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末日避难之家园 作者:阿苔 >

第9章

末日避难之家园 作者:阿苔-第9章

小说: 末日避难之家园 作者:阿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你把要紧的都运过来,仓库这边已经准备好了。”邵文柏也怕邵老爷子的龙头杖。

清理了几天,年越才把邵文柏的东西弄完,接着打包自己剩下的部分。相比邵文柏,年越觉得自己的东西挺正常的,也少很多。除了邵文柏给他添置的东西外,就是他爷爷留下的医书和物品最多。五月份的时候,他怕一些医书不好保存,就去找了一家印刷厂,用最好的粉纸材料重新印了一些,还特意采购了一些中草药种子和蔬菜种子。其实这些邵安柏家里都有准备好的,而且能搜集到的知识资料用硬盘备份了几份,外面还套上隔热防冻防水火的硬壳。年越只是随心带一点,为着心安而已。

八月末,邵家避难基地完成大半时,抽调了大部分建筑工人和工程师帮忙大岗村周边的村子完善建设,那几片地方祖三房的人之前看过,是在可选择的范围内的。之前大岗村的村民们白天种田种地,晚上被聚集在一起,跟着邵家建筑工人建房挖洞,搞得动静太大,引来别的村民们纷纷过来观看,啧啧称奇。

当时大岗村的村民们,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搞建设,只是听从村长的命令。乡镇上的领导看见经常有直升飞机到大岗村,再加上村长给他们看了上头政府的特别批文,让乡镇领导以为这是政府的秘密行动,建造的是秘密基地,索性就甩手不管这事。

后来邻村的村民们从政府的动作觉察了点信息,加上有人打工返乡回来,跟大伙描述市区里的情况,然后出于对邵家族人历来的尊敬和信任,没等政府通知出来,周边几个村就决定跟着一起建,比政府通知的早了半个月。只是别的村子建避难所没大岗村这么有规划这么专业,于是后来都求着大岗村的人帮忙。

大岗村周围的村子都不大,他们这边已经是很偏僻的地方了,几个村子一起,很久以前被外面称为山里的人家,一直以来,村子之间颇有点同命相怜守望相助的感情。都是乡里乡亲的,还有些邵家族人的姻亲,所以邵家还是抽出一部分人手帮忙,一起规划建设,比照着大岗村的建造样式和标准。

等到九月份,大岗村明面上的仓库全都建好规划好,邵文柏的物流公司开始加班加点搬运物资。路上有时不太平,邵家靠关系拉了一批武警帮忙押送。那批武警后来也没有离开大岗村避难点,而是和家属们留在大岗村。

这时候邵家开始往大岗村安排人员迁移,先是一些员工和家属,他们去到那边要立马工作,像水电站、医院、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之类。然后是姻亲朋友们,最后才是族人。在头批迁移时,年越就叫上了陈老教授他们几家人,带上所有物资,跟随邵家公司的物流车队走。

邵宅里每天都离开一批人,临走前他们还一一拍照了,说要留着以后怀念。

邵老爷子的东西有林伯负责,年越除了帮离开的人装运行李上车,就是给双胞胎兄弟的东西装箱。这俩兄弟的东西有一部分已经从M国那边运到国内后,直接跟随他们到了大岗村。他们留在邵宅的东西比起邵文柏来说,要少得多了,也正常很多。

邵文柏听到年越夸俩弟弟,就点醒他:“那是他们明面上的东西,真正要紧的,都是从M国那边运回来的,你也见不着,我就给点提示好了,就他们的手办和模型,可是从小积攒到大的,每人没有十箱也有八箱。”

年越听了咋舌。邵文柏又接着说:“你看我对你,可谓真正的毫无保留,没有秘密。我所有的东西你都看得见。君子坦荡荡,说的就是我这一类人。”

年越:“。。。你的脸皮是画上去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越在邵宅里忙完了所有的物品打包装箱,才开始帮着邵文柏的医院做一些后续清理的搬迁工作。所幸之前招聘的员工大多还愿意去大岗村,听邵文柏所言,医院已经能正常运营了,现在开始给住在大岗村的人一一体检。

年越每天出去,发现市区的气氛是一天比一天平静,除了环卫工人还在市区正常工作外,所有的商店都大门紧闭,公交车的线路也很少了很多,大多都调去走市郊的线。好在市里现在水没有停,电还在限时供应,人们的生活还能维持正常。听说国家所有的核电站都暂停了,核电站里所有的核燃料也都妥当处置好,周围的老百姓都被迁走。目前从世界范围内得到的消息,是所有国家都向华国看齐,在为未知的大灾难做应对准备。

相比华国的大动作,M国也在作准备,但动静比华国小很多,没有那么多强硬措施。可能他们一部分人并不相信将会有世界末日的说法。现在红石火山很正常,没有引起民众的恐慌,还有一些占星学家也纷纷做了各种乐观预言,M国政府目前为止也没有官方说法。

尽管如此,整个世界都因为华国的行动折腾得有点神经兮兮的。

“你说,这是不是华国版的星球大战?为了搞垮别的国家。”网上有些人怀疑。

“胡说,你看过这么货真价实的星球大战计划吗?”有人反驳。之后各个城市的人以自己每天的劳动量纷纷证明,国家这是玩真的。

到了九月末,邵家把旗下各地所有还在运营的工厂,全部交接给政府人员之后就一一撤回避难基地。邵家族人在撤退前,将所有邵家空置下来的产业都清理一遍,将里面的东西都清空搬走运去大岗村,哪怕一块地毯,一张办公桌椅。

邵文柏说:“这些东西看着现在也没什么大用处。但以后国家都不生产了,还是先收着比较好。哪怕最好用不上,还能给村里的暖气厂当柴烧了。”

在邵家撤退前,依然留在工厂转变成继续为政府工作的每个员工,收到了最后一批包裹当报酬。像食品和药、净水片、棉衣这些物品,还有一些实用的器具,像军用野外水壶,超级封闭的保温杯,防护面罩等。

一些优秀的员工还得到小型空气净化器,过滤器,太阳能发电机之类的家电。超市里除了最后派发给员工们的物品,剩下的一些不常用到的物资,也被邵家留守在大宅的人,帮忙着打包装箱,运去了避难基地。

年越之前在邵宅里看过很多灾难片,对某部气候灾难片印象深刻。当时天气突然变得极冷,城市里死了很多人,主角因为和一群人躲在图书馆里不断地烧书取暖,再加上后来能弄到一点粮食和药品才成功生存下来。如果末日灾难只是气侯恶劣,年越想只要有足够的物资,也会像电影一样,有一些幸存下来的人。

现在他就希望,邵家人最后几个月的努力,能争取到足够多的生存机会。那些派发给员工们的物资,就像是影片里的人手中的书,只要足够燃烧,不停地烧下去,总会有人能等到灾难结束的那一天。

作者有话要说:
《后天》很好看。




第12章 到达
 十月初的一天,老黄历上是宜出行搬家的吉日。

凌晨时分,天空微熹,邵家大宅里最后的人们,将宅子里的能用的东西收拾得干干净净,搬上几辆重型大卡。他们开始跟着邵家公司的物流车队,在护送军队的保护下,离开大宅前往乡下的避难点。

道路很空,除了政府人员的公车、客运车、军人的车队,一些公司运货的车队,就没有别的车了。出租车现在都在市里帮忙运建材呢。普通人现在开不起私家车,汽油已经被严格管控起来。邵家车队请了一支军队帮忙押送,大家一路平安无事,花了四个多小时就到达地点。

到了大岗村,人不是立刻就能进去的,而是被拦在围墙外一个个拿政府新户口本登记,然后被发放一张村民卡。大岗村登记了外来的人,最后还要上报一份给乡镇上的政府,便于政府管理。

现在村子里的村长,还是大岗村原来的村长,邵家一些核心主事人和几个村代表,就当了村委会的委员。像邵文柏就是委员之一,村委会和村长几个村干部他们共同协助管理村子。

村民卡也是芯片卡,正面除了姓名头像,村卡号,还登记着各人的身份证号,或再加上护照号,以及政府户口本号和户主名字。另外在上面标明了所属户口的性质等级,还有跟随的户口性质和户主等信息。这个等级,是村子内定的,按主户、子户和从户三级划分。

村子里每一家主户的人,必须是邵家族人或大岗村的原住村民。子户是主户口的人带来的关系户,子户再带来关系户,就分成从户,从户再带来关系户,就跟着他挂靠所随的子户上。

武警那边是每人一个主户,要是有了他们的亲朋来,就算作他们的子户。邵家的员工全是邵家人的子户,员工的家属带来的亲朋则是从户,这样可以方便串连起大岗村所有人的联系,便于以后的管理。

邵家人在建造基地时早就预想过会有一户人带来N户人的情况,像华国重视人情关系的社会,那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邵文柏和年越的家庭情况算是简单的了,也很好解决。其余的邵家族人,事业发展得好的,个个都有一大堆关系户。像邵老爷子的一些老友,从国外回来了没有适合的落脚地方,就来投奔他。像邵文柏的一些堂兄弟,单身的还好说,结婚的要是选择门当户对的家庭,那可不是只带来一个子户的事,而是一个家族或几个家族的事。如今邵二叔和邵三叔现在都统计不出,他们家的人最后到底会带来多少人来大岗村。

为了解决好这些关系户和方便以后的管理,村委们商量了几天才定了这个户口等级政策。当初建房子的时候,村委们就怕不够住,把基地的规模尽量往大里造。目前房子还够分配,所以村里对外来的关系户还是很宽容的,只要不是作奸犯科的人都接收着。

村规早有规定,拍大岗村的照片可以,但不给外传,要是给查出来,全家都得离开大岗村。要是情节严重的,连带着他挂靠户口的人也一起清走。因着这个严厉的规定,除了村里的人自主叫来,跟随物流车队来到村里的人家外,能自行找到大岗村的人家,都是多少跟村里的人有关系的。他们从电话或网络得知了路线,辗转坐客运车到达乡镇客运站,然后再在乡镇上打大岗村的村公所电话,叫村里人开车来捎上他们,坐上半小时以上的盘山公路,才能到达大岗村。

为了让村里的基地不被外人知晓太多,村里的信号基站是被屏蔽的,网络也被禁止自主使用。村里的人要是想联络外面的人,只能到村委楼打电话。要是想用网络,到村委楼的统一网吧上网,进网吧的时候还不给带任何电子设备,网络也禁止向外传送文件,就怕他们拍了照片向外面乱传。

邵文柏之前跟年越通电话是用村委专门配备的卫星电话,村委们哪怕都有特权自主上网,但他们是不会向外人说起大岗村的情况的,更不用说向外面公开大岗村的图片。

之前也有一家人,他们不算是村里的关系户,只是他家的男人以前有心留意,曲折辗转从几个人口中知道大岗村,知道那里是比较安全的地方。那家的男人也挺聪明的,几经周转坐了长途客运,转了几趟车到达乡镇上的客运站后,就花了几天时间观察跟踪了一下客运站的人家,研究接走他们的车子路线,然后带着一大家子,走了半天路到达大岗村。

登记处的人看到这情况有点傻眼,这家人跟村里任何一户人家都没有关系,算不上关系户。但看着他们又很有毅力,坐长途穿越半个华国,用板车拖着大堆行李,带着一大家子人走上半天的路寻到这里,真不忍心打发人回乡镇政府上去。刚好村长在登记处,他们就让村长拿主意。

村长查看了一下他们的政府户口,看着是挺正常的家庭,工作的人公司和职业挺正常,读书的人学校也挺好。又把他们一一分开询问了一些问题,确定没有矛盾的地方后,就作主接收了他们,当作从户处理,挂靠在他的主户之下。

村长对管理处的人说:“我看着他们一大家子,男男女女,老的少的都齐全,觉得这家的男人挺有担当的,能把家人们都安全带到这里,也算是有能耐。我就想到了咱们先祖,以前也是带着一大家子,一路逃荒到这里,被这里的村民接纳,才能安顿下来,之后才有了我们。这人呐,有时得念着恩,也得续着这份恩,更不要忘了当初能生存下来的原由。”村长说完后眼睛有点湿润,可能是想到了以前一些事情。

旁边的众人听到皆默然。村委们得知这个情况后,就商量一下,决定也这样对待自行寻来的外来人家。只要是正常的家庭,他们能找来这里,也算是有能力,就让他们落户下来。但要是单独一人或一群青壮男人的,他们不会放人进来,因为不知道品性如何,就指点这些人去找乡镇上的政府。幸好大岗村的位置比较偏僻,进村的路七拐八弯的,找上这里的人家不多,单独进来的人更少。

因为邵老爷子的地位,他和林伯年越三人率先办好了登记入住。登记处的人给他们发放了芯片卡和写着村规的几张纸,还一人一个口哨,说村里手机不能用了,要是在村里行走有事情,就吹口哨叫人。芯片卡类似员工卡一样,挂在脖子上,当作村民卡。这是村里的规定,在村里行走都要带村民卡,要是哪个没带,村里巡逻的保安会查问,这是怕有外人混进来。

年越看了一下自己的芯片卡,正面除了姓名和头像,标着村民号,身份证号,政府户口本号码和户主名(就是邵老爷子)。下面还有一行标着“主户”,然后接着最后一行还是同样的户口本号和户主名,后面特别附注“(主户)”。要是子户和从户,他们的卡在倒数第二行标着“子户从户”,然后是所跟随户的号码和户主名,以及附上所跟随户的等级。像林伯的芯片卡,除了他自己的户口号和户主名,后面就标明着“子户”,最后一行是标着跟从的户口号码,邵老爷子的名字,以及“(主户)”的附注。

这密密麻麻的信息印在一张小小的芯片卡上,看着有点眼花。邵文柏后来告诉年越,说大岗村是相当于私人避难点,管理上一部分照着政府的规距,但一部分是要遵循村里的制度。划等级是为了确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