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红楼之盛世明珠 >

第17章

红楼之盛世明珠-第17章

小说: 红楼之盛世明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待萧泽离宫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又无辜又无奈,苍天可鉴,他耽于男色,真的不是为了表忠心、减猜忌,那群读书人一个个不用再给他脸上贴金了,他是真的、真的,对女人兴趣皆无!
这边太后和皇上着急子嗣,当事人却跟没事人似的,那边荣国府终于收到了让贾母终于喜笑颜开的家书。原本算着贾敏临盆的日子,贾母就心里着急,京中与杭州往来也需要日子,贾母是日等夜等,都等到贾母心里都不安的以为女儿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才终于把这家书盼来了,贾敏生了个儿子,母子均安。算一算信里提到的时间,这孩子,如今也五个月大了。





正文 第二十四回

姐妹情深多加看顾  夫妻反目悍妇驯夫
贾敏母子平安的消息让贾母因为不喜新儿媳妇而变得有些沉郁的心情由阴转晴,想到女儿柔美端庄,女婿儒雅俊朗,自己这小外孙定是个俊俏的娃娃,贾母更是欢喜不已。
欢喜过后,贾母的脸色又慢慢阴沉了下来,这子嗣问题不可小视,这大儿媳妇这副模样,儿子也不能总是拖着不与媳妇圆房,瞧着她的身子倒是好生养的,将来生的是儿子,倒还罢了,若是女儿——贾母肝都疼了,这将来可如何是好?
贾珠在一旁也在为小姑姑欢喜,见贾母脸色变得如此低沉,心里还道祖母是为了小姑姑担心,便笑道:“祖母,虽说小姑姑之前身子不好,可如今已是没有大碍的,更何况之前大姑姑那边不也是遣了得用的老嬷嬷照料小姑姑吗?”
自从邓、林两家交往频繁后,贾孜得知自己这妹妹身子如此不好,十分放心不下,想到妹妹如今是第一胎,林家没有女性长辈在身边,那些个嬷嬷若是得用的,也不至于妹妹的身子耽搁到了现在,因此在家中挑了得力的两位老嬷嬷到林府,仔细照料贾敏的双身子。
这两位老嬷嬷经验丰富,贾敏倒是获益匪浅,身子越发壮实,即便生产时有些不顺,却也是有惊无险。产后,两位老嬷嬷直把贾敏出月子,这才回了邓家。
此后,贾敏倒是正视了这些嬷嬷的好处——当年在贾家,家中那些老嬷嬷仗着自己奶过哥儿、姐儿的,经常欺下瞒上作威作福,贾敏对她们很是看不惯。
如今看到了有经验的老嬷嬷们的不可或缺,贾敏除了为儿子林墨轩选了奶娘外,又特意寻了两个家生的老实的老嬷嬷照顾。
两个老嬷嬷到了哥儿身边,真是挑出了奶娘不少疏漏的地方,让贾敏甚感安慰。自此贾敏和贾孜两姐妹因为都是当了母亲的人,共同话题更是多了不少,往来自然更为频繁了。
贾敏那边暂且不提,却说此时贾母听贾珠这话,也暂且抛开心中的阴郁,笑着对贾珠赞许贾孜:“你大姑姑是最妥帖的,当年就有长姐的风范,如今在家里是管家太太,又是那样的规矩世家,也难为她了,还惦记着你小姑姑。”
贾珠听罢笑道:“大姑姑是个慈善人,管家又利落,瞧着邓家上上下下都规矩的很,表哥们也俱是好的,去年大比之年大表哥入京,祖母也见到了,最是不错的,只可惜那一任钦点的主考官偏偏是当年曾做过大表哥业师的钱学士,大表哥还需避嫌,还要再等上三年。”
贾母也觉可惜,想到去年自家还在孝中,不然,定是要留外孙在家住的,便言道:“明年大抵不只你大表哥,你二表哥也要进京的,到时定要好好热闹热闹。”
贾珠点点头,心里自然是欢喜的,已经三年没见两位表哥,他也是想念的紧。
祖孙两个正说着话呢,外面贾母身边的大丫鬟凝云带了一个小丫鬟进来禀告,却是贾赦那边又出了事。
这胡氏早上从贾母这里回去后,贾赦的众妾、通房丫头和一干与贾赦沾过身的尚无名分的丫头们都规规矩矩的在胡氏屋里等着立规矩呢,这位新主母她们早上远远的瞧上了一眼,可着实被吓了一跳。
有些原本心里泛酸大太太带来的如花似玉的几名丫鬟的女人们,此时心里更加肯定这四个是内定太太要抬举的人了,心里更难受了,她们是卯足了劲儿要侍奉好太太呢!
贾赦最是贪心不足且没长性的,但凡家里有些齐整的都被他沾染过了,到了手不久也就搁下了,得了名分的还好些,老爷指望不上,侍奉好太太,得了太太的喜欢,自然也活得滋润些——那些下人都是捧高踩低的,若是不受老爷宠,太太又不得意,那可是连下人的气都得受着。
那些连妾的名分都没有的,就更是半喜半愁了,她们是老爷高兴了可以赏给别人的,若是给了年岁相当的良人自然是好的,可若是被给了像王家小子那种吃喝嫖赌无一不做的家生子,那真是从云里掉到泥里去了!指望不上老爷的宠爱,就也得抱住太太的粗腿了!
因此这胡氏还指望着,这起子女人堆里有不长眼的让她试一试手段,却是伸手不打笑脸人,早上起不顺的气也顺了些。
不过,这贾赦的女人也太多了些!胡氏看着满屋子的莺莺燕燕,心里更是对自己这丈夫更加不待见了。
此时偏赶上贾赦从贾母屋中回来,胡氏把这群女人都打发下去,也没给贾赦好脸看,贾赦却耐着性子,哄了她几句。
“老太太心里别扭,过两天自然就好了。”
胡氏倒觉得有些纳罕,瞧了贾赦两眼,脸上这才多了丝笑模样:“我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孝敬婆母自然是懂得。”
贾赦点了点头,又道:“日后你就是这家的女主人,家里的下人们哪个不好,你就看着处置,这内宅的事,我是惯不耐烦的。”
胡氏点头,心里舒服多了,瞧贾赦也顺眼了几分,此时,贾赦瞧着胡氏好似心情不错了,这才把正题说了出来。
“想来岳父大人也说过,为夫是最得义忠亲王老千岁赏识的,前儿王府的周公公递了话出来,说是眼下有个户部的缺儿,你也知道,前一阵子家里又总是在孝中,为父这差事搁置了许久,如今好容易有个肥缺,少不得走动走动,你看……”
胡氏脸一下子就沉了,好嘛,她就说,怎么这转眼间贾赦就换了个人似得,原来是为了她的银子!
“老爷能补了肥缺自然是好事。”胡氏硬邦邦的说完,提也不提银子的茬。
贾赦还道自己说的太含蓄了,便又说道:“听闻老千岁是最喜丹青的,我看你的陪嫁里有一副宋朝真迹,想着把它送到王府上,老千岁自然会欢喜的。”
胡氏听贾赦这般厚颜无耻,不由冷笑道:“那副真迹是我母亲当年的陪嫁,是断断不能送出去的!还有,不仅仅是这幅画,就是我嫁妆里一钱银子,都是姓胡的,和你没甚相干!”
贾赦一听这话也不乐意了,脸色一变:“哼,好不贤良的妇人!如今进了我贾家的门,就是我的媳妇,哪有你自专的道理!”
胡氏一埂脖:“我却是没听过,男人贪图自己媳妇的嫁妆就有理了!”
夫妻两个一杠上,那贾赦是在自己的妻妾中作威作福惯了的,哪里能忍得下,伸手就要教训胡氏,却忘了自己昨晚的遭遇,被胡氏大肉巴掌几下扇到脖颈处,疼得他眼泪都冒出来了。
房里这么大的动静,外面的丫鬟们哪能不知道,连带着那些妾一起,可谁能拦得主胡氏,连忙跑到老太太那边去求援,贾母一听这胡氏竟然把贾赦给打了,哪里还坐得住,原本不想带着贾珠去,可贾珠执意要过去,那边丫鬟们是拦不住胡氏的,外男哪里能入得了二门,自己习武多年若是这点子力气都没有,就活该丢人了!
到了那边,果然还是贾珠帮着才把胡氏劝下,那胡氏见惊动了贾母,也心里有些自悔,不过到底还是不服占了多数,又有些委屈,噼里啪啦把贾赦刚刚的话一通说,这下贾母也脸色难看了。
刚刚她还真心心疼自己这大儿子,若不是自己被这些媒人蒙骗了,也不至于给她娶了这么一个媳妇,又觉得儿子为了母亲能忍下这个妻子,还是很孝顺的,可如今胡氏的话声声入耳,贾母脑袋里转了几转,对贾赦的看法立时就变了。
自己这儿子是不是早有所图,为了人家丰厚的嫁妆,联合着媒人欺骗自己?这一个媒人不好,怎么全城的媒人都不好了?
贾母越想越觉得自己是对的,对贾赦更是失望透顶,再一瞧满屋子的莺莺燕燕俱是贾赦收用过的,更是心烦,对胡氏也没那么反感了。
不过动手打自己的丈夫是万万不能惯着毛病的,贾母便罚了胡氏抄女戒作罢,胡氏察觉到贾母对自己的轻轻放下,倒很是诧异,她还以为这位看不上自己的婆婆会借着这件事多加刁难呢,没想到竟然只是这样便算了。日后到贾母身边立规矩也变得诚心多了,这人看的时间长了,美的丑的都一个样了,贾母渐渐习惯眼前多了这么个人,也不会像最初般抵触了,这是后话不提。
却说贾赦被新妇胖揍一顿的时,经过了这么多人的口眼,哪是能拦得住的,一传十、十传百,成了京中最新的趣闻了,贾赦老脸丢尽,母亲又偏心媳妇,贾赦也是想不通怎么母亲变了,只能自己咽下苦果。
好生躲在屋里修养了好久,这才把后脖子上的红印子消下去,自然也没银子孝敬上去,这户部的缺又没赚上。看着弟弟贾政都因为皇上当初的一句话,如今已经在工部任了主事,贾赦更难受了,想到明着胡氏不给他银子,便暗暗想其他的法子把胡氏的嫁妆弄到手。
贾赦这边光想着惦记媳妇的嫁妆了,早把该为胡氏请封诰命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那边宫里的太后被小儿子挑起了兴趣,还等着见这位胡夫人呢,最后太后等不耐烦了,在命妇入宫请安的那一日,特意命皇后敲打贾家的诰命几句。
贾母这才想起来这一茬,回府后连忙让贾赦请封,贾赦吃过胡氏的苦头没多久,在宗祠为胡氏入族谱时又被同族各异的眼神弄的也有些丢颜面,如今一想到要为胡氏请封,这一次胡氏还要入宫谢恩,那可是丢人丢的更彻底了,不过,贾赦也想到了好处,自己这折子一上去,皇上还能惦记起自己这么个人,说不准,也能点个职务也说不定呢?
贾赦想得很好,这折子上去后,胡氏按品级封了诰命,要入内宫为太后、皇后谢恩,可是到前殿给皇上谢恩的人,不仅仅是身为丈夫的贾赦,皇上还亲自点了贾政、贾珠父子。





正文 第二十五回

胡氏谢恩竟得青眼贾珠面圣巧逢机缘
贾政父子、贾赦夫妇一齐入宫谢恩,自有太监奉旨领着贾政父子与贾赦在殿外候着,宫女带着胡氏来到太后宫中。
太后和皇后都巴巴的等着这名冠京师的诰命呢,一见之下两位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都稀奇得很,这胡氏到底是出自官家,这点眼力还是有的,自然看得出太后和皇后的眼神里都是些什么意思。
她自幼异于常人她自己也是知道的,年纪还小时会不会自卑早已经忘记了,如今她就是这么一个性子,貌丑怎么了?美人大抵千篇一律,她倒是独一无二,因此非但不以旁人各色眼光为耻,反而越发得意起来。
太后和皇后问话,她也是捡着两位爱听的话来答,倒把太后和皇后哄得脸上笑容多了起来,心中都道,这胡氏虽然模样怪了些,却还是个不错的。
太后有心给胡氏脸面,留了胡氏在宫中用膳,末了还赏赐了不少与胡氏,这宫里的太监、宫女们也都是个个捧高踩低的,见胡氏受了太后的待见,到贾府传赏赐的这些人哪有不千般万般说好话的,让原本还担心胡氏模样会冲撞到宫中贵人的贾母着实没有想到,整颗心也放到了肚子里。
王夫人看着这些赏赐,想到命妇叩见皇后、太后时,那两位不冷不热的态度,再看如今单单对胡氏这般厚待,王夫人心里也打了鼓,胡氏这般模样,怎么就入了太后的眼了?
其实个中缘由倒浅显,世人多人以貌取人,见女子容貌端庄清秀的大家闺秀,心中期待自然变得极高,若是容貌不堪的女子,便多觉其粗鄙,胡氏又有恶名在外,因而太后和皇后最初对她并不抱任何期待,不过是好奇兼瞧贾家的乐子罢了,没想到一见之后却是大出意料之外,成了意外之喜了,更觉胡氏不错了。
此时贾母一个眼色过去,自有人把让太监喜笑颜开的银子塞了过去,待宫里的人都离开了,贾母不再忧心胡氏,整个人都轻松多了。
对于被皇上指名召见的贾政父子,贾母是一丁点儿也不担心,如今贾政在工部做事,还是皇上钦点的,珠儿当年也被皇上夸奖过,又是顶聪明机灵的孩子,皇上这次召见,定是好事无疑。
贾母所料分毫不错,皇上这次钦点贾政父子入宫,的确是青眼有加。原本一向同心协力的荣、宁二府,忽然宁国府与荣国府的大房站到了皇叔一边,荣国府的二房屡次对自己尽忠,皇上不是没怀疑过,兴许这贾家打着两手准备。
可是自从宁国府先开始的鸡飞狗跳,加上荣国府贾赦续弦的脸面全无,样样背后都有着贾珠的影子,皇上这下便确定,这贾珠的确是个好孩子。想到当年这孩子便在贾老国公的灵前哀思过重昏厥不醒,自己还勉励了他父亲贾政一次,皇上心里更舒坦了,朕果然一早就发现了这个好苗子。
看贾珠顺眼了,再想到皇弟给自己递上的折子,上面也列了这贾珠与江南瑞锦坊的关系,皇上心里更满意了。皇叔这么多年使唤的银钱全是通过遥控内务府和江南这些皇商的孝敬,这瑞锦坊在江南风头甚健,却是难得的,与皇叔素无瓜葛,可见背后之人的忠心了。
林如海自然是首功,可贾珠嘛,皇上点了点头,不但忠心,心底还纯良,是个可造之材,似乎听说他还是个文武双全的,可惜年纪还小了些,暂且再看几年吧。
贾珠入了皇上的眼,皇上对贾政自然多了几许期待,能养出这样的儿子,老子想必是不错的,可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最初看贾政办事,皇上还心道许是他藏拙,可日子久了,皇上发现,这位就这些斤两,是自己高估他了!
失望过后,皇上对林如海更器重了,原因无他,这孩子跟在林如海身边一段时间,皇上认定必是林如海言传身教的结果。
这贾政么,虽然能力不行,但是贵在忠心,能力不行可以培养,忠心就难能可贵了,皇上打着这个心思,对贾政暂且还在观望,若是可造之材便重用之,若是不可雕的朽木也无妨,给他个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