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闲女当嫁 >

第39章

闲女当嫁-第39章

小说: 闲女当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晚稻收成不好,真是要耽误小叔子娶亲了。
吴嫂的两个孩子也因此不能去上学了,钱要攒着给叔叔娶亲。那个三婶子家更是过不下去了,为了保住丈夫留下来的五亩薄田,给两个儿子留点家当,三婶子卖掉了最小的女儿,还预备把二丫头送去做童养媳。
郁小闲听到这些事也很难过,突然她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她对吴嫂说到:“我身上有些银子,打算收新米用的,吴嫂估摸着本地新米上市的时候能卖多少钱一石?晚稻,黄豆的价钱又如何?”
吴嫂算计了一下说到:“早稻的普通糙米,一两三钱银子一石,精白米二两一石。黄豆二贯钱一百斤,晚稻的价钱大约是糙米一两五钱一石,精白米二两二钱,黄豆也会长到一斤二百二十个钱。”
郁小闲很清楚地记得家里曾经买过十文一斤的糙米,鲁贵他们最早买的也是一两一钱银子一石的糙米,怎么如今会涨得这么贵。
吴嫂跟郁小闲解释了,这几年连着天灾不断,收成不好,郁小闲买的肯定不是新米,说不定就是成谷子去壳的老粮食,所以便宜。郁小闲想了想就笑了,难怪她觉得古代的米不好吃,天然稻米不香,原来是一直吃了陈米的缘故啊。
郁小闲又问吴嫂说到:“既然是这样,我怎么看到有人写九钱银子收新米的招牌呢?”
吴嫂愤愤地说到:“那些缺德的东西在逼着没办法的人家卖青苗呢,稻米还有十来天就要开始陆续成熟了,他们是借着官府逼租的机会喝人血呢!老天爷会给这些人报应的。”
郁小闲说到:“吴嫂,我也想收新米,用一两三钱银子一石的价钱收一百石新糙米,用六贯钱收三百斤黄豆。我先给钱,等打出粮食再给我送到我们那边去,你看可好?”
吴嫂一听这话就握住了郁小闲的手,说到:“太太,这话当真?要是这样就真的救了我们一个村子的人了。这件事我可以替您办好,插秧完了,我们用独轮车给您送到你们的县城去。”
郁小闲拿出一百三十两两现银,六贯钱交给吴嫂,说到:“钱我都给您收着,另外两两银子还请大家给帮点忙,我要一石你们能找到的最好的种子粮,不要从一家拿,要各家出产的尖儿,那三百斤黄豆是做种子的,现在就去替我收,也要最大最好的,后天我就走。等粮食下来了,我会派车到这里来先装一些米回家吃,以后的,你们肯定要帮忙运一些,我们也会来拿一些。数量上,彼此记一个帐。”
吴嫂接过银子立刻就给郁小闲跪下了,说到:“黄家太太,您的好心我替乡里乡亲谢过了,现在就喊人去立刻去张罗,这银子耽误不得,有几户人家跟着钱救命。”
郁小闲扶起吴嫂说到:“我和我哥今晚就歇在这里了,麻烦吴嫂给腾出两间屋子,大哥睡床,我守着马车厢睡一晚。明天那些买粮的事情请大家做个见证,后日早晨我就和大哥回去了。”
吴嫂说到:“是的,太太,我打发三个男人去办事,我现在就给你们收拾屋子。”
这一晚,郁小闲抱着银票和四十两银子睡得很实诚,赵岐一沾到床就鼾声大作,两个人好多天都没有踏实地睡了。次日天光大亮,郁小闲和赵岐还是被熙熙融融地人声吵醒的。看见郁小闲出来,地上一下子就跪倒一大片,郁小闲赶紧说到:“各位这样不是折我的寿吗?我是正经商人,做正经的买卖,大家不必如此。”
郁小闲这么一说,那些农户都起了身,村子里的里正帮着记了帐,每家给卖多少粮食都是记好了帐,至于三百斤黄豆和一石最好的种子粮,全村子的人都愿意出力,郁小闲为此还谢过了大家。中午的时候,各家还尽力送了些鸡蛋和瓜果给吴家送来,郁小闲推辞不过,就接下来了。
这个类似现代短期粮食期货的事情能帮助贫苦人家避免卖儿卖女,也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善举,郁小闲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结果名声还是传了出去,几家活不下去的邻村农户又来求郁小闲的恩典,郁小闲只好又拿出银子买了二十石粮食,让他们打下粮食就送来吴嫂家。
另外有一家外地逃难过来的难民,因为活不下去了,死的就只剩了两姊妹,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一岁,村里的无赖想把她们卖到青楼去。郁小闲心善,收容了她们两个为奴。这样一来,郁小闲回家的时候,带着两个姑娘,三百斤黄豆种,只得再雇一辆车。
临走时,郁小闲兑换了二百两三十两的芜湖大通银票变成现银带走,把三百两银票换成了计息三个月的票据,预备等到金价合适的时候兑换成黄金,如此一来,这次来买良种的事情就算圆满了。


64金穴暗泉
更新时间2012718 6:08:56  字数:3092

 到了县里,郁小闲在衙门里给两个水红,桃红两个姑娘立了家奴契约,带她们回到了山里。一到家,王顺子媳妇她们一众女人就把水红,桃红围住了,一番交谈之后,就被王顺子媳妇接去住了。一天之后,王顺子的媳妇就带头来讨郁小闲的意思,说问过两个姑娘的意思,姐姐水红愿意许配给猎户出身的王斧头,那个小的桃红姑娘愿意和水牛的弟弟定亲,这样一来从此她们也有个依靠了。
郁小闲不想一下子就逼着两个苦命的姑娘为了安身而嫁人,等问过她们之后,才知道是她们真心愿意的,只好准了。郁小闲安排水红在秋收后和斧头成亲,现在带着妹妹就跟着王顺子家过,干活听顺子老婆的安排。这下子适婚男人就剩水牛的婚事没着落了,为让水牛安心,郁小闲让王顺子比划着告诉他,以后有合适的,也给他找一个媳妇。
水牛明白之后,憨厚地笑了。郁小闲有些无奈,自己现在成了包办婚姻的祸头子了,但愿这些本分的古人,没有被她祸害。不过也许她的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在物资贫乏的古代,有时候一场婚姻就是男耕女织搭伙过日子,没有爱情也能天长地久。
作为一个山主,郁小闲将来也会是个大家的家长,等斧头的亲事办完了,以后也许是李四子的,再下来就多了去,王山子的两个大儿子,招娣,秋冰月,还有陆陆续续长大的孩子们。这座山以后会人丁兴旺的,蛐蛐长大之后会是家奴成群的城主,这一切本来应该让郁小闲感到高兴,可这看上去很好的结果反倒让郁小闲突然感觉到绝望。
郁小闲想要的人生不是这样的,她想要的是自在日子,钱财多多,自由多多,和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去玩,和理想中的那个人一起风花雪月,养一儿一女两个可爱的小包子。可是现在这么一座她亲手缔造的山中城可能将成为她的囚笼,从此真的就圈在这座山里了吗?从此就要这么做一个女强人终老吗?
不,郁小闲不要,因为老天爷已经给了她一个密道,一个通往另一个城的密道,山城那边会有另一个城向她招手。在那边她才不要做什么黄家太太,大家庭的当家人,她要做真正的自己,不如以一个全新的身份开始新的人生,也许因此在古代的人生会因此得到真正的幸福。
因为十二天之后,赵岐和鲁贵就要踏上去芜湖的路了,大罗小罗不喜欢跟着商队,已经决定了留下来帮着郁小闲干活,到了腊月再随商队回徽州过年。郁小闲先给了他们十两银子,又许了他们回去时一人十两银子的报酬,他们自然是喜欢。到了赵岐和鲁贵出发的日子,大罗和郁小闲将分别赶一辆骡子车跟着去,把那些紫墨玉的工艺品和一些山货拿去寄卖,说不定又多了一条财路。
离开前的日子,郁小闲渐渐把事情都交代了梅管家和王顺子,小罗,他们分别负责全局,种植和水利。因为手上的钱宽裕了,郁小闲又让梅管家招募了二十几个长工,把北坡整理出来,在树木之间的垄沟上种下了黄豆,麻薯等物,收成不重要,主要是为了提高土地的肥力。小罗要是能带人在一个月内弄出小段环城沟,还能养鱼,种藕,多一种出产。
这些事陆续安排好了,最后的七八天,郁小闲就干脆做了撒手掌柜,留了二百两银子给梅管家,自己一心去探秘道,寻暗泉的出口去了。郁小闲对金穴所在没有兴趣,一心惦记着七月初五该如何以半仙女道的面目出现,这可是她新人生的开始,一定不能马虎。
一连两天早上,郁小闲都带着干粮和水赶早上山,从遗迹的入口进入密道,带着扫把清扫里面的灰尘,用沙漏计时,判断出从出口到道观,大约是一个半小时的路程。打扫干净卫生之后,她还发现了原先道士留下的天然通风口,用于夜间行走的油灯蜡烛口,密道整理出来还是蛮顺畅的一条路。道路的破损处,郁小闲决定修补一下,将来能骑一头骡子赶路就更能节省时间和体力。
郁小闲带着自己配好的混凝土做事的时候,一不小心触动了一块石头,结果有了更大的惊喜。一个小小的石洞出现在她的面前,里面有一张堆满书本的桌子,一个打坐用的蒲团。在地下,郁小闲惊喜地看见了一个金色的小斗,大约就是能装一斤米的容量,这肯定就是传说中的那个金斗了,这么看来每年道士用来布施穷人的金子至少能有两斤。
郁小闲捡起金斗,放在了桌子上,拿起了上面的书本,不料又是一声轰响,石室的一侧又露出一扇门,一条密道直通光亮处。郁小闲的好奇心太重了,拿着匕首和扫把防身,再一次向那个新的密道探索,很快她就出来了。哈哈,原来这个出口在南面坡后面延伸的泥沼处,这么看来,以后不用爬山都能进入密道,这又省了好大的功夫。
郁小闲站在山石之上再看泥沼的土地,真是肥沃,土全是黑色的。眼下梯田,北坡正缺肥料,要是能把泥沼的这些泥巴运去肥田肥地,秋天的收成一定好。郁小闲看了看地形,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炸药,把在高坡上的岩石炸掉,只要那个有点像堰塞湖的地方垮了下来,就能带着积水让泥沼流动起来。
泥沼如同洪水一般被引到峡谷中,等泥沼流不动了,大家就可以清理现场,挑选肥料。峡谷的一段也从此有了肥沃的泥土,能多些可以种植的地,自己也方便从这个口子进入密道。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以后要是有地震,这一片空阔的地方也会是最安全的地方。
主意定下来之后,郁小闲从密道赶紧出去了,晚上向梅管家打听,县里哪里有火药卖,能请到一个会爆破的人。梅管家不知道郁小闲又想干什么,不过也如实说了,榔桥镇就有不少会制造火药,帮着矿主开矿的高手。郁小闲让梅管家找熟人出面,用十两银子的高价,用黑布蒙眼弄来了父子两个炸掉堰塞湖。
经过一天的忙碌,在傍晚时分,山里传出了几声巨响,黑乎乎的泥水把南坡的泥沼冲击地动了起来,经过了整整一晚上,整个南坡泥沼的地形都变了。郁小闲站在东坡估算了一下,这个泥沼要是整理好了,连着峡谷那一段,又是十几亩的肥田。这十两银子花得值,连除草平地的劳力都省了。
太太的这个大动作可乐坏了王顺子,一时间牛车,骡子车,大人小孩有竹筐子运,留下来的黑土肥泥全部先给梯田做了底肥。剩下的才被陆续运到北坡养护树木,郁小闲特意交代,那个种菜种药草的园子要多放些肥泥巴。
忙完这些,郁小闲就剩三天时间在家了,她只有一天能留在山上,剩下的时间要留着整理出发的事情。郁小闲要用这最后一天,试着找暗泉的来源,不为金子,是不想将来水库里突然出现了金砂,引来不必要的人心浮动。
郁小闲仔细检查了东山上的水渍,从自己第一次看见金子的地方往下找,看不到任何金砂,找到最后,还是在半山腰的一块石头边,也就是她上次摔下去的洞口边发现了一处水流和一个洞口,看了这个洞口不仅是密道的一个通风口,也是和另一条密道的交叉口。
看见这个只能爬进去的密道,郁小闲有些犹豫了,可偏偏这时候她看见了密道尽头有只什么动物,好像是只山羊。那只山羊看了郁小闲一眼,突然间郁小闲就觉得有点控制不住自己了,她情不自禁地钻进了洞穴里,跟着那只可能是山羊的动物一直爬下去,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她终于可以直立行走了。
在此之后,又走了十分钟,面前豁然开朗,这是一片林子,树影斑驳,一条小溪就是在山林间缓缓流淌。在太阳光下,小溪里闪着金色的光芒,郁小闲弯腰一看,这个溪流里有很多发光的沙粒和石子,这就是传说中的金穴吗?
郁小闲没有立刻捡金砂,她想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突然间,她的面前出现了一只老山羊,这不就是她放生的那一只吗?郁小闲笑着和它打招呼,说到:“朋友,谢谢你,不过你的这份礼物也未免太贵重了。”
老山羊像人一样对郁小闲点头致意,然后向一个方向走,再回头看一眼郁小闲,郁小闲不免好奇了,难道老山羊还有什么好地方要带我去见识一下。郁小闲跟着老山羊走过去,谁知前面竟然是一处悬崖,在这个角度一看,郁小闲终于明白了,自己已经身处大山的禁地,被称为棺材木森林的地方。

65备货出行

 郁小闲看着这片诡异的森林实在有些害怕,金子虽好,可命更重要。眼见天色渐暗,最终她没有染指任何一点金砂就从原道返回了东山的洞穴口,然后毫不犹豫地用自制的混凝土把这个洞口封住了大半,只保留原来密道通气口的功能。

郁小闲空着手回到了自家山头,那头老山羊的脸上却露出了诡异的笑容,它独自用羊角和蹄子刨出了一条小沟,将溪水引致了和暗泉相通的小沟里。这条小沟会在春天泛滥之时,把金砂冲进密道中的一处小水池,到时候这个不贪财的好心女人又能意外发现这些沉甸甸的金砂。

老山羊干完这些,驻足在森林边缘看了好一会儿,才从密道离开远去。在它的目光所向之处,有一具完整的白骨正静悄悄地倒在一块山石边的浮土落叶里,骷髅头上的金丝道冠已经有些锈迹了。夜里,密林深处升起一些古怪的黑气,却一直不能渗到白骨所在的地方。

郁小闲晚上做噩梦了,总是梦见一双恶魔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烁。无奈中,她披着衣服去了黄有才身边睡,蛐蛐当天也和黄有才睡在在同一张床上。郁小闲握住蛐蛐的手,靠着黄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