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闲女当嫁 >

第160章

闲女当嫁-第160章

小说: 闲女当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翠柳被揭破了老底,脸上很挂不住,可现在她亲也成了,孩子也有了,即便是过不下去,也要为了孩子忍着。她也是被灌过药的,这个孩子没了,将来就是和赵岐和离了,再嫁人也不一定能怀上。翠柳一咬牙,就对栾氏说到:“我也是命苦的人,我说我没有算计赵岐,你们也不信。我翠柳也不是那么没脸没皮的人,现在你们知道了我从前的事情,大约也不会敬着我过日子了。我也不在乎赵岐怎么看我,我只求你们看在孩子的面上,在我生下孩子之前不要闹出来,等孩子生下来,不论男女,只要你们赵家肯放手,我愿意和离。”

栾氏看见翠柳这样,心里就有几分相信孩子是赵岐的没错,她也不是个心狠的人,便叹了口气说到:“从前的事情我不想计较了,你也是苦命的人。你还是好好养胎吧,。只是岐儿那边,你这辈子都别想抬起头来做人了。要是赵岐将来因此要娶一两个妾侍,你也拦不住,为了孩子,你只好忍着。”

栾氏走后,翠柳哭了一晚上,然后就去了粉蝶那边。粉蝶听到之后也没办法劝解,只能陪着大哭一场。从此赵岐和粉蝶就这样别扭着过了,到了重阳节,翠柳生下了一个女儿。到了来年,赵岐在外头租了房子,娶了一位北方姑娘周氏,这个姑娘是栾氏在难民里救下来的,隔年就给赵岐生下了一个儿子,可惜到了周岁就夭折了。在明朝灭亡之前,翠柳还是名义上的赵家大奶奶,那边的被称作赵岐媳妇,两处住着,谁也不见谁。赵岐除了来看女儿的时候,见见翠柳,其余的时间全在农庄里跟周氏过日子,翠柳到底还是守了活寡。

郁小闲是后来才知道这件事的,她也不好劝赵岐好好对待翠柳,毕竟这种事情是根本劝不了的,真是孽缘。好在翠柳给赵岐生的女儿很是可爱,这也是翠柳唯一的寄托。郁小闲本来想劝翠柳再嫁,可翠柳却为了女儿愿意坚守这个名分,到了最后,三个女人除了慨叹就只有自己坚守自己的信念了。

看到翠柳如此的下场,粉蝶本来也就死心了,她料定自己是没办法嫁给自己想嫁的人了,于是她更加一切向钱看,心想大不了跟徐妈妈一样,收些女儿,自己在扬州就这么过了。将来翠柳的女儿也就是她粉蝶的女儿了,粉蝶这辈子几乎就没有生育的可能了,她对婚姻是死心了。

世上的事情,往往是彻底死心的人却往往柳暗花明又一村,粉蝶的良缘还是被郁小闲说准了,就是要守着自己家的院子才遇得到。粉蝶因为翠柳的事情,性情变了很多,穿衣打扮是越来越沉稳,那些烟花之气收敛了不少,空余的时间,粉蝶都开始吃素念佛,越发像个守寡的人。

一个官家子弟是小闲居的会员,他丢下两百银子,让一个同窗住在小闲居半年,粉蝶没有拒绝,把那个书生安置在了赵岐原先居住的屋子。书生姓刘,京城郊区的学子,在南方求学,写得一笔好字,在读书之余,就是靠替富人家抄写文章和经书度日,要不是那个官家子弟想让同窗帮着抄写本来应该由他完成的一个功课,就不会花这么些银子安置在小闲居。

刘秀才不是那种迂腐的读书了,他对仆人和当差的下人都很和气,没有一点架子,还帮着写信。对于小闲居里的蔬菜什么,他感到好奇,还亲自去实践,学会了种菜。粉蝶因为请教经书上的含义和刘秀才结缘,渐渐有了感情。郁小闲就对刘秀才的人品和气度很欣赏,却怕刘秀才和粉蝶的这份感情到最后反而会害了粉蝶,于是她为了粉蝶的幸福主动去找刘秀才,让他从此不要和粉蝶走得更近。

当刘秀才得知了粉蝶的身世和经历之后,根本没有瞧不起的意思,郁小闲很是吃惊,再把翠柳的事情说给刘秀才知道。刘秀才听后说到:“既然娶妻,又何必因为往事而夫妻失和。既然看不开,又为何不给别人生路,这个人实在是太蠢了。东主你放心,若是粉蝶姑娘不嫌弃我是个穷人,我也安心做个卖油郎独占花魁,此生定不负佳人。”

在京城被攻破的前半年,粉蝶如愿出嫁了,跟着刘秀才去了京城,见过公婆之后,又请他们跟着来扬州住下,正好让公婆躲过了一劫。郁小闲看见粉蝶是真的成了一个快乐的主妇,心里也很是安慰。这缘分的事情真是天注定的,粉蝶终于遇到了好男人,得到了好归宿。

69三年间之乱世安排

粉蝶得到了好归宿,在郁小闲眼中还不算牢靠。因为粉蝶大约是不能生养,粉蝶的丈夫又是鳏夫再娶,原配并没有留下孩子,这段婚姻的长久也许会因子嗣的事情陷入危机,所以给丈夫纳妾生子,是粉蝶必须面对的问题。郁小闲一说,粉蝶心里也有数,她看中了小闲居灶房的一个十九岁的女子桂枝,模样不行,可人品很好,年纪到了这时候还不能成家,心里也很苦,要是粉蝶把她收了,将来应该好相处。郁小闲答应了粉蝶,把桂枝的卖身契交给粉蝶,又开始劝说粉蝶离开扬州。

郁小闲不能告诉粉蝶将要发生的扬州大屠杀,直接提出了散伙的事情,说要把生意结束,回乡下去。她还劝粉蝶远离扬州这个是非之地,去大金原先占据的地方安家,她和刘秀才聊过,知道刘秀才的姨娘嫁给了蒙古的大家族,有这层关系,完全可以投靠,在北方安家。粉蝶没想到郁小闲会提出这个建议,她不想离开从小生活惯了的江南,去北方苦寒之地,她甚至闻不惯羊肉的味道。

郁小闲说到:“你看我们大明的皇上已经那样了,南方恐怕也要乱成一团,相比之下,草原上的日子就安稳多了。你家的相公有才华,也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他随遇而安的性子,将来能给他带来好处。江南这边的战事很快就要起来了,再繁华的地方都保不住,反倒是大金以前占据的地方会安全些。刘秀才是北方人,能写会算。应该能在那边立足。你对刘秀才的好,他应该能记住,桂枝也不是个有心计的人,只要你能好好过日子。桂枝能多生养几个孩子,你的福气在后头呢。”

对于郁小闲的高瞻远瞩,粉蝶是深信不疑。反正她也是要离开扬州躲避这一阵子,就去北方看看,只当是游玩。当年的娶粉蝶为妾的那个老头子跟着嫡子来扬州住了,听到了粉蝶的消息,那个老头子一心想着报复的事情,粉蝶听到风声就没在外面露过面,很多人都不知道她又住在了小闲居。粉蝶的出身不好。她对外说自己是被大太太赶出来的小妾,因为不想自己的老底被完全揭开,于是她听了郁小闲的话,举家迁往草原,临行前带走了桂枝和几个喜欢的丫头仆人。粉蝶的手里攒了六千多两银子。她成家之前给了刘秀才两千两银子安家,剩余的她临走前留给了翠柳一千两,算是主仆一场的念想,自己带走了两千两银子和一些首饰,剩下的全给了郁小闲,还是那句话,她把自己的后路留给郁小闲才放心。郁小闲也希望粉蝶一生平安,能和刘秀才过上好日子,两人交接完事情之后。抱在一起狠狠哭了一场,也许今生都没机会见面了。

粉蝶临走的时候,翠柳哭得泪人似的,她也很想跟着去,可去不了,赵家才是她的归宿。将来的日子只能靠自己。粉蝶知道翠柳心里的苦,也劝过翠柳几回,跟赵岐和离,留下女儿给赵家算了,再找一个带孩子的鳏夫也比这样强,可翠柳就是赌气不答应,带着女儿,占着赵家大奶奶的位置不松手。郁小闲从来不搀和这里面的事情,由着她们主仆处理自己的感情事宜,婚姻这种事情,不是事到临头,谁也不知道错和对。翠柳要坚持下去,就让她坚持下去,但愿赵岐最后看在女儿的面上会再对翠柳好,至少栾氏现在对翠柳和孩子都很好。

粉蝶走后,郁小闲就放出了消息,要把小闲居出手,她这个老板娘要回乡守着祖业。小闲居的那些会员听到消息之后,立刻有人算计了一下。这处生意一年至少能赚四五千两银子,庭院也能值七八千银子,买来改造,继续经营下去也很安稳。现在管事的嫁人走了,这处生意若是用一万两银子买下来,绝对超值。

郁小闲心里的底价就是八千两,最后却和接手的人谈好了一万二千两的价钱。不过条件是把原先手下愿意留在这里继续干的人卖给新老板,允许赎身的条件不变了,农庄里还继续供应新鲜食材。一场大劫难来临之前,郁小闲不能改变历史去救更多的人,只能说,选择跟她回去的人,也许算是幸运的,至少不用面对将来的那场屠杀。不过生死有命,这些人也许会跟着主人家离开这里,逃到更安全的地方也不一定,这些由不得郁小闲替古人担心了。

卖掉了小闲居,在租来的农庄里清点人数,现在这里已经有七十多号人了,田地里还有值钱的暖棚菜,那些习惯了扬州生活的家奴都舍不得离开这里回泾县。郁小闲觉得这里比扬州城相对要安全些,于是同意留下了四十多号人继续在这里生活经商,直到危险时刻真正来临。赵岐的新媳妇周氏跟着栾氏也还住在农庄里,赵岐愿意把这里管起来。赵岐带着商队三年多,做生意比从前更加沉稳老练,郁小闲相信他的能力就答应他带人管理整个农庄。毕竟这条商路对家里还有用处,这处农庄和香雪姨娘设下的点,都还能继续给家里创收,郁小闲嘱咐了赵岐一切小心,便带着剩余的三十多号人往山里去。

山城里一切安好,邓家老三老四,如今也不再跟着方六爷跑商了,他们除了偶尔跟着金世莱出去,一心就扑在了训练山城自己的民勇上。这些黄家的护卫队成员都是在壮年家奴中选出来的,一共有四十人,算是半脱产,平时劳作不多,吃得比其他人好很多。金世莱还在外面买来了大刀长矛武装这些人,就是要他们在关键的时候出力。这世道就是自己家不去招惹别人,总要有人守卫着自己的家业不被人抢。只是山里的粮食有限,金世莱又很小心,因此才组成了四十人的小队伍。郁小闲对此没意见,只是又让其余的人也加强了锻炼和逃生演练,乱世的时候,不会打架可以,逃跑总不能跑不动吧。

因为养家庭护卫和全民锻炼的安排,山里的伙食比一般的人家好挺多,不仅能吃饱,还有豆腐,猪肉做补养。在几乎是每个平民脸上都有菜色的时候,黄家的家奴走出去都出奇地有精神,脸色也不错,这全是营养不错的功劳。也因为这样,山里的存粮一直就没有超过三千石,好在郁小闲也不计较,存粮食也不就是为了养活所有人。在黑暗时代来临的时候,黄家的家奴已经达到了两百四十人,靠着黄家生活下去的贫民也有三四百人,郁小闲觉得责任很大。

水红本来是定给二虎为妻,可郁小闲为了家里的安稳,又做主把水红许配给了何远,在两人在去年就完婚了,水红才刚刚十四岁便成了正经的管事媳妇。好在二虎喜欢上了郁小闲在扬州调教出来的女孩碧阳,今年办喜事,这下子两方面是两厢情愿,也不怪郁小闲拆散了人家的姻缘。水红经过了郁小闲和锦娘两个人的调教,如今在山里帮着何远管理事情,兼顾着替秋冰月料理事物,一切都挺妥当的,这也算是有些能耐了。

郁小闲从扬州回来,带回了茗芳,曹龙氏,还有一干能干的小厮和丫头婆子,作田的好手,这下子山城里的事物又要重新分配过了,人手是完全不成问题。郁小闲巴不得手底下能人越多越好,这样自己才能享受生活,也不用秋冰月那么辛苦。郁小闲还有心替金世莱做媒,把茗芳嫁给金世莱做填房,这样能相处好,也对蛐蛐的未来好,要知道茗芳特别喜欢蛐蛐,时常买东西给蛐蛐玩。可这些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金世莱的眼里只有她郁小闲一人,等说破了这件事之后,郁小闲就动员茗芳找过一个合适的男人,可这茗芳还就看上了金世莱,非要等着金世莱守完罗七娘的孝,到时候金世莱没娶,她就还有机会。郁小闲也觉得茗芳有眼光,要是她真的回不去现代,金世莱这个好男人,真是值得她考虑的人选。只要黄有才敢写休书,她就敢把自己的终身交给金世莱,不过这样一来秋冰月就要喊自己婆婆了,这还是挺别扭的。

作为未来的金家少奶奶,秋冰月一直很努力在学习着管事,为了未来的夫婿,秋冰月还坚持学习诗词歌赋,以求将来夫妻之间有共同爱好。秋冰月的师傅有很多,姚师爷,刘祖涛,还有这个黄有才。好在黄有才恢复十来岁时的记忆时,把学业上的事情也恢复记忆了。论起诗词来,黄有才的本事比那两个男人强些,毕竟黄有才是个公子哥吗,风花雪月比那两个务实的人强。郁小闲回来之后,彻底解决了秋冰月的苦日子,秋冰月日后的小姐生活才算刚刚开始。

70生活教练

翠柳带着女儿跟着郁小闲回了县城,郁小闲把翠柳的事情跟锦娘说了,锦娘也是很同情翠柳母女的,于是她把翠柳母女留在了宅院里和自己作伴,郁小闲分派给她的几个人都接管了。这些人都是管事做买卖的熟练工,锦娘留着他们在县城管理买卖是很合用的。现在天下缺的就是吃穿,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那两户跟着做事的黄家人如今开出了小作坊,只要肯干,家业会更加兴旺,有了帮手,锦娘也能轻快些。

剩余的一些人郁小闲也分派了事情,特意留下了一个年方十二的小姑娘,唤作依兰的当自己的使唤丫头,还有两个婆子,两个小厮兼着杂役的事情,这些人都是服侍她和蛐蛐的仆人。曹龙氏母子名下也有固定使唤的丫头和婆子,将来郁小闲真的离开了,有曹龙氏这个干妈看着,郁小闲也能放心,所以这时候她就要帮曹龙氏立威,把曹龙氏的月钱等同于锦娘的月例,每月是十两银子,蛐蛐是六两银子,曹郁德也是一样的。茗芳的心思既然那么肯定,郁小闲就干脆培养她把秋冰月在山里的事情接管起来,这样她会找机会带着秋冰月跑商,以便将来秋冰月学会掌控全局。

那年秋冰月已经快十二岁了,长期的管事已经让这个小姑娘眼睛里没有了童真和青涩,反倒有了成年人的沉稳,郁小闲感叹着自己是不是过于残忍了,多好一个孩子被她利用成了这样。秋冰月可没有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