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闲女当嫁 >

第29章

闲女当嫁-第29章

小说: 闲女当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看见郁小闲说得很认真,便又笑了起来,鲁贵想着自己的家乡,以后自然要回去置业。大罗小罗在徽州还有一大家子人等着,只有赵岐心里活动开了,他对郁小闲说到:“我家里就是一个老娘,下次回老家,我就把她接出来,她是北方逃荒来的,回不去老家,在哪里都可以安家。”
郁小闲说到:“好,大哥的娘就是我的娘,你把她接来,我替你照顾着,你安心跑商,赚一份好家业。”
--收藏,推荐,打赏,来者都好,谢谢各位的鼓励,以后会专门出感谢名单。裸奔到周五早上,点击已经过万,推荐票也有一百多张,收藏涨了八个。接到通知,下周上青云榜,得意呀,下周7。3日正好是写网文两周年,开心,实在是太开心了,和亲们同喜。


47家业大计
更新时间201271 6:08:44  字数:3051

 大计定下来之后,郁小闲一晚上都在计划这如何打造自己的世外桃源,一张大白纸上画满了她的理想。借助山势修筑城墙护坡,把山里面的打造成可以自给自足的小社区,外表当然是简单平凡才好。
那片峡谷要利用起来,梯田要开垦出来,自然要兴修水利,还有在山脚下盖房子,建立粮食的收储设施,配套养殖场,碾米榨油坊,还有专门的磨坊。要是战乱使得外面的棉花布匹买不来,还需要预先存了棉花,弄几台织布机,在小社区里织出土布来。这个山里还该有个赤脚医生,一个能教孩子们认几个字的先生。如此完整功能的社区并非可以在短时间建成的,郁小闲盘算着按计划一步一步实现,首先就是要把黄家六爷的山头买下来。
次日早上,赵岐带着所有的男人开始收拾昨天带来的红薯秧子,芋头等,分别种在不同的地方,女人们则帮着围篱笆,护住新开出的土地。郁小闲昨夜动了一天脑筋,竟然睡到了早上十点多才醒。大家还以为是她头一次爬了一整天的山,累了,所以躺了这么久。
坦白说,郁小闲确实觉得浑身酸痛,昨天确实爬山累了,还好请了骡子背了不少路,否则今天就没办法开工了。看见赵岐那些男人,包括蛐蛐这个特小号的男子汉都去忙种植的事情了,郁小闲赶紧吃完早饭,然后对梅张氏说到:“舅母,今天的中饭我来做,你和舅舅每人骑着一头骡子去帮我办事。山里的这些乡亲的家,我不太熟悉,还要请你们帮着去请。”
梅张氏说到:“今天我还想请太太拨一辆车给我用呢,镇上何家纸坊的老太太和我最相契,昨天得的那一点野蜂王浆就是我帮她寻的,虽然在泉水里镇着,可那东西很容易坏,要早点拿去。还有一件事,我要提醒太太,举人老爷家的大孙子明天过生日,太太该去送点什么才对。这个孙子是举人老爷太太心尖上的人,读书读得极好,才九岁就能作诗了。太太既然得举人太太高看,这样的事就该去的。”
郁小闲想了想说到:“舅母去请舅舅过来说话,安排大罗小罗把手中的事情放一放,把两辆新车厢和两匹骡子,还有马弄下去,我和你坐马车去镇上办事,舅舅坐两匹骡子的车去帮我办事。”
梅张氏应承了就去办事了,很快梅管家就过来了,郁小闲问他说到:“今天又两件大事交给您办,一是请王顺子两兄弟来我们家看看,趁着天气还好把竹舍和上面的屋子都翻修一下,不漏水就成,借着这个机会,你也看看这两个人的手艺如何。如果手艺好,将来我们家在山脚下盖房子就用他们一家。现在是梅雨天,这件事我求快,该请雇工的时候不要心疼钱,还有这五天骡马不能歇,要把山上用的东西多弄些回来,等赵岐他们走了,家里可就剩一头骡子了。”
梅管家点头说到:“太太放心,这件事我立刻去办,还有什么事,太太尽管吩咐。”
郁小闲说到:“舅舅可了解举人老爷那位堂弟,黄六爷的为人,我想卖他家那座砍光了树的山头开垦种植,记在蛐蛐名下,愿意出三十两银子,最多五十两买下,当然那本来一家一半的峡谷和峡谷上面的山头也是我们家的了。你可办得到?”
梅管家想了想说到:“可以,我和六爷家的管家关系很好,五十两银子肯定能办好。黄六这个败家的东西不是怕他二哥举人老爷,早就想卖掉所有山头,去芜湖住着了,一年下来他去那边陪姨娘,逛窑子的日子倒有半年。蛐蛐算是黄家人,把黄家的山头卖给黄家人,举人太太不去告状,黄六爷不挨骂,自然敢卖,那秃山头没有十年也出产不了什么银子。”
郁小闲拿出了五个一两的小金条说到:“银票还等着兑换,这是我的陪嫁私房钱,市价不值五十两银子,这是我愿意出的最高价,你要和那个败家的东西说,竹山上的太太不是怕那边山头塌了,影响自己家,才不愿意拿这些钱买他家的山头,放着生利息也比买他家的山头强。你若是显出一分我很想要那山头的意思,说不定,那破落户就漫天要价了。”
梅管家看了看郁小闲的神情,立刻把金子包了,说到:“外甥女,你放心,我也是做惯了交易的,不会让咱家吃亏。你买山头是有大用处的,真是为了种田打粮食?”
郁小闲叹了一口气说到:“我近来总是梦见饿殍遍野的场景,担心这几年会闹饥荒。舅舅,你可知道北边有多苦,都闹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了。我总是担心,万一我们这里也这样,山里吃的东西虽然不少,可人还是要吃粮食的,我们试着种些粮食和杂粮,也算是未雨绸缭。”
梅管家听到饿殍遍野就难过的低下了头,说到:“我和老伴遭遇过这事,那时她还怀着孩子呢,不是老主人救了我们,我们就饿死在荒野,让野狗吃了。”
郁小闲没想到梅管家还有这样的遭遇,赶紧安慰到:“舅舅不用伤心了,外甥女我没有别的本事,但会尽力保全家人的温饱,如今我给舅舅交了底,还请舅舅帮着我把粮食种出来。”
梅管家点头说到:“外甥女你的人品我看在眼里,当舅舅的绝对帮你。”
送走了梅管家,郁小闲和梅张氏乘车去了镇上,她怀里揣着一百两银票预备换成散碎银子,另外还带了一块一两的金子,并一些散碎的银子办事。郁小闲在车里就开始思量给举人家的大孙子送什么贺礼才好,用一两金子打一个小金锁片或者是一个小寿桃都好,可惜不能更近一步讨好举人太太,郁小闲未来要经常在举人家的山头上弄些东西,关系不好,办事是阻碍多多。
快到镇上的时候,郁小闲却突然有了主意,她想到了用那点野蜂蜜做出些新鲜的点心给举人家。在现代的时候,好朋友孟蝶的性子就是那样安静,不喜欢逛街,读书累了,往往在闲暇的时候按照网上教的方法做各种点心,等做的像样子了,才拿去给最爱的人品尝,还说最爱看那人吃东西的样子。
郁小闲的口糙,时常被孟蝶拉着从新品开始陪着吃,直到孟蝶对自己的成品满意为止。蜂蜜蛋糕,郁小闲看过孟蝶做,也试过一次,她相信在古代也能试做成功,还有做果味小饼干,郁小闲自认为可以出师,所以这次除了送金器,她还准备做点心当生日礼物。
马车把梅张氏送到了何家,梅张氏进去见老太太了,约定了申时初再同郁小闲一同回家。郁小闲给了三十个钱给小罗脚夫,说是给他买中饭用的,她十点多才用的早饭,现在并不饿,让小罗脚夫自己安排吃饭。自己先看看再说。
小罗脚夫从早上干活,此刻还真是饿了,他把马车停在一处阴凉的地方,就在傍边的摊子上吃些午饭,等着郁小闲招呼之后,过来提东西。郁小闲先去打金铺子用金条直接换了一个小金寿桃,贴了五百钱的手工。出了打金铺子,郁小闲就去准备蛋糕和饼干的原料,她买了两斤细沙白糖,又称了五斤麦芽糖。郁小闲在粮食铺里看了看面粉,感觉比现代的要粗糙不少,于是称了十二斤低筋面粉,这些拿回去之后还要用细筛子仔细筛了才能用,这做蛋糕的面粉是越细越能体现柔滑细腻的口感。
色拉油在古代是没有,郁小闲只好买了五斤大豆油代替,这些油也只能取沉淀后,上面最清澈的部分用,剩下的只能炒菜用。把这些买好了之后,郁小闲又去买了五十个鸡蛋,还有些宣城产的蜜枣干,板栗粉,还有些山核桃。
买了这些东西之后,郁小闲的存食也消耗一空,于是她拿出五十文在街上好好品尝了一下当地的特色小吃,锅巴泡老鸭汤和一点锅贴,味道不错,心情也变得超好,据说能不能做出美食和业余厨师的心情有很大关系。
等郁小闲兑换完银票,小罗脚夫把马车赶去了何家,接了梅张氏和郁小闲一同回去,郁小闲回到家里之后,就看见王顺子兄弟正带着几个人正在干活修房子,那个手艺还真不赖。王顺子看见郁小闲回来之后,大包小包拿着那么多好吃的,立刻过来打招呼。
郁小闲看了看王顺子,觉得这个人挺机灵的,于是说到:“顺子兄弟,手艺不错,今天早些回去休息。明天早点来,干完活就留下来吃顿饭,我家梅管家会拿些活给你做,工钱算银子给你。我家的活不少,你能召集些人来,当工头把事给我办妥帖了吗?”
王顺子一听郁小闲给他这样的机会,立刻作揖谢过郁小闲,并且说到:“太太放心,我一定给您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
-收藏,推荐,天天要。


48分享风波
更新时间201272 6:08:19  字数:3152

 回去之后,梅张氏去安排一家人的晚饭,郁小闲则立刻准备做蜂蜜蛋糕。蜂蜜是天然的发酵剂,蜂蜜蛋糕是不用拿酵母发面团的。郁小闲回去之后就拉着锦娘和招娣一起筛面粉,过了三道筛子,才筛出了两斤不到适合做蛋糕的面粉,还有三斤可以做水果饼干的面。剩余的七斤面是粗面,将来只能留着做些面片吃了。
郁小闲觉得镇上的白砂糖也还不够细腻,又让锦娘帮着用白纱布碾了一遍糖,过了筛子,才弄出一斤多合格的糖。锦娘母女都好奇郁小闲为什么筛了面粉又筛糖,郁小闲笑着说到:“我在做两种好吃的点心,预备给举人太太的大孙子做寿礼的,这种点心是西域传来的,除了太太我,这江南一带绝对没有人会做。
招娣听郁小闲这么说,立刻拉着郁小闲的手,亲亲热热地叫到:“娘,你的手艺教给我吧,我会了就做了卖钱,让娘过好日子。”
郁小闲忍住脸上的笑意说到:“这边的工具不行,娘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手艺是否可以和从前一样好,既然你想学,就好生看着,将来嫁去婆家也能露一手。”
招娣一听就脸红了,不过她也不否认,粘着郁小闲预备着学做蜂蜜蛋糕和果味饼干,锦娘也不声不响要跟着学。郁小闲不想瞒着她们,教会她们手艺,将来她们也能多一样谋生的手段。
郁小闲找来一个最大号陶土盆子,两个大号陶土盆子,六只茶杯做器皿。那半斤蜂蜜本来只能用一斤面粉配合着做,可是郁小闲觉得野生蜂蜜的酵素成分应该好于现代的养殖蜜,于是大胆决定用光了所有的蛋糕专用面粉,半斤多一些的野蜂蜜配了一斤七两面粉,一斤细砂糖,十二个全蛋烘烤蛋糕。为了避免浪费,她先试做了一份。
郁小闲分别将各二两细砂糖、蜂蜜倒入一个大号盆子里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两个鸡蛋,放在一个装了热水的盆子里,水温是刚刚觉得热的那一种,古代没有温度计,一切凭经验。
古代没有搅蛋器,只能用竹勺子代替搅拌,先慢慢打,等到蛋液形成颜色变浅,体积膨大、有细泡出现时,再转高速搅打。鸡蛋的颜色会越来越浅,直到将鸡蛋打发到非常浓稠,提起竹勺子时,竹勺子上的蛋糊不会滴落,而且竹勺子上打出的纹路能维持比较长的时间的时候,再筛入四两面粉,像炒菜那些上下翻动搅拌。最后加入大豆油搅拌均匀。搅拌均匀的面糊大力震两下,装入抹了油的茶杯中,约六分满。然后盖上茶杯盖在刚烧完饭的大灶内再放上半小时等它自然发酵,没有烤箱,到了时间就盖上茶杯盖子蒸十五分钟,效果虽然没有烘烤的好吃,可也挺可口。
梅张氏喊大家吃晚饭的时候,累了一天的男人们,闻到灶间的蛋糕香味都吃不下梅张氏做的粗茶淡饭了。第一批成品就是六个,郁小闲先尝了一杯中的一块,觉得味道很不错,一时间眉眼俱笑。黄有才早就闻到了香味,按捺不住肚子里的馋虫,伸出了他的手说到:“老婆,给我吃一点。”蛐蛐也跟着他爹学,拉着郁小闲的裙角讨蛋糕吃,眼里满是祈求。
郁小闲把自己尝过的那一杯子蛋糕用小刀小心地剥离出来,把蛋糕分给黄有才和蛐蛐一人一半,两个“孩子”开心地转眼间就吃完了。那好味道让两父子又同时伸出了手,郁小闲觉得该是教育他们的时候了,郁小闲对蛐蛐说到:“世上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想吃是人之常情,可也要想到和人分享。六个蛋糕,我辛苦做的,吃一个是应该的,剩下的五个,舅公舅婆分一个,姨娘和姐姐分一个,舅舅和鲁叔叔分一个,两位罗叔叔分一个,还剩几个?”
蛐蛐听完了郁小闲的提问,板着手指头算完之后说到:“娘,还剩一个,要分给谁呢?”
郁小闲说到:“我的那个请你和你爹爹吃了,你说最后一个该给谁?”
蛐蛐听完之后低下了头,说到:“应该给娘吃。”
郁小闲摸摸蛐蛐的头说到:“既然是这样,那么娘如果拿出来给蛐蛐吃,蛐蛐要吗?”
听到蛋糕归自己,蛐蛐快乐极了,黄有才在傍边瘪嘴,可到底是没有和蛐蛐抢吃的。大家分别拿了自己的那一份蛋糕分享了,只有梅张氏没有动,说是老头子还没有回家,等着他一起尝新。蛐蛐是最后一个拿到蛋糕的,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做出了一个可爱的举动,把蛋糕拿到郁小闲身边说到:“娘,你先咬一口。”
郁小闲弯下腰真的咬了一小口蛐蛐的蛋糕,随便亲了蛐蛐一口以资鼓励,孩子本性中的亲热和孝顺是一定要领受的,这会让他明白关爱和分享。蛐蛐喂完郁小闲之后,又跑到黄有才面前举起了蛋糕,黄有才看了一眼郁小闲,也咬了一口,然后也亲了蛐蛐一口。蛐蛐如法炮制,又给招娣咬了一小口,却没有继续分享,立刻把大半个蛋糕迅速吞吃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