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朝秦不暮楚 >

第18章

朝秦不暮楚-第18章

小说: 朝秦不暮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瑜急忙收起满脑子的胡思乱想,笑道:“来来来,喝,不,吃茶吃点心啊!”这年头喝只有“呼喝”的意思,就没喝酒喝茶喝水这说法,吃酒,吃茶,饮水,这才是正确的用词。他一时忘情,差点说错。
几人吃了茶点,连瑜跟许继便提起了学校的事儿,许继知无不言:“虽然现在只是旁听,不过日后你若是考中了举人,九月份以后怕也是要去官学里的,那里的杜进士,王进士还有李翰林都是专门教举人的,若运气不好落榜了,搞不好就旁听就成了正式生,所以最好还是跟先生们打好交道。”
“刘先生呢,最讨厌学生骄傲自满,纵使你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在他面前也务必要说‘只大略地读了两遍,许多问题想问先生’,但这样的话千万不要在陶先生面前讲,他一定会骂你‘ 读了十几年的书,才只把四书五经大略地读了?你还念书干什么,回家种地去吧!’”
连瑜点评道:“这俩人一定是经常吵架但是关系又不错!!”
许继笑嘻嘻地说:“可不是,两位先生经常因为一句释义争得脸红脖子粗,可等放学的是时候,他俩又相携着吃酒去了!”
秦昭奇道:“脾气差这么多,看不顺眼是正常的,关系好倒是蛮稀罕的,对了无瑕哥哥你怎么猜到的”
连无暇笑道:“这两位先生性格南辕北辙,看不顺眼自然是非常正常的,可是国人最重人情,若真是针锋相对的两个人,学校里又怎么会把他们放到一起教课?除非是故意整人呢!可这毕竟是学校,不比官场,这种事情太难看,一般不会有人这么做。况且你许三哥的语气那么轻松,可见他俩没什么水火不容的意思……”
许继奇道:“怪不得爷爷夸你长了一颗七窍玲珑心,果然通透。”然后上上下下地看了连瑜一通:“本以为你是个一心扑在学问上的家伙呢,想不到在人情世故上蛮精通的。”
连瑜笑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嘛!”
几个人说说笑笑,连瑜又跟许继约了明日一起上学,趁着天还没黑,许继与秦昭便告辞回去了。


、第二十八章

此时已经是六月中;许继为了备考,干脆住到了官学;而连瑜也开始了去官学旁听的生活。秦昭倒没有因为这俩人忙起来而觉得闷;每天光是上课就要上三四个时辰;再加上陪弟弟,是不是地出门买买书什么的,过得倒也充实,唯一的郁闷之处便是缺少跟同龄女孩子的交际。
其实江宁官员们家中的女孩子们之间联络颇多,只是秦昭初来乍到;再加上家中没有长辈;别人便是想请她做客或者到她这里做客都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好。毕竟,女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大部分是从她们母亲们的交往开始的。
秦昭虽然没有母亲,但是毕竟是江宁知府的女儿,整个城里,除了吴王家里的那位县主,秦昭怕就是身份最高的女孩子了。秦节的下属们家里的女孩子过去没见过秦昭,她没母亲,所以秦节上任以后没法按照官场惯例让女主人开个宴会认识一下子新同事的家眷们……偏秦昭出身又高,见都没见过,别人家的姑娘也不好意思冒失地请她做客。偏偏最喜欢邀请一大群姑娘的吴王家的几位县主,在秦昭来到江宁前正好跟了吴王妃去开封探亲去了。结果就是,她到了江宁半年,也还没认识什么同龄的闺秀。
不过这种情况很快发生了改变。六月初,吴王妃结束了探亲的旅程,带着几个女儿跟小儿子从开封回到了江宁,她回来不过四五天,秦昭便接到了一封由吴王的嫡女福顺县主发来的请帖,邀请秦昭三日后到吴王府参加赏花会。
秦昭接到请帖,十分稀罕地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想了想,拿着帖子一路奔到她爹那里:“爹,您看我收到了这个!”,然后又冲着在一边看文件的穆维呲牙一笑:“穆叔叔好!”
秦节接过来信看了一遍,伸手递给了穆维:“安国也看看,这是怎么个章程?”
穆维接过来信一看便笑了:“能有什么章程,全城的大家闺秀都给请去了,难道还能特特地剩下阿昭?”
秦节皱眉道:“这么大张旗鼓的!我上午听柏宁远说这位县主给他七个女儿都下了帖子,一人一份。他怕是愁死了,若是只给他夫人下个帖子,还有理由拒绝一下,这样子,非得去几个不可。他家的家境你也知道……去参加个赏花宴,要多花多少钱去!”
穆维笑道:“憋着气呢!堂堂一个县主,看上个男人还被人拒绝了,都要给气死了……”
秦节等了他一眼:“你也留点口德!”
穆维撇撇嘴:“是我不留口德么?实在是这福顺县主在江宁呆久了,她爹是这里的土皇帝,她便也横着走惯了……回了开封,以为还是在江宁么?想要什么别人都依她?太傅跟长公主生出来的麒麟儿,是她想要就要的?也不照照镜子,真当自己是公主呢。”
秦节哭笑不得:“我就说了一句,你就扯了这么多出来,但凡你这张嘴稍微收敛些,何至于”
穆维不耐烦地打断道:“去去去,有完没完,我早说了我不想成亲,看着就烦,阿昭啊,过来让叔叔看看,好像又长高了一点?”
秦节实在拿穆维没办法:“你前天才见过阿昭。”
“你懂什么,这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们阿昭多可爱啊!日后一定不能跟那个福顺县主学啊!”穆维满嘴胡说八道,秦节也不好再说他,当日穆维的母亲,被他父亲失手打死之后,他父亲续娶的继母便是个刁蛮的女人,没少让穆维受罪,这女人是个寡妇,在穆维的母亲死前就已经跟穆维的父亲勾搭到了一起,穆维的父亲对妻子动手有一大半儿的缘故也是这个女人的撺掇。穆维忍了这对奸夫淫妇整整五年,虽然后来一举把这俩家伙都送进了牢里,但是对这种类型女人的阴影却是留下了。
秦昭也稍微知道一点内情,便苦着脸道:“刁蛮县主什么的,想想就很累啊,我可不可以不去啊?”
穆维仔仔细细地看了秦昭一会儿,笑道:“去吧去吧,放心好了,那个县主就算刁蛮,也不好意思欺负你的!”
秦昭:“啊?”
秦节叹气:“安国,你又想逗她,一会儿逗急了你还得哄,何苦呢!”
秦昭反应了过来,鼓着脸道:“反正我看起来只像八岁……县主都十六了,当然不好意思跟个小丫头计较啥对不对?”
穆维哈哈大笑:“阿昭真是冰雪聪明!”说着也不再取笑秦昭,认真地说:“你都出孝大半年了,还没认识一个当地的闺秀,这么下去怎么行?正好有这个机会,好好地去认识几个朋友,以后也好有地方串门。”
秦节也点头道:“还有三天,你明日跟你穆叔叔出去,置办几样适合的首饰……总不能参加个宴会,还是梳个哪吒头吧?”
哪吒头这三个字杀伤力太大,穆维才收住笑,一听这话忍不住又笑开了:“哪吒头,这名字起的倒也神似!”
秦昭被这两个为老不尊的长辈气的直翻白眼,恨声道:“不理你们了,我去找阿弟!”说着跑出书房,走到对面的卧室里去,进屋一看,秦明正专心致志地在床上搭积木,连她进来都不知道、
秦昭看到那磨的光溜溜的各种形状的木块,忍不住叹道:“无瑕哥哥弄得这些小东西真不错,也难怪你喜欢,可惜我小时候都没这些东西可以玩!”
秦明见到姐姐来了,笑嘻嘻地说:“姐姐跟我一起玩嘛!”
秦昭看看那一床的木头块,嘴角抽了抽:“你怎么就喜欢在床上玩啊?不嫌热。”嘴上这么说着,自己也脱了鞋坐到了床上,陪着秦明一起搭起了积木。
秦昭在哪边玩着,穆维却跟秦节说起了关于这个宴会的另一个目的。
“吴王妃这是准备给剩下的儿子们在江宁本地找儿媳妇?”穆维见秦昭走了,便收了笑容道。
秦节道:“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唉,这要不是阿昭总闷在家里不好,我真不想她过去蹚这趟浑水!”
穆维笑道:“有什么关系,世子妃的父亲不过是个六品翰林,便是吴王妃想要给庶子们找个更好的亲家,也要琢磨琢磨。”
秦节点头道:“可不是,再说阿昭看起来又这么小……”说到这里他也忍不住笑了:“长的小还是有好处的!”
吴王风流,子嗣众多,光是前一个吴王妃,便为吴王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现在这位王妃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只是她其中一儿一女都夭折了,如今只剩下一个儿子。这么算来,吴王光是嫡出子女便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如果再加上庶出的子女,那数量更是惊人。除去中间夭折的,吴王目前一共有十六个儿子,二十八个女儿……现在的这位吴王妃,在痛失了一儿一女之后,对吴王的也没有原先那么着紧了,对她来说,反正吴王宠妾那么多,再多几个又能怎么样?五十个庶子庶女又能比四十几个糟糕多少呢?只要儿子平平安安就行了。
吴王妃如今对吴王又带了几个美人进门之类的事情毫不在意,对她来说,闲着没事儿请来城里的贵妇千金们开个聚会打个牌什么的可比对着吴王那堆姬妾有意思多了,故而她也不弄那些让侍妾侍奉自己的花样儿,反正不过是一群玩意儿,爱咋咋,有这个时间,不如开个大宴会——自己那一群庶子的婚事,她总不能不管。
吴王妃对这么一大群的儿子的婚事其实蛮头疼。女儿还好说,怎么说也是藩王家的女儿,便是因为女儿太多,分到每一个头上的嫁妆简薄点,但还是有不少人乐意娶个王女撑门面的。可是儿子们就麻烦多了,身为藩王,最忌讳的就是拉帮结派,所以即使是世子,也不好去跟朝中大员结亲,先吴王妃所生的世子娶的是一个翰林的女儿,而先吴王妃的次子更不能越过哥哥去,索性亲上做亲娶了前吴王妃娘家的侄女,三子则娶了一位当世著名的画家的女儿。吴王妃本人的儿子才九岁,一时半会儿还不用考虑这个问题。所以吴王妃头疼的就是这群庶子的婚事,藩王家的庶子,高不成低不就,说起来也是个王爷的儿子,可是吴王的儿子这么多,分到每一个头上能有多少财产?等到吴王走了,分分钟就要被踢出吴王府过日子,然后成为一个住在市井中的闲散的宗室……
吴王是个天真烂漫的性格,好吧,说难听点,就是只管生不管养,一群庶子庶女丢给吴王妃,他自去风流快活。吴王妃虽然不在乎丈夫风流,可是孩子们的婚事她却不能不管:没办法,时下风气如此,男人再风流,只要不作出宠妾灭妻的事儿来就不算什么错儿,可反过来,如果当妻子的不好好照管庶子庶女,那就是不贤德了,尤其这又是皇家,所以吴王妃就是心中再嫌麻烦,也不能不管庶子们的婚事。
吴王妃这次回开封,除了探亲,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给孩子们找对象儿。江宁虽然繁华,但毕竟远离国家中心,一座城里有品级的官员数量掰着指头就能算清,在这种情况下,吴王那四十多个儿女的婚事显然不可能全在江宁解决,显然,权贵聚集的国都开封是个很适合找亲家的地方。
抱了找亲家的念头,吴王妃一下子带了五个适龄的儿子七个女儿回客开封,其中就包括先吴王妃所出的女儿福顺县主。这位福顺县主今年十六岁,是先吴王妃所生的最小的孩子,名唤杨玉贞。吴王妃生了杨玉贞之后第二年便去世了,吴王对先吴王妃很有感情,对这个还在襁褓里就没了亲娘的女儿百般娇宠。吴王风流,姬妾众多,但却也并不曾因此冷落过两任王妃。吴王这个人,既风流又规矩,对先王妃留下来的这个女儿比那三个嫡子都着紧的多,恨不能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与她。
如今这位吴王妃,虽然肩负着教养吴王所有女儿的责任,而她也确实兢兢业业,把这些女孩子教的不错,惟独对吴王这位唯一的嫡女,说不能说,管不能管,吴王把这女儿惯的一塌糊涂 ,福顺县主本人更是把父亲对她的宠爱利用到了极致:在家里除了父亲跟做世子的大哥,谁都不放在眼里,恨不能化身螃蟹横着走,吴王的庶出女儿们怕福顺县主甚于怕吴王妃。在这种情况下,吴王妃又哪里有兴趣去招惹这个继女?反正对吴王妃来说,福顺县主虽然平日里对她这个继母不甚恭敬,但大面子还过得去。一个女孩子罢了,早晚都要嫁人,她又何必跟这么个孩子计较?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也就是了。
吴王妃兴致勃勃地带了一群孩子回开封,结果一路溜达下来,找亲家的过程却十分的不顺利:吴王的风流实在太有名了,谁不知道他家有将近三十个女儿要备嫁妆,有十几个儿子要分家产……这要多不待见自己的闺女才舍得把她嫁给这样的人家:什么?好歹也是个王子?别扯了,非嫡非长,真没啥体面的,上头王爷公公王妃婆婆,国法家法压死人,前头还有个世子妃大嫂,另外还有一大群妯娌,几十个小姑子,好点的人家谁肯让女儿去受这个罪?吴王妃素有贤名,自然不能给庶子们订的太草率,挑挑选选,勉强定下来两个,剩下三个却死活找不到合适的人家了了。女孩子这边好一些,京里有的是愿意娶个王女的撑门面的人家,可憋屈的是,七个女儿一口气订出去六个,到最后唯一没找到人家的就是吴王唯一的嫡女,福顺郡主。


、第二十九章

其实吴王妃原本已经给福顺郡主找了个相当不错的未婚夫。这个青年叫做李雅;今年刚刚二十岁,他两年前中了举人;正在筹备明年的春闱。不是吴王妃不想给她找个进士;可进士这玩意三年就那么二百个;其中大部分都是已婚的,况且最近的一次春闱在两年前,最新一批进士出炉都过了这么久了,上哪里去给她找残存到现在的未婚进士?当官的更不要想,有品级的官员二十多岁的很好;大部分都三十往上;这个年纪的有几个。总不能让公主做续弦吧?要说这个李雅的条件真不错,他祖上在开过的时候做过宰相,他父亲是从三品的国子监祭酒李继之,以他的出身,还有他的才华,金榜题名是早早晚晚的的事儿。而且难得的是,这李雅为人十分正派,从来不去那些青楼楚馆,脾气也非常好。吴王妃千挑万选,给福顺郡主找了这么个未婚夫,心说这个她应该能满意吧?特特地让福顺县主亲自看人,她自己也表示没意见,吴王妃松了一口气开始筹备定亲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