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朝秦不暮楚 >

第195章

朝秦不暮楚-第195章

小说: 朝秦不暮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契,若换一个皇帝,甚至就是杨蒙本人,倒退二十年,恐怕也够呛喜欢贺秋容这一款。

而做到太后,一个辅政太后,却再不是能够自学成材的问题了!政治是需要天分,更需要经验的,贺秋容一路磕磕绊绊,努力地回忆着死去的杨蒙如何做一个统治者,同时又要不停地学习着她是幸运的,再合适的时候遇到了杨蒙,让已经苍老的杨蒙对她的青春,她的天真无限喜爱……但同时她的运气也是不好的,她太年轻,以至于还没等跟丈夫学会更多的知识与经验,就不得不独立面对这一切。

朝政于贺秋容是陌生的;就像很多年前,她才入宫的时候那样,一切都是未知的;尤其是在杨艳辉死后,她自己的儿子登基后,这种压力越发的大了: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从小接受的不过是最普通的的名门闺秀的教育的女孩子,能够吟诗作赋已经很了不起了,政治,那是什么东西?

贺秋容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地走着,她的儿子太小了,完全不像杨艳辉那样不需要她操心什么——无论是朝堂上还是生活上。她努力地学习着政治,也想照顾好儿子,但儿子的身份注定了他们无法像普通的母子那样相处。更糟糕的是,她正在主持一场改革,她的丈夫到死还在念念不忘的改革。

税改首先需要清查土地,撼动的是权贵们的利益,被相当数量的官员所反对所憎恨那是一定的。如果杨蒙还在,他执政多年的威信摆在那里,这场改革会有非议,但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难。然而他死了……

杨蒙死前,有相当一段时间把杨艳辉带在身边,给他讲各种国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税改这一片:“我知道你尊重你的师傅,你要继续尊重下去,他的税改方案对这个国家很有用,坚持下去,这个国家会是一个新模样。”

杨蒙也对贺秋容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别的都不提,我只要你记住一件事儿,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都要支持连瑜,支持他的改革!我知道这很难,但是秋容,十二郎还小,威信不足,连瑜又太年轻。秋容,我让你做太后,一方面是保护你,一方面,也是希望你能够以太后的身份帮他们扛着这份压力!”

杨蒙去世十七年,支持改革的这些人披荆斩棘地走着,皇帝从少年换成幼童,身居高位的官员们一大半儿都反对税改,纵是贵为太后,这种压力也大的几乎让她窒息。

幸运的是,他们坚持下来了,从杨蒙开始推行税改,到今天,一条鞭法已经推行到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当然,,这种成绩随时有可能倒退:毕竟,也只是刚刚时兴,时至今日,贺秋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梦里,可以骄傲地告诉杨蒙:“陛下,我答应你的事儿,我努力做了,我会继续努力下去,做得更好。”然而她却没法理直气壮地告诉皇帝另一件事儿:她无法对他说,她把儿子养的很好。

正宁十年,依然是三月:

尉迟明珠轻轻地给贺秋容捏着肩膀,贺秋容微合着双目,静静地坐了好一会儿,才随意地说了一句:“陛下昨日问我讨你,想让你给他做个昭仪,我没有直接答应,说要问问你的意思,嗯,你跟了我这么久,做昭仪是太委屈了,你若是愿意去陛下那儿,我便给你讨个妃子做做。”

尉迟明珠的动作顿了顿,然后轻声道:“太后,陛下那里什么样的美人没有,哪里就缺我了,我还想给您多跑几年腿呢!”

贺秋容点点头,然后微微笑了笑:“是啊,他那里什么样的美人没有,偏就要跟我讨你,呵,梁德那些人,还真教了他不少的东西!”

尉迟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心里话:“太后,您不能再纵容下去了,陛下年轻,太容易被这些人撺掇,您是在该以雷霆手段把这些人处理一下,以儆效尤,也让他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贺秋容轻轻摇了摇头:“便是把梁德贬了又如何?便是把他杀了又如何?没了梁德,还有张德王德李德胡德!把他贬了,陛下只会越发觉得他是忠臣,呵呵,其实关键不在于有谁说了什么,而在于陛下愿意听什么。”

贺秋容也知道,年轻人都是有叛逆心的,这种叛逆需要疏导。在一般的家庭里,家长们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流,以及隔绝一些不良的影响而慢慢地把孩子一些不好的苗头掐掉。然而,这些办法,在身为皇帝的杨艳宏身上,统统没有用。

杨艳宏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贺秋容没办法去阻断那些诋毁她的人与皇帝的联系——那只会让她跟儿子更不亲近,至于交流:哈,这不是一般的孩子,身边聪明人太多了,你把道理说的再透,一转眼还会有人给你扳回去!而最关键的是,当事者只愿意相信他认为的事实。

想到这里,贺秋容叹了口气,慢慢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尉迟明珠走上虚扶了她的胳膊,才走到外头的小院里,便有宫人禀告,说太傅大人到了。

贺秋容赶到雅颂阁,见连瑜已经坐在椅子上了,见她进来忙站起来行礼,贺秋容点头回礼,然后走到高几旁的软榻上倚上去:“今日休沐日,你怎么也不好好休息一下。

连瑜摇摇头,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纸封来,递给了贺秋容,贺秋容展开看了,眉头拧成一团:“蒙古人不是被打的北迁了么,怎么又冒出来了?这些人疯了不成,就不怕死么!”

连瑜叹了口气:“战死也是死,饿死也是死!来抢劫的话,被大郑军队砍死之前,好歹能吃口饱饭。这几年的天气越来越糟糕了,过去三五年有一次大雪灾,现在几乎年年都有!一场大雪过去,那些牲畜就死个七七八八……十年里遇到一次还能缓过来,现在年年如此,他们想要往南边走也是难免的了。”

贺秋容的嘴唇绷成了一条直线,脸色越发阴沉:“太傅曾说过,这种天气还会继续糟糕下去

!”

连瑜点点头:“是的,五十年内不会有改善。”

贺秋容猛地站了起来:“五十年!五十年!”她绕着茶几走了一圈,重又重重地坐了下来:“即使这句话听你说了无数次,我还是会觉得满心无力!你让人弄来的那些玉米土豆真不错,产量高,还有那些顺风车水车。现在各地粮仓都是满的。现在就算遇到个旱灾什么的也不怕了,我真得谢谢你,谢谢阿昭。可是,咱们虽然不太怕这些天灾了,却抵不住大郑周围的这些人怕啊!他们过得不好了,要饿肚子了,就会跑到我们这里抢!五十年,五十年!难道这五十年都要日日提防么?”

连瑜肃容道:“不会有五十年的,这么下去,草原上的各族二十年就要灭种了。”

贺秋容苦笑道:“对,我们不怕他们,这些人已经被冻的饿的差不多了,只需要守住北线,他们早晚要死光……”她目光游移,不确定地看着远方:“可是他们死绝之前,我们大郑不知道要死去多少勇士!太傅,你可有什么办法?”

连瑜看看贺秋容:“办法不是没有,只是需要时间,也比较冒险。”

贺秋容看看他“你说!”

连瑜道:“我让人寻了集中适合在南疆等地种植的棉花等作物,请了商人在那里种植,嗯,那地方缺人,我想着,可以花钱雇佣牧民帮着种棉花,随便开些作坊纺线。”

贺秋容闻弦歌而知雅意:“你的意思是,给他们一条生路,我们也就安宁了!”

连瑜点头道:“但是这个很难,牧民悍勇,不好管理,而且本就是敌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朝堂上,只怕会有很大争议。”

贺秋容想了一会儿,轻声道:“我不想说什么上天有好生之德,这懂事空话,于我而言,大郑的子民才是最重要的!我不想因为寥寥的几个草原人因为饿急眼了就跑来边境烧杀抢掠,毕竟士兵再多,也不可能站成一排把边境封住!”

连瑜道:“只怕会被人说成引狼入室!”

贺秋容看了他一眼:“哼,少挖了坑坑我!你方才才说了是在南疆,那地方有大宋的军队么?分明是块无主的荒芜之地,我现在只怀疑那鬼地方是不是能种出来东西!不都说是不毛之地么?”

连瑜道:“只是人少罢了,其实没有那么糟糕,缺水,但是种棉花什么的很不错,而且——”他的嘴角微微一扬:“棉花什么的,能保暖,但是不能吃!想做成棉花衣裳还得费点功夫呢,抢了那东西走照样饿肚子……粮食什么的,从南边往把那里运,用棉花换粮食!他们领了工钱也可以换粮食。但如果要兴风作浪把边境的安宁给搅和没了,粮食也就送不来了。天气越来越冷,棉花的种植面积一直太小,平民老百姓冬天很难熬,正好借此提高一下棉花的供货量。操作好的话,从中还能赚上不少。”

贺秋容点点头:“这件事情你看着办!嗯,先不用大张旗鼓的,试试再说,反正不是在大郑的国土上……嗯,老样子,交给阿昭如何?官府出面太招人眼,让阿昭操作吧!”

连瑜皱眉道:“阿昭做的话一定能做好,只怕有人会往她头上泼脏水……太后还是下个旨意吧!”

贺秋容叹了口气:“你说的是,毕竟是在边境处,又是跟外族打交道,太敏感了。我怎么也不能让人把里通外国的帽子往阿昭头上扣啊!”她说着有些暴躁:“这两年,眼见着宏儿长大了,有些人越发的肆无忌惮了!”

连瑜看看贺秋容,轻声道:“陛下马上就要大婚,大婚之后便要亲政,太后,您真的要如那些人说的,把权利交回到他的手上么?”

贺秋容冷笑道:“他们想得美!想让我交权,然后他们就可以让陛下顺着他们的想法走了?做的好梦!”

连瑜道:“可是陛下眼见着一天比一天大了,总要有个说法!”说到这里,连瑜皱眉道:“我的意思是,还是把那几个人拉下马吧!先让陛下少受一点影响,其他的慢慢来。”

贺秋容冷笑道:“这办法你自己信么?他是皇帝!你顺着他没问题,要是做的跟他想的不一样,便是再为他好又有什么用?换了这个还有那个!我不管他怎么折腾,在税法没有真正稳住,他没有改好之前,我是不会放手的。”

连瑜看看贺秋容,心中有些担忧,但也知道这不是他能操心的,只得叹气道:“你总不能就这么跟他顶着干啊!”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起来,贺秋容气的直拍桌子:“是我跟顶着敢么!是他跟我顶着干!这几年来他给我找的麻烦还少么?立个皇后,好好的王家女不要,非要什么孔家女,我呸!什么圣人后人,我最恨的就是什么狗屁圣人了,想进宫就给我老实当个婕妤!我倒要看看,他在朝堂上喜欢满口仁义道德的假正经,回到宫里也想听这种人念叨?”她说着猛地站了起来:“你别跟我和稀泥,我知道你并不喜欢他,甚至是讨厌的,对不对?”

连瑜眉毛都没皱一下:“太后,换了您,要是有人要让真真公主给他做小老婆,您对这个人能有什么好想法?可他是君,我是臣,我只希望太后能把陛下从邪门歪路上拉回来,不要再糊涂下去了!”

贺秋容颓然坐倒:“他现在已经越走越歪了,竟然想要让我把明珠送给他做昭仪。你看他有多迫不及待?他还没亲政,就想着砍了我的一只手,等他亲政了呢?他是不是很不得把我关到园子里一辈子不要露面他才甘心?”

连瑜垂首道:“陛下孝敬太后,不敢做出这样的事情的。或者太后应该趁着筹备陛下大婚的事情,多跟陛下说说话,联络联络感情?孩子成亲了,就是大人了,我家静儿当日就跟长不大似的?可快成亲哪阵子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一下子就懂事了,太后总要试试看的。”

贺秋容看了连瑜一眼,终于缓缓点点头:“我试试看。”

连瑜跟贺秋容又说了一会儿话,便告辞,他慢慢走出宫,迎面正看到一群人簇拥着杨艳宏走了过来,他往路边闪了闪,拱手冲杨艳宏行了个礼,杨艳宏看看连瑜,皮笑肉不笑地说:“太傅这是刚从母后哪里出来?母后现在的心情应该不错吧!”

连瑜看看杨艳宏,一板一眼地说:“太后才得了北面遭了春旱的消息,心情很不好,正好陛下到了,想是听说了这件事儿?想要跟太后商量一下救灾事宜么?”

杨艳宏被连瑜不轻不重地堵了一句,心中恼火,待要发作,总算想起来面前站着的是权倾朝野的连太傅,心里头诅咒了一万遍“待我做了皇帝,定要让你好看!”,脸上还是挤出了笑容,跟连瑜告别,朝贺秋容的寝宫走去。

第281章 贺氏春秋(二)

贺秋容跟连瑜说了一会儿话;几个国事上的大麻烦都有了头绪;她的心情十分放松,便走到镜子跟前坐下来;认真地对着镜子照照:“明珠,你看我的眼角纹是不是又重了些?”

尉迟明珠笑道:“哪里重了?分明就是那么浅浅的一点点,纯粹是您昨天睡得太晚了才显出来;一会儿让人拿牛乳来洗脸,然后好好睡一觉;保证明早什么都看不到了;还跟二八少女一样!”

贺秋容忍不住笑出声来:“你倒是会说话!我要是十六岁就老成这样;哪里还进的了宫?嫁都嫁不出去了!”

尉迟明珠忍笑道:“谁说嫁不出去;太傅都说太后甚美,不敢直视太后呢!”

贺秋容哈哈大笑:“喝醉了的玩笑话,你也当真?那家伙从年轻的时候就惯会讨小娘子开心,他的话听听就成,千万别信!”

杨艳宏正好走到门口,听到贺秋容跟尉迟明珠的对话,脸色越发阴沉,伸手扫了帘子进来:张口便道:“看来连大人是跟朕撒谎了呢?说什么母后因为北方雪灾心情抑郁,呵呵,幕后的心情明明就很好嘛!或者是见了连大人,所以什么不开心的都忘了!”

贺秋容听杨艳宏阴阳怪气,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她对着镜子看看身后的儿子,伸出手来,慢条斯理地给指甲带上指甲套:“皇帝这话什么意思,我竟听不懂!”

贺秋容并没有站起来,只是在圆凳上转过身,直视着自己的儿子:“麻烦陛下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然后给我解释解释,你对你的母亲说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

杨艳宏原本就因为跟孔婕妤吵了一架,心情极为不好,这会儿看到艳光四射完全不像快四十岁的人的母亲,心情越发暴躁,闻言便冷笑道:“我的话什么意思,难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