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闲女当嫁 >

第66章

闲女当嫁-第66章

小说: 闲女当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郁小闲看着可爱的猫咪和狗狗,立刻问到:“文龙这是一家人从小养大的猫和狗吧,不然不会成为好朋友。这个故事就让你讲给我们听。”

蛐蛐听到娘叫他讲故事,立刻走上来说到:“狗狗的妈妈给了猫咪奶吃,所以它们两个是一奶同胞的兄弟,不打架,一起玩。”

郁小闲觉得蛐蛐的这个故事好有趣,又问五岁的王小山:“小山,是这样的吗?”。

王小山使劲点头,说到:“猫咪嘴馋,喜欢太太的点心,我们把它抓住了,小狗才跟我们走的。”

喜欢太太的点心?郁小闲真是纳闷,自己什么时候做了点心?蛐蛐的一句话点醒了郁小闲,蛐蛐对着云豹猫说到:“你这个坏馋猫,把娘的知了背吃掉了一大半,还来娘这边讨吃的,羞不羞?”

原来这只猫咪喜欢吃知了背肉,看来它蛮懂得吃吗,郁小闲看着这两个可爱的小动物,就笑了。这两个小宠物来的及时,劳累的工作之余,有了这两个小宠物制造笑声,大家就不觉得生活乏味了。

郁小闲问了问回来吃饭的王顺子:“山里人养狗养猫都给它们吃什么?”

王顺子说到:“有生的野味肚肠,剩饭就随便给一点,一般狗都是自己寻吃的。山里能吃的东西多了,吃饱了,它们就会回家。要是一条狗不能自己去寻食吃,那还怎么打猎。至于猫,山里人很少养,野鼠不会随便进山里人家里的屋子,没有存粮,老鼠才不进门,再说家里狗也不吃素,在外面还抓山鼠吃呢。像这种山猫,就是一个猎物,山猫肉有点酸,不好吃,可皮毛漂亮。这只猫养大了,身上的皮毛可以给少爷做一件坎肩穿。”

郁小闲听着王顺子的介绍,又看了看小云豹猫,不知道要是云豹猫听懂了王顺子的话,会不会举着爪子,对着王顺子发狂:“谁说山猫就是当猎物的命,谁叫你现在就打我小咪皮毛的主意。”

郁小闲准备把猫和狗当做保护蛐蛐的同伴,自然不会算计云豹猫的皮毛,不过也不能让它们变成宠物,于是她很郑重地对蛐蛐和在场的所有人说到:“从现在开始,你们所有的人,都按王顺子说的办,除了不要的野味肚肠和骨头,不许给它们吃任何我们人的食物,包括米饭。谁要是给它们吃了,我就一天不准他吃饭,让他知道糟蹋粮食的罪过。还有猫和狗都不能带上床,要惹跳蚤的。谁要是犯规了,今年冬天不发被子给他谁,就让它抱着那两个毛团睡外面。”

蛐蛐今天得到了这辈子第一次见到的宠物,本来还想今天同猫咪和狗一同吃饭,洗澡,睡觉,可娘就这么禁制了,他未免有些泄气,可娘刚才的话说的那么吓人,他只有乖乖听话了。看见蛐蛐有点伤心,郁小闲走过去拉住他的手安慰他说到:“猫和狗吃了我们人,有盐的食物,会生病的。它们要在山里打猎,保护你,身上就会弄得很脏。你愿意和很脏的小动物谁在一起吗,你愿意刚吃了臭老鼠的猫亲你的脸吗?”。

蛐蛐摇摇头,郁小闲说到:“娘让你和它们玩,不过和它们一起玩之后,一定要用大青叶熬的水泡泡手和衣服,发了疫病,全山的人都会因此生病,搞不好会丢命。”

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特别是王顺子,他终于明白了山里好些人家突然得病的原因,难道真的是家里的狗从外面把野物的病带给了人?

想到这个问题,郁小闲也有些头疼,狗的野性不能丧失,可防疫还是要抓起来,不然这些狗在外面乱吃野味,鼠疫都可能得。郁小闲让人把斧头叫来,他这个猎户出身的人为了巡山可是养了三条狗了。

斧头听到郁小闲这么说,也吓出了一声冷汗,他家的人好像就是在雨季,吃了自己家狗抓来的一只山猫的肉,才出现了发高烧,呕吐的事情,然后陆续离世,只留了他一个人。可这狗不放到山里去自己寻事,家里也养不起呀。

郁小闲说到:“我们还是要养狗的,不然这么大的山也没办法管,只是你们都要注意,不要是狗太亲密,我会让秋爷爷配制些汤药给你们消毒。再定期给狗吃些药,至于是什么药,我还要好好想想。少爷收了一只作伴的小黄狗,那只小狗还带了一只山猫奶兄弟,你把小狗带去那边跟着大狗一起训练护主和打猎的本事,猫就留在这边。我会让少爷时常和他的狗见面,不然怎么认主。”

斧头有些局促地问到:“太太,我和水红就快成亲了,求太太早点把药配出来,我死不要紧,可水红就可怜了。”

郁小闲说到:“等山围起来了,我们自己家养鸡鸭和猪,狗就不用打猎,也不易传染病。你的事也是全山的病,你不用担心,我会很快找到办法。”

斧头摸着一脑门子的汗,带着小黄狗走了,猫咪一路尾随着也去了,等到了北山,被三条巡山狗撵地满山跑,最后它还是在北山斧头的屋顶安了家。小狗和猫咪都是本地的李猎户送的,他捡了一只被遗弃的小山猫给自家的母狗补身子下奶,结果母狗没有吃小山猫,还收下了这个奶娃,这个异数和这只小黄狗玩得最好,让李猎户觉得那两个家伙是妖孽,才白送给了孩子们。

这只云豹猫可不是简单的,各位看下去就知道了。郁小闲从前没有想到山间防疫的事情,直到这次猫狗同时进门才提醒了她。立体养殖要赶快搞起来,外面的野味不太安全,养殖防疫可是个大问题,在没有现代的防疫针的情况下,只有靠中草药和环境卫生,动物的强健体质了。

不会做,先试验,郁小闲找到大罗说到:“明天去县城,看看有没有半大的猪和鸡鸭鹅买,猪最多三头,鸡鸭鹅选一样,最多六只。”

23虫鱼猪鹅

   郁小闲把买牲口和家禽的事情交代了大罗,时间就一下子到了晚上八点多,秋冰月虽然勤力,可到底是个孩子,锦娘又在病中,蛐蛐和秋冰月都不好现在安排进外屋住着。郁小闲安排了桃红今晚住在秋冰月的那个铺位,帮着照看锦娘,招娣明天要早起去举人家的老宅,熬不得夜。

郁小闲的屋子一下子住进了两个孩子,蛐蛐玩了一天,又没法留住小狗和小猫,闹了些情绪,郁小闲搂着他哄了一阵子,蛐蛐就睡着了。郁小闲在秋冰月的帮助下,简单冲洗了身子就睡下了,还有两天就要去宣城了,手上脚上的伤口要尽快结痂,休养好才行,不然怎么和金胖子谈买卖。明天和后天只能多动嘴,少动手。秋冰月是个好孩子,有些事只能让她传话了。

踏实睡了一夜,次日秋冰月又是第一个起床的,这个孩子未免太能吃苦了。郁小闲拉着她的手说到:“等家里日子过顺当了,姐姐一定让你多睡一会儿觉,要知道像你这样的孩子,每天要睡够十个小时才能长好身体。”

秋冰月笑着说到:“姐姐也才十五岁,吃起苦来一点也不比我少,我要是再长大点,能干些,就能让姐姐少些辛苦。”秋冰月的话让郁小闲觉得很温暖,她搂着秋冰月说到:“月儿,是个好孩子,姐姐一定要把能教给你的本事都教给你,你以后一定要过得幸福。”

姐妹二人梳洗之后,又一起把蛐蛐叫醒,今天王小二要把家里的小孩子全部带去外面玩,家里已经没有外面的劳工了,大人们都在拼命忙田里的事情。郁小闲给孩子们一个任务,去山溪边抓小鱼,连水带鱼一起运回来。昨天的秧田就可以放鱼苗了,虽说鲤鱼苗是最好的选择,可一时到哪里去找那么多鲤鱼苗,不如试一试本乡本土的野鱼,生命力肯定比外面长途运来的强,山里买鱼吃鱼都不容易。

托胖虎找的四个女孩子也该早早在山下等着了,秋冰月让王小二帮着把脏衣服拿下山,就分派着四个女孩子在山溪里忙碌起来,锦娘和郁小闲这些人的衣服料子比家奴的好多了,就制定给胖虎的妹子洗。

今天插秧的事情是最忙的,王家的两个媳妇都要下田帮忙。梅张氏带着王张氏在山上的厨房忙不过来,秋冰月想着给家里省事,就领了三斤糙米和一些卤好的肠子肺片什么的,又在南坡摘了一个大南瓜和一些素菜,今天就在山下吃喝了,等收了小鱼和山货再往家里运。昨天的山果都给干活的人解渴了,葛根和野猪蛋,梅张氏让种了一些到南坡,以后自家也能有些收获,剩下的就蒸熟了,给干活的人吃着长力气。

眼见孩子们忙碌起来了,郁小闲就带着王小溪在山上泡石灰水消毒养蚕工具和蚊帐,等徐家人送上三个架子之后,又开始晒起了架子。算起来等自己去了宣城之后,插秧的大事就结束了,养夏蚕的事情就可以开始了,可是黄金虫能交给秋冰月养吗?今天早上黄金虫的虫卵就有萌动的迹象,一个新的轮回开始了,谁都阻止不了生命的开始。郁小闲还是用了原先的虫帐,以它们的生长速度,今晚之前,用原来的帐子是没问题的。可以以后要养几个帐子呢?

郁小闲正在思量的时候,秋冰月已经带着王平安和蛐蛐拎着竹筐子上山了,郁小闲赶紧过去看了看。在蛐蛐的竹筐子放着一个瓦罐子,里面全是很小的鱼苗,像是平时市场里卖的小金鱼儿种,郁小闲让他们赶紧把鱼放进田里去。秋冰月把自己的水罐拿给郁小闲看了,说到:“姐姐,这些小的鱼可以放进稻田里,还有一些大些的可以放到北山的蓄水池里养一阵子,反正那些水都是浇树用的。”

郁小闲说到:“那就赶紧去吧,要是这山上能养出大鱼,我们也可以多吃些鱼了。你们这一趟上山,不要耽误了山下的事情,把鱼儿倒在木桶里,让小溪和你姐夫去送鱼。等一会儿王大山还要把骡子车赶去柳家,事情还多着呢。”

秋冰月摸摸头,说到:“姐姐,我还想多拿三四斤米去煮饭可以吗?胖虎那些男孩子帮我们抓鱼,我们在一起吃一顿饭,晚上我给四个女孩子每人三两白米回去吃,就不用在山下做饭了。我估摸着今天没有什么山货可以收,他们都帮着我们家摸鱼了。”

郁小闲想到秋冰月是要花时间在孩子们心中竖立威信的,于是爽快地答应了秋冰月的要求,让她拿了米上山,还让她在饭后,组织小孩们多摘一些绿叶,黄金虫的饭量很大,要给它们准备好粮食。秋冰月立刻答应了郁小闲,然后去梅张氏那边拿粮食了。梅张氏觉得秋冰月实在太懂事了,把家里那几只鸡下的几个蛋,一并交到秋冰月手中加菜。秋冰月拿着米和鸡蛋,高高兴兴下山了。

王小溪带着黄有才去了田山,郁小闲特意交代不让黄有才看见梯田,他是个傻子,万一随口说出这个秘密,郁小闲也不能处罚他,所以要防范于未然。王小溪把小鱼交给了父亲,就又带着黄有才往山上的水库投鱼苗了。

郁小闲往虫帐里扔了些嫩南瓜叶子,就耐心地等待着大罗他们买架子猪回来,她听说过,年成不好的时候,某些人家不得已会卖掉半大的猪,饭都吃不上,还指望养年猪吃肉么?如今这个年成,买架子猪应该不难。鸡也好买,就是鸭和鹅,在山里怕是不容易。

大罗在午时初赶了回来,车上有三只哼哼叫的猪仔,每只都不到五十斤,看样子饿得厉害,随车的还有一个大大的笼子,里面是五只小鹅。大罗在车子上垫了雨布,等一会儿拿掉雨布,简单洗洗车,就不会留下臭味。把牲口赶下了车,大罗又在车上的夹层里拿出来了大袋子的米糠,是用来喂猪的,鹅也可以吃。

大罗把猪和鹅赶进了从前关骡子的棚子,站在门口向郁小闲报告说到:“太太,猪买的不算好,有两头是母猪,一头公猪,可价钱便宜,只要了一两银子,还送了一袋子米糠。小鹅便宜,只要了五十文一只,也好养活,吃草都能长。”

郁小闲说到:“公猪母猪都没关系,我只是想养养看,可这牲口总要让人养,你觉得让王小二来养成不成?还有这猪圈和鹅舍该建在哪里?”

大罗说到:“小鹅就在竹林里养着,鹅舍和鸡舍在一处就可以了,林子边上有草,菜地里也能拔出草来养他们。至于猪,放在山下肯定不行,容易被野兽叼走,还是要放在山上,北山上不是有圈舍吗,每天冲洗圈舍的脏水,也是种树的好肥料。”

郁小闲想了想,原先在乡下的亲戚家看过养猪。他们家的老奶奶每天要打猪草拌米糠给猪吃,剩饭和刷锅水也是给猪吃掉,就这样看两头猪,是老奶奶一天最重要的工作。猪要整整养一年,过年的时候,家里杀一头,卖一头给村里出去的一个大款。因为是纯天然的饲养方法,猪从小到大就是打几次预防针,这种三四百斤的年猪,别人买去一头给六千块,比市场的价格贵一倍都不止,这六千块钱就是老奶奶攒下来给小儿子说媳妇的。

古代养猪不能打预防针,那只有让它们吃天然的草药预防疾病,鱼腥草,折耳根,大青叶之类的都好,看来把它们交给秋爷爷是最合适的,每天再赶它们回到山脚下吃些剩饭潲水这类的东西,也算是运动了。养猪的活就交给孩子们了,只要每个人打一筐草,猪和鹅就都有吃的了,不够还可以吃南瓜,红薯叶子,红薯皮,反正猪就不能和人争口粮就对了。

郁小闲让大罗赶紧把猪和小鹅简单喂一点食物,然后再修鹅舍,把猪送到北山去。这个山,从此之后,有虫,有鱼,还有鸡和鹅,也算是有了最基本的饲养业,等着摸索出了经验,郁小闲要养更多的家禽家畜,这样狗就可以在自家山头上吃饱了。把应该被自然淘汰的家畜家禽留给狗来捕猎,相互制约,那么整个山上的养殖业都会兴旺起来。有了粮食,有了油,蛋,肉的供应,山里的日子还过得越来越好。

吃过中饭之后,郁小闲小睡了一会儿,秋冰月就再次上山了,这次她还带着四个女孩子把五筐子绿树叶送上了山,郁小闲把四个女孩打发下山了,把秋冰月带到了虫帐前,看着密密麻麻的的小虫,秋冰月失声叫了出来。郁小闲把新鲜树叶倒下去一筐,然后对秋冰月说到:“冰月,这些虫子可是好东西,能喂鸡喂猪,将来我们吃肉就要靠这些虫子,所以这些虫子,我打算教给你们这些孩子养。”

24临行前

 秋冰月本来不怕虫子,可突然看见这么密密麻麻的的虫子,害怕加恶心,所以才叫起来了。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