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射雕同人]悠然过一生 >

第43章

[射雕同人]悠然过一生-第43章

小说: [射雕同人]悠然过一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舞罢,台下掌声响彻云宵,黄裳也在其中。
李红玉在台上俏生生的立定,黄裳这才看清她的容貌,顿时为之决倒,只见她内穿水兰色罗裙,外罩一袭白色坠地轻纱,一条白色织绵腰带轻轻系着,在腰带上悬挂着一方样子古朴的玉佩。她肤如凝脂,一头墨色的长发,仅用一只碧绿色的蝴蝶钗倌起。单论容貌,此女并不会比蓉儿和莫愁漂亮,可她却比二女多了一份成熟妩媚的韵味,正是这份韵味儿令她格外的吸引人。
她美目流转间,台下男子早就色受魂消,她轻启朱唇,悦耳的声音道:“红玉献丑了,今日规矩照旧,谁的才艺或是礼物能入小女之眼,就能与小女谈心谱曲。”
她说完,一个十四、五岁的红衣女子就走上了台子,朗声道:“请各位涌跃上台。”
她话音刚落,就从人群中走出来一个年约四旬的中年男子,一看打扮就知道是位商贾。他满脸喜色的走上台,先对着李红玉施了一礼,然后才怀中取出一个木质的、花纹很漂亮的盒子,双手递给红衣女子,道:“此乃祖母绿项链,请红玉姑娘笑纳。”
作者有话要说:


、青楼行高兴返

红衣女子接过盒子,打开后递到李红玉面前,黄裳看得分明,那是一条碧绿如同湖水的项链,决对是千金难求。谁知李红玉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挥挥手,中年男子沮丧万分的从红衣女子手中拿回盒子回了台下。
跟着上台的也是一个中年男子,看气度应该是个做官的,他有些倨傲的走上台,从怀中摸出一只极为精致的盒子,递给红衣女子,打开一看,竞是一颗光亮闪耀的夜明珠,黄裳一个失神差点咬到舌头,心想:贪官,有这好东西,卖了拿去做点善事,不是更好。哪知李红玉仍然是一挥手打发了。
过了一会儿,大约上去了有二十几人后,上去了一位二十几岁的青年,他穿得很朴素,黄裳微微一笑,这人是今晚看到的上台去的最年轻的男人了。
那男子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中,递给红衣女子一张纸,红衣女子打开后,没有交给李红玉,反而是当众念了起来,原来这却是一首诗,看来这人没有献礼而是献艺的。
黄裳看到那李红玉这回明显高兴了一些,可是她还是将这男子很否了,男子很是失望的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黄裳是有目的而来,当然不能眼看着李红玉选到合心的,使自己失去一见她的机会,他事先不知道规矩,没有准备礼物,此时此景也唯有献艺一图了。他长身而起,从容的向台上走去,心里想着:这怎么那么象现代参加歌唱比赛啊。
黄裳不欲让人看出来他是江湖中人,遂改了称谓道:“小生献给姑娘的是一首乐曲。”
李红玉果然一下来了兴趣,一直没有什么反应的她,此时却含笑道:“哦?不知道公子所献曲子是…?”
黄裳微微一笑,清雅的笑容让人立生好感,旁边的红衣女子竞不住脸上一红,黄裳不慌不忙的取下玉笛,横在唇边,一曲闭月-貂蝉弄影,那悠美动人的旋律飘荡在大厅中,笛声飘渺,悠扬空灵、如百鸟鸣叫,时而轻悦明快,如而婉转缠绵,人们沉醉在这美丽的乐章中,仿佛看见了一群美人翩然而至,轻语浅笑。一曲终了,众人仍然沉浸在这美丽的意境里,李红玉终于动容,向黄裳轻轻道了个万福,回身下台向内行去。
红衣女子这才回过神来,轻笑着看了黄裳一眼道:“今日的幸运之门为这位公子打开了,公子,请!”
黄裳微微一点头,在一片妒嫉、艳羡的眼光中,随着红衣女子向后走去。跨过长长的楼梯,转了两道弯,才来到李红玉的绣阁。
李红玉的绣阁布置得并不华丽,反而十分的简单,这绣阁分为内外两间,内外之间是一道半圆形的拱门,拱门上垂落一副粉色珠帘,珠帘后是一副绣着江南山水的屏风,透过屏风隐约可见内里是一张绣塌。外间正中央是一张可供四人围坐的八仙桌,上铺绣着精美图案的台布,上面放着一组紫砂茶具,进门的角落凳着一盆盆栽,四周挂了一些字画,整个绣阁显得柔和、温馨、典雅又不失文化气息。
“公子请坐。”李红玉客气有礼的说着。
黄裳轻点头,从容落坐,收回打量的目光时,却无意间发现屏风绣塌上的枕头下面露出一张纸的角,若非他这种眼力,恐怕很难看见。心想:莫非是信?
“不知道公子怎么称呼?”
“不敢,小生姓陶,名唤冠英。”黄裳不欲泄漏行藏,用桃花岛的桃字,以谐音取了姓,为了怕别人叫假名的时候一时反应不过来,就拿陆冠英的名,作了假名,熟悉的名字反应总要快些。
“原来是陶公子。”
李红玉是青楼名妓,自然不会因为和客人不认识,而不知道说什么。黄裳的观查力极强,看出李红玉喜欢男子的才华更胜过外貌,于是投其所好。两人从各朝各代的音乐,说到各朝各代的名士,讲得好不热络。
过了一会儿,李红玉忽然脸色发红,有些不好意思的对黄裳说:“陶公子请宽坐,红玉去去就来。”
黄裳不知道她做什么,礼貌的说:“李姑娘请自便。”
李红玉婀娜多姿的出了门,黄裳看了看内屋那张纸,又看了眼面前给他倒酒的红衣女子。眼珠一转,道:“今晚吃了不少酒,怕等会儿李姑娘面前失礼,劳烦姑娘准备点醒酒汤,可好?”递给红衣女子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红衣女子却不看银票面额,直接接了放入怀中,轻笑道:“奴婢这就吩咐人准备。”说着,转身出去了。
黄裳听她脚步走远后,飞快的走入内室,从枕头下拿起那张纸一看,果然是信,还是一封情信,这信上就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四言诗,落款名为张亭轩。
黄裳暗暗记住诗和落款上的人名,就听得外面传来脚步声,立刻将信原样放回枕头下,飞快的出来外间坐回原处,好象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进来的是李红玉,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在黄裳对面坐了下来,亲手把盏,给黄裳倒了杯酒,又给自己倒了杯,举起杯来,笑道:“公子请。”
黄裳举杯与她相碰,一仰头喝了,放下杯子,两人又开始聊了起来。黄裳一开始只是为了有话讲,不至于冷场,才投其所好,结果时间一长,却发现李红玉果然不愧是名妓,她学识渊博,见识深远,也就慢慢真心与其谈天。二人渐渐的讲得忘我了,过了一个多时辰,听到更夫打更的声音,才惊觉时间不早了,于是起身向李红玉告别。
“时间不早了,李姑娘应该早点休息了,睡晚了对身体不好,小生就告辞了。”
李红玉微点臻首,道:“陶公子见识广博,才华横溢,让红玉好生钦佩,公子若是有空,明晚可在来。”
黄裳到是没想到她会主动相邀,正中下怀,欣然应允:“承蒙李姑娘不弃,小生明日一定在来叨扰。”
李红玉吩咐红衣姑娘小佩将黄裳送到大厅,小佩一路上像个麻雀,说个不停。
出了大门,转到大街上,黄裳想到那封情信,落款的张亭轩,以他上辈子看电视的经验看,一定是李红玉的情郎。从今晚短短的接触,他发现李红玉不是个虚荣的女子,她虽然处身青楼,却是出淤泥而不染,她一身的才情也叫人叹惜。这样的女子要是放到现代,决对是人人追捧的校花,可以嫁个好男人,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可惜了。黄裳起了怜惜之心,想到之后要利用她做些文章,就觉得有些过意不去,想着要想个好法子,既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又不至于牵连她才好。
回到客栈的时候,发现莫愁趴在自己房间的桌子上睡着了,黄裳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升起了一种对不起莫愁的感觉,下意识的甩甩头,好笑自己怎么忽然升起这种怪异的情绪。伸手将莫愁抱了起来,莫愁被他一抱,忽然醒了,发现自己在裳哥哥的怀里,面红耳赤,下意识的将脸埋在黄裳胸口,根本不敢看他。
莫愁的身子一僵,跟着轻轻一颤,黄裳就知道她醒了,也是颇为尴尬,他本来只是看她睡桌子上,怕她着凉,想抱她回自己的房间睡,要是抱到他的床上,明日一定会让梅超风误会,谁知她在这个节骨眼上醒了。这时见她趴在自己胸口装睡,也乐得假装不知道,将她抱回自己的房间,放到床上,给她盖上被子,才回转自己的房间。
莫愁听到关门的声音,才睁开眼睛,飞快的坐了起来,拥着被子,感觉自己心跳得好快,伸手抚在脸上,感觉着自己脸上那股子烫烫的温度,羞涩的笑了。一时间却忘了,自己本来去找裳哥哥,除了担心他在那里过夜以外,也是有事情要告诉他的。
次日一早,黄裳梳洗后到大厅去用餐,坐在那里点好菜后,没多久,莫愁和梅超风就下楼来了。莫愁这时已经想起了昨晚要跟黄裳说的话,坐下后立刻说道:“裳哥哥,昨天你走后,我和梅师姐出去探听了一下消息,听人说昨天下午大金派了人,给裘千仞送来了不少东西。”
“哦,知道来人是谁吗?”
“是王府里面的一个武官。”
黄裳点点头,原来裘千仞是这个时候被拉拢的,他一直以为裘千仞老早就被拉拢了。
“铁掌帮还有什么动向吗?”黄裳喝了口水,若有所思的问。
“听说裘千仞准备这两天在潇湘院宴请那大金来使。”莫愁皱皱瑶鼻,有些不屑的说。显然是不把金人当回事,也看不起裘千仞巴结金人的行为。
黄裳有些好笑,莫愁陪他在赵王府住了好几日,连他帮着王府抢回包惜弱的事,都没有说什么,他本来以为莫愁没有什么是非观,和民族观,没想到她这些年受爹爹的熏陶,有了不少长进。欣慰的看了她一眼,现在的莫愁身上除了习武时的刻苦,和对感情的执着以外,完全看不到一点原著神雕中,那个赤炼仙子的身影,若他是现在才穿过来的,一定会以为这是个同名同姓的人。看来,自己这些年的苦心,和爹爹多年的教诲没有白费。
转念又想到大金来使身上,他一心希望靠完颜洪烈来拖住蒙古进攻大宋的脚步,可他同样不希望金国强大起来,想着不能让完颜洪烈的势力渗透到宋朝的疆土。如果杀了大金来使,不知道能不能破坏大金和铁掌帮联合?
作者有话要说:对古代的青楼真的很好奇,那里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做足准备了

小二把早餐摆了上来,黄裳夹了个包子吃着,对莫愁和梅超风说:“师姐,莫愁,等会儿我们出去打听一下,铁掌帮接待大金来使的准备时间和地点。另外,我昨晚去潇湘院,打听到一个名唤张亭轩的人,和李红玉走得很近,我要弄清楚此人的身份,看能不能用他一用?”
梅超风秀眉微挑,道:“师弟要破坏铁掌帮与金人的关系?”
听他说要打探的消息内容,就能分析出他要做什么,让黄裳对梅超风有些改观,他本以为梅超风是个遇事只知道动武力的人,没想到她其实还是挺聪明的。“当然,蒙古也好,大金也好,都是我们大宋的敌人,能破坏我自然是要破坏的。”
莫愁经过夜探铁掌帮之后,成熟了很多,遇事知道先要思考了,这时她若有所思的说:“潇湘院那边,我和梅姐姐都是姑娘家,不方便去打探消息,等会儿我去找本地的丐帮弟子,打听张亭轩这个人的情况。”
“莫愁说得是,既然如此,我去铁掌帮摸一下情况。”梅超风点头赞同莫愁的提议。
“潇湘院白天不营业,去了也见不到人,既然如此,我就在客栈里疗伤,静待你们的好消息。”
“嗯。”二女同时点头。
“梅师姐,你去铁掌帮要小心,不要和裘千仞正面对上。”黄裳那晚和裘千仞对过一掌,深知单打独斗梅超风不是裘千仞的对手,因此提醒道。
梅超风心里觉得暖暖的,自打离了桃花岛,贼汉子死后,就在也没人关心过她,此时听到小师弟关切的语言,到也没觉得他小瞧了自己。
吃过饭后,几人分头行动,黄裳又特意叮嘱了莫愁一番,方才让两人去了,他自己回房,拴好门后,在房间里布置了一个阵法,方才放心坐到床上,打坐疗伤。
打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等黄裳收功的时候,已经到了晌午时分了,撤了阵法,去到二人的房间敲了敲门,没有人应答,下楼问过小二,方知两人还有回来,黄裳不勉有些担心。这两人,一个瞎了眼睛,一个没有江湖经验,怎能让他放心,坐在大厅里,点了些菜,吩咐小二让厨下先准备着,不忙做,要了杯水,坐在那里静静的等着,想着要不要干脆出去找找?幸亏他正焦急的时候,莫愁先回来了,虽然还是为梅超风担心,回来了一个却总是能让他心下稍安的。
招来小二给莫愁叫了杯茶,顺便给梅超风也叫了一杯,放在那里,迎了上去,莫愁看起来有些累,不过身上没有伤,想来是没事。“还好吧?”
莫愁见到黄裳,立刻快步走了过来,闻言甜甜的一笑道:“没事,丐帮这里的分舵舵主不认识我,因此费了一些周折,不过总算一切顺利,我已经成功打探到张亭轩的情况了。”
“哦,那就好!”拉莫愁到桌边坐下,安慰的说。
茶还烫,一时喝不了,莫愁索性放下茶,给黄裳讲述打探到的情况:“张亭轩,名叫张岂,字亭轩,今年二十一岁,因为家境贫寒,尚未娶妻,他很聪明,十五岁中了秀才,十八岁中了举人,十九岁那年进京赶考落地了,现在在家读书,准备明年在次进京赶考。”
黄裳对古代的这些文人向来没多少好感,若有所思的说:“他和李红玉是什么关系?”
“这张亭轩有个同窗好友,姓王,是本地知州的儿子,去年王公子生日,请了一干同窗好友去潇湘院庆生,张亭轩因此接识了李红玉,听说后来两人就开始书信往来,张亭轩因为囊中羞涩,没钱去潇湘院找李红玉,李红玉自掏腰包,给他钱让他可以进门来参加她献艺,最后张亭轩就靠着才艺夺得机会,与李红玉相会,一解相思之苦。
不过后来,被老鸨儿知道以后,张亭轩既使拿着钱,也进不了潇湘院了,为此李红玉还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死了。气得那老鸨儿在她病好后,差点把她卖给一个徽商,后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李红玉就自己和张亭轩断了关系,张亭轩也不在出门,整天在家攻书,就跟疯了一样。”
“莫不是那老鸨儿做了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