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闲女当嫁 >

第120章

闲女当嫁-第120章

小说: 闲女当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太太说是要回去,水红赶紧叫了一辆车子,还把一个暖手的小炉子递给了郁小闲。郁小闲看看水红,觉得她机灵了不少,便说到:“你被锦姨娘叫去学规矩了吧,这个暖手炉也是她给你的?”

水红赶紧点头说到:“太太英明,奴才什么都瞒不过主子的眼睛。”

郁小闲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说到:“锦姨娘教的真是好,你连拍主子的马屁也用上了大户人家奴才的口气了。只是这些还算虚的,要想学到做事也很合我的心意,你就要多留心锦姨娘和冰月小姐如何应答的我,把侍候人的事情想在前面,将来当家也是把好手。”

水红的眼睛转了转,有点心虚地说到:“太太,我脑子笨,也不识字,能留在太太身边侍候,就是我的造化了。姐姐说,二虎如今学会了赶车,到处见了世面,要是我不跟着太太学些本事,二虎就看不上我了。锦姨娘也教了我好多事情,她说要是学不好,将来就会买一个更伶俐的丫头侍候您。”

郁小闲说到:“我要伶俐的,更要忠心的,你只要好好干,将来嫁了人也不用理会那么多了。我是个怎样的人,你跟着我几个月,还不清楚吗。”

水红咧着嘴笑了,车子来了,她殷勤地扶着郁小闲上了车,就往县城南的小院子去了。那边翠柳和锦娘似乎一见如故,说些吃喝打扮和大家子里相处的事情。不时传来欢声笑语。锦娘很久都没有和这样八面玲珑的女子交往了,她留心观察这个女子倒有种欢场女子的气质,她知道郁小闲和这样的人家有交往,这是跑商不能避免的,可是太太把这样一个女子领到家里。还带了一个孩子回来,里面的事情就不由得她多想一会儿了。

锦娘有意探翠柳的底细,可翠柳偏偏想办法遮掩过去,让锦娘越发觉得这个女子的不简单。正当两人还要继续过招的时候,郁小闲回来了,锦娘赶紧带着招娣和蛐蛐两人迎接过去。蛐蛐跟着锦娘几个月,学了不少规矩,他不再像以前一样扑过去腻味着郁小闲,反倒是恭敬地行了礼。说到:“母亲,孩儿给您问安了。”

招娣见到郁小闲也是按照规矩行礼,旁边的翠柳赶紧奉承到:“太太好福气,公子和小姐都教育地知书达理的。”

四婆赶紧接过了郁小闲手里的大斗篷去衣帽加上挂好,然后锦娘又殷勤地说到:“太太,天冷,我让下人烧好了水,在屋子烧了暖炉。熏了香,太太车马劳顿,沐浴之后就让丫头好好捶捶,舒缓些疲惫。”

郁小闲喜欢锦娘这样的温柔,在大明朝的辛劳生活之余,偶尔享受到的地主婆生活,全都是锦娘提供的。这样的舒适,郁小闲绝对不会错过,她答应了一声。锦娘身边的两个下人就赶紧去忙了。锦娘又拿出一瓶玫瑰露递给水红,说到:“拿着这个,侍候太太按摩的时候,给她抹上,玫瑰露是最能安神的好东西。”

水红拿了玫瑰露就想离开,锦娘又叫住了她,看了看她粗糙的手,就连连摇头,说到:“不是跟你说不要做粗活,每天晚上要用猪胰子做的香皂洗手。护手吗?这么粗的手怎么侍候太太。”

水红委屈地说到:“王婶子叫我干活,我怎么能不干,她生气告诉了太太,太太兴许就不要我跟着了。”

锦娘叹了一口气说到:“你去把手泡一泡,用锉刀磨掉老皮,再侍候太太。本来我想亲自服侍太太的,可我现在有点咳嗽,怕过了病气给太太。你好生去服侍太太吧。”

翠柳没想到这个锦姨娘会这么尊敬体贴郁小闲,这让她再次对这位外面人称郁二爷的人有些敬畏,她再和锦娘交谈的时候,少了几分傲气。这个姨娘如此知道进退之礼,在家里又照看少爷和小姐,看来她在这个家里是很有几分地位的。自己想要当赵岐明媒正娶的太太,必须要在黄家找到帮手,那么这个锦姨娘肯定是个合适的人选。

翠柳既然动了让锦娘帮忙的心思,她对锦娘的态度就是以奉承为主了,她坚信有钱能使鬼推磨,于是她在粉蝶给她的嫁妆里拿出了一朵金银丝织成的花冠簪子送给锦娘。锦娘是从繁华的南京府的大户人家出来的人,哪里会为了这样的首饰而动容,她轻飘飘地道了谢,就让四婆拿到屋里去了。

这只花冠簪是翠柳比较看得上的首饰之一,是扬州名匠的作品,她没想到锦娘见到之后会如此淡定。她推想过去,只应该是一个理由,这位姨娘从前见过比这个还好的首饰,看来黄家曾经是有背景的人家,郁二爷能成为这样人家的太太,也许她也曾经有很显赫的家势。

送出一件首饰让翠柳认清了形势,也让锦娘对翠柳产生了兴趣,那件首饰是很有品味的,手工钱比金银本身的价钱还高,能送这种东西的人也是大地方来的。这个人来到黄家会有什么图谋,锦娘也很想知道。

享受着沐浴之乐的郁小闲根本不知道锦娘和翠柳已经过招了,洗完澡之后,在水红温柔的按摩中,她就直接进入了梦乡。锦娘看时候不早了,赶紧安排翠柳去屋里歇息。这个院子就是五间卧房,仆人们睡一间,她和黄有才睡一间,蛐蛐和招娣各一间,还有一间是专门留给郁小闲回来休息的,平时就空着,不准任何人进去。今天突然来了四大一小,锦娘只好把赵岐安排在蛐蛐屋里,黄有才正巧在山城监工,她就把招娣挪到自己屋里,把翠柳和奶娘,小水安排在招娣的屋里。

陈家少奶奶的院子是比较简陋的,就算锦娘有心收拾,也不会花多少钱,毕竟这里只是借住。翠柳觉得这里连春香楼的柴房都不如,习惯夜生活的她努力想回到正常人的生活习惯里去,可硬硬的木头床膈应地她睡不着,加上小水夜里的哭闹,邓氏喂奶,把尿弄出来的怪味,翠柳都有逃走的冲动。可是路是她自己选的,也是为她的好姐妹留下一条后路,再苦也只能熬着,熬到快天亮的时候,翠柳终于因为困倦而睡着了,等她醒来就到了中午。

在翠柳睡着的时候,锦娘却早早地醒了,郁小闲也醒了,她是劳碌命,习惯了早起。四婆很早就起来了,太太在家的时候,连主子都小心翼翼的,她也早早准备好了早点,送到两个主子面前。锦娘亲自服侍了郁小闲梳妆更衣,一起用了早饭,然后打发四婆等人去照顾少爷,小姐,自己就要单独和郁小闲聊一聊。

郁小闲知道锦娘肯定是要问翠柳和小水等人来历,于是先开口说到:“小水那孩子,我请姐姐好生照看了。孩子很可怜,他娘为了生养她,血崩而死,爹又上了战场,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他爹是我们家的恩人,就是那个在我们家困难的时候,送了银子和宣城纸坊股份的吴四爷。我们家就冲着这份恩义,都要善待这个孩子。孩子的奶娘邓氏,夫家绝户,自己夫死子亡,得了小水母亲的救助才活下来,她照顾小水绝对会上心,也请姐姐好生对待她,等小水大些,我想再给她找个男人,这样她的后半生就有依靠了。”

锦娘听到小水和邓氏的遭遇如此可怜,不禁落泪了,说到:“都是两个可怜人,小水又是恩人的骨血,我一定会想对待自己孩子一般,善待小水。太太请放心。这两个人都是好照应的,只是那个翠柳,我觉得不像正经人家出来的。”

郁小闲说到:“那个丫头是徽州名妓身边的贴身丫鬟,自然有些风尘味。她看中了赵岐,非要她主子做媒,要当赵岐的夫人。她主子说她是黄花闺女,身上还有守宫砂,这样我才勉强把她带出来,以一年为限,要是赵岐不要她,我还是把她送回青楼。你已经和她接触了,不知道你是怎么看这个丫头的?”

锦娘一听翠柳是名妓的丫头,这才明白翠柳的心思,于是她问郁小闲说到:“太太觉得赵岐这个人能让一个有见识的青楼女子一见钟情吗?他长相普通,毫无才情,见识要不是跟着方六爷在外面开了眼,就是一个很平常的贩夫走卒。不是太太拉扯他,他顶多就是个小掌柜的命。翠柳在名妓手下当丫鬟,能对这样的人一见钟情,太太信吗?


03归来

郁小闲摇摇头说到:“我不信,本来我还想不通,为什么她们就是凭赵岐在百花丛中不好色就选中了赵岐呢?现在你这么一分析,我还真的想多几个理由。难道翠柳稀罕地只是赵岐老婆的名分?这也不对,天下比赵岐老实本分的男人不难找,要是肯贴补嫁妆,在芜湖就可以找到一大把,为什么选赵岐?”

锦娘笑了,说到:“太太,你是当局者迷,那丫头的主子可比您精明,她是在打您的主意呢。她是个名妓,要是想有个好归宿,就必定要筹谋一番。男儿本性凉薄,她也许头一步走得好,可未来会如何,她就很预料了。太太您是个讲义气有本事,又不讲究什么身份地位,喜欢交朋友的人。那位姑娘想着把自己贴心的丫头嫁给您的义兄,就可以长久地把您当做她的依靠。这个丫头昨天一出手就给了我一支扬州名匠打造的金银丝花冠簪子,这件首饰至少能值二十两银子,想必她主子给她带来了不少陪嫁。”

郁小闲没想到粉蝶会这样想依靠自己,她性子傲,郁小闲是知道的,可花这么大的代价想依附自己,确实很傻,要是她肯直接开口,也就不用赔上一个丫头,一大笔嫁妆了。郁小闲笑的样子,让锦娘一下子就明白了郁小闲的心思,于是她说到:“太太也挺喜欢那丫头的主子吧,就算她不留这条路,将来她要是有事。您也会帮她,对吗?既然是这样。就便宜赵岐这小子了,我替太太调教这个丫头。等她能当我们家的舅奶奶时,我们就成全了她的心思。赵岐这傻小子真是有福啊,得了这么一个伶俐的人,还有大把的陪嫁。他的福气都是太太给的,他这辈子最走运的事情,就是肯全心全意顺从太太。”

郁小闲没想到锦娘的心思能这样剔透。于是交代锦娘说到:“姐姐尽管帮我把关,贞洁的事情我并不是太看重,只要人好,一心顾着赵岐。我就放心了。在她没有嫁过来之前,山城里的事情,我不想让她知道。栾老太太那边,她也要过关,最多让她去栾老太太那边住一阵子。我给那边取名桃源村,那边生活很清苦。”

锦娘领命而去,其余的事情她不想知道,如今郁小闲像一棵大树一样支撑起了黄家的门楣,锦娘只想安分地过些小日子。黄有才虽然傻了,可现在的样子也很可爱。他对手艺和建筑挺有天分的,管起这样的事情还挺像样,要是只和他聊事情,根本不会觉得他傻,回到家里,他也很听话,不像两个孩子的爹,更像是兄长。锦娘觉得就这样守着黄有才老去,彼此忘记一切伤害。她也甘之若饴。至于情敌留下来的孩子,蛐蛐,锦娘如严母一样管教着他,为了他好,也为了郁小闲好,不要太亲密了,不然离别的时候,更加伤心。

蛐蛐一晚上就吵着赵岐讲故事,把赵岐睡大觉的计划都打乱了,快到十点,蛐蛐才睡着了,赵岐紧接着就进入了梦乡。早晨蛐蛐被四婆叫起来的时候,赵岐也醒了,他肚子有点饿。这几日,翠柳每天这个时候都过来送早点,今天突然不见,也让赵岐有点挂念,不过他不好意思说出来,直到四婆请他用饭,他才装出不经意的样子问到:“四婆,邓奶娘和翠柳姑娘怎么没出来吃早饭?”

四婆说到:“邓奶娘早就吃过了,翠柳姑娘认床,快天亮才睡着,锦姨娘吩咐,让她睡到自然醒。舅爷,您赶紧吃,太太还等着带你出去办事呢。”

听到郁小闲在等着自己办事,赵岐不敢耽误了,立刻吃罢早饭去了郁小闲的屋子。郁小闲这时候正在算账,如今通过各种渠道,她把手里的二千四百两银子变成了九百石稻谷,两百石麦子,还有若干豆子,棉花等物资,她有心再屯些东西,可惜没有银子了,修建山城,平整邓家村的土地,所有的事情把她的经商收入都花干净了,剩下的一些货物和流动资金,是本钱,不能用,连开客栈都基本都是用金世莱的钱办成的。金世莱要是再不回来,她除了借助一个腊月的生意赚几百两银子,就只能再度动用储存的黄金了,不管怎么说桐油,麻布,还有生铁这样的生产物资也必须储存到一定的分量,不然很多活做不成。桐油每一百斤要五两银子,生铁和铜之类的东西也不便宜,郁小闲甚至想买一些武器留在山城,以备不时之需,这些都很花钱。

赵岐敲门进来,就发现郁小闲眉头紧锁,于是赶紧问到:“妹妹又在为什么事情为难?”

郁小闲说到:“还是银子的事情,家业大了,要顾及的事情更多了,钱总是为难。现在每天的开销至少是二十两银子,若不能想出些法子盈利,两年的饥荒,我们就保全不到所有家人的温饱。”

赵岐对这些事是没办法帮忙的,他静静地看着郁小闲,等着她的差遣。郁小闲对赵岐温和地说到:“大哥先去看望母亲吧,她很是挂念你。如今的桃源村里,几乎都是北方人,老太太的思乡之情缓解了一半,你去看看,陪她住一晚,明早我再安排你事情。”

赵岐听后,赶紧去了,郁小闲安排水红给带路。他们两个刚走,王大山赶着车就来了,他带来了一个最好的消息,金世莱回来了,金世莱带着两车海货回来了。郁小闲听到了这个消息,急忙跑出去,跳上车就吩咐王山子赶紧去客栈。

王顺子是见过金世莱的,他今天凌晨五点猛地一见金世莱也吓了一跳,金世莱和他的仆从阿旺都瘦了许多,带去的车子就跟回来了一辆,车上的海货味道很难闻,他们主仆二人的身上更难闻。王顺子赶紧腾了客栈的一间小杂货间的屋子,一个柴草房把三个狼狈的跑商人安置了,还连忙告诉王大山,辰时一到就去通知郁小闲。

看见金世莱主仆一身脏兮兮的,王顺子猜想他们路上是不是出事,没了盘缠,一问金世莱,果真是如此,好几天的都没吃过饱饭,剩下的钱都给牲口买饲料了,要不是路过南陵县的时候,吴嫂一家接济了一把,都要被逼卖牲口了。王顺子看见一个有钱的大官人跑一次商都变成这样了,心酸得很,赶紧安排金世莱他们去洗澡,沼气室的火是二十四小时不灭的,半夜就调小火熬煮汤水,天亮开始烧大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