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朝秦不暮楚 >

第1章

朝秦不暮楚-第1章

小说: 朝秦不暮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朝秦不暮楚
作者:冰蛇
文案:
这世上有许多的事情十分可笑,男人的四书五经讲的是生死大义;女人读的书却是教你什么时候需投井,什么时候要剁手,什么时候该上吊……
秦昭觉得这些书纯粹扯淡,女孩子的书扯淡,认真来说,男人的书同样扯淡……
她身边也有几个觉得这些东西扯淡的人,然而每一个觉得这些东西扯淡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告诉她:即使觉得扯淡,也要装出不觉得扯淡的样子……
哦,我真的不贪心,我只想嫁一个不用在他面前附和他这些扯淡玩意的男人,怎么就这么难!
扫雷:种*马*男出没请注意,请注意,请注意…………
***************
内容标签:穿越时空 近水楼台 欢喜冤家 天之骄子
搜索关键字:主角:秦昭 ┃ 配角:一干人等…… ┃ 其它:穿越男,杰克苏

【编辑评价】
爹爹是鳏夫,身边的其他长辈们集合了:老光棍,老鳏夫,寡妇,寡妾,望门寡……这一系列的单身形态——在这样奇葩的生长环境中,官宦千金秦昭表示:婚姻幸福方面没有正常的参照物,愁煞人也!一个古代官宦千金在男尊女卑的社会要怎样才能寻求到自由的生活与平等的爱情?虽然前途坎坷,可习惯了自由的秦昭绝对不愿意像大多数女人那样憋屈的过上一辈子。这是一个有温情有狗血,勇敢追求幸福的故事。
==================

、第一章

一大早醒来,秦昭只觉得屋里冷得厉害,钻出被窝便连打了几个喷嚏:“琥珀姐,快把我的衣服拿来,冷死了!”
大丫鬟琥珀急忙走了进来,把熏笼上烤着的衣服递给秦昭:“大姑娘赶紧穿上,可别冻着了!”
秦昭迅速地收拾好自己,想了想,又把已经穿好的外衫脱了下来:“换件素净的。”
绿萝道:“姑娘已经出了孝,再穿那些素净的,有些忌讳呢。”
秦昭叹道:“大伯母她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过来了呢,万一正撞上我穿的花花绿绿的,多不好。”其实来客人的话自然要换衣服见客,哪里就撞得上,秦昭这么说,其实也是体贴她父亲的心情。
去年春夏之交,西蛮人突袭大郑,只用了两天便攻下了云中府等数个郡县,烧杀抢掠了一番,大郑平民或许还能逃过一死,但是那些住豪宅穿绫罗的西北世家大族几乎被杀了个精光抢了个干净。七月份的时候,秦节得到了切实的消息:他的亲哥哥连同三个侄儿全部遇难,只有之前带了女儿侄女上山拜佛的秦大奶奶这几个人逃过一劫。
消息传来,秦节当场便晕了过去,他自幼失怙,跟哥哥秦茂一起被祖父母养大,前些年,两位老人家相继去世,紧接着秦节的夫人林氏也因为难产而死,秦节考中进士十四年,期间跑回家守孝守了三次,如今一儿一女渐渐长大,女儿秦昭活泼可爱,从小病弱的儿子这几年身体也好多了,秦节好不容易松了口气,谁知道噩耗传来,自己的老家所有亲人被一勺烩,尤其是其中还包括他的亲哥哥父子四个,心中悲苦可想而知。
北面死的人太多,以至于皇帝专门下了令,凡是家在北方,有亲人去世的官员,去世亲人亲疏远近,可以适当休息几天,但不得因此辞职请假,也不挨个下达夺情的旨意了,统一通告一声,大家都穿着素服办公就行了:这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本来就是北方出事儿,若是再有一大批出身北地,熟悉北方情况的官员因为爹妈死了而跑去丁忧,那仗也不用打了,大家都等死吧!那段时间爹妈老婆孩子全死在家乡的官员都要硬着头皮继续上班呢,而像秦节这样子只是死了亲戚的,当然更没理由休息太久,所以尽管秦节的一个亲哥哥三个正经侄儿还有三个叔叔两个姑姑四个舅舅十几个堂兄弟表兄弟堂兄妹表兄妹还有数不清的远一点的侄儿侄女外甥们被这场战争夺走了性命,他也只能压下心头的悲愤,只在家里哭了几场,随即便老老实实穿上官服去上班——死了哥哥的,连穿着素服去上班的资格都没有,只能老实穿官服。
秦昭想到父亲,心情抑郁,不过她一向是个开朗的的姑娘,很快便想起了别的事情:“琥珀姐,那个院子收拾好了么?我昨天去看的时候,好像里头的铺盖还没准备好。”
琥珀微微一笑:“前两天就让人去铺子订做了,估计这一两天便能送来了。”
秦昭点点头,坐到镜子跟前让琥珀给她梳头发,忍不住又问:“琥珀姐姐,大伯母她们什么时候能到啊?”
琥珀一边给她梳头发一遍回答道:“谁知道呢,老爷一得到大奶奶她们逃过一劫的消息便使人去接了,这都过去三个月了,想来至多半个月,也就该接回来了!”
秦昭叹气:“唉,最近可真不顺,穆叔叔去接大伯母,两个月都没个消息,洪管事去接连大哥,也是一去一个月没个消息……真是闹心。”
琥珀轻声劝道:“朔州离这里足足有三千里,虽然可以走运河,可是旱路也有进千里地呢!便是一路通畅,来回也要就要两个月,谁能保证就没什么琐碎的事情要做呢?连大人家里的事儿也是这样,您想啊,连大人跟连夫人都不在了,那位连小郎便是肯过来,也总要把家里的事情处理一下吧?破家值万贯,哪里就能说走就走了。穆先生跟洪管事是个妥当的人,姑娘就不要着急了。”
秦昭点点头:“听姐姐这么一说这么说,心里好受多了。”
琥珀叹气:“大姑娘只是关心则乱罢了!”
秦昭不再纠缠这个问题,扭头又问一旁正在做针线的琉璃:“琉璃姐姐,你这几天怎么这么勤快?不是最讨厌做针线么?”
琉璃嘴角抽了抽:“大姑娘,我只是懒得给自己做针线罢了,你的东西,我不做谁做啊?难道你指望琥珀给你做么?她这阵子都忙死了。”
秦昭笑道:“外头的绣房有的是绣娘,你陪陪我们说话嘛!”
琥珀头大道:“我的大姑娘啊,我可怎么说你才好,自己不喜欢做针线也就罢了,丫头们做点针线你都要管!”
琉璃也一脸纠结:“难不成我要到外面铺子给知府千金的姑娘买荷包买帕子,说出去笑掉人的大牙啊!”
秦昭哼了一声:“有什么好笑的嘛,有几家的闺秀什么都不干光做针线啊!明摆着都是别人给做的,干嘛不让绣娘们赚这份钱?死要面子不到外面买,非要自己家的丫鬟绣,生怕被人说女工不好,我就纳闷了,谁规定姑娘家的小东西非要自己做了?”
琉璃苦笑:“大姑娘,这话在家里说说就是了,到外面可别这么说了。”
秦昭嗯了一声,看看镜子里自己脑袋两边的垂挂髻,不禁抱怨道:“怎么又梳成这样啊?前阵子看到文妹妹,她比我小三个月呢,头发也没梳成这小孩子的样子啊!”
琥珀面无表情地看看秦昭头上的那两小团头发,呲牙道:“姑娘,您觉得您的头发能梳成双鬟么?或者您准备十二岁就带义髻?”
秦昭顿时泪了:“为什么我长得一点都不像阿娘啊!我不是被捡来的吧?”
琉璃忍不住吐槽道:“我觉得您长得很像夫人,主要的问题是看起来像八岁!”
秦昭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头发毛绒绒的,个子瘦瘦小小的,垂在脸颊两侧的两挂头发也十分的细小,想起来前阵子父亲同事们家里的女孩子过来作客,比她小的女孩子都比她高一截,顿时十分丧气:“再这么下去,阿明都要比我高了。”
秦昭收拾好自己,就跑去找父亲,结果到了父亲的院子一看,父亲秦节居然不在,弟弟也不在,问了父亲身边的大丫鬟紫鸢,才知道他去前衙加班了。
秦昭想到弟弟还在父亲身边,怕他给父亲捣乱,便叫上琥珀,准备去前衙看看,顺便把弟弟接回来。
琥珀有点不赞同:“大姑娘,前衙是老爷办公的地方,您这么过去怕是不合适。”
秦昭笑道:“平时肯定是不合适的,可今天是休沐日啊,连弟弟都过去了,我过去看看有什么,再说我又不是没去过。”秦节确实带着秦昭到前衙去过。秦节觉得自己妻子不在了,平日里女儿闷在家里也就罢了,总不能谁都不认识吧?别的不说,她上个街荷包里的银子被偷了,好歹能立刻把正在巡查的捕头叫来忙帮不是?其实说穿了就是秦昭还小,所以秦节不太限制她就是了。
琥珀也就是那么随口一说,见秦昭坚持要过去,便跟着她朝前头走去。
走到前衙后宅之间小门处,琥珀跟守门的打了声招呼,陪着秦昭走向秦节办公的地方。
过了细长的夹道,秦昭来到了前衙,一眼便看到院子里有几个穿着皂衣的公人,正在院子里围成一团不知道在说什么,有人发现秦昭过来,停下说话,几个人都扭头过来,便有一个中年公人带头笑着打招呼:“大姑娘好!”
秦昭认得这是衙门里头办差的刘捕头,也回了个礼:“刘叔好!”
刘捕头咳了一声:“不敢当……”
秦昭差点被他的回话给逗的笑出来,忍不住问道:“今天不是休沐日么?刘叔怎么跑来当差了?”
刘捕头苦着脸道:“周通判上个月回乡奔丧了,新任通判走到半路上晕船晕的厉害,又拐回去了,据说已经求了吏部,给他另派了个不用坐船走的工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派来新的通判。如今衙门里攒了一堆的案子,秦大人看不下去了,说再这样下去要乱套了,就把这个月的案卷都调来审。消息不知道怎么着传出去了,结果一大帮子知道通判请假不能审案,所以一直忍着没告状的百姓一股脑全都过来告状了!这些人哪里知道什么休沐日啊……直接就跑来敲闻登鼓,简直岂有此理。”
秦昭囧囧有神,虽然她不太懂官面上的事儿,也知道因为晕船什么的换工作这实在太搞笑了,不过这个问题轮不到她吐槽,她能吐槽的只有眼前的东西,小姑娘指着大门道:“刘叔,这个也叫闻登鼓?我以为只有阙门外头的那个鼓才能叫闻登鼓啊!”
刘捕头咳嗽了一声:“这不听着气派么!别说咱们这儿,下头的县衙捕快都管自己的鼓叫闻登鼓呢。”
秦昭装模作样地说:“逾越!”
刘捕头哭笑不得:“哎呦大姑娘,您别逗我了,我还管西门外头的屯兵校尉叫将军呢!这不就是好个面子么?行了,我不耽误您的正事儿了,知府大人在西厢房查案卷,小郎君在东厢房看书呢,您去忙吧。”
秦昭心说,我哪有什么正事儿,你嫌弃我耽误你的时间才是真的吧?怪不得爹爹说刘捕头最滑头,一点都没错!她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却老老实实地跟刘捕头道别,一溜烟地跑去西厢房。



、第二章

秦昭一进门,便正看到两个恶贯满盈的县令正苦着脸查资料。
所谓作恶多端附郭省城;十恶不赦附郭京师,这话传了好多个朝代;而本朝又加了一句:恶贯满盈附郭江宁。秦昭见到的这两位县令,便是全大郑最倒霉的上辈子恶贯满盈的附郭江宁的两位县令了。
附郭是很苦逼的事儿,别看有人说什么县令是七品芝麻官,这说法不能说没道理吧,但绝对是很狭义的:对于小老百姓而言,“破家县令;灭门刺史”这个说法绝对不是开玩笑的。县令什么时候是芝麻官?广义上来说呢,是跟朝廷大员比,而其中比较狭义的一个解释呢,就有当他们作为附郭县令的时候。
所谓附郭,那就是县衙与州、府、省等上级政府机构治所设置在同一个城池里的时候。比如苏州府城有元和、长洲、吴县三县附郭,这三个苦逼县令的县衙就在苏州城里头,想当破家县令?表开玩笑了!连归自己管的县城都没有好吧,三个县令分管苏州的三个城区,平日里在大BOSS苏州知府底下蹲着,头上还有同知,通判等等等等……这县令做的,别说破家灭门了,晚饭杀只鸡,搞不好第二天都会有上司问:“听说你家娘子油焖鸡做的不错,什么时候请我吃顿饭?”所以人们才说,上辈子作恶多端,这辈子才被罚了做附郭县令。
当然,这种附郭府城还不算最惨,最惨的是附郭京城,比如祥符县的县令还有浚仪县县令,这个俩倒霉县令附郭京师开封。当然,倒霉中的倒霉还属祥符县县令,他自己的县衙在开封城里头也就罢了,位置尤其奇葩,旁边是京兆尹的办公处,对面是大理寺。片区里来个击鼓鸣冤的都要哆嗦一下,为毛哆嗦?我勒个去这种李太师的大堂哥告白丞相的小老婆的弟弟打了他的二侄子这种事儿是他一个七品县令管的么?五品满地走,六品多如狗,这祥符县的七品县令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才在这么个鬼地方(喂天子脚下啊)负责居民日常事务!这位置那是分分钟得罪人,一不小心就要被罢官,运气再糟糕点儿,啥都没做就被砍了脑袋也不是没有先例的。
比如二十年前楚王作乱,楚王藏兵的那个片区正属于祥符县县令管辖,更倒霉的是有两个皇子的住所也在祥符县;辖区,楚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两个侄儿砍了,等他被皇帝摁死,事后追究,倒霉催的祥符县县令辖区内出现谋逆,还死了俩皇子,这罪过能赦么?别扯了!祥符县县令就这么顺利成章地被砍了脑袋。这位县令冤枉死了,我了个大擦,一个王爷想逼宫,这玩意是我一个七品官管得了的么?但有啥办法,他任内出了这种事儿,不砍死他砍死谁,淑妃跟惠妃死了儿子,哭都要把皇帝哭疯了,楚王已经被当场射杀没法再撒气了,这个倒霉催的县令被砍头那是正常的,连他的上司京兆尹都丢官罢职了呢,事关谋逆大事,根本没道理可讲。
所以说上辈子十恶不赦这辈子才附郭京师,这真是一点都不夸张,摊上这个官位,对许多人来讲真不如直接辞官回家呆着,总比掉脑袋强。
话说回来,按级别江宁府附郭的上元县;江宁县这俩县令不该是作恶多端么?怎么是恶贯满盈呢?这听起来虽然比十恶不赦差点,但比作恶多端高级多了啊(喂)!
上元县;江宁县附郭江宁府,这俩县令原本确实应该是作恶多端的级别,这两个县的县令就跟所有的附郭县一样,并没有自己的县城,只有各自的县衙,分别管辖江宁府的东西两区。更倒霉的是,本朝开过没多久,江宁便闹了一场乱子,因为水灾,流民造反,占领了江宁,上元县衙江宁县衙全都被烧了,等到反民被镇压下去,新来的知府带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