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闲女当嫁 >

第138章

闲女当嫁-第138章

小说: 闲女当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七娘的脸一下子就阴了下来,对金世莱说到:“奶娘已经来了,她说过我了,不让我和弟媳妇常常走动,说她就是惦记着我手里的嫁妆。可她来寻我怎么办,不然我去乡下姑妈家住上一阵子吧。”

32安家

   金世莱一听罗七娘要去落霞村住一阵子,自然是求之不得,他舍了一百两银子,劝说了王婆婆之后,王婆婆终于明白了和金世莱一家做对是毫无意义的。他们王家毫无根基,现在有的一切都是靠着罗七娘这层关系才有的,为了刘珍珠这件事,失去了金世莱的帮衬,将来没了靠山,在这宣城,随便有个有背景的人家出个手指头,都能捏死他们。既然如此,又何必再和金世莱做对。

正因为这样,王婆婆立刻倒向了罗七娘,要不是媳妇有了身子,她都想回到罗七娘身边帮衬几年。王婆婆跑到罗七娘身边问了事情,方才知道罗七娘的弟媳妇在玩什么把戏。这个陈氏,不仅想慢慢把罗七娘的嫁妆银子弄回去,还想染指金家的家产。王婆婆再向罗七娘要钱,无非是从养女家弄银子帮衬自己的儿子,她对从小带大的七娘还是心疼地很,不容得外人欺负。她把这个事情告诉了金世莱,金世莱就想让罗七娘离开县城一阵子,省得她又被罗陈氏蛊惑了。王婆婆果然不负所托,把罗七娘说动了。

郁小闲帮着安排了罗七娘,就让她住在金斗观里和姚夫人做邻居,住在那边不但方便去落霞村和罗七娘的姑母表哥来往,而且金贤福也能跟着姚师爷学些本事。姚师爷正经是个举人出身,跟着官老爷做幕僚也学了很多官场上的名堂,金贤福跟着他学,不仅学问能提升,更能学些在现实中谋生的本事。姚夫人在场面上的圆滑,曹龙氏的坚韧和能干都可以影响罗七娘,希望罗七娘能够因此有所改变。栾氏住在邓家村,也时常能过来陪着罗七娘解闷,昔日有孟母三迁成就圣人的学业。今天郁小闲做的,就是为金世莱培训妻子改变环境,但愿罗七娘能有所改变。让金世莱能放心让她当家。

事情安排好了,金家把秋冰月和金贤福的订婚过礼仪式也办的很是体面,光明面上的聘礼等物品就值两千多两白银,简直是全县的大新闻。秋冰月的嫁妆单子也不经意被王婆婆传了出来。两千两白银,每年能产二十石粮食的田地和一百两银子衣裳钱的店铺,还有很多金银首饰,其余的东西虽然没有传出来,可光这些就够让宣城的那些土财主的太太抓狂了。这份嫁妆是全县目前听说的最高的嫁妆单子,听说新娘的家族在芜湖的根基很深。金世莱跟着郁二爷在外面也是个赚大钱的主。

各方的人都来金世莱家道喜攀交情的时候,突然发现金家的大宅已经改为了客栈。叫什么金家会所,正在施工过程中,想要住在这里一定要金家酒肆的引荐条子。金家酒肆后面的两处铺面,除了里面的房间改了住所之外,原先的铺面干脆连了起来围住,依旧还是做了铺面。这些铺面全部租给了本地二流的纸坊。一共七个小门脸,都是一个月五两的租金,从此之后外地客商可以直接在这里看了样品。在金家会所住下等着配货提货。金家从此买宣纸进行挑选分等贩卖的机会就更多了,金家会所还挂出牌子收山货和药材,金世莱的大宅子算是物尽其用了。

罗陈氏兴冲冲去找罗七娘要自己的丈夫跟着金世莱一起做生意。可没有找到金家三口人,金世莱去送聘礼的事情是大家都知道的,可罗七娘和金贤福没有理由一起消失。就算金贤福可以缺几天课跟着去芜湖求亲,可罗七娘的身子绝对不适合天气寒冷时坐车去远处。

罗陈氏找到了王婆婆,询问罗七娘的下落,王婆婆说到:“少奶奶呀,姑奶奶身子不好,这次因为办喜事又操劳了,结果病倒了需要静养。金斗观的仙姑开了方子,让她住在观里修养。据说姑奶奶身上的病是有因果的,她在罗家居丧的时候被邪物损了精气,因此要在观里常住驱邪。我说少奶奶最近怎么那么倒霉了,还连累姑奶奶拿钱接济你,应该是家里招惹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弄坏了运气。我们姑奶奶请您找个道士好好驱驱霉气,她暂时也不敢回娘家了。若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就让老婆子我跑个腿,传个话就好,那些无聊的婚丧嫁娶,满月酒,生日酒,七娘是一律不参与。福娃那个孩子是极孝顺的,他陪着母亲在山里祈福,也不去学堂念书了。我这个老婆子也准备吃长素,求上天让七娘早日痊愈。这件事来的古怪,牵涉到两家的名声,还请少奶奶不要把事情的传扬出来,不然罗家和少爷的生意都没有人敢去沾惹了。”

这些话都是郁小闲教给王婆婆说的,把陈罗氏说的哑口无言,她又不能张扬出去,只能灰溜溜地回了家。从此金家三口就像在宣城消失了一般,金家的居所也正式搬到了金斗观。金斗观去年为了安置灾民修了不少房子,姚夫人拿了朝南的四间屋子给金家使用,一切的供给都是捡最好的。姚先生如今的事情也少了,收了金贤福这个学生也甚为满意。金贤福非常聪明,对姚先生也十分尊敬,姚先生感念郁小闲的恩德,对郁小闲交代的事情是尽心竭力,要把一身所长都教给金贤福。金贤福也从姚先生这里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还跟着姚先生和刘洪生处理些小事,这让他的视野才开阔了不少,了解了民间的疾苦。

姚夫人的两个女孩都是郁小闲带出去栽培的,大女儿还因此成了亲,虽说没因为婚事过上少奶奶的日子,可日子还算宽裕,跟着锦姨娘,伙食穿戴都很像样子。因为这个缘故,姚夫人在内心里很感激郁小闲,便尽力想办法开解引导罗七娘的思想复杂些,慢慢能成为当家的主母,罗七娘跟了这样的人,就算是不能很快自立,却也没有当初那样容易被人摆布了。曹龙氏负责安排罗七娘的饮食起居,熬各种补药和营养糊糊给罗七娘调理身体,罗七娘还挺配合,当年的春天,旧疾发作的次数都少了一半。栾氏经常过来给罗七娘送些面食和羊奶什么的,她动员罗七娘在一处空地上养鸡种菜,每天活动一些,身子自然也会好些。罗七娘从前就是辛苦惯了的,她很快就按照栾氏的建议,养了鸡鸭,过起了自在的农家小日子。虽然丈夫不再在家,罗七娘能在如此好地方休养生息,比原先的日子过得更滋润。

郁小闲叮嘱秋冰月有空就去金斗观看看罗七娘,尽些孝道,顺便和金贤福接触一下。秋冰月虽然出身在山里,也在锦娘那边学过些规矩,她觉得此刻时常去见金家母子有些不和礼仪。郁小闲知道秋冰月的心思,便说到:“包办的婚姻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大家彼此不了解对方的喜好,没有共同语言,要是两人彼此先看对了眼,以后在一起生活才能和睦相处。我能看出来,金贤福对你有好感,我不需要你刻意去见他,只要去看金夫人的时候,偶尔送些吃喝,小物件单独送他,见面对他笑一笑,谈论一下学问和处世之道就好了。等你们彼此有意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时候,要干什么,我就管不了了。”

郁小闲说完之后忍不住笑了起来,秋冰月则是一脸羞红。在山里,柳家的两个女人也在讨论秋冰月的亲事,柳家的二媳妇很早就看中了秋冰月,碍于身份没有向郁小闲开口。如今十一岁的小树听说秋冰月订了亲,心里别提多伤心了。柳家大嫂因为儿子的失落终于成功把儿子逼着去了学堂,她这个儿子的记性最好,要是当日家里有钱,说不定也能养出个秀才来,那么以秀才的身份求娶秋冰月也不会失礼了。本来老大家也要送小平去读书的,可老大家的两个男孩子都不喜欢读书,最后柳家大嫂也没有强求,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在山里能发家,不一定比当秀才差。

这些都是后话,郁小闲当日安排了这一切就是想让金世莱安心去跑商,建立自己的渠道和关系网。她在金世莱走后的第二天也带着赵歧和邓家两兄弟一起上路去碰方六爷了,金世莱上次收来的黑珍珠和上等珍珠,珊瑚等物需要找到买家,还有金郁联盟的未来,也需要方六爷多多帮忙。这样的大事郁小闲必须亲自去做,不过她这次没有在雅苑落脚,毕竟那里的还没有平静。

到了芜湖,在从前方六爷定点的客栈,两家的商队见了面,郁小闲这次带来了李四子等人做的一些好木器,一些自己做的糖果,方六爷很是喜欢。在扬州那边,越是稀奇的东西越是有市场。当郁小闲把珍珠珊瑚都拿出来的时候,方六爷更是眼前一亮。


33春种

方六爷问郁小闲说到:“你何处得来的那些东西,这颗黑珍珠是个稀罕的物件,只可惜没有宝光,估计很难卖到上千两银子。这几颗珠子不错,却小了些,红珊瑚也是如此。”

郁小闲说到:“真是因为几样东西都有缺陷,不然如此宝物怎么会被我的义兄金世莱以六百两银子收到。我觉得要是找到了合适的首饰匠把这些东西放在首饰里,以瑜掩瑕,到也能卖出个好价钱。我想把东西交给六爷您去寻首饰匠和买家,底价之上,能卖多少,能分我们家多少,就是六爷您一句话,我们绝不会多说一个字。将来要是有运气得了些上得了台面的东西,我们就一直合作下去。”

方六爷最喜欢的就是郁小闲的这种豪气,他分多少就是多少,不会多说一句话,也不会瞎打听货物的去向,做生意摊上了这样的伙伴还有什么说的,不过是讲究问心无愧罢了。方六爷很快收拾了那些东西,两家的买卖算是成交了。邓老三,邓老四的车子里装的那些东西就是郁小闲这次跑商的本钱,不过是投入了不到一百两,可看起来像是四五百两银子的家当。方六爷问过了货物的总价,说是中元节前会给郁小闲送个信,结算上半年的收入,郁小闲答应了,还另外送了一套避雨的遮盖给方六爷,说到:“今年怕是雨水大,六爷切记不要到容易发洪水的地方去跑商,这套遮盖还算顶用,六爷在路上能用得上。”

方六爷看见了邓家兄弟的那套装备就觉得奇怪。郁小闲又这样郑重地说了这些话,因此他觉得还是要考虑一下郁小闲的建议,跑商的人不图赚多少钱,最重要的是年底能平安回去。郁小闲看见方六爷听进去了自己的话。于是又说到:“我的义兄金世莱今年秋天想试着去趟北方。他是山东那边逃荒来的,想找过去的亲友,要是六爷愿意,还请带上他一起去一趟北方,一路帮忙打听消息。多多照顾他一二。要是可以。在中元节之前,我让他带着几辆车和六爷您一起去趟北方可好?”

方六爷想了想说到:“落叶归根,我听金世莱说起他老爹临死时候还念叨着家乡,就感到心酸。金老板的身世也觉得怪可怜的。若是我秋天去北方做买卖,我会捎上他的,帮他寻访一下家乡的亲人。”

郁小闲谢过了方六爷,走到这一步。金郁商队跑商的种子算是播种下去了,就等着秋天一行的收获了。芜湖那边在等一阵子,香雪姨娘能摆平罗家,独当一面之后,芜湖扬州一线就能交给赵岐跑,让粉蝶去扬州留守,自己在后方坐镇,这三五年应该能够平安在商道上赚钱。

把商队的事情处理好,郁小闲跟着赵岐带领的小商队采买了些粮食布匹就回程到了泾县。正月已经快要结束了,郁小闲心里的真正春播开始了。按照郁小闲的计划,除了赵岐带着些邓家村出来的家奴,沿途去布三个车马停歇的站点之外,郁小闲一门心思扑在了种田上。因为明朝生产力低下,很多活全靠人力,郁小闲为了赶时间还是再度雇佣了去年宣城那些人一起工作,在雨季正是来临之前有很多事情要办。

从正月初三开始,地窑里的火始终都没有熄灭过,开足马力烧制砖瓦和大小不一的花盆,表面上说是为了在雨季之前把房子赶着盖好,实际上还包含了一个生财的点子。宣城山头有很多竹子,郁小闲拿出了粮食和盐来换竹子,无数人开始去野山上砍能盖屋子的竹子用来换粮米和盐。很快郁小闲的山头和邓家村里就成了竹篾子的加工厂。大小不一样的竹篾被放在高台上被桐油布遮盖好,很多刚刚够挡风遮雨的大小棚子在零星的土地上冒了出来,每个棚子面积都不算大,高度大约是四尺,需要弯着腰干活,那些大小不一的花盆被放置在了那些棚子里等待着装填土壤。

郁小闲指导着家奴取了肥沃的土壤,拌上不同的辅料,有的是草木灰,有的是醋底子,更多的就是生石灰。这样被处理过的土被放置了几天之后,就被放进了那些花盆里。不久之后,暖房里拿来了各种各样被催芽之后长成的幼小植株,这些小苗被放进了花棚里种植。里面有各种蔬菜苗,还有山葡萄之类的果木苗,甚至还有中草药的芽苗。

每个棚子都招标包给了不同的家奴,要是管理得好和纺线的收益差不多,所以这些事情基本是老弱妇孺接下来了。由于每个棚子的顶部是由竹篾和防雨的油布做的揭盖,有太阳的时候可以把屋顶掀开,夜里还可以拿炭炉升温,所以在大地还只是松柏翠竹的绿色时,这些棚子里最先养出来的小青菜就长成了绿油油的一片。

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新鲜的小青菜和菠菜是大户人家愿意大钱买的,可这样本地的大户消费有限,加上宣城的酒肆和大户才勉强达到每天一百斤。郁小闲不想把价钱卖低了,这时候家里的商队就出发了,车厢里带着几筐子新鲜的青菜,凌晨三点就上路狂奔往芜湖去,中间在布的点换上车再跑,沿途换四次车,一直跑到下午四点,新鲜的绿叶菜就送到了芜湖的徐老爹处。雅苑和一些大户人家在这时候就能拿到新鲜的菜了,晚上的吃用没问题,就算放到明天早上菜也是新鲜的。

这些菜在本地是以六十文一斤卖出去的,比一斤猪肉还贵四成,到了芜湖,有钱人的别院多,卖一百文一斤还是有人吃,循环卖下去,郁小闲那边每天要发出去一百五十斤,这几乎是所有棚子最大产量了。这样新鲜的菜,除了品相不好的被自己的酒肆消化了,郁小闲也没拿多少给自家食用。这些菜就是这时候能卖出高价,等到了十几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