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平安纪事 >

第124章

平安纪事-第124章

小说: 平安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马车那喊我一声就行。”说着拨转马头,头也不敢回的就走了。

洪洛露出一丝笑容,郡王到现在还是本性不改,总喜欢捉弄人的。张溥却想着,这郡王看来是有一些本事的,难怪太女在自己临行之前要那般叮嘱自己。想到这本来就不是指挥官的张溥便跟在平安的身后,一叠声地喊道:“郡王,郡王,您可还有什么好东西?郡王别走啊您等等我,等等我撒”洪洛看着追到平安马车边的张溥,不由从心里笑了出来,想当初,平安借着军刀便和自己站在了一起,如今故伎重演,用望远镜就拉近了和张溥之间的距离,不过郡王搞得这些东西真不是一般的好用啊这要是能军官都配上一个话,乖乖那可就不得了。当然洪洛心中大概也知道这望远镜并不是那么好弄到的,就算是这样,如果让平安知道洪洛这么想的话,恐怕立刻什么病都得好了,都配上一个,真敢想啊,就这么几个实验品,就被月心撅着嘴说了好多天,自己陪了多少小心,都出卖色相了。要真是把这个想法说出来的话,估计家里的月心就不是小妖精,得变身成大魔王追杀平安了。

且不说张溥开始怀着小心思去和平安套近乎了,只说战场上的变化,原本攻城的匈狄收拢结阵,并且面对逐渐逼上来的大梁军队,匈狄人开始有组织的往河磨镇退却。而对于以步兵为主的大梁军队来说,这样大规模的和匈狄进行集团军作战,本应是梦寐以求的机会,然而大梁现在的军队正处于远途跋涉的疲劳状态,并且张溥部战斗能力还有待商榷,贸然出击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洪洛在心中迅速地估算着这场战斗的利弊,本来打算用强大的阵容对匈狄进行武力威慑,从而达到援救大坯的目的,然而从望远镜里看到匈狄人这般不慌不忙地撤退,心中便有一丝不甘,若是任她们从容离去,那大梁的天威何在?后面艰苦的攻城战怎么调动全军的士气?于是思索片刻之后,洪洛下令道:“传令,齐晖率三千骑兵从左翼出击,袁亮率三千骑兵从右翼出击,燕赤霞率弓弩各军为我大军的掩护,张将军,张将军??????”还在那对平安献媚的张溥听到喊声,急忙赶到洪洛身边:“老都督。”

洪洛笑道:“大将军的好东西暂且不着急,现在想请您??????”

张溥立刻从马上蹬着马蹬站直了身子,抱拳正色说道:“老都督,您是这次的指挥,我一切依您的号令而行,这请字是万万不敢当的,您下令就是。”

洪洛淡淡一笑,便不推辞,沉声说道:“张将军率本部从正面出击,务必打出士气出来。”张溥一抱拳领命下去了。

洪洛拿着望远镜关注着战场,过得一时,令道:“击鼓,出击”方便啊,洪洛心里呐喊着,这真是方便啊,或许太远的看不清楚,但是就这战场而言,简直没有比这个望远镜更方便的了,天啊,洪洛努力镇定着自己的情绪,想着等会还是得去和平安套套近乎。

平安在战鼓敲响的第一时间就钻出了马车,骑上了战马。这可是西征的第一次战役,自己这个主帅如果还缩在马车里,实在是说不过去。于是平安顶着个红鼻头在风浩熙和七七等侍卫的护持之下站在了大纛之下,用望远镜观看着战场。

只见以步兵为主的大梁禁军分成几大块方阵,在各方阵的周围有少量骑兵分列,随着战鼓的敲响,这几大块方阵开始向匈狄运动。与此同时大梁军队的左右两翼各有一队骑兵奔驰而出,向匈狄军队奔去。而在这些方阵的后面,燕赤霞指挥着弓弩车开始向前推进,大量的弓弩兵出现在方阵的后方。

平安是看不出什么门道的,而洪洛从望远镜里看到了张溥部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结阵完毕,迅速出击,不由点了点头,在远途奔袭之后,还能有这样的战斗力,看来传闻张溥部是禁军第一部,果然是名不虚传,现在她们缺少的或许就是这样真正战争的洗礼。

匈狄中军,一个身穿褐色长袍的中年女子骑在马上向大梁的军中眺望着,身旁跟随着很多穿着匈狄袍服的人。见大梁军队开始出击,军容整齐,军威浩大,其中一人皱着眉头说道:“杉正大方,大梁的援军好像比我们预计的要提前到达了,军容这么整齐,难道是从她们的北关调过来的吗?”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六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当中的那褐衣女子正是禺氐部的杉正大方,她正注视着大梁军队的动静,听得身边的人这么问,便淡淡一笑说道:“这恐怕不是大梁北关的军队,近两年大梁北关一直在作战,北关的军队都是经过战争考验的老兵。各位请看这些军士虽然军容整齐,纪律严明,但是身上却完全没有经过战场杀伐的血腥的味道,不过是一些雏鸟而已,哪里会是我们草原翱翔的枭鹰的对手?”旁边的那些人立刻哈哈大笑起来,对这些生长在草原上,一直在为生存而奋斗的匈狄人来说,对于强弱的判断是十分敏感的。或许刚刚看到大梁军队有的一丝慌乱在听见杉正的话后,瞬息之间便都荡然无存了。

杉正和大家笑了一阵,扬声说道:“虽然如此,我们也不可太过轻敌,听闻现在的大梁出了个人物将她们的军械改造了一番,变得犀利了,还是要小心应付的好。阿坦姐妹,你命你部善骑射的姐妹先散到外围,见机行事。”

刚才提出疑问的女子在马上嘿嘿一笑,拨转马头,用草原人特有的嘹亮的嗓音呼喝起来,顿时一阵阵呼喊声传了开去,没过一会便从匈狄人的大军中散出去无数的散骑。这边杉正继续说道:“其她各部继续撤退,前部先撤,后部随时准备作战,交替后撤,我禺氐部殿后,我们在河磨镇相会。所有弓箭都准备了。”那些簇拥在杉正身边的各部的大方或是大方的代表都拨转马头,开始传达命令。原先已经撤出去的匈狄人,开始结阵,前面在大坯城下的匈狄人逐渐后撤,一切都有条不紊。

洪洛正在用望远镜观察着匈狄人的动静,见此情景,感叹道:“没想到匈狄人中也有精通兵法的人”这话刚一出口,就听到身边一声冷哼声,洪洛放下望远镜一看,只见韩莫将不知什么时候催马站在了自己的身旁,手里也拿着一个圆筒的望远镜正在观看敌情。看着韩莫将满脸不耐的样子,洪洛心里觉得莫名其妙,自己说错什么话得罪了这位吗?

韩莫将手里的望远镜没有放下来,缓缓地说道:“洪将军,您老要是还不赶紧改变战法,怕是要吃亏了。”洪洛心中一凛,刚想询问,就听平安瓮声瓮气地在旁问道:“怎么了?”

韩莫将冷笑道:“匈狄人一直和大梁作战,虽然这样大规模的战争少了,但是她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对抗大梁集团军作战的经验,杉正现在已经散出了游勇,你看,匈狄的撤退并没有停止,她们不断后退,我军远袭乏力,跟在她们的屁股后面拖也拖疲了,她们游勇就会乘虚而入了。”

平安还在迷迷瞪瞪的不解,洪洛皱着眉头,刚一听完便知道韩莫将所言不错,急忙下令道:“传令燕赤霞基地强弩车开始放箭。”传令官立刻摇动令旗,就见正面张溥部的身后发出一阵阵令人毛寒的弓弩声,一支支箭支破空而出向匈狄人的军队射去。

弓弩声一响起,杉正在马背上站直了身子,只见漫天的箭支射了过来,旁边有人大喊着:“这怎么可能?”因为这时候两军之间的距离还比较远,就是大梁作为左右两翼作为协助攻击的两只军队也不敢靠得太近,保持在一射之地,单纯的弓弩战的话,大梁军士的水平远远低于匈狄人。而现在这么远的距离,大梁的弓弩居然已经发射,并且这劲头并不是空射,起码匈狄撤退的前部在弓弩射击范围之内。杉正脸上神色不改,沉声令道:“前部出击,其余部继续后撤”军令传下,本来已经后撤的匈狄人全部拨转马头,冒着箭雨尖叫着向大梁的军阵冲击而去。

平安透过望远镜能清晰地看到挥舞着战刀的匈狄人,两军相距一箭之地的时候便开始了对射,匈狄人果然是最擅长骑射的军队,就算是大梁后部的弓弩兵用连发弩不断的射击,也不能对她们的弓箭进行全面的压制。不时有匈狄人被射下了马,不时大梁盾牌掩护下的军士倒下了,平安甚至能感受到箭支射进身体的声音,心中不由地发出了叹息。

近了,近了,终于这两支互射的军队在战场的中间对撞,呈锥形的匈狄人像一把利刃扎进了大梁的军阵,战刀在挥舞,热血在挥洒,好吧,平安从望远镜里看到是被砍得哀嚎的军士,砍掉的胳膊腿,平安急忙将望远镜从眼睛上拿开,只听见韩莫将低沉的声音说道:“这些匈狄的勇士是掩护大部后撤的,怕是都要留在这里了。”

洪洛用奇怪的眼神看了韩莫将一眼,平安则驱马来到韩莫将身边,低声说道:“大娘,我不舒服陪我上马车吧”韩莫将摇了摇头,手里的望远镜并没有放下来死死地盯着战场。

战争始终都是残酷的,平安早在和霍国的战争中就已经有了体会,当然对于韩莫将而言,这样的残酷感会更加强烈一些,身为匈狄人却在帮大梁作战,要不是刚才她的一句话,或许这些匈狄人就不会死在这里,但是如果是那样就会是大梁的军士死去。平安看着韩莫将紧绷着的侧面,开始考虑当初请韩莫将来帮自己是不是太残忍了?这才是刚刚开始,后面呢?平安深深地叹息了一声。

战场上战斗还在继续,这一部的匈狄人陷入了大梁的军阵,随着洪洛口里的一道道命令,大梁左右两翼的军队也掩杀到了这部匈狄人的后面,截断了她们的退路,然而这些匈狄人均都悍不畏死,挥舞着战刀试图从大梁的军阵包围中杀出去。而本来散骑出去的匈狄游勇开始游骑在大梁包围的外部,用弓弩不断地向大梁军队射击,一旦大梁军队派出小股军士去阻截,那些匈狄游勇就会散开,这便是匈狄人一直对抗大梁军队的游骑政策,很少正面对抗,非常的行之有效。

洪洛通过望远镜看向远处,匈狄人的大军分部撤退的情景尽收眼底,心中知道匈狄将这些军士拖延了自己军队的步伐,掩护了大队人马成功的撤退,后面自己大梁的军士将面临这严酷的攻城战,对匈狄指挥的当机立断很是佩服。不过自己的军队能够在疲劳状态下打好这场仗,士气上会有很大的好处。正在感叹,就听见平安说道:“老都督,既然匈狄大队人马都逃跑了,不如我们向这些匈狄人劝降吧”

洪洛听了平安的话苦笑起来:“大将军,现在这样的场面怎么劝降啊?等会要是有活的才能劝降的。不过大将军对于劝降这种事情就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了,匈狄人一般是不会向大梁投降的。”平安想了想,好像是有这个说法,拿眼角看了看韩莫将,见她没有什么反应,便说道:“试试看吧,我心里有一些想法,看能不能实现?”洪洛点点头,对于平安奇怪的想法,大家现在都是适应的很,而且有一些确实有不错的效果。

匈狄大军既然已经撤退,这一仗虽然只歼灭了小股的匈狄军队,对于没有上过战场的禁军来说还是大壮军威的。等战斗结束,平安领着中军进驻了大坯,而大军都驻扎在了大坯城外,赵原一路都提心吊胆,一进大坯城就揪住一个大坯的守军嚷嚷着:“奶奶的,你看见我阿姑没有?”

那守军是认识赵原的,对着城楼上喊道:“将军,将军。是小赵镇将,小赵镇将。”不一时,赵慧在亲兵的搀扶下走下了城楼,赵原一见赵慧浑身是血,急忙上前一把抱住赵慧:“阿姑,您没事吧?您伤在哪了?”把赵慧抱得直龇牙,想要推开赵原却没有力气,只好骂道:“奶奶的,没事都被你抱出事,还不放开?”

赵原见赵慧还有力气骂自己,嘿嘿笑了起来,又死劲将赵慧抱了一下,才松开手。赵慧从赵原的肩头看去,只见自己的老上司洪洛坐在马上对自己微笑,忙推开赵原躬身说道:“属下赵慧参见洪老都督。”

洪洛颔首致意,虽然平安不在意这些,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自己的老部下只对自己行礼,这要是被御史知道,怕也是麻烦,便对赵慧说道:“赵将军,这位是宜宁郡王,平西大将军,快快拜见。”赵慧这才看见在洪洛的前面正在下马的身穿金甲的年轻女子。赵慧疾步上前正欲施礼,却已经被平安双手扶住,平安端详着赵慧笑道:“没得这些虚礼,赵将军这么多天辛苦了,保住了大坯城,功不可没。我刚才都看见了门都打破,居然还能守得住,我真是佩服你啊”说着居然在赵慧的肩上拍了两下,恰拍在了赵慧的箭伤上,把赵慧拍的打了个趔趄,平安见状,慌忙回头喊道:“军医,快,快给赵将军看伤要紧。”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百九十七章

赵原虽说一直跟随着大军,却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宜宁郡王,看着郡王竟然连一点架子都没有。张溥见平安这样对待一个边关的守将,着实纳罕了一下,可看着洪洛以及周围侍卫的脸色,大约也能看出来平安一直是这样率性的人,心中对平安的印象不由又好了一些。

大坯保住未失,这让洪洛和张溥暗暗舒了一口,不过这只是开始而已,还有四座重镇在匈狄人手中。而大坯周围一些小的城镇到现在没有消息,大约也陷入了匈狄人的手中,这些都是要考虑的事情。洪洛和张溥略微商量了一下,便在安顿下来之后,立刻下令所有六品以上的武官到赵慧的守将衙门报道。这边传令官飞奔出去传令,这边洪洛和张溥便命人请来了刚刚包扎完伤口的赵慧议事。

赵慧经过了包扎,疲累的身体有点支撑不住,是被人抬了进来的。躺在担架上的赵慧满脸都是赧颜之色,看见洪洛和张溥还要支起身体,洪洛忙道:“躺着就好,不过是问几个问题而已,要是把你真累出个好歹来,你侄女这张嘴怕是要把我这把老骨头骂翻过来了。”说的屋子里的人都笑了起来。赵慧见主座上是空的,知道赵原所言不虚,这次宜宁郡王为主帅不过是应个名而已,真正的指挥是这两位副帅了,知道洪洛也不是那等造作之人,赵慧便告了罪说道:“那属下便这样了,倒是让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