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填房 >

第18章

填房-第18章

小说: 填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论如何请大伙多多忍让。”黎茗衾看向另一边几个小厮和一位年老的管事,他们是要留下来照顾陈氏和黎衡远的,“我已在城西置了一座两进的院子,再过十日,你们就随夫人、少爷住进去。这些天把府里的东西都收拾好,造了册的留下,不要带走分毫。剩下的能带的一起带过去,提前一点走,不要和收宅子的撞上,惊吓了夫人和少爷。等老爷回来,你们要好好服侍老爷,平日多劝劝他。”

“小人们知道了。”老管事抹了把老泪,几个小厮也面露哀戚之色,他们的忠心不假,但想到日后的日子,难免悲伤于自己以后的生活。

这是人之常情,黎茗衾毫不介怀,继续道,“几位也不必担心日后的生活,宅子离琉璃巷很近,我身边王正家的也在附近,我会让他们看顾你们。每月所需我都会让他们送去,不必担心。日后等我将手里的作坊、铺子重新带上正轨,对你们一样必有重赏。”

走到他们面前,她一一看着他们的面容,从来没有如此地郑重其事,“虽然这是黎家最艰难的时候,但也算背靠大树好乘凉,比起那些抄家流放的,已属难得。可不管怎么说,当中都要经历困苦、磨难,我就将父母、幼弟托付给几位了。”她回头看着夏管事,笑道,“夏管事会留在东郊的作坊,你们遇事,多与他商量,他自然会告诉我。”

“姑娘放心,小人们一定竭尽所能服侍老爷、夫人和少爷。姑娘您也要保重,小人们以后不能服侍姑娘,不放心……”老管事泣不成声,和几个小厮一起跪下磕头。

黎茗衾又看向那几个婆子、丫鬟,“你们当中有人必须得跟我走,留下的不多,家里人手不足,你们难免要做一些越过原本职属的事。你们要多担待,把夫人服侍好了,我一样会重赏。”她笑着保证道,“大伙都是黎家的一份子,从此不分内外,只要是为了黎家好,黎家就不会忘记你们。”

即使主人再良善,又哪里有对下人多做一点重活就饱含歉意的?如今就是那些小厮、伙计也不免眼眶湿润,嘴里含糊不清地连连说着“姑娘为何说这些话”。

黎茗衾端起青黛捧上的茶盏,对面前人道,“今日就以茶代酒敬诸位,谢你们照顾我的父母、幼弟,陪他们熬过最艰难的时候。”

“小人谢姑娘。”老管事代为接过。

黎茗衾又转身面对要跟她走的管事、伙计,坚定地道,“这一回敬诸位,你们将和我一起重振黎家。这里的五十个人,还有那些方子、作坊,就是我们重振黎家的本钱!我们的玉蓁坊虽不再是御用,但日后所成一定远胜于昔日!”

将这一盏茶敬与夏管事,黎茗衾望向品鉴阁的方向,她前一世的遗憾,决不能在这一世重演,她眸中是从未有过的毅然,“终有一日,我要让天下人都知道玉蓁坊。不光是达官贵人,还有平民百姓,有人的地方,都有玉蓁坊,就有玉蓁坊的东西!”

(求收藏、推荐票……谢谢大家,耽误了一集步步惊心码字,汗)

重生 第40章梳妆

第二日老天给了好脸色,虽然是冬日,却半点也不冷,风里还夹杂着一些梅花的淡淡幽香。黎府众人一大早就忙碌起来,因万安寺主持道济和尚按二人的生辰八字测定的吉时是申时,还算有时间周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黎茗衾一早起来梳头,赵家几位夫人、奶奶都先后过来添妆,之后又去了花厅喝茶、用饭。黎茗衾用了午饭,才擦上口脂,她抚摸着大红嫁衣上繁复的绣纹。她的刺绣功夫实在入不得眼,这身嫁衣是陈氏撑着病体,一针一线地绣出来的。

她想起昨夜衡远扶着陈氏从屏风后走出,陈氏一手紧紧地攥着她的手,泪流满面。还有衡远体贴地从另一边扶着陈氏,告诉她一定会好好念书,他日为黎家光宗耀祖。

她望了眼床角端端正正摆着的那盏华丽的铜灯,如果她前世的妈妈能像陈氏一样享到她的福该有多好,尽管如今她表现出来的只是信心而已。可即使只是如此,都够让妈妈开心上好久了。

青黛推门而入,她身上一件浅琥珀色的衣衫,内衬是赭褐色的水绸,看起来稳重而喜庆,已然有了管事媳妇子的模样。她双手捧着盛着凤冠的漆盘,浅笑而入,放在妆镜前,“姑娘的凤冠霞帔在金陵城里都是难找的,夫人怕您嫌招人眼,之前一直不让奴婢们说。您来看看,夫人是花了大心思的。”

黎茗衾一愣,之前陈氏一直推脱着不让她看,原来是命人重金打造,怕她不接受。她看着上面精致的点翠和金丝挽成的小朵小朵的牡丹,还有珊瑚珠子串成的面帘。府里已经没有太多能动用的银子了,这回陈氏一定动了自己的私己钱,还应当是多年的私己钱。

只是一场用作交易的婚礼,对于她来说根本没有意义,陈氏虽然不会完全与她想的一样,但也一定知道她认为这桩婚事可有可无,可还是为她苦心打算。忽然又有了流泪的冲动,她赶紧扬起头,不让泪水流出来花了胭脂。

“母亲太费心了。”黎茗衾好不容易平复了心情,让青黛帮她戴好,“见面礼都装好了?”

“奴婢亲自看过,没落下一样。奴婢一直没闹明白,那些从主考大人那儿抄来的文章,为何要用针刺在蜡纸上?”青黛用金簪把凤冠与她的发髻固定在一起,又看着铜镜轻轻地帮她调整。

“义安候府还有位庶出的二爷,他一出娘胎就双目失明,我让人用针在蜡纸上刺字,就是想让他用手指一摸,就知道上面写了。之所以用蜡纸,一是因为蜡纸上刺孔比普通的纸更明显,凸起更高。再者如果是普通纸,经常抚摸,非但磨损的厉害,还容易破损,蜡纸会更持久一些。”黎茗衾笑着解答,眼睛一直盯着铜镜里的自己看。

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凤冠,不同于拍戏用的破铜烂铁加塑料,果然沉好多,不过看着也的确更有厚重感,自然地透着庄重。

“姑娘真好看,姑娘的这份心思比夫人还巧。”青黛笑得甜甜的,想起了自己成亲那天那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黎茗衾含蓄地一笑,转而想到一会儿出嫁的情景,不免很是担心,“府里的事还没过去,一会儿这一路走到侯府,也不知道要被人说多少闲话。我倒是不要紧,多听一句少听一句都一样,可就怕义安候听了不高兴。他们这样的人家本来就要面子,何况他是个男人,又是侯爷,还一直活在一个敏感的环境里。他要是不高兴了,我们初来乍到,难免要被人迁怒。”

“姑娘您不是交待了么?沿路靠着迎亲队伍的,都是常在咱们铺子里走动的老主顾家人。还把咱们自己的人,每段路上安插几个,看着不对了,就吆喝几句吉祥话。再多派喜果和银子,把他们哄高兴了,一听到吉祥话还不附和几句?那也太不识好歹了。”青黛笑道。

这是借鉴了现代假粉丝捧明星的做法,黎茗衾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有多聪明,只是随意地笑了笑,“但愿不要出事,只要进了侯府,即使闹翻了天,黎家的家业也保住了。”

“姑娘就别担心了。”青黛轻轻地摇摇头,门口传来轻轻地敲门声。

绮罗把门推开一些,先探进身来,“姑娘,侯府来报信了,侯爷已经出府了。他们要从东街到西街绕一圈,才到咱们府上,义安候府对这桩婚事很重视呢。”

“是啊,他们挺重视的。”黎茗衾淡淡地道,面子是一定要做足的,这对以后行事大有好处。如果第一步就先在外人面前低了一头,以后就更不能挺起脊梁做人了。今日娶的是她黎茗衾,就算娶的不是她,即使比她和黎家更不堪,义安候府也会如此行事。

二人都看出她面色不对,青黛轻捅了捅绮罗,使了个眼色,笑道,“您嫁过去就是侯爷夫人,是要享福的。您别让自己太累了,前些天您一直睡不好,这些天趁着入了府,怎么也得缓上一口气,要重振黎家,也不能把自个儿逼得太紧了。”

绮罗也附和着,嬉笑着道,“您嫁给侯爷虽说是为了黎家,您也得多为自个儿想想。侯爷毕竟是您的夫君,将来还要跟您生小世子呢,总不能说几句话都冷冰冰的吧?”

屋子里一阵安静,青黛轻咳了一声打断绮罗,低着头,偷偷拿眼角打量黎茗衾,等着她的反应。

黎茗衾笑了笑,这番话陈氏也是说过的,可是她很难考虑,“如何同侯爷相处,我心里有数。你们啊,不必太过担心,大家都是要脸面的,至少能相敬如宾。”

青黛和绮罗一边一个扶起黎茗衾,让她端坐榻中,等待着外面传来迎亲的消息。义安候府与黎府不能相比,那道为难女婿的手续就免了,所以只要迎亲的队伍一到,很快就会进来。她们枯坐了半个时辰,就隐约听到前面传来热闹的声音,好似有百姓兴奋的呼喊声,还有黎家家丁的声音。

黎茗衾不觉紧紧攥住手下的喜服,之前说如何不在乎,可临了还是不免紧张,近了,近了,一切都近了。

(这两天忙着准备去北京实习的事,耽误了更新,实在对不起大家……下周也会比较忙乱,之后会稳定下来,谢谢大家支持)

重生 第41章送嫁

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大,廊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和欢声笑语,房门大开,陈氏先走了进来,后面是满脸笑容的胡妈妈和荷叶。

陈氏上前从头到脚地将黎茗衾检视了一番,满意地颔首,她坐在黎茗衾身边,轻轻地为她抚平背后有些弄皱了的嫁衣,笑道,“侯爷已经到了,这就出去吧。”她说着就落下泪来,赶忙擦了,“再舍不得也是要走的,以后你就是戚家的人了,尊敬侯爷,好好和太夫人、姑奶奶相处。我知道你不容易,可是事已至此,只能愿你能遇难成祥,有自己的福分。”

“母亲,您这番话都说了几次了,我都记住了,一定都听您的。您别落泪,这样对身子不好。我嫁了之后,您还要守着衡远,等父亲回来,之后还有一段艰难的日子要走,您要多保重。”黎茗衾轻轻地倚在她的怀里,撒娇地靠了靠。

“你啊,以后还能听我唠叨几次?你记住了,你进了侯府可不容易,侯爷和太夫人名为母子,可毕竟隔着一层。太夫人和大姑奶奶才是真正的母女,太夫人一辈子就从肚子里落下这么一块儿肉,平时再看重侯爷,心里也不会忘了大姑奶奶。不然当年过继了侯爷之后,也不会再为她招婿入赘,还住在府里这些年都没有分家的意思。你跟大姑奶奶相处,可千万要小心谨慎,府里的事多与她商量,不要计较太多。”陈氏不停地说着,好像恨不得把后半辈子要说的话一口气说完。

“还有,要和二叔好好相处,他眼睛看不见,要多顾及他的感受。我都记住了,再过几天我要回门,以后即使不能天天见面,也实有相见的机会。您怎么好像这辈子都见不着我了似的,您啊,只需要在家里好好等着,我有机会就回来看您。”黎茗衾一想到黎府马上就不再是黎家人的家了,也不免有些伤感。

陈氏笑了笑,目光一闪,“以后烦心的事儿多,未必有心思再说这些。”她叹了一声,“你父亲也不是个省心的。”

“父亲的事就快过去了,只要谨言慎行,这些年不再和云家争,也离朝邑王远远的,就不会有事了。”黎茗衾觉着是她的出嫁勾起了陈氏感伤,体贴地劝慰道,“母亲,咱们失去的只是黎府,不是黎家,只要父亲、您还有衡远都好好地在一起,咱们黎家就在。能在一起,哪里不是家?这不是看房子的大小、好坏,只要能住得下就成了。”

“我晓得,我的小女儿都长大了。”陈氏擦擦眼角,转而对屋里其他几人道,“快,把盖头拿过来,该送姑娘了。”

胡妈妈从青黛手中接过绣了金线的红丝喜帕,递给陈氏。陈氏妥妥当当地将喜帕蒙在凤冠上,轻轻地放下,喜帕蒙上之后并非不可见物,而是半透明的,而凤冠上的珊瑚珠串面帘藏于喜帕之后,微微一动,既看不清里面人儿究竟面容如何,但又好似若隐若现的现出那么些意味。眼下虽然还坐着,但可以想像当站起身走动的时候,是如何一番风姿。

胡妈妈在一旁笑道,“一会儿姑娘就交给侯爷了,奴婢刚才在前面瞧见了,侯爷看着是个妥帖的人,夫人这回可要放心了。恭喜夫人,恭喜姑娘了。”

“是啊,恭喜夫人,恭喜姑娘。”荷叶也附和着,和青黛、绮罗笑了笑,叮嘱道,“那边虽然是侯府,可毕竟不是姑娘住惯了的,两位姐姐可要好生服侍姑娘,这样夫人就能放心了。”

陈氏起身,从袖中取出两封银子,每封里都有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她亲自交给了二人,“里面是我一点体己的银子,你们也都是成了家的人了,都收好了,留着自己用。你们都是跟着茗衾一起长大,以后她还少不得要你们看顾。”

二人一齐跪下朝陈氏磕了头,青黛先道,“夫人这是折煞奴婢二人了,黎家对奴婢们恩同生身父母,奴婢们若不把姑娘服侍好,又怎们对得起这份恩情。夫人就不必说这些话了,奴婢们受不起。”

“是啊,夫人,您放心,奴婢还有个姐妹在义安候府针线上做事,奴婢也会请她多帮忙。你千万别说这些了,这些银子都是夫人的体己钱,眼下府里用钱的地方多,您留着。”绮罗诚心诚意地道,和青黛一起捧上那两封银票。

“你们收着,不收,就是不给我面子。”陈氏笑道,轻推了推她们的手。

二人只好收下,陈氏叫上胡妈妈一起扶她们起来,胡妈妈笑呵呵地道,“大喜的日子,别跪来跪去的,夫人不爱看这些。”

外面又有人来通传,说是到接新人的时辰了,几人连忙各自整了整自己的衣裳,陈氏和青黛一左一右扶起黎茗衾。

黎茗衾放开陈氏的手,由青黛扶着往旁边走了几步,跪下端端正正地向陈氏磕了头,郑重地道,“母亲保重,女儿出嫁了。”

“好,好,快扶姑娘起来,快……”陈氏又一次热泪盈眶,日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如今日一样的时候了。她还有很多话没有跟女儿说,或许不能跟女儿说,可事情总有……

黎茗衾被她们扶了起来,她不大看得清方向,只能知道个大概。她走得比平日慢很多,步子也小很多,可每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