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比蒙王朝 作者:小爷不是受 完结 >

第7章

比蒙王朝 作者:小爷不是受 完结-第7章

小说: 比蒙王朝 作者:小爷不是受 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既然答应了你,自然会倾尽全身本领,若是将来一门双武圣,也算是一番佳话。”唐修意伸出双手握着楚倾国和楚倾城的右手,旋即换另一只手,“果然资质非凡,如果不是虞师已经闭关多年,真轮不到我来教导。”
“有些人终究只是一时之选,不是一世之选,恐怕虞师也不愿你我再入莽阳山吧。”唐清刀说到这里有些惆怅。
唐修意笑意不改,转头对羽歌夜说道:“你外公有事找你,去生民堂见他。”
羽歌夜不由诧异,唐莲若找他?这位脾气古怪的老爷子可鲜少给他好脸色,怎么会有事找他一个不过十一岁的孩子?他只得匆匆告辞,离开伊甸园。
唐莲若依然坐在堂中,双目微合,似睡非睡,如同一只疲倦的狮子。羽歌夜略停顿整理一下,走到了唐莲若的面前。唐莲若倚着自己的手掌,从鼻子里哼出一句问话:“会《神说无量智慧日月光明经》吗?”
羽歌夜握着手中念青菩提子念珠,缓缓转动,温润的嗓音缓缓念诵经文。在古今历史中,万世圣师唐金熙以绝伟高度,几乎一手创造了文明根源,而他种下的文明之种,又被后人发端出无数智慧枝桠,灿烂花果。唐族能稳居世界信仰,不只因为圣师唐金熙的崇高地位,更因为唐族对文明演变的巨大贡献。父神教从古代的原始信仰,发展为成熟的宗教文明,甚至神权一度凌驾君权,都源于“智珠上师”唐天渡的宗教改革。《神说无量智慧日月光明经》,就是唐天渡所写。
“唐天渡无愧智珠上师名号,丝丝入扣,字字珠玑。”唐莲若听了足有两个小时,羽歌夜都已经口干舌燥,方才开口说话,“歌夜,你可知道,教内八部经典,我为何独爱《神说无量智慧日月光明经》?”
“外孙愚钝,猜不出。”羽歌夜做诚恳倾听状。
“你连圣师心思都能揣摩,何况一个智珠上师?”唐莲若似是嗔斥,却又似乎混不在意。羽歌夜却捏紧了手中的念青菩提子,独厚宫中对,不过才短短几日,竟已传入唐莲若耳中,看来景帝陛下的皇宫,未必如它看上去那么固若金汤。然而唐莲若说完之后就不再开口,羽歌夜揣度一番,终于开口道:“是不是因为,《神说无量智慧日月光明经》,阐释了为何信神,信神为何的原因?”
“何解?”唐莲若眼睛微睁,如同雕塑的神像那垂下的眼睛。
羽歌夜深吸一口气:“父神教早期经典,或是神话故事,或是神灵赞诗,只有智珠上师这部光明经,提出神于天劫中解救众生,众生应当感念父神恩德的‘救世论’,又提出了生前信奉神灵,死后能够进入神国的‘往生论’。信仰于人,不过是疾苦俗世中最后一根稻草,生而有恩,故而信神,死后有报,故而信神。”
此时此刻,坐在椅子上穿着紫绶天衣的人,就是天下信仰的主宰,四大祭司中地位最为崇高的圣尊大祭司唐莲若,而羽歌夜这番言论,足以被打入专司神庙刑罚的太狱寺。
“你的《神说无量智慧日月光明经》,是谁教的?”唐莲若听了之后,却似乎未曾听到答案,问起另一个问题。
羽歌夜低头真诚地说:“是母君说外祖父最喜欢这部经书,我特地去背的。”
“不错,全文一万七千二百四十二字,你能背下来,可见用心。”唐莲若终于缓缓起身,放下手臂,正襟危坐,一瞬之间,仿佛这里不是唐府的生民堂,而是天都大神庙的众神殿,他正坐在青铜御座之上,接受十方信众的朝拜,“一万七千二百四十二字,说到底,不过是两个字,信神。”
“自圣师受艾露尼女神赐下艾文,文明兴始,父神教便一直是普天信仰所聚。八部经书支撑起宗教殿堂,四大祭司统御十方信众,说到底,不过是神权。神庙,朝堂,千百年来暗战不休,神权,君权,终究绕不开一个权字。自羽氏入住中原以来,父神教便被不断削弱。四大祭司之中,除了圣尊大祭司和艾露尼祭司不曾被人染指,伊斯梅祭司落入银族手中,宝芙瑞祭司历来为羽族担任。你生在皇家,姓氏为羽,但你身体里,也流着唐族最纯正的血脉。”说道这里,唐莲若看了羽歌夜一眼,羽歌夜努力放空自己,眼中无悲无喜,不流露任何感情,唐莲若叹气道,“景帝年富力强,野心不小,我却已垂垂老矣,不知还能支撑几年。你自小虽然体弱,却聪慧无比,也该对自己未来,有些谋划。”
羽歌夜不由轻轻摩莎念青菩提子,这温润微凉的菩提子划过指尖,似乎也让他炽热的心平静下来。他没有想到唐莲若竟然会对他,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挑起这样的话题,也不得不说,阅人无数的唐莲若,确实有一双能够看透他灵魂年龄的睿智双眼:“我生为大隆皇子,又身具唐族血脉,神权,君权,都离我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一步之遥,有时便是天涯相隔,很多东西,不是我想要,就能得到。”说完之后,羽歌夜依然恭顺谦和,背部肌肉却不由紧张僵硬,等待唐莲若的回答。四朝先帝铺垫造势,打压神庙,才有了景帝如今大好局面。唐莲若纵然老谋深算,看来也有些担心他百年之后,后继无人。羽歌夜同时兼具羽族唐族最纯粹的血脉,无疑是缓和神权君权矛盾的最佳人选。但是这个位置,可远比九重宫阙那张龙椅,要煎熬得多。他今天拒绝,不知道会让唐莲若有何想法。
“少年多壮志,多豪情,多热血,懂得畏惧的人,实在并不多见。”唐莲若看了羽歌夜良久,才确认羽歌夜的话是出自真心,“你能说出这番话,就说明我今天不是白费口舌,到底是我唐莲若的外孙,羽庄旭的孙子。”他虚虚招手,沉重的念青菩提子就飘浮起来,拉着羽歌夜向他飘去,这正是只有长角的雄性才能掌握的法力,他手指握住念青菩提子,面露追忆之色,“这是三百年前,前朝国师温和德的遗物,他曾言‘念青菩提子具无量功德,常握手中,如智珠在握’。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这串菩提子放到你手里,希望你也能智珠在握。”
羽歌夜看着唐莲若虽然有力,却难掩枯瘦如柴的手指,想到了七岁那年第一次见到唐莲若时的睥睨,当真让他噤若寒蝉。如今不过短短四年,唐莲若依然谋算甚深,却已显露老态。若是年轻时候的唐莲若,可会对孙子辈的人说一句软话?世间最痛苦事,莫过红颜白发,英雄迟暮。羽歌夜说的确实发自肺腑,他虽然天下至贵,帝后嫡子,却活的如履薄冰,步步惊心。唐莲若显然早已看出他心智早熟,不同凡流,却已没有魄力逼迫羽歌夜。毕竟他即使身为世俗教皇,身份凌驾君王之上,却终究战胜不过时间,拼不过年轻的景帝,更拼不过年幼的羽歌夜。但这不仅不能说唐莲若懦弱,反而让羽歌夜更加感叹这位老人真是将人心看透。
对于羽歌夜而言,唐族与他的关系,只有利用与被利用,唯一能让他感觉到血脉归属感的,只有唐修意和唐修意带来的亲情。而此时唐莲若的老迈神态,无疑是对他心灵的一记重击。唐清刀认祖归宗,楚倾国楚倾城拜在唐修意门下,羽歌夜不知不觉已经走入这位老人布下的棋局之中。无论羽歌夜最初的人生规划是什么,大隆朝涌起的风云,已经渐渐将他卷入。
“歌夜受教了。”羽歌夜露出最公式化的笑容,说出最公式化的答案。唐莲若站起身,扶着羽歌夜的手:“陪外公去看看伊甸园吧,几年没回云京,不知道园中风景是否依然独好,更不知下次回京是何年何月,还有没有那个机会了。”


、12唇角繁花

入宫习武,是无上殊荣,也是权势造就,和唐修意一起走出唐府,并且搀扶当朝凤君登上凤辇的楚倾国楚倾城兄弟,无疑会引起天下权臣的注意。
“那就是楚家兄弟吗?看上去没什么特殊啊。”羽歌夜站在銮驾前,等着唐修意登上凤辇才上车,这段时间里,希奇偷偷地对沈听河说。
“特殊的不是长相,而是骨头里的血。”羽歌夜面无表情回头,希奇立刻噤声,他跑过来取下小梯子,扶着羽歌夜登上銮驾,和沈听河一起进入铺着毛毯熏着名香装饰奢华的皇子銮驾之中。“很羡慕能和凤君同乘一辇的楚家兄弟?”羽歌夜倚在靠枕上,眼睛在希奇和沈听河之间扫视。
“听河不敢。”沈听河蹲下身为羽歌夜脱去靴子,“人生而有命,有些福分是求也求不来的,能和爷同车,已经是我这辈子想也不敢想的福分。”
“求也求不来,想也不敢想。”羽歌夜笑了,“说得好。”
希奇咬着嘴唇,圆滚滚的眼睛看看羽歌夜又看看沈听河,貌似,四殿下没有怪罪他吧。
“你们的武功,都是谁教的?”羽歌夜感兴趣地问。“我们都是由金吾卫前辈传授,学的都是金吾卫专修的斗气法门。”沈听河自觉地脱下羽歌夜的长袜,为羽歌夜轻轻揉按脚心。羽歌夜不是个重视享乐的人,但是居移气,养移体,皇宫生活十一年,若是让他突然变成普通人,想必会处处不习惯。就像沈听河这番服侍,他就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倒斜斜倚在靠枕上,躺得更舒服些:“我听说皇宫侍卫品轶,最高为羽林卫,所学功法也是最好的。”
“没错,羽林卫学的都是皇宫秘藏功法,据说根据天资不同,还能进入浩淼阁自己挑选武功典籍。”说道武功,希奇亢奋地忘了平时的拘谨,充满憧憬地说。
“过几天楚家兄弟肯定要去浩淼阁挑选武功,不如你们两个就随身伺候吧。”羽歌夜含笑感觉到沈听河的动作微微一滞,而希奇却还没反应过来:“可是我们不是清梧院的人吗?”沈听河毫不犹豫地抬头微笑:“谢四爷恩典。”希奇又小迷糊一下,才明白羽歌夜意思,不过此时再开口感谢,有些晚了,他羞红了脸不知该如何是好,用手挠着头,虎头虎脑地笑了。
羽歌夜转动手中念青菩提子,神庙能和朝堂争持千年,靠得就是法师典籍。大隆以武力征讨天下,军队中的主力大多是兽人,所以皇宫掌握着天下最多的武功典籍。而法力就是由圣师唐金熙发现,所以法师圣地一直都是神庙。他就算倾尽全力,在武功一道也比不过兽人,想要发掘法力,神庙是他绕不开的难题。大隆朝外有北莽、西凤虎视眈眈,内有神权君权争持不下,朝堂中文有圣道武有六艺,重重势力明面不争,常以江湖为棋局。朝堂,神庙,圣道,武道,江湖,外患,天下大势如海潮汹涌,凡俗百姓都在海中沉沦,羽歌夜也不过多出一叶小舟的差距,随时都可能倾覆在天下浪潮中。
“生在皇家,身不由己啊。”羽歌夜笑意悠然,与口中所言,完全不符,“听河,你会笑吗?”
沈听河手指一顿,有些疑惑地抬头。
“你有一双很好看的眸子,却少了点灵动的表情。”羽歌夜笑意盎然,“我知道在沈府你习惯淡漠视人,无喜无悲。但是只有心有畏惧,才不敢流露情绪,如果你无所畏惧,那就该微笑面对一切。”
沈听河低头看着羽歌夜的衣摆,靡艳的大红色是只有皇子才能穿的颜色,藏在蚕丝中暗缝的针脚,隐隐透出金色。他有一双细长的眼眸,眼睛是好看的翡绿色,只是因为鲜少直视他人,所以不引人注意。希奇狐疑地看着羽歌夜和沈听河,总觉得这两个人的世界有什么自己不懂的东西。沈听河轻甩浅褐色的长发,额头的刘海滑到一边,笑意微微,双眸如同一弯碧水。
“不错。”羽歌夜似乎只是无心之举,让沈听河笑出来,便不再理会,手中念青菩提子慢慢走过指尖,开始变声的少年嗓音低低念诵经文,“欲为诸神龙象,先为众生牛马,三千红尘过客,十方普度菩提。”
四匹拳毛騧拉着的皇子銮驾之外,云京街头熙熙攘攘,往来不息,红尘滚滚。前方就是雍红色宫墙围绕的皇宫。因为皇宫正门上高悬着一块“紫气东来”匾,寻常百姓见匾止步,所以常称皇宫为紫禁城。走过五德桥,凤君凤辇和皇子銮驾穿越重重宫阙,一路来到坤宁宫。
坤宁宫前,明黄色的人影晃亮了羽歌夜的眼,他挺起身,旋即嘴角翘起。在整个紫禁城中,有三种颜色,不容他人染指,景帝金黄色的龙袍,唐修意金红色的凤袍,还有太子羽良夜明黄色的皇袍。銮驾停下,希奇探身要下去,却被羽歌夜轻轻一推,不小心滚下了马车,像是被人踢下去一样。沈听河自己跳下去原地滚了一圈,推开希奇,把扶梯放下。走出銮驾的时候,羽歌夜脸上的阴郁如同盘桓的乌云,几乎能拧出水来。
“皇兄。”走到羽良夜面前时,羽歌夜已经绽起动人笑容,但就像在污了的宣纸上作画,终究掩不去上面的阴郁。羽良夜抬起手背贴在羽歌夜的额头:“不舒服吗?怎么脸色这么差?”
“有吗?可能是天气有些晒吧。”羽歌夜任由羽良夜牵着自己的手,有些疲惫地开口。羽良夜会心一笑:“是绕行唯我独尊墙晒到了吗?那可是古今名胜,我都没机会看呢。”“不过一面石墙罢了,说句不敬的话,背面武圣白角的题字,比圣师的字要有趣多了。”羽歌夜握着羽良夜的手,露出明显的一丝厌恶,转头看到楚倾国的时候,眼睛不着痕迹地移回羽良夜身上,而这个不着痕迹,却恰好被羽良夜捕捉到,他转头看向楚家兄弟:“真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听说母君要收在身边□?还从没见母君对谁家帐子这么亲近。”
“唐清刀和我毕竟师出同门,他为国镇守边疆,不忍兄弟俩受苦,放在我身边教导几分,也算让我活动活动筋骨吧。”唐修意毫不讳言,因为有时候,实话比谎话更难以应对。羽良夜体谅道:“我每天侍奉左右,却不能让母亲展颜,还要劳烦两位帐子,是良夜的罪过。”
“太子殿下言重了。”楚倾城和楚倾国一起屈身行礼,为什么特地要先说楚倾城的名字,因为羽歌夜真切看到了楚倾国眼里的不屑和厌弃,反应比楚倾城慢上了恰好能被有心人发现的一丝。而唐修意却大受感动,伸手拉过羽良夜:“你我母子至亲,何必说这种话,你对我的孝顺,就算我不说,这皇宫里都是有口皆碑,你可比歌夜让我省心多了。”“母君这是责怪孩儿吗?孩儿真是无地自容了。”羽歌夜委屈地开口。羽良夜探出两指,轻弹羽歌夜额头:“又巧嘴,母君最宠爱的是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