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平安纪事 >

第255章

平安纪事-第255章

小说: 平安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说要很快和大梁开战可能性不大,但是大梁自身也有很多的问题。

北苏那边原来以为会反抗的很厉害,现在看来反而是安静的,不过这样并不是说大梁就可以掉以轻心。草原匈狄在大梁的接济下,开始复苏,也越来越依靠大梁,开始使用大梁的文字,大方们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大梁学习,有很多人就不愿意回到草原,不管怎么说大梁的经济条件肯定要比草原上来的好,也有不少人愿意到大梁来娶大梁的男人,在大梁安家落户学习耕种。但在匈狄内部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匈狄丢弃了自己的祖辈,是对阿渥尔的背叛,总之这里面的矛盾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

最让平安头疼的是千越之地,那里是赤眸族的圣地所在,平安不是没想过灭掉赤眸族算了,到后来到底是不忍心违背七七的话,所以只能是看守,只是赤眸族人是能看守的住的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此平安也是伤透了脑筋,最后不得不求教于文帝。文帝在听了平安的话之后,便决定将赤眸族全部打散,然后分迁到大梁的各地。既然赤眸族除了圣子的血脉以外,其她的和别的血脉都不太可能生下赤眸人,那么就让时间逐渐冲淡赤眸族的血脉,最后顶多像燕氏一样有一点这样的能力也就不足为患了。至于现在就是要将赤眸族人按着一家人一个地方的原则将她们安置好,命令当地的衙门严加看管。

平安提出疑问,这些赤眸族人会不会被歧视被*待啊?这一点文帝也不能保证,或者说从本心里来说,文帝就是要灭掉赤眸族这种始终都存在威胁的种族。平安思前想后,还是亲自去了一趟千越之地,会见了被俘的赤眸族的那些长老开门见山地问她们到底决定怎么办?两条路,一条平安承诺给七七的,不难为赤眸族人,赤眸族人还可以住在千越之地的这个圣地,但是赤眸族人要立下誓言,接受大梁的管理,否则就要被灭族,另一条,就是赤眸族迁居到大梁内地,从此融入进大梁。这两条路不管哪一条,赤眸族都将作为大梁的女民而存在,大梁将会向对待草原匈狄人一样对待赤眸族人,不歧视不苛待。

当然就这两条而言,赤眸族的选择是一定的,她们当然不会离开这片土地,平安并不强求,说实话,现在对于平安和大梁而言,想要灭掉赤眸族简直是易如反掌,那些精神力攻击在磁铁盔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至于千越之地本地的那些百姓,平安将她们聚拢在一起,建立了几个大型的寨子,然后在此驻兵,设置衙门,这些都是民族政策中的应有之意,这之后肯定还会有很多的矛盾,但是暂时只能是这样。

让平安有意外之喜的其实是那些从赤眸族圣地搬回来的书籍。早先平安就觉得这个世上有很多的东西都没有,比如说一些关于哲学的理论啊,最让平安觉得诧异的就是医药学一点都不发达,可以说到了贫瘠的地步,就算现在御医们掌握的感觉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医学,很多对于医药学的研究还只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要不是平安对医药真的是不太了解,她都恨不得自己将这项事业抓起来。谁知这赤眸族的那些书里,居然保留了大量的关于医药学方面的书籍,这让御医们简直就像找到宝一样,疯狂地要借阅。好在印刷现在不是什么难事,平安立刻命令将那些书籍全都印上个千儿百本的,除了御医雍京的医馆每馆一份,免费赠送,要是外地来的,只要说是要书,立刻就印,总之这种利国利民的事情是一定要做的。

除了医书,还有大量的珍贵的典籍,秦子跃不顾韩莫将的阻拦,亲自参与了整理,这真是千年以下的瑰宝啊!这些事情平安就不懂了,怎么会大梁一点都没有流传下来。文帝倒是有很好的解释,医书?知道赤眸族是怎么被灭的吗?是瘟疫。姬氏为什么这么强大?肉体强悍啊!姬氏不怕疾病瘟疫,而赤眸族人却受不得,赤眸族当然大力发展医药,姬氏反正肉体强悍,对于医药就肯定会限制,这有什么不明白的,说的平安瞠目结舌,看来自己还是不能理解帝王心术呢!

至于那些典籍,赤眸族脑子好使,就研究那些个,姬氏肉体强悍就崇尚武力,结果赤眸族被武力灭了,姬氏搞内斗,玩阴谋诡计,结果先周灭了,所以说一切都有定数。平安听了这话,立刻觉得文帝搞不好有赤眸族的血统,脑子这么好使!不过这些典籍真的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还是要传播下去才好,当然这也就不是平安操心的事情了,皇帝嘛,动动嘴皮子,就会有很多人跑断腿的。

此后的五年里,大梁一直在草原匈狄贯彻了民族政策,成功地将草原纳进了大梁的版图,匈狄族人和赤眸族人,千越人成为大梁的少数民族。这五年之内,文帝渐渐淡出了大梁政治的舞台,大梁的政权不着痕迹地转移到了平安手里。五年里,国债逐渐地偿还,由于前期有文帝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面有平安不遗余力地继续推行改革,让大梁越来越国富民强。

当大梁在逐渐强盛时,东杞也是逐渐强大起来,原南邗的地界本身就是鱼米之乡,姒恭毅有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她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下,东杞很快就摆脱了原南邗千疮百孔的窘境。平安之所以在病好之后没有意气用事发兵东杞,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没有十足的把握,平安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将大梁轻易地带入战争。当然正是因为平安的这一举动,让文帝终于可以放心地将大梁交给平安,一个有着清醒头脑的帝王才是文帝真正喜闻乐见的。

正文 第四百一十一章战争的准备

第四百一十一章战争的准备

既然东杞和大梁都知道这一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双方也都在争分夺秒地进行着战争的准备。在东杞,当初青蓉偷回几乎所有大梁的军械方面的资料,在对南邗的战争中,可谓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东杞不是没有能人,在这之后的时间里,东杞便是将这些军械不断地改良,现在东杞人对自己的军械有着强大的信心,或许胜不过大梁,但是和大梁平起平坐那是没有问题的。

东杞还有着地理位置上的天然的优势,如果两国开战,水战在所难免,而大梁地处西北,要说会水战,东杞人那真是会都笑掉大牙了。相对的,东杞如果想要战胜大梁,那么就必须有彪悍的骑兵,为了应付将来的骑兵作战,东杞一直在做着这方面的准备。当然,姒恭毅不会想当然地认为大梁就对水战一点准备都没有,但是她有信心,相对于骑兵而言,水兵要难训练的多。

这些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姒恭毅最担心的是从儿子姒青蓉回到东杞之后,东杞在大梁的密探就一点消息都探听不到了,这当然并不是说对于大梁内部一点消息都没有,什么平安找矿藏啊,平安救七七啊,七七走了,平安生病啊,这些都是有消息传回来的。

姒恭毅也曾经根据这个消息派人潜进大梁内部想要劫持七七,结果这些人就了无音信了,想来大梁吃一堑长一智,对于这样的事情不但能很快的发现,也可以迅速做出反应,解决起来也熟练的很。姒恭毅倒并不在意这个,毕竟是大梁境内,连姬平安都找不到七七,自己只不过是派人去撞一下运气而已。

姒恭毅担心的是,大梁军事基地居然连一点消息都传不回来,就算是传回的消息,也是说军事基地没有研制新的军械,大梁现在的军事基地,除了制造常用的军备之外,很长时间都没有什么新的军械上的突破,相比较两边的军备,现在反而是东杞略胜一筹。这恰恰是让姒恭毅感到不安的地方,依着姒恭毅对平安的分析,姬平安这人天纵奇才,简直就是开创先河之类的人物,她脑子里的奇思妙想简直可以颠覆一个国家,或者说是建立一个帝国,现在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这真是匪夷所思。

就这个问题,姒恭毅曾经问询过儿子青蓉,青蓉自从从大梁回来之后一直都有点郁郁寡欢。姒恭毅心怀致远,对于儿女情长甚至于子女情分上都是淡漠的,然而这个第九子却是入了姒恭毅的眼,她觉得这个儿子最像自己,在资料整理和分析上,以及事情的运筹帷幄上都和自己有非常相像的地方,如果这是一个女儿,姒恭毅一定会大力栽培,可惜了是个儿子。

男孩子在情感方面真是麻烦,这并不是说现在的姒青蓉不能做好事情,相反现在东杞模仿大梁建造的军事基地,现在都是姒青蓉在管理。但从姒青蓉身边的人汇报上来的小心,姒恭毅知道姒青蓉对那个姬平安动了真情,姒恭毅在想是不是应该找个人把姒青蓉嫁掉,就嫁个普通的人家吧,算是对他那趟大梁之行的报偿。

仿佛是知道母亲的心思一般,姒青蓉始终没有手上所有资料都交给姒恭毅,让姒恭毅觉得青蓉始终有利用的价值,这婚事便一拖再拖。青蓉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纠结什么,其实一直以来能嫁个普通点的人,是自己的心愿。可是每当想起这样的事情,青蓉都会想起那个远在大梁手里捧着鲜花,傻傻笑着的女人,想起她对自己毫不设防的信任,想起她温柔的笑容,想起她尴尬挠头的样子,想起她发脾气时亮闪闪的绿紫眼眸,最后不可避免地就想起那天冰窖里,她那决绝的模样,那时候不觉得,现在的青蓉一想起那样子的平安,就心疼的难以呼吸,是自己将她逼成那样的吧,害死了她的父亲,布局设计了七七,她一定会痛恨自己到极点吧!

虽然明知道一切都无法挽回,青蓉还是在关注着大梁的动向,等到后来七七怀了身孕离开平安,青蓉在军事基地整整呆坐了一天,还有什么比这个打击更能打倒平安的,应该没有了,自己的背叛,秦子路的去世,七七居然怀了孩子,然后离开,平安病了,病的很重,想来她应该不想再活在这个世上了,青蓉忽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如果平安死了,那自己也就死了吧,了无牵挂。如果可以重新来过,如果不是对立的两个国家,或许自己就可以跟随在平安左右了吧!可是如果她不认识自己怎么办?青蓉抚摸着自己的脸,平安说自己长得像那个人,如果还可以长着这张脸,让平安第一眼看见多好啊!

谁知平安又挺了过来,从那一刻起,青蓉就有一种感觉平安会来到自己面前,只是那将是裹挟着血雨腥风的,能将自己送回东杞,就是为了全心全意找到对抗赤眸族人的办法,现在能隐忍五年,那么平安发动对东杞战争的那一刻,就会是雷霆一击。

面对咨询自己的母亲,青蓉几乎是开诚布公地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以前都以为姬平安是冲动的,但是纵观她到雍京之后的所有行动,除了霍国那次意外,几乎都是谋定而后动。听了这话,姒恭毅皱了皱眉头,青蓉笑道:“母亲或许觉得不过是巧合,或者说是运气而已,但是一个人若是能始终保持这样的运气,也是骇人的。”

姒恭毅点点头:“你说的一点不错。能将你们都放回来,说明此人气量非同一般,当初想要激她立刻发兵南邗,却没料到她会听了文帝的劝告,将兵权全部放了出去,自己跑去找矿。现在又能隐忍五年,不过,就你看她会用什么办法来进行这雷霆一击呢?”

青蓉仔细地想了想,摇头说道:“这还真不知道,母亲能不能把近期从大梁来的情报给我看看?”

姒恭毅立刻从衣袖里将一叠纸交给了青蓉,青蓉仔细地看了看说道:“姬平安在军事基地的研究所现在只做民用方面的东西了吗?”

姒恭毅说道:“这正是我觉得奇怪的地方,姬平安现在不研制武器,反而研究这些东西,难道她不想和我们开战了吗?”

青蓉摇头说道:“不会,现在大梁日渐强大,若说起来姬平安此人倒,没有什么野心,但是文帝会也没有野心,那些朝中的大臣也没有野心,我倒是不信,就算是姬平安没有野心,却是充满仇恨的,”说到这青蓉停了一下,接着说道:“她一定会发动的,就算她不来,母亲不也想去看看西北的风光吗?”姒恭毅抿了一口茶,对青蓉这最后一句就跟没听见似的。青蓉看着手里的资料说道:“更何况,这上面说姬平安几乎每天都到军事基地去,这是去做什么?以前帮姬平安研制那些头盔的人现在居然都没有了消息,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关窍?还有姬平安脑子那无数的奇思妙想,五年的时间只做出了这么些东西,我觉得母亲应该加大对军事基地的力度,只要能有一点消息就是好的。”

姒恭毅沉吟片刻说道:“好,我会安排的。”说着姒恭毅便站起身,青蓉起身相送,姒恭毅走到门口时突然说道:“我看你对那姬平安念念不忘,要知道你们已经是生死的仇人,还是好好为自己的下半生找个依靠吧!”说着姒恭毅头也不回地走了,只留下呆呆站在门口的青蓉,半天都没有动??????

从这天开始在军事基地平安的实验室周围开始就有一些人蠢蠢欲动,不过大梁对此早有准备,来一个抓一个,来一双抓一双,倒是简单。这般到了承启六年的秋天,动静渐渐小了下去,在军事基地实验室的地下,平安看着风浩煦说道:“好了,觉得我送给你的礼物怎么样?”

风浩煦笑着搓着手说道:“还是陛下厉害,这个请君入瓮的计策真是不错。军事基地的密探都清理的差不多了,不知道陛下什么时候开始研究工作呢?”

平安笑道:“是姐姐让你问的吗?”

风浩煦干笑着没有否认,平安笑道:“已经开始很久了,只是不能大规模的实验而已,要不是配合你的行动,我何必藏着掖着,就算是拿出来,想来东杞人也是干瞪眼,放心好了,今年冬天,就是我们拿下东杞之日。”

风浩煦张了张嘴,到底是没有说出来,陛下还真是自信啊,当东杞是软柿子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吗?大梁在东杞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令人不能乐观,文陛下十分担心,估计明后年东杞就会发动对大梁的战争了,就那些情报分析,大梁现在的军备甚至不如东杞,难道武陛下搞得这个雷霆计划能比那些军械还要厉害?好吧,武陛下是很厉害的,要坚定不移地相信武陛下。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