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之大民国 >

第36章

穿越之大民国-第36章

小说: 穿越之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两个好友招到了军中。
    梁赞丢下帘子,啪的一声,打开了一把折扇,这是他从家乡带来的李锦记的杭扇。这人喜好读书,自号河上公,常年在自家桑园边的小河上泛舟钓鱼。
    见梁赞也支持包小松的意见,陈驰笑道:“你又有什么馊主意了?”
    对包小松的抱怨,陈驰可以不当回事,但是梁赞的话,他却是要听的,因为这个人从来不会说废话。
    “就算是馊主意,你要听吗?”
    “听,干嘛不听,不听我要你这个参谋长干嘛!”
    “那好,我就说了。”又是啪的一声,梁赞合上了自己的杭扇,道:“你应该明白,这次战事一旦开启,恐怕就是一场大战,而且很可能是中国最后一场大战了。”
    “哦?何以见得!”
    “此战后,北洋势力将被连根拔起,以后天下就是【割命军整府】的天下了,你觉得我们还有机会再打这么痛痛快快的仗吗。”
    “那你的意思是让我去要人?”
    “没错,此战过后,不管今后怎样,我们这些人都应该奠定以后在军中的地位了,你以为凭着手下这三千人,我们能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又能在这次战争中,做出什么成就。这次不是上次打冯玉祥了,这次是两个不同势力间的殊死搏斗,胜败在此一举。”
    陈驰放下书,反复盯着两人看着,突然道:“那你们认为我们需要什么?”
    “炮兵!”
    “骑兵!”
    两人几乎同时说道。
    陈驰大笑道:“真不愧是我的好兄弟,真跟我想到一块去了。”
    梁赞笑道:“你的心思我们自然能想到,我还能想到,你为什么还只是一个师长,而李忘川那个小子却成了集团军的参谋,跟司令一起制定作战计划!”
    包小松不知所以:“啥啥,你们说啥呢。”
    梁赞道:“说啥,你问他啊。”
    陈驰看着梁赞道:“时逢乱世,还是手里有兵权的好,不知道我的想法跟你的是不是相同。”
    梁赞没有说话,又是啪的一声,合上了手上的杭扇,一转身摇头晃脑的迈出了陈驰的军帐。包小松一副莫名奇妙,等转头在看陈驰的时候,发现他又在看《史记》了。
五十七节 最强的动力
    “好大的口气,你敢要我的炮兵旅,还要增添一个骑兵旅,你驾驭的了吗?”
    当陈驰一副委屈的向赵书礼抱怨自己明明是一个师的编制,却仅仅只有一个旅的兵力的时候,赵书礼问他想要增添多少兵力的时候,陈驰回答要一个骑兵旅和一个炮兵旅,赵书礼如此回答他的要求。
    陈驰笑道:“驾驭当然可以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吗。”
    赵书礼道:“你比得上韩信吗?”
    陈驰打哈哈道:“韩信算什么,我起码不会受胯下之辱!”
    赵书礼冷笑道:“韩信能受胯下之辱,但是韩信不会背叛刘邦。”
    陈驰面色一凛道:“司令这是什么意思?”
    赵书礼轻轻笑着,从办公桌上站了起来,然后踱到窗边。
    这里是包头西郊大营,沈广聚走后,赵书礼让人把这里翻修了一下,又屡经扩建。现在营房训练场等可以容纳十万大军,过去的木质营房也变成了砖瓦结构,并修建了浴室,球场等公共设施。
    看着窗外,水泥广场上作训的一队队士兵,赵书礼招呼了一下陈驰。
    陈驰一身蓝色军装,此时北地的天气还是很冷的,他身上还穿着军呢大衣,大沿军帽戴的端正。他顺着赵书礼的手势走到了窗边,看着窗外的一队队喊着号子的士兵,不知道赵书礼要说什么。
    “我听说你喜欢看史记?”
    “是,司令。”
    陈驰开始谨言慎行了,他觉得自己现在得小心每一句话了,提到韩信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失语了。
    “你喜欢哪一篇?”
    “嗯···刺客列传!”
    “哦,不错,春秋烈士,重义轻生死。”
    “司令也喜欢吗。”
    “我喜欢看货殖列传,哈哈,其实如果不是乱世,我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商人,每天赚赚钱,玩玩│女人。”
    “???”
    “你看看外面这些兵,都是好兵啊,如果都是你的兵,你会怎么样?”
    “直抵黄龙府,与诸军痛饮!”
    这话是岳飞当年说的,陈驰不假思索的就说了出来。
    赵书礼又问道:“你知道岳飞当年为什么要死吗?”
    “史家有定论,奸臣昏君当道,迫害忠臣自断柱石。”
    “嗯,秦桧是不是奸臣我不能肯定,你说说赵构是昏君吗?”
    “这个?应该算是吧。”
    “一个昏君,能让宋室苟又延残喘一百五十年?”
    “这···他确实是让宋室延续了百五十载,可是他没有光复旧土,否则到是能跟光武帝刘秀相提并论。”
    “宋室衰微,你认为当年有能力光复旧土吗,而岳飞等人却要强行北伐,这合适吗?”
    “司令的意思是岳飞不识相了,所以他才该死吗,在下不敢苟同。”
    “他不是该不该死的问题,死是一定要死的,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手下的军队叫做岳家军,而不是赵家军或者宋家军。”
    “属下明白了,属下绝没有建岳家军的想法,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属下只愿为司令鞍马坠蹬,绝无二心。”
    “哈哈,你不用给我表忠心。我从没想过要当皇帝,你知道我想干什么吗?”
    “请司令赐教!”
    “送你句话吧,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陈亮的词?”
    “没错,这可不就是眼前我国的情景吗?”
    “是啊,军阀当道,好不知耻,一味的崇洋媚外,看我国土上,日本兵,美国兵,还有红头发的印度兵横行,当真是万里腥膻,真是耻辱,是该有个人来清扫清扫了。”
    “你只看到了万里腥膻吗,这句诗的文眼其实在那个‘耻’字上,这才是当今国人的现状。国破如此,却无人知耻,人人只想分享荣耀,却不愿背负耻辱。你知道吗,在我眼中,中国这个国家,她天生就应该做第一流的国家,中华这个民族她当是第一流的民族,否则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没有存在下去的意义。”
    第一流的国家,第一流的民族!
    陈驰心里不停的默念着这句话,他感觉一股沸腾的热情从胸中勃发,无可抑制。
    这时候突然有人敲门,孔韧走了进来,一副疲惫的神色。
    孔韧和陈驰这两兄弟自从上次后,赵书礼给他们做了调解,已经相互理解了。见面后,孔韧没有像上次那样对表弟大吼大叫,只随便的打了个招呼,就一脸无奈对着赵书礼叹气。
    赵书礼知道他什么意思,这家伙心怀一腔实业救国的心思,工作起来热情洋溢,但是这种人往往,热情来的快退的也快,因此经常就会变得心灰意冷,这时候就找赵书礼诉苦,找安慰。这种事已经不是一次了,因此赵书礼一看就知道,这家伙又没劲了。
    “司令,如果没其他事情我就先告退了!”这时候,见到孔韧到了,陈驰敬了个军礼,对赵书礼道。
    “不急,一起出去转转吧。”
    赵书礼说道,然后吩咐警卫员人背马。
    警卫员回报说外面下雨了,一看果然青蒙蒙的小雨开始飘散,但作训场上的士兵仍然喊着号子,走着队列或者跑步,或者军姿等等,这些都是新兵,但也都是好兵。经过德式改造,不得不说赵书礼手下已经有了一只不错的陆军了。
    “那就备车吧!”
    赵书礼又吩咐警卫员道,警卫员接令去了。
    很快三人就坐上了一辆四轮的大马车,不是很华丽,但是结实,用的是附近山上采伐的木料制作。
    “赵兄,你为什么不买一辆汽车呢,现在包头的路算是很好了。”
    在车上透过车窗往外看着,孔韧很随意的问了一句。
    赵书礼轻叹一声:“等我们自己能造汽车了,我一定买一辆。”
    “我们自己的汽车?我们的车!”孔韧喃喃着。
    包头现在分了两个区域,老城和新城。
    老城是过去晋商时候的城市,街道四平八稳,但是狭窄,下雨天经常积水。城内主要是商业活动,银行米铺,许多山西商人和家人住在这里。而新城是赵书礼几年前开始扩建的,有南北两条宽阔的水泥大街纵横交错而过,道路两边是大大小小的工厂,大部分是砖石结构。说起这砖来倒也有些意思,刚开始的时候大家盖厂房自然无所谓,在附近村子的砖窑采购就好。可是当德国顾问们到来后,利用贷款和德国设备要在这里新建几家工厂的时候,这些德国工程师不干了,说这些砖都不合规矩,不管是强度还是硬度都不够。包括赵书礼在内的所有人都不服,这砖我们中国人用了几千年了,修建过长城和紫禁城,怎么到了这会儿就不能用了呢。德国人非常严肃的说,建筑是一门严肃的科学,是不能随意的。又因为财权在他们手里掌握着,于是最后只能又采购机器监造了一座大型的砖厂。但经对比试验,德国人的砖确实结实,并且均匀,每块砖都是一个工业产品。另外砖厂生产的砖也分型号,就跟水泥的标号一样,这才让赵书礼接受下来。同时颇为感慨,难怪西方的建筑能够存在那么长时间,他可是知道的,并不是所有的西方古典建筑都是石头的,很多其实跟中国的一样,是砖瓦结构。
    新城两条大道,东西南北相交,南方通到黄河边上的南洋商人黄氏的自来水厂,北方经过古代沟通阴山内外的稒阳道直修到白云鄂博矿区跟傅家的冶金工厂相连,东边通老城,西边也有公路跟五原县沟通起来。基础设施是搞的不错,开始的时候还不能大搞,只能每年从财政上拨一点修一点,到现在已经五六年过去了,赵书礼当年开发区的设想已经基本成型。缺乏的唯独是林立的工厂而已。
    现在包头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数百家工厂,但是大都是些小型厂子,刚开始有的厂子完全就是来混优惠政策的,便宜的土地摆在那里,厂子里却只有几间厂房,几个工人。对于这些不伦不类的工厂,要是老板有心做大,银行是不吝贷款的。可是要是那些纯粹是来骗土地的,对不起一律清除出去。所以现在虽然厂子仍然不多,不大,但是到是每个都在开工,每家都有产品。
    最大的工厂当属于孔韧先用财政,后用贷款建立的几个大型的国营性质的大型制造业,私企中最大的要数严裕棠的纺织企业了,这家伙心狠手毒手段不错,他生产的产品可以卖到上海和日本英国美国货竞争,还大肆鼓吹支持国货。再就是几家天津的制呢厂效益还算不错,至于其他的工厂不管是毛纺还是皮革都差强人意。
    马车走着,看着宽阔的到路边经常有荒草长满,孔韧就叹息着。
    车子从西郊大营一直往东,到了开发区的尽头,跟老城相望的时候,赵书礼让停了下来。
    “这里是?”他们眼前是一座占地面积颇大,数百人的大工地,地面上钢混架构已经立起来了。
    孔韧回答:“这是新建的电厂,还没有完工呢。设备是最新的,第一期一个锅炉,功率有30万千瓦。”
    “怎么我们的电力不够用了吗?”赵书礼问道。
    “暂时还够,这是德国人要求建的,他们新建的铝厂将要消耗大量的电力,据他们测算说要是铝厂投产,包头就有电力短缺了。你知道德国人向来很会算计,反正刚好我们引进了一个电力成套设备的生产厂,干脆我就建个大的。”
    “你是说发电机组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了?”
    “没错,从螺钉到管道都是我们生产的,除了焊接用的焊条外,没有一毫一克材料是进口的。”
    “那人呢,技术人员够用吗,还主要是用国外的工程师吗?”
    “早先几个厂子因为建的早,我们从北京的大学里招了一批学生,后来还有一些留学生从德国留学归来加入了我们,现在基本上担当技术主力的都是我们的人。但是新建的几个工厂中,还必不可少有些德国工程师。”
    赵书礼点点头笑道:“不错,但还要继续努力啊。”
    孔韧叹道:“继续努力,我也想继续努力,可是我发现无论我怎么努力就是到不了头一样,这些工厂是建起来了,可是产品呢,大部分机器设备都停工。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本就没有销路,大多数还要我们自己消化。”
    赵书礼知道这人有这个毛病,笑道:“你今天又想到哪里去了,你这脑子啊老爱钻牛角尖了,说出来我给你分析分析。”
    孔韧叹道:“我这次是真的怀疑我们的计划了,工业原来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简单,他是活的,即需要技术,人力,还需要资金和市场啊。现在我们买来了设备,造好了厂房,培养了工人,可是只能把他们摆在那里展览,那你说我们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孔韧的感慨是这个时代人的通病,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工业化标准,还没有出现创造新的那种计划经济呢。所以他们根本无法理解整个工业化的重要性和该如何组织,这也是为什么【国民整府】统一之后,经历了黄金的十年经济发展期,到头来重工业依然薄弱的原因。
    赵书礼道:“市场需要培养的吗,一切都会好的,目前只是阵痛中而已。你们不是出口了一批设备到苏联去了吗,反应怎么样。”
    “苏联人的反馈倒还好,他们刚开始也只敢小批量的进口我们的设备,现在已经大胆多了,毕竟我们的产品质量过关,价钱更加合理。不过他们也进口不了多少,都是运回去然后自己仿制。”
    赵书礼知道,苏联人是很注重自己的造血能力的,直到后来的大型工业化五年计划期间,才大规模的采购各种设备,倒不是他们完全无法生产,而是因为需求的数量太多,苏联国内的生产能力根本打不到,技术水平也落后的原因。而现在已经打了1928年,苏联的工业计划已经启动了,这个市场是到了收割的时候了。
    于是赵书礼胸有成竹的道:“我收到消息说,苏联正在搞个什么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