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良相如此多娇 >

第40章

良相如此多娇-第40章

小说: 良相如此多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慢慢地抽回手,掩饰地笑道:“皇上,您说什么胡话呢。不记得先帝的教诲了吗?您要做一代明君,要让四夷臣服、百姓安乐,要让许国的基业流传千秋万世。您的榜样乃是尧舜禹,怎可与商纣周幽相提并论?”

他也未曾勉强,顺势将我放开,薄唇牵出一抹苦涩的笑意。沉默半晌,哑声道:“小嫣,你还欠我一个答案。”

“我……”我知道他言中所致,不由咬了咬唇,脑中飞速盘算应当如何拒绝他。

他忽然后退了几步,俊脸上急速掠过一丝无措,好似害怕听到我的答案,不待我说话便抢先道:“不……呃,我不想逼你,你仔细考虑清楚再来回答我。时辰不早了,早些回去歇息吧。”说完,别过脸不再看我。

苍白的月光映照着他俊挺的侧颜,依稀勾勒出了几许淡淡的伤痛。心中的酸涩无法言喻,我默默叹息,跪下叩首,“吾皇万岁万万岁。”

***

回到相府,我直奔书房,搬出所有奏折,想要从中找出沈洛以前所写的奏折。可奇怪的是,不论我怎么找都找不到。

我一本一本翻过去,心中万分疑惑,不禁自言自语道:“咦,我明明就把沈洛的奏折收在这一堆里了,怎么突然没了……”

书蓉端来一杯参茶,道:“小姐,您在找什么?”

“书蓉,最近有没有谁来过书房?”

“奴婢没在意。”

我想了想,把她拉到跟前,小声问道:“书蓉,小姐问你,沈洛他有没有给你写过情书什么的?”

“有是有,不过……”书蓉放下参茶,颇有些哀怨地叹了口气,道:“自打这次从江南回来,他便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对奴婢不闻不问。唉,奴婢不过是个丫鬟,自知配不上他,也不想再做纠缠。当爱已成往事,这些情书留之也无用,不过徒增伤感罢了。奴婢早就一把火全烧了。”

我惊道:“什么?全烧了?”

她噎了噎,嗫嚅道:“好吧,还留了一封。”

“快拿来给我看看。”

“小姐……”

我委婉地解释道:“书蓉,我不是想八卦你俩的事,是真的事出紧急。你乖,把那封情书拿来给我看看吧。”

书蓉勉为其难道:“好吧。”说完,扭扭捏捏地从襟中掏出一封信递给我。

“原来你还贴身收藏……”我打开信封,素雅的梨花笺上写的是一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我不禁失笑,沈洛平日里冷酷寡言,不料他竟也是个懂温柔、解风情之人。

书蓉双颊泛红,咬唇道:“小姐,您笑什么?”

我将情书收好,正色道:“没什么。这封信先放在我这儿,我保证,至多一天,一定完璧归赵。你下去睡吧,别管我了。”

书蓉道了声是,转身退下。

这天夜里,我再一次梦到了那片清丽绝尘的杏花林,粉色的花瓣漫天飞舞,素衣少年抱着我,言笑晏晏。梦的最后,依然是那个身患触恶之疾的陌生男子,以及那张忽然变成师父的脸。

我倏然惊醒,涔涔冷汗将一身中衣全部濡湿,脑中纷乱如云,心下亦是百转千回。

为什么我会叫那素衣少年“哥哥”?叫那重病男子“爹爹”?他们俩果真是我的亲人吗?

触恶之疾乃是不治之症,得者必死,且传染性极强,是最为恐怖的瘟疫之一。先帝曾下旨,各地但凡发现有触恶之疾流行,必须上报朝廷,由太医院安排太医前去医治,并将疫情记录在案。倘若梦中所见都是真实的,我可以从触恶之疾入手,或许能查出蛛丝马迹。

就这么坐着,想了许久,夜色消散,窗外渐渐明亮。我索性起床洗漱,收拾收拾准备去上朝。推门而出,清爽的晨风扑面而来,东方既白,朝霞满天。

穿过回廊,恰巧遇见沈洛,他盯着我的脸看了半晌,道:“脸色不好。”

“做恶梦了。”

他挑眉不语。

沉默一瞬,我笑道:“昨晚我又梦到师父去世时的模样,心里难受。不过没关系,做点别的事便会好的。”

他眸色一紧,脸色迅速黯淡下来,看向我的目光既有愧疚又有心疼,很快便又消失不见。

我转过身,假装不曾发觉他异样的情绪,“走吧。”

***

这天早朝结束,裴少卿果然点名沈洛留下议事,名曰整顿锦衣卫军纪军貌。离开九龙殿之前,彼此错身而过,他以极快极轻的声音对我:“别乱跑,在外面等我。”

我不动声色地观察他的神情,点了点头。

九龙殿外,我不期然撞见了多日未见的沈湄,这段时日,她清减了不少,整个人看起来轻飘飘的,好似下一刻便会被风吹跑。原本俏丽的脸蛋也失去的光彩,形容愈显憔悴。

这样倒好,省得我专门跑一趟太医院了。我扬声唤住她,快步走到她身边,问道:“沈太医,你怎么会在这里?”

她向我见礼,回答道:“下官是来找哥哥的,他很久没回家了,下官放心不下他的伤势,所以过来看看。”

望着她苍白如纸的脸和略显疲惫的笑容,几分淡淡的愧疚的涌上心头。我握了握她的手,道:“对不起,都是因为要保护本相……”

沈湄微笑着打断我,道:“扶相千万别这么说,这是皇上下的旨,与您无关。为人臣者,岂能违抗君令?况且,姜大人受人暗算枉送了性命,万万不可再让您遭遇同样的事,所以扶相不必觉得愧疚。”

听罢她这番话,我的心里酸涩难当,愈发不是滋味。

其实沈湄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姑娘,曾经使过的那些小心思,也不过是为了接近师父罢了。倘若,她喜欢的人不是师父;倘若,她不要这般用情至深,或许,现在她早已嫁作他人,相夫教子,过得美满而幸福。

事已至此,也只得空叹造化弄人。

沈湄反握住我的手,忽然向我跪下,低头哀求道:“扶相,下官想向扶相讨一样东西,希望扶相能够答应。”

我忙将她扶起来,道:“沈太医,有什么事直说便是,何必行此大礼?”

她抬眸看着我,秋水剪瞳之中泪意盈盈,“扶相可否将姜大人生前用的那套茶具送给下官?下官自知此生执念太重,痴想太多,姜大人光风霁月、风姿卓绝,本就不是下官能随意高攀的。如今斯人已逝,下官只想……留个念想。”

我叹了口气,道:“沈太医,你要的茶具,本相可以送给你。但本相有一言相劝,这些年你为了师父而耽误终身大事,现在他不在了,你应当为自己的今后好好打算,尽早择一个如意郎君才是。”

沈湄摇头,柔弱的脸上隐隐透出决然,道:“多谢扶相好意,只是下官早已决定,终身不嫁,青灯苦禅聊度余生,在佛前为姜大人和哥哥祈福。”

我微微一愣,苦笑道:“沈太医,你这又是何苦呢?”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她抿唇淡淡一笑,坚定道:“下官无怨无悔。”

我心下恻然,不想沈湄外表看起来弱风扶柳,骨子里却是这般倔强,不由对她生出了几分敬意与怜意。沉默半晌,我笑道:“既然沈太医心意已决,本相也不勉强。本相尚有一件事要拜托沈太医。”

“扶相尽管吩咐。”

“沈太医,你知不知道近十年……哦不,近十五年,有哪些地方曾发生过触恶之疾?”

“触恶之疾?”沈湄思忖半晌,道:“触恶之疾属于少发瘟疫。二十年前,先帝在太医院设了医治研究小组,如今都有专人管理疫情、研制药物,是以疫情控制得很好,一般不易流行……不知扶相为何有此一问?”

既然不易流行,想必要查清楚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我本想随意胡诌一个借口搪塞过去,但为免露出破绽引人怀疑,还是说:“此事说来话长,以后本相再慢慢向你解释。本相记得太医院每年都会将疫情整理记录在案,可否请沈太医将有关触恶之疾的疫情记录取来给本相看看?”

“这容易办,稍后下官便派人送到相府。”

我连连道谢,稍顿,又补充道:“此事事关重大,还请沈太医务必保密,连你哥哥都不能透露,好吗?”

她心领神会地点头道好,不再追问。

 55金枝委地无人拾(5)

告别沈湄;我抬头望了望天色,不敢再作逗留,直奔国子监而去。

夫子米符乃是许国有名的书法大师,其字纵逸;精通真、草、隶、篆、行等多种字体;尤善行草,皇城之内所有宫殿的匾额皆是出自他之手。非但如此,他还对字迹鉴定颇有研究。

沈洛每日贴身保护我,我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之所以让裴少卿拖住他,为的正是能脱身来国子监请米夫子比对字迹。

国子监乃是皇城中庄严大气的建筑,踏入其中;仿若置身书海,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

我取出三张纸交给米夫子,一张是沈洛写给书蓉的《鹊桥仙》,一张是前几日在江南时沈洛为我整理誊写的地籍,还有一张是师父从前的字画,作玩笑状道:“夫子,学生想请您看看,这三份字迹是否出于同一人之手?”

米夫子一眼便看到了师父的字画,道:“这不是姜相的遗迹吗?老夫记得,他作这幅画时,还特地来向老夫请教如何题字呢……旧时情景历历在目,如今却……唉!”言尽于此,他长长地叹了口气,低头仔细研究起来。

“夫子说的不错。”我笑了笑,试探道:“不过学生要考考您,除去这幅字画不算,另外两份文书之中,还有一份是师父亲笔所写,不知您能不能分辨出来?”

这番话说得坦然大方,可我的心里却早已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好在夫子并没有起疑,只是饶有兴致地捋了捋胡子,时而写写画画,时而重叠对照。

良久之后,他对我笑眯眯道:“这你可考不倒老夫,老夫研究字迹鉴定三十载,就算模仿得再怎么像,老夫也能一眼分辨出来。”说着,他指了指那份地籍,胸有成竹道:“老夫肯定,这份地籍是出自姜相之手。”

犹如寒冬腊月里被人用一盆冷水兜头浇下,我顿觉心头一窒,浑身冰冷。

“您……能肯定吗?”话说出口,带了几分连我自己都不曾觉察的颤抖。

米夫子点了点头,解释道:“不难看出,姜相是在刻意模仿这份《鹊桥仙》的字迹。老夫曾为姜相誊抄奏折,发现他总是习惯在收笔时略作停顿,而《鹊桥仙》的执笔者则没有这个习惯。你仔细看这份地籍,是不是能发现明显的停顿痕迹?”

我依他所说,将三份的字迹再三比对,果然发现,师父写字时会不经意地停顿,而这样的停顿竟也能在那份地籍上找到相对痕迹!

饶是如此,我仍然难以置信,又问道:“人的相貌会有相似,会不会是字迹也有相似?”

“不会,笔迹就像是一个人的官籍,世上绝没有两份完全相同的笔迹。”

世上绝没有两份完全相同的笔迹……

绝没有两份完全相同的笔迹……

无需多言,一切已是雪光惊电般的透彻。

难怪……

难怪他非要留在相府贴身保护我,难怪他对沈湄漠不关心、对书蓉形同路人,难怪他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愧疚和怜惜……

这份怀疑萦绕心头多日,如今终于得到证实,可我却不知自己究竟是何种心情。

是庆幸吗?

庆幸自己终是没有失去他,庆幸他以另一种方式回到我身边,庆幸他依然像从前那般庇佑我、照顾我,与我朝夕相对。

是怨恨吗?

怨恨他让我无端地承受死别之痛,怨恨他长时间将我蒙在鼓里,怨恨他眼睁睁地看着我伤心流泪,对却不对我坦白。

究竟是庆幸还是怨恨?我不知道。

然而,这是为什么?

我明明亲眼看着他断气,亲手为他整理遗容,亲手为他封棺……

为什么?他为什么没死?为什么要扮作沈洛?为什么要这般苦苦隐瞒?

还有太多太多的为什么,我不知道,我统统不知道。

脑中轰乱作响,心里混乱如麻,我连自己是怎么样走出国子监的都不知道。我捏着那三张纸,浑浑噩噩地在皇宫里游荡,仿若被人抽去灵魂,整个人变作了一具行尸走肉。

不知不觉,我走到了一座陌生的宫殿外。此处僻静冷清,几名宫人正扫洒庭除。

遗珠殿?

我几乎是在皇宫里长大的,却从未听任提起过过这样一座宫殿。瞧模样,大约空置了不少年头,四周有些荒芜。但仔细看,却不难看出曾经的金碧辉煌。院墙外,几株桂花树枝繁叶茂,桂枝伸进院子里,清风过时,仿佛竟能闻到清甜的香味。

我正疑惑,忽然听见那扫洒庭除的小宫女说道:“昨日我听内侍局那边的公公说,今年正好是先帝驾崩的第五个年头,皇上打算重修遗珠殿,在此祭奠先帝呢。若是我们能借此机会好好表现,说不定能得到贵人们的青睐,到时就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另一人说:“你想得倒挺美,太后命我们在此为先帝和元妃娘娘守灵,你还妄想出去?”

原来,这便是先帝元妃的寝殿——遗珠殿。

此事我曾听师父提过,元妃乃是燕国大公主,当今燕国王的亲姑姑。当年燕国王为巩固两国邦交,将最心爱的女儿嫁给先帝。大公主入宫不久后,无意间得罪了皇后,也就是如今的太后王雅意,被先帝打入冷宫。后来,她在冷宫中诞下大皇子裴少桓,怎料母子二人却双双在一场离奇的大火中丧生。

说来也蹊跷,先帝驾崩之前,也曾命人重修遗珠殿。他御驾亲征,身受重伤,危在旦夕之际,却不知为何,心心念念要回遗珠殿看看。

彼时师父初任丞相,便由他带领文武百官在此接驾。先帝临终前,召见的最后一个大臣是师父。我记得,王国师几次三番旁敲侧击,试探师父手中是否握有先帝未公开的遗诏,大约也是因此缘故。

先前说话的那宫女神神秘秘地凑过去,耳语道:“我听说……前任丞……姜誉……先帝遗诏……元妃死……太后……”

忽然起了一阵风,将她的话语吹得支离破碎,传到我耳中时,便只剩下这几个零星的词句。

我不由扯了扯嘴角,哪有什么未公开的先帝遗诏?一切都是师父为了钳制外戚党而刻意编造的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