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红楼之盛世明珠 >

第70章

红楼之盛世明珠-第70章

小说: 红楼之盛世明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的偷闲是彻底泡汤了,贾珠领着贾琏和贾琮回家,薛虬也拉着哥哥回了薛家,萧泽郁闷的回了府,孟仙靠在门边上瞧着所有人都走了,一乐,这两个人还真是,王爷那么桀骜不驯的一个人,被贾珠一个眼神就治得服服帖帖的,可见这世上最厉害的,不是杀人的刀子,而是一份感情了。

贾琏和贾琮乖乖的跟着大哥回家,贾珠没多说别的,让他们两个自己反省,转身去寻赵宁川了。

把今天在醉云楼发生的事儿原原本本的说了一边,贾珠乐了:“先生,这就是您说的,被您教训得已经有木有样的乖徒弟?”

这就是明晃晃的幸灾乐祸,赵宁川听完了脸也绿了,心里面骂这小子不争气让人看笑话,贾珠看着笑得更开心了。

有了薛蟠这个人在一旁对比着,贾珠从来没有这么欢喜过自家弟弟的乖巧懂事,恩,跟这种人当朋友也没被拐坏,贾珠这心这个乐呀。

“不提他了,说正经事,山东有朋友传话过来,说了一件奇怪的事。”赵宁川说完,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通,贾珠的神色也严肃起来了。

“这些年山东的旧账目我们司里最近看的最多,没发现什么异常,就是这样才奇怪,山东这些年可不都是年景好的,这缴纳的粮和税却是四平八稳,原来还有这个原因,山东,山东和福建中间可是隔了好几个省份,怎么还有人跑到山东去买粮,这事儿可是蹊跷的很。”

原来,赵宁川提到的,就是有人从福建那边,每年到了要运粮的时候,总会花上一大笔钱买些不起眼的东西,但是时日久了,总会露出些风声,说是这些人运走的,其实是粮食,而且和贾珠最近一直关心的海寇颇有几分关联。

“先生可能打听到谁是卖家?”贾珠问道,有买家自然就有卖家。

赵宁川说道:“这个人是山东有名的乡绅孟家的大公子,孟安宜。”

贾珠听了就是一愣,点了点头,心里有种想法在慢慢的浮现。

“劳烦先生盯着此事,眼下马上就到了粮食进账的时候。”

正如贾珠所说,这段时间户部清闲得很,可是不久之后就到了忙碌的时候,山东的粮、税一进账,司里从主事、笔贴士开始最忙,他们整理好的账目应该汇总到贾珠这个员外郎手里,而后核实无误再经过黄则宁这个郎中最后把关,最后上交侍郎。

整个户部都忙了起来,黄则宁也无法把所有的差事都揽过来,贾珠还是第一次做这种账目,倒是把心思都集中起来,不过越是做账,就越会响起赵宁川的话,就不禁开始在帐里面找蹊跷的地方。

没等贾珠这边有什么发现,山东那边却是出了大事,山东运往京城的漕粮,被劫了,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朝廷,山东那边上的本子言明是福建海域的海寇流窜到山东劫粮,一时间朝廷风起云涌,不少人禁海的呼声日趋强烈。

贾珠听了却是心里大急,一问萧泽,他的脸色也十分凝重。

“这件事里面有蹊跷,皇兄为了招安海寇的事花了不少心思,绝不会在这种时候出现这种纰漏。”

贾珠把户部山东司账目的蹊跷之处和萧泽提了,而后方道:“如果这件事是真的,每年都有孟家‘卖’粮与那海寇,没道理今年他们就会动武去劫?更何况报上来的损失,却和往年的账目大有出入。”

贾珠说完,拿起笔详细的给萧泽列了一组数据来,往年正常入账的数目,与今年的损失相比,出入很大。

萧泽眉头一皱,心里面暗暗思忖了一番,贾珠同样盯着这组数据想着心事,突然两个人同时抬起头来,看到彼此眼中的神色,都知道对方和自己想到了一处去。

“看来,要亲自走一趟山东了。”

如今重建织造局,但是织造局的监管范围在江南一带,整个北方还都是天听处的势力范围,皇上下密令给萧泽尽快调查山东的事,就在此时,北边又出事了。

北边建立安北都护府,御史台有人上折子,弹劾都护郭师云私自出兵东胡。

这道折子暂时把山东的事给压下了,文官们一个个都打了鸡血了,纷纷陈词此时有损天朝仁义之本,御史自然是揪住“私自出兵”这件事不放,兵部的人却力挺郭大将军绝不会做出这种事,两方在朝堂上吵的不可开交。

皇上派神京卫总管萧诚为钦差,领人手赶奔北方调查此时,没过多久,郭师云的陈词八百里加急到了京城,却言道是东胡秘密派人越过边境私入天朝,他得到消息这才带一小队人去伏击,扣押东胡一行二十人,更是截获了一封密信。

这封密信也随之递到了天子面前,里面的内容当日的朝会皇上命人宣读,立刻引起了另一轮的轩然大波。

信上的印鉴是东胡王金胜平的私人印鉴,信里提及的大事,正和山东那批被劫的粮草有关——按照信中的说法,这批粮草并非被海寇所劫,而是被人假称于此,私自和东胡做了交易。

朝廷分成了两派,对于这封信的真假,两派人各执己见,皇上已经派萧诚前往边疆了,这一次派去山东委任为钦差大臣的,正式就任顺天府府尹政绩卓越的宿正钦宿大人,牵扯到钱粮一事,户部皇上点了贾珠随行为副。

正好是一文一武,随行护卫自不必细说,单说明面上的钦差是这二位,暗地里,萧泽早几天便离开京城赶赴山东了。

这次去山东查办粮草一事,又是身为钦差,贾母她们不明根由自然高兴,钦差大臣这个名头可是响亮,虽说是副的。

但是贾政、贾赦知道根由,不由都有些担心,山东这件事要么牵扯到海寇,要么牵扯到东胡,此去危险重重,贾珠把高勇、高武两兄弟都带上,和父亲、伯父好一通说明,这才安了家人的心。

启程上路,贾珠和宿正钦虽然同朝为官却并不熟悉,唯一打过交道的还是过年时候,贾赦、贾珍为了王家的事和萧坤他们家发生了争斗被顺天府抓走了,不过宿正钦刚正不阿的名头贾珠却是如雷贯耳。

贾珠想着,这位宿大人最是讨厌纨绔,对家世显赫的子弟最是看不起,自己现在也搭了个边,先入为主的观念自然不可能没有,不过有句话是日久见人心,如果这位宿大人真是公正之人,他却是不怕主官和副官不和。

贾珠心里有了底,却没想到宿正钦对他的态度好的出奇,路上走水路,两个人上了船,宿正钦竟然主动找他下棋,一边下棋一边说话,贾珠完全没从宿正钦身上看到什么酸气,也没有刻意的刁难。

贾珠不知道,他对宿正钦不熟悉,不代表宿正钦不知道他。


第八十九回改行陆路暂歇驿站夜深人静小贼猖狂

船上无事,宿正钦酷爱下棋,两个人摆上棋盘坐在船舱,一边落子,一边谈起了山东的事情。

宿正钦对贾珠的印象和孟仙大有关系,当初萧坤、王仁等人指出孟仙在《女驸马》一戏中的扮相和贾珠很是相像,拿伶人戏子比官宦子弟,自然是种侮辱,而贾珠却并没有在这件事上为难孟仙,在宿正钦看来,这就是贾珠不同于人之处。

贾珠自然不知道宿正钦和孟仙的关系,犹自心中纳闷这外界的传言果然不可尽信,这宿大人虽然办案耿直无私,私底下脾气却并非难以相处。

贾珠不知道宿正钦是否知道皇上对于海寇一事的安排,因此此时和宿正钦谈起山东的事宜,并没有透露半点口风,谈及的只是山东司账目的蹊跷之处。

“我在司里看过山东三年以来的全部账目,若是细究其中是否有不妥,却是半点都没有。可越是如此,这三年的账目放在一起看,就越平稳得可疑。看全国的账目,因为水患和干旱的原因也是起起落落。”贾珠说完这些,宿正钦的脸上也浮现了深思的神色。

“如此说来确实可疑。不过要想知道究竟是巧合还是人为,待到了山东地界寻一处镇县稍作打听,当地这些年的收成好坏便可知晓。”宿正钦说完,对贾珠的看法也随之发生了改观。

最初只是从孟仙的事觉得贾珠这个人性格宽厚大度有容人之量,这个人人品不错,但是对于他的本事,宿正钦心里却并不多么认可,想他和贾珠两个人都是少年得志,他是三元及第的状元,而贾珠却是走龙禁尉路子取巧进的官场。

当他听说这次奉旨巡视山东,贾珠是他的副官时,宿正钦并不认为他会对自己有多大的帮助,但是如今听了这番话,宿正钦的态度也越发的严肃起来。

“你的意思是,咱们暂且不去济南府,到地方上暗访一番再做打算?”贾珠一边说一边考量。

宿正钦点头道:“不错。”

贾珠听了也是频频点头,等船在傍晚的时候在辰州渡口停靠,刘方掀开船舱的帘子进来问道:“大爷,接下来要走陆路,如今天色已经晚了,是在船上暂歇一夜,明儿一早再走,还是?”

贾珠看看天色,日头虽然已经西斜了,但是距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贾珠便问道:“既然是走陆路,这里的渡口距离驿站有多远的距离?”

“小的去问。”刘方出去,不多时便回转回来:“这里离驿站不远,若是脚程快些,不到一个时辰便能到。”

贾珠听了拿眼睛瞅宿正钦,宿正钦看看天色,便点头道:“既然如此,便赶往驿站再歇息吧。”

众人得了令,接下来是走陆路,便都弃舟登岸,宿正钦坐马车,贾珠则拒绝了安排的马车直接骑马前进,一路上紧赶慢赶,还是在天色已经黑下来的时候到了驿站的门口,驿站已经关了门,刘方到前面去叩门,好半天里面才开门。

驿站的小吏开了门,一脸的不高兴,嘴里嘟嘟喃喃的还说着:“这么晚了是谁啊!”

贾珠的耳朵好使,此时骑在马上距离门口比较近,不仅听到了小吏的嘟囔,鼻子中还嗅到了一股酒味,贾珠心中暗想,早听说驿站的小吏最是官职虽低脾气大,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正想着,刘方已经到小吏面前说了两位大人的身份,那小吏听了宿正钦和贾珠两个人是钦差大臣,脸上的表情瞬间就变了,恭恭敬敬的把众人迎进去,又叫来其他的小吏,栓马的栓马,收拾屋子的收拾屋子,把所有人都安排完了,拿眼睛瞄着贾珠和宿正钦两个人。

这驿站距离京城不远,往来的官吏从一品大员到九品知县什么人都有,这里的小吏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哪位身上有油水能捞到赏银,哪位一看就是一贫如洗无利可图,他们拿眼睛一瞧就知道了。

只是今儿他有点拿不定主意,按说这坐马车的都是文官,骑马的都是武官,一般来讲武官都是粗人,脾气不好还好喝酒,喝多了撒酒疯的也有,他们这些小吏伺候不周了,挨顿揍也是常事儿,不过这些武官老爷都大方,他们挨顿揍得多些银子也是愿意的,不像文官不好伺候又得不着赏钱。

只不过今日这骑在马上的大人怎么瞧都不像是大老粗,瞧着也像是个读书人,小吏拿不准该怎么招呼,便道:“两位大人可吃了晚饭?”

贾珠和宿正钦如今正觉得饿呢,听了这话便让去准备些晚饭,两个人都不喝酒,吩咐了不必上酒,拿小吏应下了,却没走,又说了些旁的,贾珠见他杵在那儿半天没话找话说,心里知道这是等赏呢。

从身上拿出碎银子赏了他,那小吏见了银子,伸手接过,脸上有了些笑模样,拿到手里掂量掂量分量,心里一撇嘴。

等小吏到了门外,有旁的小吏过来一挤眼睛,那意思就是问有没有赏,里面这两位大人可阔气。

那小吏把银子拿出来:“都是穷酸,哎,聊胜于无罢了,还要吃晚饭,待会儿到厨上看看,把那位爷吃剩下的收拾收拾,装个小盘给端上来就得了。”

不提两个小吏下去准备,单说贾珠和宿正钦这边,两个人的屋子是挨着的,晚饭打算在贾珠这间屋子吃,然后两个人再去休息,免得还要弄两份怪麻烦的,刚刚那小吏磨磨蹭蹭讨赏的模样宿正钦也是看在眼里的,心里十分不悦。

冷哼了一声,宿正钦心道这驿站的官吏委实应当整顿一番才是,又看了贾珠一眼,宿正钦对他的做法也不满意:“这驿站每年都有银子拨下来专门负责各项费用,本不应该再花银子,像你这样的做法,分明是在助长他们这股气焰,要不得!”

贾珠一笑:“不过是些碎银子,给了他们也省了麻烦,若是一分钱都不给,待会儿给咱们端来的晚饭里面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不好说了。”

宿正钦一愣,随即大怒:“怎么,这驿站还成了黑店不成,他们敢下药!”

贾珠哈哈一笑:“下药他们是不敢,不过给你弄些不干净的东西让你顿两天茅厕却是太可能了。”

对于这些事,高勇和高武两兄弟都拿笑话一样说给贾珠听过,去那饭馆子、客栈,最不能得罪的,便是这些伙计了,这驿站的小吏虽然是官身,看这幅样子,和那客栈里的伙计也没什么分别了。

宿正钦听了怒气不减,琢磨着待会儿就要写一封折子送往京城奏上一本,正想着呢,敲门声响起,两个小吏端着饭菜送了进来。

两个托盘里面这菜色正经不少,鸡鸭鱼肉全都有,青菜瞧着也不错,贾珠乍一看没觉得什么,还想着这驿站的伙食比他想象中的好多了,等菜都摆上了桌,小吏们也退了出去,贾珠刚一动筷子,这才发现不对劲了。

这鸡怎么爪子都没了,还有这鱼,肚子那儿怎么瞧着少了一块,还有青菜,贾珠就没吃油菜、生菜和玉米能做到一块去的。

这筷子刚一举起来就放不下去了,宿正钦那边也发现了,没等贾珠说话,宿正钦“啪”的一下就把筷子给撂下了,扬声把小吏给喊进来了。

“两位大人,还有什么吩咐?”小吏这话说得很是客气,但是脸上的表情却不是这么回事儿。

宿正钦用手指着桌上的菜,脸色难看的很:“你拿眼睛仔细看看,这是什么菜!”

那小吏看了看,然后一梗脖:“大人您这要求也太高了些,这菜多好啊,鸡鸭鱼肉什么都有,难不成您还要燕窝鱼翅不成,卑职这驿站可还真没有!”

宿正钦气得脸色铁青,用筷子戳了一下那鱼肚子:“你给我说说,这鱼肚子呢,恩?”

那小吏一咧嘴:“我说大人,这鱼肚子是在您的肚子里,还是在这位大人的肚子里,那我们哪知道啊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