他,他记得年越挺喜欢这菜的。

“我吃了,你们慢慢吃吧。”他摆手拒绝,他家晚饭吃得早,主要是吃完后人还要去工作,再晚一点还会吃一顿宵夜。

年越现在晚上习惯早吃早消化,跟着邵文柏住在山洞,有时要在床上做点事,习惯了早睡早起。

告辞王珏,他就去找导师。陈老教授的家他是常去的,也是在山上的窑洞房里。邵文柏从物流车队收了好的东西给他,他整理过后,多的就拿去孝敬老师,都熟门熟路了。

没想到导师家气氛不太对。他家的院子大门开着,他老师板着脸坐在院子里的台阶上,借着太阳的余光整理草药。他儿子陈仁也坐在一边木着脸敲木框,陈仁的妻子夏雪站在旁边像在流泪抹泪的样子。

年越对夏雪的接触不多,只觉得她是一个很得体的女人。自从来了大岗村后,大多人因为劳动晒黑了,就是他自己来得晚的,不用干苦力活,在村里行走多了,也变黑了一点,可夏雪还是挺白净的,衣着打扮也比他在村里看过的妇女要整洁精致些。

“小年,快进屋。”陈老教授让他进门,看到夏雪和陈仁也跟着进屋,就关上了屋门。

“老师,怎么了?”年越问。

“没什么,一点家事。”陈老教授苦笑着。

“年医生,我求求你,你帮帮我一家吧。”夏雪突然向年越说,还差点给他下跪,不过给陈仁拉住了。

年越看向陈老教授。

陈老教授叹了口气,让他坐下,一边给他泡茶一边说:“我的亲家,来了之后住在附近小岭村。今天来医院作体检。,他们觉得大岗村比较好,想住进来,但他们不够资格,就想求我帮忙。”

年越明白了。小岭村跟上岗村、下岗村一起,是这周边的村子,大岗村帮着建造避难基地的村子之一。邵文柏兄弟还去过那边很多回,带回一些山货。

现在为了不让外人过多知道大岗山避难基地的情况,村委规定邻村的人凭他们的村民卡,可以进入大岗村医院看病体检,但不许乱走拍照,要在大岗村的村民带领下,直接到医院,看完病直接就跟着领队出去。

邻村的村民不用乱走,光看医院和村委楼,都觉得大岗村条件好。邻村的原住村民们是觉得,好也是人家的。大岗村对他们一向多有帮忙照顾,帮他们建造的避难所,比乡镇政府建的还要好,他们还可以到医院看病,所以邻村原住村民们,羡慕感激归羡慕感激,不会有什么坏心眼。只有一些外来户,动了心思,想挤进大岗村,夏雪的父母一家就是。

今天他们被小岭村组织起来,一起到大岗村医院体检。他们一进大岗村就喜欢上这里的环境,在医院听夏雪说了各种村里的好,又在医院看到陈老教授职位高,还挺受村民看重的,就觉得事情有了希望。

之前他们在医院哭求了一场,被小岭村的人强硬带回去后,夏雪还是不死心,回家继续哀求陈老教授。

夏雪不知道年越的具体情况,她只知道年越是公爹的学生。后来看见年越往自家送过几次东西,就印象深了点。之前她一直以为进入基地的名额,是因为她公爹是医科大学的教授,所以被村里的医院聘请来的。

今天晚上,陈仁气急了跟她说:“我爸没有办法,他在医院里没有任何关系。他的名额还是因为他的学生靠关系才弄来的!”

夏雪一听这话,立刻就想到了年越。

以前她看年越,就觉得这孩子家庭应该很好,人看着干净清爽,衣服做工好,气色也比别人好。再加上他几次送来的物品,都是现在村子里不容易弄到的东西。像一些新鲜的外地水果,根本不可能是村里应该有的东西。

“年医生,我求求你帮帮我们一家团聚。我爸妈在外面很辛苦,他们年纪大了干不动活,需要我照顾。”夏雪悲悲切切地哭起来。她的父母这几个月真是吃尽了苦头,虽然在邻村安顿下来,可是听说因为达不到养老年龄,还要挣工分,每天辛苦劳作,吃得也不好,不习惯农村生活,在邻村也没有认识的原住村民帮忙照应。

她的父母刚刚六十出头,离村里的退休年龄还有好几年差距。

“啊?我?”年越惊了一下,然后看向陈仁。

陈仁对年越说:“她什么都不知道。她现在是个人都求着。”以前好好的老婆变成这样,陈仁也无奈。

“阿雪,年医生没有任何门路,他之前刚好在邵院长的医院实习,才向院长推介了爸。”陈仁头痛道,就是有也不可能用在他岳家身上。

若是以前早点回来跟着他一家进基地,那还很有可能进得来的。当时知道他爸能去乡下的医院,陈仁自己不知道打了多少个越洋电话,催岳母一家回来,他岳母说什么也不肯回,还说华国这是要搞第二次大运动。而自己老婆,还要闹着回澳洲。她怎么就没发现,全世界所有的华人都赶回华国,网络都不实行管制了吗?

他父亲经历过事情的,不止一次跟他说,政府现在不管制网络,不管言论,几大电信运营商也在正常运营。人们照样可以刷网刷手机,敏感信息也能被人搜索,国外的网站畅通无阻。这些都是官方在表明一个态度,说明他们跟以前不一样。有些要紧的事情不好明说,只能暗示着人们。要知道事情涉及到大方面,是臣不秘误事,君不秘误臣,君臣不秘误国。

政府是从来没有明白说过,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安排民众要这么做,为什么要强硬执行不可理喻的政策。他父亲说,有些话现在政府不明说,只能做不能说,但也留了暗示给人们。那些官方的媒体,这几个月做得最多的,就是向人们传达一种团结坚强自信的精神。

陈仁心里也渐渐明白了,来了大岗村之后更是觉得,这地球可能要发生点什么大灾难。可他的妻子,也不知道明不明白,来了村子,照样把日子过得有姿有态的。他以前喜欢她这种生活方式,觉得优雅有品味,现在却觉得变了味。

他们一家来到村里,找回了以前同一个公司的邵姓前同事,又跟周围的邻居结交起来,大家有时一起出动筹集家里用得着的东西。比如村民们担心以后缺少药品,就经常去田里山上采摘一些草药,晒干存起来。他们几家也一起去了,在田地摘点雷公根车前草野菊花什么的。这些东西都是野生的,田里的村民也不介意。偶尔他们一起到山上挖野笋摘野菜,采蘑菇木耳之类。都是山野里的东西,以后都用得着,村里家家户户都憋着劲收着。

更多时,他们一起到山上捡枯枝枯草枯叶,准备把它们晒干了当温室柴火用,这个村委们是向全村宣扬过的。毕竟大岗村从乡镇政府那边得到的电力,远不足以支撑整个基地运转,而且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了,所以村民的温室就没有通暖气管子,村委宣告大家到时候自己烧火供暖。村里的人都说,以后可能要变得更冷,要多备点柴火,给家里的土灶和温室房子用。

开头几次,别家的收获每次都比他家多。陈仁开始没在意,觉得是他们自己家的人开始不熟悉适应乡下,以后慢慢就会好了。后来,他才察觉,不管是上山下田,还是相对轻松的腌菜晒菜干,他家总是比别人家差一大截。

原因就在他的妻子。

采摘野地里的东西时,人或蹲着趴着,姿势有时难免不太好看,但大家也不介意什么,都习以为常了。这时候都一门心思考虑着以后的日子,为家里多存点东西,哪会顾得上这些,陈仁自己也不例外。

但他的妻子不一样,绝不会做出她认为不雅的动作。而且,她采摘一会后,就带着儿女去田里认庄稼,认蔬菜,去摘了一堆野花回来,拿回家里摆上,还颇花心思地教孩子学插花。

捡树枝时别人家的父母和小孩在尽可能地多捡,他的妻子带着孩子捡了一点,就带着一双儿女编花冠了,认昆虫蝴蝶,还学着吹叶子。陈仁捡得再多,也比不上别人家一家大小认真捡来的量。

他的妻子无论做什么,都很得体,很有仪态,而且有一股知性文雅的情趣。以前陈仁觉得很好,很会享受生活,很会带孩子。但现在他觉得,已经不合时宜了。





第28章 离心
 陈仁想起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