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谁说穿越无剩女(春不语) 作者:小宴 >

第35章

谁说穿越无剩女(春不语) 作者:小宴-第35章

小说: 谁说穿越无剩女(春不语) 作者:小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黄才点头,静嘉便觉眼前光线一暗,她回过身去,临淄郡王已是站在她身前了。
临淄郡王抱臂而立,嘴角轻扬,透着戏谑:“傻姑娘,你当这屏风还能拦住本王?”
静嘉本不是古人,此时也并不羞恼,只是临淄郡王把她当小孩一样的态度,未免让静嘉有几分下不来台,她倔强地抬着头,气鼓鼓道:“堂堂一个王爷,竟然出尔反尔,也不怕人耻笑。”
临淄郡王似是早料到她要说什么一样,极快地接上了话,“此时厅里只你我……还有你这个不听话的小丫鬟三个人,谁会知道本王食言?你会主动说出去吗?和男子共处一室,你这会儿到不怕毁你清誉了?”
静嘉看了眼姚黄,暗示她先退下去,接着才转头向临淄郡王道: “大不了让王爷负责臣女一辈子就是了,我又不亏。”
临淄郡王连声笑了出来。“真是个没长大的傻姑娘,本王比你大将近十岁,你嫁来可是续弦,你怎么不吃亏?”
不知怎么,静嘉总觉得临淄郡王并不是在嘲弄她,话里自嘲的意味胜过对她的取笑。静嘉试探着道:“王爷,你是皇子,也是个很好的人,不管是续弦还是元配,嫁给你都是幸运,不会吃亏的。”
临淄郡王渐渐收了笑,居高临下地看着静嘉,“你怎么知道本王是个好人?”
静嘉没料到临淄会这么问,凭着直觉答了他,“毓慎是王爷的伴读,他认为跟着你好,那你就是好人啊。而且……王爷也没做什么坏事,对不对?”
“傻姑娘。”静嘉已数不清这是临淄郡王第几次这样唤她,“你何必把毓慎的喜恶当作你自己的判断标准,他喜欢赵家的姑娘,你喜欢那姑娘吗?”
临淄郡王一针见血,直点到静嘉的心结上,静嘉脸色变了一变,并没有回答临淄郡王。临淄王仿佛也不需要她的答案,自顾自地接上话。“你有没有可能跟本王出去一趟,只你一个人……最多再带个心腹丫鬟。”

探病 '捉虫'

这回静嘉不假思索地答了,“没可能。”
临淄王被她的直截了当唬了一跳,不由失笑,“我早该知道……不过,这件事和孙毓慎有关系,你还是思量思量再答吧。”
因着上次触怒母亲,静嘉并非好了伤疤忘了疼,她纵然好奇,却知分寸何在。况且,毓慎对她来说虽然重要,可终究没有让静嘉有以身犯险的冲动。“家母不会允许的,就算王爷您以皇子身份来找母亲,她也不会同意。”
临淄郡王看着一脸严肃的静嘉,心里好笑,嘴上却答应下来,“你放心,本王早知道。看到你上次挨得打,起初的将信将疑都没了。那本王再帮你想办法吧。”
静嘉不由觉得疑惑,“王爷怎么知道臣女就一定想去?王爷又为什么想帮臣女?”
虽如此问,静嘉却没有天真到认为临淄是喜欢上自己。纵是临淄郡王想给自己和毓慎说媒拉纤儿,可也不至于这么热心肠。静嘉心里觉得蹊跷,更多的则是不踏实。
临淄郡王挑眉盯着静嘉,“小姑娘心眼儿还挺多,等本王带你出去,你看见了,就知道了。”
静嘉扁嘴,执拗地坚持己见。“王爷不说清是为什么,臣女就不去。”
临淄郡王哈哈大笑,伸手拍了下儿静嘉额头,“叫你傻姑娘,你还真是傻,到时候就由不得你不去了。成了,本王还有事要办,这就走了。”
他话音方落,便听姚黄在外面敲了敲厅后的门,急切道:”二小姐,奴婢瞧着刘管家把秦姨娘请来了,您快让王爷到屏风前面去。”
临淄郡王闻言不由沉了面色,“你不是倪府嫡女么?怎么还会怕一个姨娘?”
“那是我娘的陪嫁,王爷……请您到屏风前去。”静嘉敷衍地解释了一句,继而义正言辞地提出了要求。
临淄郡王瞥了眼静嘉紧张兮兮地表情,没再反驳,只是一面绕过屏风,一面道:“本王直接走了,你回去就是,不必担心。令尊令堂要是问起本王的来因,就说本王问你有关姚氏的事儿。”
静嘉称了句是,静聆临淄郡王的脚步声渐渐弱了下来。接着回身打开身后的门,随着阳光的涌入,秦姨娘与刘管家亦是一前一后的到了静嘉面前。
两人俱没料到静嘉此时打开了门,不由一怔,继而向静嘉欠身行礼。“见过二小姐。”
“秦姨娘怎么来了?”静嘉面儿上挂着笑,目光却停到了刘管家身上。“刘管家不信王爷?”
刘管家忙躬身道:“老奴不敢……实是挂心二小姐。”
秦姨娘亦是从旁附和,“王爷可是走了?妾身听刘管家说了来龙去脉,是以来看看二小姐这儿,可有什么妾身能帮上忙的。”
静嘉与静娴感情深厚,待秦姨娘自然也比旁人亲昵些,“有劳姨娘挂念,王爷很有礼,只是问了几句姚二小姐的事情。我尽数答了,王爷便走了。”
“原是这样,倒是刘管家多虑了。”秦姨娘微带责备的瞥了眼刘管家,接着上前挽住了静嘉,“二小姐此时可有事?自从良媛入了宫,妾身一个人孤寂得很,若是二小姐不嫌弃,便来榴苑坐一坐罢。”
静嘉很能理解秦姨娘的心情,反正回“明月引”也不过是绣花儿,极爽利地答应下来,随秦姨娘去了榴苑。
秦姨娘善茶艺,自然少不了要亲自烹茶招待静嘉,与秦姨娘说话儿说到临近午膳的时辰,才回“明月引”。
邵氏等人在夕阳西斜时分抵家,静嘉得了信儿,便去德安斋寻邵氏。邵氏正是满面疲惫,云萱绞了热手巾递给她。
“母亲万福。”静嘉向邵氏一礼。
邵氏抹去了脸上的灰尘,将手巾递还云萱,敛裙坐到了软榻上。“你倒是过来得快,今儿可把娘累得够呛,真是身子不济了,远不如前。”
静嘉朝母亲笑着,依着旧例坐在邵氏身侧。“娘这不是才出了月子嘛,颠簸了一日,怎么会不累呢。嫂子和姨娘们肯定也乏得很,娘早晚身子会好起来,然后长命百岁。”
“竟会浑说。”邵氏笑嗔了静嘉一句,却掩饰不住脸上的熨帖之情,“云萱,让鲁妈把二少爷抱来。”
云萱称是而去,因着小二少年纪小,尚由乳娘带着住在厢房中,因而不过片刻,云萱便领着怀抱二少的鲁妈步了进来。
鲁妈向邵氏欠了欠身子,口中却称:“二少爷问母亲安。”
邵氏伸出手来,鲁妈十分知趣地把孩子递到了邵氏怀中,邵氏哦哦的哄着孩子,静嘉忙是凑上前。她只见二弟瞪着小圆眼睛,不哭不闹,时不时张张嘴,却不出声,十分安静的样子。
静嘉隔着襁褓,捏了捏弟弟的小手,然后抬头问邵氏,“娘,弟弟什么时候才能有名字啊?”
每次她都不知道该怎么跟这小子打招呼,太容易冷场了。邵氏喃喃和儿子说着话,听静嘉发问,不经心地接口,“等过了百天,你爹自然会给你弟弟起名儿,到时还要记入族谱。”
静嘉闷应一声,继而打量着自己这个弟弟。大概是随着月份足了起来,加之乳娘的悉心喂养,弟弟已经没有当初的羸弱之感,脸也变得肉嘟嘟的,五官都舒展开来。仔细看,已经能瞧出眉眼里与邵氏相像的地方。
“娘,弟弟和您长得像呢。”
邵氏闻言自然浮出笑意,“儿子随娘,女儿随爹,你大哥不是也与我像么,这是福气。”
静嘉不由撇嘴,“三妹妹就和宋姨娘长得更像,好似一个模子里刻出来,原先多水灵的姑娘。”
邵氏抬首看了眼鲁妈,把小儿少交还到了乳母怀中,吩咐道:“用了晚膳再抱二少爷过来。”
鲁妈称是退了出去,邵氏方接了静嘉的话,“你这丫头,说话怎么不知避着人?早晚有你吃亏的地方。你三妹妹就是被宋姨娘惯坏了,不懂规矩,以后也嫁不到大户人家去,顶多找个本分的书生,不然有她受的。你也是一样的,愈大愈不长心眼儿,总这样,你让母亲如何放心?嗯?”
静嘉一怔,极快地低下首去,”娘,女儿知错了。”
邵氏叹了声儿,恨铁不成钢一般轻捶桌角儿,“光认错顶什么用,你得把娘的话都记到心里去。用不了几年你就要及笄出嫁,娘连嫁妆可都替你攒好了,你可别辜负了娘为你的准备。”
“我知道,娘放心,我以后会多警醒的。”静嘉不知该如何接话,只有诚恳地表态。
邵氏仿佛遇上什么事儿一般,颇担忧地看了眼静嘉,摇头轻喟,“罢了罢了,都是没谱儿的事,你先回去吧,娘也累了。”
静嘉摸不准邵氏在想什么,迟疑一瞬便起身告退。待出了德安斋,方拉着一旁的云芦问:“娘今日可遇到谁没有?”
云芦偏头想了一阵,做恍然状,”约莫是初一的缘故,今日还真是巧遇上许多夫人太太,先是见到了几位孙夫人,并不是咱们常来往的那位,因而只寒暄了几句。后来又碰上永安侯夫人,打了个招呼,咱们便回来了。”
静嘉微愣,难不成母亲是在担心自己嫁到孙家后的日子难过?静嘉一时说不上心里的感觉,她依旧是期待有一天可以成为毓慎的妻子,却不愿意在毓慎心里装着另一个人的时候成为他的妻子。
她当然可以容忍爱情里的不完美,但静嘉不能确定的是,自己和毓慎究竟是不是爱情。
还是最俗套又最伤人的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大概是那日母亲太过疲惫,刘管家和秦姨娘并没有将临淄郡王到访的事情及时告诉邵氏。直至翌日用了午膳,邵氏才过问静嘉临淄郡王所为何事,静嘉按着临淄郡王的吩咐答了话。
邵氏不由摇了摇头,”唉,看来姚家是盯紧了临淄王妃的位置,罢了,这些皇家事,咱们还是少掺和的好。”
静嘉不知如何应付,只能称是。
九月七日,久未有消息的静娴,却突然从宫中派了个内宦出来,带着长命锁、玉如意等东西,说是补给二少爷的满月礼,那内宦恭恭敬敬地向邵氏解释着,“咱们良媛上月病了一场,耽搁了二少爷的满月礼,望倪夫人不要介怀。良媛如今病愈,想家想得紧,太子说希望二小姐能入宫陪陪良媛。”
邵氏眉心微皱,静娴虽是庶女,毕竟是倪家的女儿,再者说,静娴不入宫则已,既入宫,势必要与倪府的命运关联起来。“请问公公,良媛是怎么病的?如今可大好了?”
那内宦言辞恳切,而内容却不免有些敷衍。“夫人不必担心,太子殿下向来关怀良媛,不过是风寒之症,自然有太医悉心照料。”
邵氏犹豫半晌,复而又问:“那太子可说了让二小姐几时入宫?”
“太子正是吩咐奴才,今日来与夫人商量商量。太子说,十五那日最佳,却不知二小姐可方便。”
邵氏不由得踌躇,仍是不大放心,“太子只说让二小姐一人入宫?”
那宦臣一笑,“正是,太子听闻夫人身子不好,说不必劳驾您了。二小姐与良媛感情深厚,又是年岁相仿,势必能好好为良媛解忧。”
邵氏找不出什么托辞来,只能替静嘉答应了下来。“那便依太子之意,九月十五罢。”
“多谢夫人,多谢二小姐。奴才自会回禀殿下,如无意外,十五那日便是奴才来接二小姐入宫,陪良媛用了晚膳,奴才会再送二小姐出宫。”

处境 '捉虫'

静嘉彼时并不在德安斋,太子的意思,也是由邵氏转告给自己。
邵氏担心着静娴在宫中的处境,不住地嘱咐着静嘉入宫后要注意问静娴几件事,而静嘉却直觉地认为这件事是由临淄郡王操控的。以临淄王与太子的感情,托太子借静娴的名义把自己诏进宫,当然不在话下。
但临淄郡王到底是为了什么事,不惜让太子出面,非要把自己坑蒙拐骗带出去呢?
静嘉按捺住心里的好奇,逼着自己老老实实听邵氏的种种分析——毕竟,她总要做好自己直觉错误的准备。倘使姐姐真的在宫里遇到什么事情,也是静嘉所不希望看到的。
九月十五,用了早膳后,正是那位内宦来接的静嘉。邵氏因着不放心,便打发云芦随着姚黄、魏紫随静嘉一同入宫,却不料,那内宦一脸为难。“夫人,照理,二小姐只能带一位丫鬟随入宫闱。”
邵氏闻言不由为难起来,静嘉的直觉越来越强烈,便主动道:“娘,就让姚黄同我去吧,姚黄到底随我时日久,有她陪着,女儿心里踏实些。”
“那便这样吧,还不知这位公公如何称呼?小女不甚懂事,要烦请公公多多照拂。”邵氏一面说着,一面暗示云萱奉上了孝敬。
那内宦不动声色收下了云萱递来的荷包儿,仍是谦卑地答:“夫人和二小姐唤奴才梁三儿就好。”
邵氏颔首,“嘉儿,随梁公公去罢,在宫中言行谨慎些,不要给良媛惹麻烦。”
静嘉朝邵氏欠了欠身,乖巧答:”女儿省得,母亲放心吧。”
见母女二人没再有什么话要讲,梁三才引着静嘉登上马车,往宫中去。
这已不是静嘉首次入宫,她心里的好奇也淡了许多,但因着对临淄王的种种揣测,静嘉终是忍不住忐忑。
如果是与毓慎独处,她自然不怕。可临淄郡王于她来说,毕竟是陌生而具有威胁的存在。临淄郡王不是温润如玉的太子,也不是与静嘉一起长大的毓慎。
他不仅没有太子的谦和,反而有着和太子一样的皇家身份。静嘉不知道在这个大魏朝,法纪的约束对皇子是否有效,不知道万一触怒临淄郡王,可会受到惩罚,会否连累家人。
静嘉渴望的从来都是一生安宁,她知道自己不是聪明、漂亮的女孩儿,没有让人一见倾心的魅力,她能对生活的期待就是平稳与祥和。从上一世到这一世,她从不曾希望轰轰烈烈,静嘉想要的幸福是细水长流。
而临淄郡王,完全有打碎静嘉这种平静的能力。他与毓慎不同,毓慎就是静嘉安稳生活的所在,毓慎与静嘉也没有相差悬殊的家世。静嘉虽然清楚的知道临淄郡王绝不会对自己这个十岁的丫头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想法,可她还是很难让自己对临淄郡王放心。
静嘉突然很想拒绝入宫。
这样胡思乱想着,马车已是停了,静嘉同上次一样,由宫人领着往端本宫走去。
不知是不是因入了秋,天气凉爽下来,静嘉倒没觉得这次走来有那么难熬,凉风习习,将她心中焦虑都吹散了。
今日要入宫,静嘉特地穿得正式了些,一身儿过膝的碧绿缎的长袄,竟衬得人皮肤白亮,颇为精神。
到了端本宫,梁三并没有引静嘉去拜见太子妃,而是道:“殿下说您不必去为俗礼所约束,直接去见良媛就好。”
静嘉颔首,却仍然添了一句,“那有劳公公代我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