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朝秦不暮楚 >

第127章

朝秦不暮楚-第127章

小说: 朝秦不暮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心中正在为这位便宜婆婆省心而庆幸的时候,一个晴天霹雳便打到了她的头上:下人回禀,说有一位御史大人来见姨奶奶,门房的人已经直接给放进去了!
方云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忙让人把家里原来的丫鬟叫来问情况,问这顾大人又是怎么回事儿,那丫鬟一脸懵懂:“顾大人就是顾大人啊,他是姨奶奶的老乡,过去是邻居,跟姨奶奶很熟的,每个休沐日都过来串门,有时候姨奶奶也到他家玩儿。”
方云清让那丫鬟退下,重重地吸了几口气,终于按捺不住,一把将桌上的茶杯茶碗全都扫到了地上:这是个屁的省心!她到底做了什么孽,竟落到这么个乱七八糟的家里来!


、第一百八十九章

连瑜完全没有意识到家里的暗潮涌动;此刻的他;才升了官,又加上新婚燕尔;妻子目前来看相当符合他的择偶要求,他正处于一种万事如意的状态;一些不愉快的小事儿很快就被他甩到脑后忘个干干净净。
官场得意;家里顺遂,紧接着又一个好消息传来,皇帝要修缮后宫;想要给几处宫殿都换成玻璃,已经决定了从连瑜这里买玻璃了。这显然是皇帝有意让他发一比财:宫里的窗户很少用纸,过去也是以明瓦,细布居多;皇帝现在想要使用连瑜的玻璃,显然是抱着让人赚钱不是赚,不如给爱臣一个赚钱机会的念头。
跟宫里做生意,图的其实不是赚多少,而是这个名声,皇宫是潮流的风向标,宫里用了玻璃,其他人又怎么会落后?这对于连瑜来是是个太好的消息了。不过他身为官员,自己出手去做这些绝对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于是事情便又转到了秦昭手上,由秦昭去给宫里负责采购的大太监去谈生意。
秦昭也十分知趣,知道皇帝好名声,并没有把价钱降的太低,只是略略打了个折扣,然后跟连瑜商量了一下,弄了几只店里才做出来的大玻璃鱼缸,放了石头种了水草,然后在里头养了几条摇头摆尾的大金鱼,往皇帝那里一送,果然让皇帝十分喜欢,在贺秋容面前大大地夸了秦昭一番:“你那个小朋友,乖觉的很,弄几条不值钱的金鱼放在玻璃缸子里端进来,又好看,别人还说不出什么!”贺秋容也觉得秦昭蛮会办事,做出松了一口气的模样,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可算长大了,我真是怕了她那个愣头青的架势了,上次听说她在大街上做出那样的事儿来,把我的魂儿都吓飞了!”
贺秋容这么一提醒,皇帝也想起了杨艳辉的事儿,立刻点头道:“这件事儿我必然会给吴王一个交代的!”其实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便是没有杨艳辉这件事儿,陈家满门也得不了好去,不过既然有这件事儿摆在面前,皇帝自然会做出安抚宗室的举动:毕竟,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因为太后跟太子的胡闹,外戚很多时候比宗室还要牛的,正经的皇亲宗室夹着尾巴做人,也真是受了不少的闲气。如今拨乱反正,许多事情正该好好地理顺理顺!
皇帝想到此处,没两日便让人先把周复提溜出来彻查,首要的一条就是他在御街之上谋害皇室宗亲这个罪名,这事儿放在过去,准会弄个纵怒行凶之类的罪名含混过去。不过现在显然含混不成了,谋害皇室宗亲可比杀个老百姓的罪名大多了,再加上这家伙平日里手脚就不甚干净,随便查查便搜罗出几条人命出来,没什么可说的了,直接就盼了斩,没几日便给推到杀人场砍了头去。
秦昭得知害了杨艳辉受伤的罪魁祸首被判了问斩的消息,当即便跑去告诉杨艳辉,想着杨艳辉
听到这个小心,心里头应该能舒畅一些吧!谁知道杨艳辉的兴致却并不算高,只是低低说了句:“我运气还算不错”,便再没有说什么的别的。又过了几日,皇帝又让人拿了不少金银财帛赐给杨艳辉,再一次对他进行了补偿。杨艳辉从床上挣着爬下来谢了恩,可等赏赐东西的太监走了,他却把东西一股脑地都送了秦昭,自己连看都不想看一眼。
秦昭愁死了,自从出了这件事儿,杨艳辉的脾气变了好多,也不爱说话了,也不爱笑了,虽然对着她总是努力做出开朗的模样,可是秦昭知道,他的笑意很多时候并没有到达眼底。这可真是愁死了人了,他心里到底是哪一个坎儿过不去呢?秦昭没谈过恋爱,也不懂什么心理学,对杨艳辉目前这个状况可以说是束手无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才好,只能凡有一点时间便尽量来陪他,想尽办法逗他开心。
人心都是肉长的,何况杨艳辉原本就跟秦昭很有感情,见秦昭这般费劲儿地逗他开心,心里头也相当过意不去:自己也不是小孩子了,总让阿昭这么哄着让着算怎么回事儿?她每天忙忙碌碌,但凡有一点时间总是来陪自己,逗自己开心,自己再这么整日半死不活地,也未免太没良心。
想到此处,杨艳辉也就逼着自己放下心中的那点杂念,全心全意养起伤来。他本就年轻,新陈代谢快得很,没多久伤口上的伽就掉了,又养了一阵子,脸色也好了许多。虽然身体还不是很好,可他不想再继续荒废时光,跟秦昭商量了一下,然后便跑去跟秦节告别,搬回了国子监老实念书去了。
秦昭其实对杨艳辉挺不放心的,总觉得他的精神状态还是不太对,但是也不能不让他去上课,毕竟已经耽误了两三个月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六月底,八月份是皇帝的千秋,今年正好是五十岁的整岁数,又正好除掉了皇帝的心头大患,便又善于忖度上意的大臣提出来今年的整售应该好好办一下。这个建议正和了皇帝的心思,他心里铜矿,本就是打心眼里想要好好庆贺一下的,正好有人递了枕头来,便借坡下驴,妆模作样地退让了一番便同意了。
皇帝想要把生日办哦隆重些,那自然要让亲戚朋友们都回来凑热闹,吴王跟吴王妃也得到了通知,给杨艳辉送了信过来,说是八月份要一起进京,哦,还要带上世子跟福顺县主。
杨艳辉一听福顺县主几个字,气的脸都黑了,这算什么?闹出那么大的事儿,这一转眼便又抖起来了?就算是处于父女天性,不好关她一辈子,可皇帝五十千秋这么大的事儿,带这么个惹祸精过来,是闲的没事儿了?
杨艳辉知道,他父亲一定是打了到开封给福顺县主找婆家的主意,毕竟开封离江宁远,虽然有人知道福顺县主当街打死人的事儿,但毕竟传播范围不大,且不知道细节。起码不像在江宁那样,凡是有点脸面的人家豁出去得罪吴王都不会娶县主的,无他,连瑜那段判词说的太狠了,谁要敢娶福顺县主,那就是承认自己是“愚蠢歹毒不要脸的”男人,跟福顺县主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再说除了脸面,这福顺的名声也太烂了,又愚蠢又刁蛮,娶这么个女人进门绝对是准备把整个家都祸祸掉的节奏!相比之下,得罪吴王一时真不算什么了。
杨艳辉明白父亲的想法,但明白不代表赞同,在他看来,他十三姐这样的惹祸精,但凡做父亲的明白一点,要么把她关到庵堂里关一辈子,省的出来拖累家人。要么远远地找户人家,赔上大笔嫁妆嫁走,反正离得远了,估计知道这件事儿的可能性也就少了。而像现在这样弄到开封找婆家,简直是蠢的不能再蠢的主意!开封都是什么人家?况且这样的环境里会有什么秘密?当日福顺县主当街杀人,那是闹到御史弹劾的地步的,虽然皇帝当时采用了息事宁人的态度给压下来了,可是知道的人还是不少的。好不容易过了两三年,人们快把这事儿忘了,居然又巴巴地带了福顺县主跑到开封找婆家,这不是坐等着人们到处打听她的过往么?
杨艳辉想到这里,忍不住冷冷一笑:自己这位父亲,对女儿的爱真是毫无底线。却不知道有时候爱就是害,他本可以偷偷摸摸地给女儿找个脾气好家事差不多的丈夫远远地嫁了……可现在把她带到了开封现眼,只怕不出一个月,福顺县主那点儿事迹就会被开封的贵妇们扒拉个干干净净吧!到那时候,看看他还有什么办法给自己这位王姐找到什么正经人家!
秦昭听说吴王跟吴王妃要过来的消息,却是满腹的紧张,她知道,自己的父亲已经跟吴王通过气了,这夫妻二人到开封参加完皇帝的寿诞之后,就要给两人正式定亲呢!
其实秦昭跟杨艳辉的婚事根本不是什么秘密,所差的不过是一个正式的过场:从秦家进京起,杨艳辉几乎就像长在他家一般,有点时间就往秦家跑,这种情况下消息稍微灵通点的,谁猜不到他跟秦家的关系?秦昭又是个大方的,闲来无事,没少跟着杨艳辉满街的乱窜,她爹完全不管,旁人也便知道这两家的婚事是板上钉钉没得跑了,虽然有些古板的家庭私下里会把秦昭当反面例子说,但大面上谁也不敢说什么的:人家爹妈都默许了,你们算个毛啊!
等到秦昭做出为了保护杨艳辉跟禁军对着干的举动,她跟杨艳辉的关系就更不是什么秘密了!固然有些千金贵妇什么的觉得她太粗野,可是大部分的男性都是比较欣赏这样的女孩子的:这才是有情有义呢!摊上这样的老婆是几辈子的福气,为了保护未婚夫那是能豁出去的!遇到这种事儿,一般的女人不吓哭就不错了,能救人,能为未婚夫拼命,这姑娘有多重情义,这样的女孩子娶回家,虽然说肯定会比较凶残,但你绝对不用担心她撑不起家来!
尽管与杨艳辉的关系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变动了,可是秦昭还是有些紧张,毕竟,正式定亲以后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婚事就会提上日程了,要不了两年,她可能就会成为杨家妇了,想到这里,秦昭不禁有些惆怅:虽然十二郎是很好很好的,可她还是舍不得父亲啊!


、第一百九十章

不管秦昭怎么紧张;吴王夫妇还是在七月中旬双双来到了开封,这一次因为皇帝的寿诞办的比较隆重,夫妻两个带的队伍也比较庞大:首先是先王妃所出的四个孩子全都跟来了:分别是世子,还有二郎;也就是嫡二子;四郎,也就是嫡三子;还有十三女也就是福顺县主这四个人。三个嫡子都已经成亲了;唯有这个福顺县主;如今已经二十一了,还没定亲呢。除了这四个嫡出的孩子;吴王妃还带上了十几个庶子庶女;她家孩子实在太多,一转眼又有一大把到了婚嫁的年纪;好不容易有了到开封的机会,当然要顺手带过来找找下家。吴王懒得管这些琐碎的事情,在自己那堆没人里头挑挑拣拣,找了三个目前最喜欢的带上。
吴王跟吴王妃住到了吴王在开封的小宅子里,那宅子地方实在不大,这一家子N多口带上下人搬进去塞了个满满当当;吴王觉得局促的够呛,想要跟吴王妃商量着让一部分搬到吴王妃给杨艳辉的那座宅子里,被吴王妃一声冷笑给抽了回来:“怎么,股子没抢到手,改抢房子了?你当十二郎的媳妇像我这么好说话?”吴王被臊了个大红脸,自知理亏,不敢再提这个话头。
吴王妃这阵子对吴王半点好脸色都没有,她当然知道丈夫出尔反尔想要算计儿子的那点钱绝对不是他自己的想法,那肯定是世子撺掇的,吴王妃早知道丈夫耳根子软,但没想到能软到这个地步,这不是把人当傻瓜么?这件事儿,就算杨艳辉能同意,连瑜也不能同意啊!疯了才会让一个王爷入股呢,那不是明摆着把自己的产业往别人的嘴里推么?她接到连瑜送来的信便顾不得平日的矜持,把吴王堵到书房里大骂了一通:你这是吃了*药了?你算计儿子的钱这事儿先放到一边,就说你把爪子收到连瑜的碗里去这件事,这是结仇呢还是结仇呢还是结仇呢?你嫌自己闲散王爷当得不够爽是不是?
吴王也只是耳朵根软没注意,倒并不是彻头彻尾的蠢货,连瑜的信他已经看到了,再被王妃一骂,他脑袋就跟泼了一桶冷水一般顿时清醒过来:我擦,连瑜跟王妃一点都没说错,大儿子想的根本不是那一成股份,他是想要霸占人家的产业啊,想到此处不禁冒了一头的冷汗:儿子居然蠢成这样!连瑜是那么好对付的么?那小子根本就是千年老狐狸投胎,跟他耍心眼,这不是作死呢么?好吧,自己也没比儿子强多少,居然这么简单地就被儿子跟女儿说动了,不熟蠢是什么?
这件事情算是这么揭过了,吴王气的够呛,把长子跟女儿骂了一顿,可是世子跟福顺县主别的本事没有,哄他开心的本领那绝对是超级高杆,又是委屈又是无辜地解释说他们真的没想那么多,实在是家里经济紧张,一时脑子混了,想着把那一成的红利彻底固定成王府的固定收入,也好解一解兄弟姐妹们后顾之忧,真的没有贪心不足,惦记过连瑜的产业啊!
吴王从来都是墙头草,被儿子女儿哄了哄,觉得自己当时都没想到那么多,想来儿子女儿可能也真的没多想,便也不再计较这事儿,算是揭过了。只是面对吴王妃的时候还是十分的心虚:闹腾了一圈儿,他白得了几万两银子,却是让儿子损失了一半儿的固定收入,在王妃面前老脸都没处放,连着半年在王妃面前过得都跟缩脖子乌龟似的。
杨艳辉得知父母来到开封,自然是要去接的,他站在运河的码头上,看着父亲被两个娇滴滴的姬妾扶下船,再看看四个嫡出的兄姐,一大群庶出的弟弟妹妹,只觉得头大如斗,这一大群人在眼前晃,比群魔乱舞也差不到哪里去了吧?再看看正含着泪朝他走过来的吴王妃,只觉得不过两年没见,母亲苍老了许多,一时间再也忍不住眼泪,与吴王妃抱头痛哭。
吴王与自己这个曾经相当疼爱的儿子相遇的感觉则没有妻子那么单纯。人的心理是很有趣的,比如一个人,若只有一个儿子,然后对他十分疼爱,然后不小心做了做了对不起儿子的事情,十有八九会想办法对儿子做一些补偿,来让自己好受些。可若是有许多儿子呢?他太久没有见到杨艳辉,感情上本来就有些生疏,后来又不小心做了对不起儿子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他那颗怕麻烦的脑袋瓜子很自然地选择了对他来说最能减少尴尬的方式,那就是不自觉地疏远这个儿子——毕竟,他不缺儿子,与其面对一个被自己亏欠了的,相处起来总觉得心虚的儿子。他宁愿去面对那些被他宠着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