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我本寂寞 >

第30章

我本寂寞-第30章

小说: 我本寂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郑彦并非浪得虚名,与之相比自已虽然略高一线但也绝谈不上有必胜的把握,让王子明这么一说倒好象今天之所以赢棋不是因为自已强而是因为对手太弱似的。
    “嘿嘿,他们很强吗?也是,这么长时间了,要是没点进步也实在说不过去。”王子明嘿嘿一笑点点头说道。
    “王大哥,听你的口气以前你认识他们两个?”李紫茵问道。
    “是呀,算起来也应该有二十来年了吧,时间真是一晃就过,一转眼就已经是物事人非了。”王子明感慨地说道。
    “二十来年?你不会说你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和他们交过手吧?看他俩的样子现在也应该有四十多岁了,那就是说你在不到十岁的年纪就已经能和业余六段高手抗衡了?这也太夸张点了吧!”李紫芸张大嘴吧足可以吞得下一个鸡蛋:二十年前的围棋环境不象现在,在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已经有了围棋兴趣班,有很多小孩子从五六岁就开始学棋,那个时候围棋职业化刚刚开始,在大多数人看来玩围棋还属于文人雅士的时代,能在七八岁接触到围棋就算是早的了,不要说刚学棋两三年,即便是现在经过四五年最正规培训的小孩子能达到业余四五段的水平都足以称为天才了。
    “呵呵,那个时候还没有业余六段这个级别,最高的也就是业余五段,他们俩那时也还只是业余四段,没你们想得那么邪乎。”王子明笑笑说道,那是段很有意思的回忆,无忧无虑的少年生活总是充满色彩,八九岁,正是男孩子最淘的时候,为了积攒周游全国的旅费,自已和另外两个小孩子揣着过完春节刚刚得的压岁钱逛遍了北京所有能找到的棋社,凭着小孩子的无害表情,不知道让多少彩棋高手折戟沉沙,囊中空空,让多少家棋社主人一看到小孩子就浑身紧张,如临大敌,虽然短短的一个寒假之后这个淘金行动就因棋社的高度重视而只得收场,但自那里起棋社规定不许十岁以下小孩参与彩棋的行规也足以让几位少年自豪的了。
    “切,吓我一跳,我还真以对面坐着的是个不出世的天才呢,原来只是虚惊一场。不过你也不简单了,不到十岁就能赢业余四段也算少见了。”李家姐妹终究年纪小些,不清楚现在业余低段位的颁发比二十年前要放松很多,业余棋手想升段只有三种方法,一是和职业棋手下鉴定棋,但只限于三段以下;二是参家正式比赛,在不同等级的比赛中得到前几名才有可能晋升,但因为比赛很少,所以通过这种形式升级的人不多。第三则是参加由棋院举办的升段赛,达到相应的胜率就可以晋升,这是大多数棋手的必经之路,可是在升段赛中执黑先行是不用贴子的,在低水平时这并没有太大关系,输赢并不差在这一先,可过了三段之后对有一定实力的棋手而言这就是个坎了,不知道有多少棋手在这一关前徘徊了多少年就是迈不过去,而能过去的无不是当时出类拔萃的人物,哪象现在比赛这么多,只要在某一次的比赛里超水平发挥就可以升段,搞得四段棋手象大白菜般不值钱。要是李家姐妹知道按以前的标准衡量,现在很多业余四段棋手连做二段的资格都没有不知该做如何感想。
    “哈哈,我还当你要夸我呢。”王子明苦笑道,李紫芸怎么理解的他当然很清楚,但他并不想解释这其间的差别。
    “想得美,我们辛苦一天回来也没见你说半点慰问的话,现在倒想让我们夸奖你二十多年前的成绩,切,你还是躺在床上做做梦更实际一些。”李紫芸皱皱鼻子做了个鬼脸说道。
    “这个主意倒真是不错,好了,我这就做梦去了,你们可别打扰我啊。”王子明说罢就做势要往卧室走去。
    “你敢,我们刚回家就跑过来跟你报喜,你就这么个表现法!你还是不是我们的师傅?”李紫芸一把扯住王子明的胳膊叫道。
    “唉,天下居然有这么让徒弟欺负的师傅也算是个奇闻了吧。”王子明夸张地叹了口气重又坐回来沙发。
    “哼,有你这么不负责任的师傅出个霸道的徒弟也没什么不正常。”李紫芸得意地回道。
    “王大哥,你就别装了,我妹什么样谁还不知道?她就是想让你给她讲解一下今天棋局的得失,只不过不好意思开口求人而已。你只要答应了她就没那么多事了。”李紫茵在旁边泯着嘴笑道。
    “什么嘛,明明是你自已想让王大哥帮忙还非得推到我头上,真会乱扣帽子。”李紫芸不忿地指责道。
    “行,行,是我自已想让王大哥帮助复盘好不好,那你就先回去休息吧,等会还有好几口子的饭要做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尝尝你的手艺吧。”李紫茵故做认真地说道。
    “嘻嘻,想让我做饭,门都没有!王大哥,走吧,咱们到研究室摆棋去吧。跟你说,今天我发挥的特别好,下出了好几步妙手,杀得郑彦连北都找不着了,你看了准夸好。”拽起了王子明就往门外拉,李紫芸丝毫没有一点做为淑女的自觉。
    正文 第四十八章 大赛将至
     更新时间:2009…11…6 11:22:46 本章字数:2705
    余下的几场比赛更多象是在走过场,有了周金贵和郑彦的前车之鉴余下的各位高手自然会在心里打打小算盘,此种比赛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棋战,和大型比赛的外围选拔也是不同,如果说共同点的话那倒是和棋社之间的棋战有几分类似,这是指名点姓的挑战,一旦失利丢掉的不仅是参加全国大赛的名额,同时还有可能会背上不自量力,螳臂当车的恶名。原先不知道对手的实力也就罢了,现在既然知道了当然也就不能轻举妄动了。凡是高手大都珍惜羽毛,非是必要谁也不会自寻烦恼,因此虽然北京还有五六位和周金贵,郑彦实力相当的棋手存在,但终究没人愿意在这种危险的比赛中和两个后辈小女孩做无把握之争,至于余下还抱有一丝幻想,想要捞点便宜的棋手虽多,但实力上终究差了一些,到最后只能成就了两个小女孩全胜的威名。
    管平说到做到,果然在比赛结束的第二天便包下了仙鹤楼的一个偏厅开起了庆功会。应邀而来的陈院长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演,对此次比赛人员一个不落地夸了个遍,而且重点表扬了李紫茵李紫芸两姐妹的出众表现,其言词的夸张羞得两个小姑娘只想找个墙缝钻出去。后面管平的发言比陈院长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凡是一个人所能想到形容一个棋手的好词几乎全都毫不吝啬地都给了她俩,如果是不知内情的人刚进来很可能会以为前面桌子上两个低着头揉着衣角的小姑娘就是当今天最杰出的棋手。
    庆功会举办的很成功,方方面面都很满意,陈院长得到了最强的棋手,今年的任务有了保证;管平证明了自已的才能,京西围棋联盟会长的位子坐得更稳了;李紫茵李紫芸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参赛选手,十几年的学习终于有了向世人展示的机会。
    一年一度的全国晚报杯今年十月十五日在山东曲阜举行。
    最初的晚报杯中是没有团体赛的,每个省市的报社都推荐三个人参加比赛,采取四天八轮的积分淘汰赛制,积分最高的定为业余七段,前六名定为业余六段。
    随着比赛影响力的增加和各省市对比赛投入力量的加大,从第四届比赛开始加入了团体比赛,就是将全部比赛增加到六天十二轮,然后将各地参赛棋手个人所得积相加,最终决出名次。
    因为这种方法决出来的团体名次不是各个团队之间直接的对抗,所以众多棋手对这种比赛方法一直很有意见,所以从第七届比赛开始,团体赛和个人赛便分开了。参赛名额增加为每省四人,个人比赛改为了五天九轮,团体赛也改为五天九轮,加上个人赛和团体赛之间的一天休息,整个比赛共需十一天。个人赛和以前没什么变化,还是积分淘汰制。团体赛每队分为四台,赢一局加小分一分,总合分数高者为胜,加场分二分,如果小分相同则判为和,双方各得场分一分,最后以场分排序,如有场分相同的情况再比较小分,分高者居前。
    团体赛中的每一轮比赛参赛棋手的台次安排都是赛前十分钟才确定的,因此了解其他各地参赛棋手的情况来排阵是十分重要的,巧妙的安排可以起到以弱胜强的结果。
    当然,有几支队伍不是靠运气所能战胜的,象浙江,上海,湖南,这几个地方都是人才济济,实力平均,没有明显的弱点,历来是团体赛冠军的有力争夺者,和这样的团队交锋耍小心眼是没用的。
    参加全国晚报杯的队伍一共有三十二支,人数达到了一百二十八人,几乎囊括了全国所有的业余一流高手,其中个人赛有实力拿到冠军的不下二十多名,团体赛能冲击冠军的也有五六支,每一年的比赛都是变化莫测难以预料,如果不作好充分的准备就算是强手很可能会阴沟里翻船。
    在北京参赛的四人中,纪长风是大赛经验最为丰富,是作领队的不二人选;王子明实力最强,是最重要的杀手锏,不到关键时刻不能轻易暴露;李紫茵李紫芸相对较弱,是重点的照顾对象,今后团体赛是否能得到好成绩她俩的胜负最为重要。
    实力的强大当然有助于胜率的提升,这是棋之正道,然而实际对战中并不是实力强大的一方就一定能够获胜。
    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一般作战,都是用正兵当敌,用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法变化如同天地那样不可究尽,像江河那样不会枯竭。
    在军事上只有完美的进攻,没有完美的防守,马其诺防线是够坚固的了,但还不是让德国人轻易的就突破了?再强大的实力如果使用的不是地方也只能是白费力气。
    前些日子刘浩的北京之行便是如此,凭心而论,刘浩的实力并不比纪长风更高,和周金贵,郑彦的水平也是在伯仲之间,难分高下,可是他在布局阶段怪招不尽,奇思绵绵,在乍见之下没有准备的北京棋手很容易就落入了他预设圈套,实力还没来得及发挥已经就落在了下风,后边再怎么努力也难扳败局,这就说明了面对实力相当对手时奇兵作用的巨大。
    当然,奇兵就是奇兵,无论怎么样精巧的构思在强大的实力面前都如同沙砌的城堡一样经不起海浪的冲击,刘浩同王子明的一局就是例子,巨大的实力差距使得刘浩的那些怪招象是在用捕鼠夹子去捉老虎,只是轻轻的一个抬爪,陷井便成了一堆废物。
    实力到了纪长风,李紫茵,李紫芸这个程度再想有所进步是极为困难的,围棋是易学难精的一门游戏,只要稍稍投入,很多业余爱好者可以在短短两三年内很轻松从地入门达到两三段的水平,可之后却是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在这上下晃悠着,一不留意可能就得回到初段呆着去。
    因此,在晚报杯这种只需要取得好成绩的赛会制比赛里,与其想方设法地去提升些微的实力还不如去开发一些不为人所熟悉的布局,定式更实际些。短短十来天内不同地方棋手之间最多也只会下两盘棋,在每方用时只有一个小时的比赛中,出其不意的新手就算达不到最好的效果,至少也能消耗对方大量的思考时间,这在高水平的比赛中就已经足够了。
    有所想法的王子明通过陈院长把半年内各地省级以上级别比赛的所有棋谱都找了出来,除了每天傍晚到大街上透透气外,其他的时间几乎全用在了打谱研究之上,其用功程度让一向自认刻苦的李紫茵也大为感叹。
    包括管平在内的所有人都大为不解,以王子明的实力他完全没有必要去进行这种益处不大的工作,打谱研究大多是为了锻练棋感,说到对实力的提升远不及真实的对局,如果是觉得没有合适对手大可以请陈院长安排一些棋院的职业棋手来做陪练,这种事对一个在棋院工作了几十年的高层管理人物还不是小菜一碟?
    对于众人的不解王子明并没有做过多解释,业余棋手普遍重实战轻理论,重中盘轻序盘,所以突然出了个刘浩就把北京棋界搞得个鸡飞狗跳墙,这种观念的改变用嘴说说是没用的,所以解释是多余的。
    一个星期之后,一沓稿纸摆在了李家姐妹的眼前,对她俩来说赛前针对性的准备开始的。
    正文 第四十九章 教导
     更新时间:2009…11…6 11:22:46 本章字数:2921
    “王大哥,你不是一向对这些小花招不感冒的吗?怎么现在突然转性啦!”看着手中厚厚的纸稿李紫茵奇怪地问道。
    “首先纠正你个概念,任何有思想性的新奇我都会十分欣赏,我所不喜欢的只是那种所心所欲,不负责任不讲棋理的乱下。其次,你现在所形容的这些小花招实际上在上个世纪已经存在,虽然因为比赛规则的改变和布局理论的进步渐渐被人们所忽视,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没有价值。人们很容易被固有的观念所蒙闭,往往会不自觉地按照既有的定论去行棋,职业棋手如此,业余棋手更是如此。因此,想要让对手进入自已的行棋步调与其挖空心思去想些前所未见的怪招,还不如在对方自以为最安全的时候突然刺上一剑,这对棋手信心的打击有时比棋盘上的得失更为致命。”王子明正色说道。
    “我不大明白,你都说过了这些手段早被淘汰,也就是说它们已经不符合现代围棋理念,既然如此那又怎么可能得到好的结果?总不能指望对手不知道这种已经存在几十年的变化吧?这可是你以前教导我们的呀。”李紫芸问道。
    “你说的有对,寄希望于对手犯错而获胜是一种过于美好的想法,实际上你的对手也是有同样想法的,不存在两个人都会得到最好结果,总有一方最终会失望的。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一盘棋中每个人都会犯一些错误,区别只在于多与少,大与小,棋手所争取的就是让自已犯得错少点,小点,让对手的多些,大些。对于新手,每个人都会产生本能的小心,所以,既便是应对不当蒙受损失,因为已有心理准备棋手也就不容易失去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