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朝秦不暮楚 >

第83章

朝秦不暮楚-第83章

小说: 朝秦不暮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劝地扶到梳妆柜前坐下,把她的头发拆了,让人拿了剪子过来,细细地给她剪了一道密密的刘海遮在额头上,然后笑道:“看,这不就什么都瞧不见了?比你平日还显得小些呢?”穆巧巧对着镜子一看,果然看不到伤口了,可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没嫁人的小姑娘才在前头留刘海呢呢!”说完了又觉得不对,自己这算什么呢?说穿了在这个家现在正经的妾都不算,别人也叫她姑娘的。

连瑜倒是不以为意,笑道:“我早就觉得你们的发型丑了!但凡结婚就把头发梳上去,更恶劣的还有拔鬓角的!好好的一头青丝全都捆的结结实实也就罢了,有人还把前头的发际线拽的那么靠后,生怕自己不显老啊!管什么风俗呢,我觉得好看就行了!”

最后一句话实在管用,穆巧巧的的灰暗心情当即得到了缓解,可心里还是打鼓:“不过是遮着,头发下头还不是一样的丑。”

连瑜笑道:“这还没半个月呢,伽才掉下去,时间长了颜色就没这么明显了。我估计最多一两年,这伤口就会淡的不仔细看不出来,那时候刘海就可以梳的薄一些了,甚至随便扑点粉就看不出来了。你不要看你的伤口这会儿吓人,其实并不深的,要不然你早就没命了!”

连瑜不是医生,按理说他的话应该是没什么说服力的,奈何在穆巧巧眼里,他的一句话比医生的十句话都管用,再不去胡思乱想,每日里只是安心养伤。

相比之下燕惜惜则忙多了,连瑜给她的零花钱够多,她便让人给她请了大夫为她看身体:做她们这行的,谁没喝过些绝经的药?她的运气好在身体发育的晚,十七八岁才来月事 ,那些乱七八糟的药只吃了一两年,况且中药这东西效用本就比较缓,这类药更是没有万能的,有时候喝了许久月事还会时不时地出现呢,要不然怎么打胎药在青楼卖的那般好?所以只要没有流产之类的经历,这些药停上几年,身体还是有很大几率的可能恢复的。只是燕惜惜不敢大意,还是请了妇科的大夫过来与她瞧:那大夫专看妇科,怎会不知道她们这些情况?看看燕惜惜,果然脉象不大好,便与她开了些调养的方子让她慢慢吃着,但也说明这事儿急不得。

连瑜也知道燕惜惜请大夫,问她是不是病了,燕惜惜也不刻意隐瞒,只说觉得在那处地方呆的久了,身体怕是出问题,所以找大夫看看。连瑜听了也没多想,随口嘱咐她日后看病不要花自己的零花了,挂府里的账,这是正常开销。燕惜惜心中越发地感动:莫说是为了自己日后有依靠,便为了报答连瑜对她的好,日后她也得为他生他三两个个儿子才还的清呢!

待穆巧巧的病好了,正赶上连瑜接芳姐回来住:芳姐如今大部分时间住在秦昭家,只偶尔到儿子这边住,前阵子穆巧巧生病,府中忙乱,连瑜便没接芳姐回来,这会儿见家里安宁了,便带人把芳姐接回来住一阵子。

那燕惜惜跟穆巧巧是何等样人?别说燕惜惜这个前花魁了!就是穆巧巧,那也是当日她们楼里出类拔萃的小姐。这二人察言观色的本事哪有白给的?看出连瑜对生母十分尊重,这二人在芳姐面前表现的无比乖顺外加处处讨好。芳姐本就是个老实人,轮心眼哪里比的上这两人?没几日便被这俩姑娘哄得差点忘了自己的亲儿子!高高兴兴给她们一人做了两只大荷包,只把这两个姑娘差点吓疯:我的亲娘咧,我们是来讨好您老人家的,不是来累您的!您这么干真的不是对我们好,是给我们惹麻烦咧!于是齐齐劝芳姐莫要如此,芳姐却压根不明白为什么,只把一向伶俐的燕惜惜都快气哭了:我的个苍天啊,这么个木鱼脑袋的娘,是怎么生出八面玲珑的连公子来的?正常的老太太不该是拿了盒首饰送小辈的么?哪有亲自做针线的啊,关系搞反了好不好?

两位姑娘被雷了个半死,又见怎么劝芳姐她还是不放弃做针线送她们这个坑爹的爱好,心中无限苦逼,最后还是觉得跟连瑜说一下比较好:要是被他误会她们欺负他的娘亲可就麻烦了!连瑜听了也十分无语,他这亲娘姿态摆的可真不是一般的平易近人!闲下来问芳姐是不是很喜欢这俩人,芳姐有些不好意思:“我倒是挺喜欢的,只是她们对我毕恭毕敬的,我别扭得很。”

连瑜嘴角抽了又抽,彻底放弃让他老娘摆出老太君的谱的不切实际的幻想,没几日便送了芳姐回秦府:原来芳姐急着见冯先生,说是要跟她研究如何把道德经绣到冯先生新裁的道袍上……这个构想实在奇葩且新潮,连瑜觉得自己实在不该阻碍芳姐的创作热情,虽然不舍,但还是让人把她送回了秦府。燕惜惜跟穆巧巧长出了一口气:呼,跟老姨娘相处真忒玛不容易,还是要徐徐图之,待熟悉了她的脾气再去套近乎比较好。

*****************************

连瑜这边鸡飞狗跳,且与穆巧巧的故事又为江宁城里增加了不少谈资,秦昭听说了,却并没有往心里去:她忙着呢,才没工夫操这个心!她这几天很开心,因为书楼已经基本改建好了。

小楼的墙面地面都用糯米灰泥重新抹了一遍,弄的严严实实,老鼠便是长了钢牙铁爪也挖不出洞来,搅灰泥的时候,里头还加了驱虫的药。因为要用玻璃窗,所以原来的窗户全都被拆了下去,让木匠成了能嵌玻璃窗户按上去。

书架倒是不用买,赵居士那里有现成的,搬进来之前只许再用药熏熏,除了虫便成,但是桌子椅子需要另做一大批。

连买房子带装修,正好花了两千两——连瑜死活没收秦昭的玻璃钱,这事儿好歹也是为了他自家的生意,反正这阵子零碎生产的玻璃规格不太统一,是正经的试验品,本就不准备卖的,正好书楼的窗户也是要现做的 ,索性依照了这些玻璃的规格来做。

这些试验品玻璃颜色不一,透明度不一,最后做到窗户上的效果忽然出奇的好:比如楼上光线相对比较好的几个房间,都用了带了彩色的玻璃,有浅蓝,有浅绿,有些薄里还带了纹路,看着十分别致 ;一楼的房间玻璃几乎都是没带颜色的,尤其是对这院子里的一排窗户,全用了全透明的玻璃。中国人在窗户上其实不算欣赏全透的,这一点秦昭清楚,所以建议全都用半透明的。但是连瑜认为书楼这种公众场合很没必要讲究这个——总要让人看到他们有透明的玻璃啊!比如家学,私塾,甚至官学里用上透明玻璃,老师家长都不用进屋仅能看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是教室必备的神器啊!当然,他这个见鬼的理由听得秦昭囧囧有神,无瑕哥哥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啊?

七月中的一个休沐日,赵居士的书楼在关闭了将近一年之后,终于在新的地方重新开放了。之所以选择休沐日开始开放,是因为这一天学生们不上课,官员们也不上班——赵居士便请了秦节过来剪彩。

其实老先生也搞不懂这什么剪彩是啥说法,反正秦大姑娘前几天跟他介绍什么剪彩仪式,取个好兆头。赵居士一听,这好啊!听着就听吉利似的,至于是不是古时候真的有这个做法,管它呢,投资人都说了,他有啥的意见?等秦昭前脚走了,后脚他就写了帖子请秦节过来剪彩……只把穆维拿着信乐的打跌:“这个老滑头!谁说他迂了?这到底哪里迂了?”

穆维却毫不意外:“有的人撞得头破血流也不肯改一点,可大部分人还是会学着顺应些人情世故的,这赵居士学聪明了,如今书也保住了,书楼也开起来了,稍微活动一下,把名字写到府志里头是不成问题的,他一个老秀才,别的还能图什么?就这些就够他笑上后半辈子了。哼,像曾益之那种蠢货绝对是凤毛麟角!”

在一旁的秦昭连话都不敢接,她十分确定穆维跟那位连伯伯的关系绝对不像他嘴里说得这么糟糕,唉,这种表达感情的方式虽然有点奇怪,但以穆叔叔的别扭劲儿,这样子真是一点都不稀罕。




122、

书楼开门那天;穆维看在女儿的份上,果然跑去帮忙剪彩;咳咳;不能叫剪彩了;这个奇葩的行为用在这么庄重的场合纯粹是胡来,赵居士当初想要这么做完全是看在是秦昭提出来的面子上。可秦节却完全没必要给秦昭这个面子:“这奇奇怪怪的东西;等你自己开铺子什么的再这么弄,好好的一个书楼,又不是指望赚钱的,弄什么开门红;胡闹!”

秦昭其实也只是听连瑜说了这种开业方式,觉得好玩儿才跟赵居士说的;这会儿爹爹一讲,她也觉得采这个兆头完全没必要,嗨,等隔壁的学生宿舍开始营业的时候让无瑕哥哥自己用吧!

有知府大人出面,书楼重开的那天前来捧场的人层次就高多了。虽然秦节并没有大肆宣扬,不过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秦昭在街上来回跑了两三个月,忙里忙外的忙这个书楼,但凡有点身份的人家,稍稍一打听,便知道知府大人的闺女掏钱给张居士弄书楼,等书楼重开这一天,人多的小院子都挤不下来了。

张居士好歹也活了五十多年,或许过去有点迂,但现在总归开窍了许多,再加上他毕竟是个文化人,文化人有几个不会说话的?当着许多人的面,大大地赞了秦大姑娘一番,他文采不错,讲起故事来十分生动,经过他这么一润色,整个故事听起来蛮感人的:

江宁知府的女儿秦姑娘从小敏而好学,十分喜欢读书,听说本地有一位张居士家里有许多许多书,便央求父亲带她上门借书。她来到张居士家里,见到几万本书乱七八糟地堆在黑漆漆的屋子里,十分不忍,只说这书有灵,一定会很难过落到如此境地,说着说着便忍不住哭了起来。后来秦大人便对女儿说,你若是不舍得这些书蒙尘,便帮张居士给这些书找个落脚的地方吧!秦大姑娘便止住悲声,问张居士盖个书楼要多少钱……

众人听得十分过瘾,啊啊啊啊这位秦大姑娘可真是个多愁善感又有品味有善心的姑娘啊……秦昭坐在书楼一间小耳房里,打开窗户,隔着纱帘子听外面的动静,脸都气歪了,我什么时候哭了啊混蛋?还“不禁掩面而泣”,泣你个头啊!觉得书有灵会难过的明明是张居士你自己吧?喂喂你过去一定没少因为书没地方呆偷偷抱着枕头哭对不对?不要栽赃到我头上啊!

不过,尽管心中不停的吐槽,秦昭也明白,这张居士算是为他们父女撑足了面子了!这件事儿一出,谁不赞秦节教女有方?他的女儿吧嫁妆钱都拿出来捐建书楼了,读书人谁提起他家不得赞一赞?至于秦昭,更不用说了……未婚女孩子出名什么的很多时候其实不见得是好事儿,比如那位曾经是江宁第一才女的贺千金,不就是因为出名而招来了灾祸么若不是被盛名所累,又怎么会被人算计,好好的一个姑娘,被坑进了皇宫给个年近半百的老头儿做小老婆。而当初蓉娘稍微出了点名,不也是赶紧就躲了去,再不敢出风头,生怕惹来麻烦。

而秦昭出的这种名,只有好处,几乎没有任何坏处:这种爱书,有钱,还风雅,平日里又不怎么招摇,一出手就是这种大动作的姑娘,矮油,不要太受欢迎啊!当场便有几个酸书生忍不住做起诗赞颂起了秦昭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等等,你说的那个身材修长体态优美的美女是谁?喂喂我没见过你啊你不要乱说……

书楼还没看门呢,秦昭就被雷了个半死,这都是什么人啊!怨不得连瑜说千万不要听男人的鬼话,我勒个去,都没见过我呢,就敢作诗歌颂我的容貌……可见男人给女人做的诗全都是鬼话!

幸好这样的神经病不多,秦节也当即表示谢谢你们夸我闺女,可是她不咋出门,大家就不要随便夸她了。此言一出,众人齐齐看向前头作诗的那文人:我擦,当着人家的爹yy人家闺女的长相,那是知府家的千金,不是你家隔壁刘二丫,虽然大家都知道秦知府家的千金其实经常出门,不过人家出门从来都是坐着车,前呼后拥一群下人,你个酸货见得到么?YY个屁啊,找死么!那酸秀才也反应过来,赶紧道歉,说自己只是仰慕秦姑娘的人品,一时忘形,然后又画蛇添足地加上一句:我想着如此品性高洁的秦姑娘,一定生的如花似玉……

你怎么不去死啊!秦昭心中抓狂,这哪里来的活宝?琉璃坐在秦昭身边,已经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姑娘这家伙是不是个傻子,哈哈哈这还是个秀才呢,蠢死了蠢死了……”

各种开场白结束,张居士便领着众人过来参观宅子。

这不是什么繁华的路段,一千二百贯买来的二层楼实在不算小,上下共有十二间,因为是梁柱结构,连瑜便出主意,索性把一楼中间的隔墙都拆了,除了边上管理人员留了两个小耳房做笔墨纸砚的仓库以及放资料什么的,上下两层全都一眼看的到头。

赵居士领着众人进了一楼,一楼是抄书的地方,从东到西是一排一排的桌椅,粗粗一数足足能坐二三百人,本就是五六间房子打通的,整个楼层里除了几个大柱子,就看不到其他的遮挡物,十分的宽敞。当然,最让人惊叹的还要数屋里的采光了!没有遮挡物的房间采光本来就相对较好,偏偏这窗户又是玻璃的,越发显得无比的亮堂。

早有人听说秦千金在这楼里用了玻璃窗户。玻璃在前朝比较常见,但能拿玻璃做窗户的人家还是凤毛麟角的,亲眼见到的并不多。许多人想象过玻璃窗是什么样子的,但亲眼看到,这种震撼力还是相当厉害的。

这房子实在太亮堂了!北面是半透明的白玻璃,比最薄的窗户纸还要亮,当然,效果上也很像窗户纸,白白的半透明,只是比窗户纸可结实多了!比较让人震撼的是南边全透明的玻璃窗:院子里的绿树红花芳草茵茵,还有透过数缝能看到的蓝天白云……天啊,坐在这样的屋子里看书,这心里得有多敞亮?

顿时便有雨秦节相熟的人问秦节,这玻璃什么价钱。秦节哪里肯说,只笑道:“这是连解元那家玻璃店里卖的东西,小女当日拿她母亲的嫁妆再店里入了点股,如今这个书楼,全是她花自己的分红弄出来的。房子的价钱我还知道点,可这玻璃是她直接从店里挂账拿来的,我实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