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闲女当嫁 >

第136章

闲女当嫁-第136章

小说: 闲女当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郁小闲把考量这些事情让几个管事先商议了,自己则带着秋冰月去了邓家村,她要和栾氏等人商议一下。栾氏听了郁小闲的主意也很是惊讶,不过从一开始她就很赞成这样做。要是这些奖励能兑现,所有人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拼命做事,这样上了轨道之后,郁小闲能省下好些精神去做别的事情。

赵歧这几年还要负责家里的跑商队伍,在扬州一线开辟之前,他就是在泾县和芜湖之间跑商就可以了,即便是未来扬州的路线通畅了,郁小闲也不会让他常年跑远路。为了路上的安全,郁小闲让邓家的老二跟了赵歧做副手,邓家老三老四拿了郁小闲家本钱跟着方六爷跑商,邓家村的主事之人就只能是邓家老大了。

郁小闲觉得邓家四兄弟不仅能干,也是讲情义的人,所以他干脆让邓老大接管了邓家村的事物,当上了村长。把工分制和承包的事情跟邓家老大一说,邓家老大也很感兴趣,经过商议,邓家老大同意带着全村五十五口人,包下整个村子的花费,交两万五千斤谷子,二十头羊,两百只鹅,还有一百匹棉布,作为一年的收成,其余的就大家分了。

邓老大还有一个不情之请,郁小闲也答应了,就是帮那些单身的男子成家立业,郁小闲说到:“这个自然,等到我有能力的时候,就领些合适的女人过来给你们相看。不过想成家,就要攒钱办喜事,全要靠自己。虽然我是金斗观的主持,可长贫难顾,我不能给了吃住,还要包结婚生子。”

邓老大笑了,他说到:“这是自然,我一定让兄弟们好好干,不要几年就能让二十几个光棍都娶上媳妇了。”

郁小闲说到:“你要的人很快就能回村子,我从村里带出去的那三十二个人就跟着我那边的人做事了。你们一起的那个叫柱子的俊后生都和我们山里的姑娘成亲了。难怪村里的其他光棍想让我给分媳妇,我先说好,我不包办,就是姑娘给领来了,要想成亲还是要靠自己的本事给哄到手。你们不是水牛,我不管包办。”

水牛年前已经在邓家村住下了,跟着栾氏过日子,栾氏看他可怜,花了几两银子给他买了一个穷人家的女孩子成亲,这才让村里别的男子很羡慕。郁小闲说清楚了这回事,邓老大就更有理由指挥那些壮汉干活了,想娶老婆靠自己努力,只要今年粮食丰收,就可以花银子把媳妇娶回家。

郁小闲忙了三天,才把两边的事情基本都定了下来,开荒队都由着管事带去做事了,整个郁小闲的地盘,所有人的生产热情都空前高涨。这就是承包的好处,郁小闲很乐意把每个人的潜力都发挥出来。

金世莱过完元宵节就要去跟王三爷去跑商了,郁小闲必须去把秋冰月的婚事给定下来。郁小闲为了把这个亲事定的体面,还特意列出了陪嫁的单子给罗七娘看。罗七娘看见陪嫁银子两千两,金银首饰市价不低于二十两黄金,娘家每年送二十石米的地租,外加一百两银子的衣裳钱,就吓了一跳,这样的嫁妆实在是宣城少有的,比自己的嫁妆都要多呢。

29托付(一)

郁小闲看到罗七娘吃惊的样子,便说到:“两千两银票也不算多,我这个妹妹是个极为能干的人,将来她给你们金家赚来的银子都不止这个数。她是个没有家势依靠的女孩,反倒会一心一意跟着你家过日子,把嫂子你当亲娘看。我只求嫂子不要耳根子软,被人笑话儿媳的出身之后生闷气,那嫁妆单子就是用来堵住那些势力眼的嘴的。我还带来了一支重重的金簪子,一对金手镯给七娘戴,你直说是郁二爷给保的媒,这些金器都是儿媳妇的娘家送的就成。从今往后,你只管说,儿媳妇是郁二爷在芜湖商户人家选的,其余的一概不用说,只看这份嫁妆,这些人就要猜上半天。越是口风紧,越是没有敢笑话。定亲过礼的架势要足,那些都可以借来用,冰月跟着我,不用收你家的聘礼,就是走一个过场成全了冰月的名分。”

那金簪子样子大气,金镯子也是挺重的,用了郁小闲四两多金子,在宣城也算是份厚礼了,罗七娘不肯接,对于郁小闲的说法也不敢答应,金世莱就在一旁说到:“你接了吧,一切按仙姑说的办,正月十六就风风光光纳吉走聘礼,所有的东西按本县最风光的办了。虽说那些虚礼不走,可你好歹要赏几件像样的首饰给未来的儿媳妇。说起来老金我真是对不起你,成亲这么多年都没有给你打几件像样的首饰,反倒让郁娘子想在头里了。很快我又要出门去做生意了,给福娃定了亲,你身边有了帮衬,我也能放心些。我答应你,等我去了一趟山东,寻到了亲人,以后一年我最多出去一趟,剩下的日子就守着你和福娃过日子。”

罗七娘对金世莱是极为顺服。听到丈夫发话,就立刻接了郁小闲的礼物,准备找人去办事。郁小闲拉住她的手说到:“亲家太太,如今我们两家结了亲就是自己人了。金大哥出门之后,我会时常来家里坐坐,让冰月也时常过来走动。我结拜的一个干娘是极好的一个老太太,她以后也会经常陪着你住着,说些话。你的身子不好,我有些调理的好办法会交给刘家的,她一定按照我的法子让你身子康健起来。嫂子的福气在后面,一定要养好身子享儿孙的福。”

罗七娘听后就露出了些羞涩,她看了看金世莱,金世莱说到:“你听仙姑的,仙姑让你吃什么补品,吃什么药,你就照办,不要怕花钱。那人参虽然贵。可我金世莱还是能让你经常吃。仙姑的人比你娘家的人还可靠,你要是有什么想不通的事情也可以问仙姑,不要觉得丢脸。仙姑就是帮凡人的神仙。你看金斗观今年帮了多少穷人。”

听到丈夫这么说,罗七娘就答应了。郁小闲对罗七娘说到:“我带了刘家的来,那些定亲,走聘礼的事情,你们商议着办,刘家的珍珠姑娘也能帮些忙,金大哥上路去跑商的时候,聘礼的车子就跟着去,对外人就有个交待了,就说是去芜湖办婚事了。然后跟着亲家一起做些生意。”

金世莱打发罗七娘按照郁小闲说的去办事了,又让管家婆子去准备一桌好饭,款待郁小闲一行人,郁小闲心里还有事情要和金世莱说,在金家也不好说,便提议金世莱饭后去一趟金斗观。在那边住上一夜,次日吃了中午的斋饭再回家。金世莱午饭的时候和罗七娘说了,罗七娘还特意拿了十两银子让金世莱带到庙里当香火钱。出门在外,自然希望神仙保佑自己家的男人一路平安。

吃过中饭,金世莱先行去了客栈,郁小闲安排完了秋冰月定亲的事情,这才同金世莱汇合,坐了同一辆车子去金斗观。郁小闲在车里就对金世莱说到:“今年的粮荒已是定局,七娘的二十亩地好像也在落霞村附近,不如就和她姑母的土地对换一下,我让我这边的佃户一并种了,也好多些收成。”

金世莱说到:“七娘是个好人,就是有时候不太明白人情世故,以前我在家,王家奶娘没有少教唆着七娘跟我生气。她这样没有主心骨的性子,让我实在不太放心,我看那刘洪生家的是个明白事理的人,要是七娘能把她当成心腹也好。你家的老太太又是什么样的性子,要是太和气了,对七娘持家反倒没有帮助。”

郁小闲问到:“金大哥是担心七娘言语不当,把我们两家合伙的事情说破给外人听?也担心你走后,有些人挑拨七娘做些你不喜欢的事情?”

金世莱说到:“是这样的,当初我走的时候不是留了一千五百两家底给七娘吗?七娘自己都省着用,却借了一百两银子给王奶娘,说是给小七买了一间铺子。她娘家的弟媳妇跟着自己家的商号入股赔了钱,她兄弟不高兴,七娘又拿了三百两给弟媳妇,说是只要夫妻和睦,不要为钱伤了感情。我不是一个不念旧情的人,也不怕七娘花钱,不过我希望以后她不要这样做了。我在外面跑商是要担风险的,你说的天灾平淡文学一开始就十年不得停,我留下钱财就是想让家里平安度过。我对七娘说了,现在她手里的一千两银子就是福娃的老婆本,要是再送给外人,我就没有多余的钱给福娃了。开始说她的时候,她哭得泪人一样,说是不会再把家里的银子给娘家人了。过几天从娘家回来,口风就变了,说自己好歹有大约一千二百两银子的嫁妆,就是花了些,还是能挪出几百两拿起吃利息的,她说她娘家缺钱做生意,给她两分的利钱,让她拿八百两银子去生息。我看不是生息的事情,是她弟媳妇想把她的嫁妆钱都控制住。我当时也就生气了,跟她算了一笔账。二十亩地和那些金银首饰大约值三百五十两,这些是不能折现的,我每个月给十两的家用,这些不算是委屈她了,除了这些银子,剩余的八百五十两银子还剩多少?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自从嫁妆到手,她在娘家那边的人情往来和补贴王奶娘家的银子足足用了七百七十两,王奶娘那边就是二百七十两。我生气了,给了她八十两银子的现钱,把一千两银票给收了回来,存在了银楼里。如今她对所有的人都将信将疑,要一个明白的人开导她。”

郁小闲没想到这对和睦夫妻居然为了钱闹得不愉快,这罗七娘人是不坏,就是太没有主见了,连一个奶娘都能在半年里从她手里拿走近三百两银子。她的弟媳妇对她也不好,却也能从她手里得到大笔的银子,要是让她当家,这个家都要败光。看来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好太太不仅要能干顺服,也要会当家理财。鉴于要和金家长期合作,郁小闲很庆幸能把秋冰月嫁到金家来主事。可罗七娘还是金家的太太,要让她辅助金世莱是不可能了,只求她不要给金世莱添乱就好了。

想到这里,郁小闲向金世莱建议到:“金大哥,如今我们的酒肆和客栈的规模都太小了,不如把你的金家大宅拿出来做客栈,让徐忠义夫妻经营。原先的酒肆地方太小,拿一半的客栈规模扩大酒肆,剩余的一半屋子留给你当宅院,反正你们一家三口,带着四个仆从只要四间屋子就够住了,将来冰月和福娃娶亲,另外再建宅院就可以了。我们两家的酒肆就交给刘洪生夫妻管着,他们也能替你看着些宅子里的事情。每月让酒肆包宅子里的吃喝,除了两个服侍七娘和福娃的仆人,那两个跑外面的就归他们使唤,内宅要用人的时候说一声就行。至于家用,还是每月由酒肆拿出十两银子给七娘当宅子里的零用。现在她手里只有八十两银票,就是想贴补一下娘家人,也不会乱来。你临出发的时候一定要去吓唬一下王奶娘,要是她再敢来问七娘借钱,就找人放火烧了她的铺子,让她的儿子吃官司。王奶娘不是个坏人,就是有点欺负七娘这个老实人,你吓唬她一次,她就知道轻重了。你还可以说,那一百两银子就不用还了,只要她从此真心关心七娘就好。”

金世莱听到这些话,叹了一口气说到:“就按你说的办,我的妻儿就托付给你照顾了。那一千两银票我记在了福娃的名下,福娃是个有分寸的孩子,我告诉他,只有家里出了很大的事情,才能通过表叔的允许动用那笔银子。交给表叔,就是交给你,你就好好帮我守着家底。两分的年息,等我回来自然会去结算。”

郁小闲答应了金世莱,随后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请求,她对金世莱说到:“以我们两人的交情,如果我不在了,你愿不愿意帮我照顾留在世上的全部亲人和手下?”


30托付(二)

听到郁小闲这么说,金世莱就觉得晴天起了霹雳,几乎坐不稳了,他急切地问到:“仙姑你要成仙了?从此之后离开这里?”

郁小闲笑着说到:“你不要急,我只是有这么一说,成仙的事情要看机缘,万一哪一天我突然顿悟就飞升走了,无法照顾这边的亲人和手下,心里难免会有些不安,所以提前和你商量一下,把俗世的事情托付给你。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也是一个很大的担子。我很希望你能接下来,不过你要是拒绝,我也不会怪你。”

金世莱听到郁小闲这么说,有点激动地说到:“我答应你,不管什么事都答应你,就算拼掉我的命,也会尽力把你交待的事情办好。”

郁小闲紧紧握住了金世莱的手,说到:“好兄弟,我就知道你会答应我的,在这个时代我最欣赏的人就是你了。你既有责任感,又心地善良,还很聪明,把所有人托付给你,我很放心。也许等我回家之后,回想大明朝的一切,最怀念和挂念的人应该就是你。”

好高的帽子呀,金世莱被郁小闲感动地要命,他反过来紧紧握住郁小闲的手,激动地说不出话来。那一刻郁小闲也算是真情流露,她等金世莱激动完了,才说到:“金大哥,有些事情我想跟你交个底,我把十年之内的事情先说给你听,为了大家的平安,我们都要提前布局谋划一番。”

金世莱的心刚刚平静了一会儿,因为郁小闲的那番话再次起了波澜。郁小闲这样说到:“今明两年是整个大明朝天灾最多的两年。江南这边是发了洪水之后又接着闹旱灾,整个江南的粮仓收成不足往年的两成。据史书记载。南京一带的糙米卖到了五两银子一石,最高价的时候到达过九两。整个大明朝,两年饿死了五百多万人口。两年灾难之后,喘息了不到两年。李自成就攻破了北京城。崇祯帝吊死在煤山的一颗树上。然后天下被关外的女真人占据了,改国号为“清”,这些异族为了奴役汉家儿女,在坐稳江山之前采取了铁血的政策,我知道的有“扬州大屠杀”。“嘉定七日”这两次的大屠杀。整个城里所有的人都几乎被杀干净了,其余的地方也应该有大规模的屠杀,只是我不太记得时间和地点了,反正整个华夏大地至少被屠杀了百万以上的人口才渐渐归附于大清。江南这边的遗臣立了很多反清复明的小朝廷抵御外敌。因此南方的兵祸也是最厉害的。在大约五年里这些势力全部覆灭,那些自立的宗室王爷也分各处逃窜,最后一个好像是死在大汉奸吴三桂手里。天下真正太平要等到三十年之后的康熙盛世初期,也就是说你们留在这里。能活着保住家族延续,都是一个很大的福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