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红楼之盛世明珠 >

第76章

红楼之盛世明珠-第76章

小说: 红楼之盛世明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脾气最是看着好像绵软,其实骨子里倔强的很,要想让他消气,可要有时候了。

不过,想让贾珠消气的办法,萧泽可是胸有成竹。


第九十五回 钦差统领奏凯还朝 萧泽贾珠济南访友

萧泽的伤势凶险就在最开始几日的高烧不退,过去了这几天,余下的日子就是把这块伤口养好了,当然,这时候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是每日两次的换药了,每次换药萧泽都会出一身冷汗,如果是别人换药,也许萧泽还会咬牙硬挺着,但是因为是贾珠亲力亲为,萧泽巴不得利用这种时候好好博贾珠心软。

再加上伤处最忌讳沾水,如今天还热着,萧泽还整日躺在床上,一日不洗澡,萧泽就觉得自己整个人黏黏的,难受极了,于是,每天临睡前,萧泽就光溜溜的躺在床上,贾珠用毛巾沾着热水给他擦身子。

还有一点,那就是这方便的问题也很棘手,如果不小心弄脏了伤口就不好了,于是当萧泽想小解的时候,贾珠就面不更色的拿一个最小号的夜壶,把整个壶口都扣在萧泽方便的位置,寂静的环境中,两个人大眼瞪小眼,耳中就只有“哗哗”的声音,萧泽脸皮再厚,都有想撞墙得冲动了。

就在这种养伤的日子里,萧泽终于在磨破嘴皮子的保证不会再让受伤的事重演后,终于换来了贾珠不再绷着脸了。

元宝村成了临时的驻扎地,贾珠留守,同时照顾萧泽,萧诚则是率领大部分的人马赶去支援宿正钦。

这一日天刚大亮,贾珠在院子里刚刚练完了功,还没等走回屋子,就听到门外有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如今留守的士兵们都知道贾珠的作息习惯,此时一听就是直奔练武的院子。

“贾大人,萧统领带着人马已经快要到达村口了。”

贾珠大喜,萧诚回来,就意味着宿正钦那边的事情也圆满结束了:“大队人马应该是连夜赶路,吩咐厨房,多准备早餐,待会儿大家伙回来可要吃顿好的。”

早餐再好,毕竟也是早餐,厨上也没有什么准备,只是多用米做出好几锅稀粥,而正如贾珠所料,大队人马是连夜赶路紧着往元宝村回返,所有人都是饥肠辘辘,面对热乎乎的稀粥,每个人几乎都恨不得喝下一锅去,厨上准备的还是少,紧着再做。

等到差不多吃饱了,贾珠这才带着萧诚、宿正钦二人来到了萧泽的房间,把宿正钦那边的经过讲述了一番。

大队人马整顿了两天,此时京中来了传旨官,圣谕让萧诚护送宿正钦所俘获的一干人证物证会犯京城,萧泽因为伤势不宜远行暂且留下养伤,贾珠随行保护。

就是这样,第三天萧诚和宿正钦二人并前来传旨的太监一并回去了京城,山东境内就只剩下了贾珠和萧泽二人。

贾珠心里清楚,这是皇上特意留出的时间,为的就是第二件事,然而萧泽的伤的确不好愈合,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萧泽觉得总这么待着养着也不是办法,便和贾珠商量道:

“如今伤口愈合的程度,已经不影响出行,只要把马车准备得舒服一些,一路上慢慢走,是不碍事的,总比在这儿天天待着强。”

贾珠想想也觉得这样更好,便让人准备马车,这元宝村在山林之间,树木繁茂,贾珠觉得村子里的马车都太小了不够宽阔,便带着人进山伐木,亲自做了一个又大又宽敞的车厢出来。

贾珠又亲自把车厢里面左一层右一层的用被褥铺好,弄的比床都要舒服几分,特意用两匹马拉车,让车子更稳当些,这一日收拾妥当了,贾珠随行带着刘方和另外四个仆人,准备上路。

贾珠愿意是在马车旁边骑马,但是萧泽不同意,偏说自己在马车里面太闷,要让贾珠陪他说话,车厢的确大得很,两个人并肩躺着地方都够用,马车走得又慢,这回不赶时间走的还是极为平整的官道,因而萧泽这一路,果然一点都没影响到伤口,反而因为经常活动活动,伤口好得更快了。

这一日就来到了济南府境内,这一次两个人格外低调,对外只说是做买卖的兄弟,压根就没表露真实的身份,把马车赶进了城门里面,日头已经往西斜了,贾珠先把马车停在人不多的路旁边,然后让两个仆人分别去城里找客栈。

不多时,两个人都回来了,贾珠在两个人的回禀中挑了最好的陈家老店,仆人在前面引路,一行人就来到了陈家老店的前面。

贾珠抬眼一瞧,仆人果然没夸张,这陈家老店的确是够阔气的,整座老店前面一共有四层,一层和二层是饭馆,三层和四层是客房,后面还有四个跨院,每个跨院都有八间房,贾珠包下了一个跨院,然后又让伙计准备吃喝。

第二日早上,萧泽还在熟睡中,贾珠在院子里练完了功就溜达到了前面,伙计正在擦拭桌子,还有几个伙计在打扫店门,所有人都做着开张的准备,见贾珠从后面进来,其中一个伙计就迎了下来。

“大爷,您起的够早的了,要吃早饭吗?是在我们店里吃,还是去外面吃?”

“就在店里吃吧,稍微准备一些就好,一会儿送到院子里来,别忘了,再给我的随从和仆人也都准备。”贾珠吩咐道。

“明白了大爷,一会儿就给您送过去,您还有什么吩咐没有?”伙计极为热情,毕竟能包下一个跨院,连仆人都给好吃好喝的人家,必然是有钱又大方,伙计们都卯足了劲儿伺候好了贾珠,等着贾珠他们走的时候多给赏钱,因此格外热情。

“我问你,你们济南府最好的大夫是哪位?”贾珠问道。

“要说济南府最好的大夫,那一定是积善堂的,这积善堂是我们济南府最有名的百年老店,能在积善堂出诊的大夫,都是个顶个的好。”伙计忙回答道。

“哦?那这积善堂在哪儿?”

“不远,离咱们这客栈就隔着三条街,大爷,如今天还太早,还有一个时辰积善堂才开门呢,到时候您要是不乐意走,我去给您把大夫请来,您看怎么样?”伙计巴不得有个跑腿的机会。

贾珠想想点了点头,“也好,但是记住,要把最好的大夫请来,明白吗?”说完,贾珠从怀里掏出一定银子,给了那伙计。

那伙计接过来眼睛都笑没了,连声答应着,贾珠这才转身回了跨院,不多时早饭就送了过来,贾珠叫醒萧泽,两个人吃过了早饭,又等了大约半个时辰,伙计的声音在跨院门口响起了。

“大爷,大夫我给您请来了。”

刘方到门口把大夫给迎了进来,贾珠抬眼一看,是个老头,满意的点点头,老大夫进了门到萧泽的床前,先看了伤口,又号了脉,最后依次看过了萧泽平日里一直使用的金疮药,最后捋着胡须说道。

“病人这伤治得及时并无大碍,金疮药也是上等的不必在换了,只是一点不好,老朽还得开个方子给他清一清毒。”

“毒?”贾珠一愣,“难道说,这伤还带着毒不成?”

老大夫连连摇头:“并非此意,而是病人养伤的这段时间体内积攒的燥毒,不排出来,于身子有大害。”

说白了,就是萧泽这养伤的日子里,天天吃饱了睡睡饱了吃,不睡的时候也干躺着,导致身体里积攒了不少的热毒,这回大夫的方子,是给他清一清这燥毒,不过这样一来,可苦了萧泽了。

这清燥毒的药喝下肚,人就成了茅房的常客,就萧泽现在伤在腿这里,站着时间长了都疼,更别说是蹲下了,无奈何,萧泽就只能白天也蹲马桶了,萧泽最是喜欢干净,哪里受得了这种东西在屋里面摆着,连饭都吃不进去了。

看萧泽苦瓜脸,贾珠心里剩下的那点儿气儿都平了,有了这次的遭罪,贾珠知道萧泽以后肯定不敢再这么轻率了。

在萧泽咒骂要拆了那老头子的药铺声中,他这些日子虚胖起来的肉也迅速的掉了下去,整个人倒觉得精神头也足多了,不会总觉得烦闷,伤口愈合得比之前快了不少。

当伤口结了厚厚的痂,再上药的时候完全不会感觉到任何疼痛,走路也不费劲了,萧泽哪里是躺得住的人,拉着贾珠开始逛济南府。

这一日正走到热闹的东大街上,沿路的房屋都是做买卖的铺子,街道两旁还有摆摊位的,人来人往很是热闹,两个人一路走走逛逛,正来到一间书画斋前,正见到孟安宜陪着一个身材颀长的白脸男人从书画斋里面走出来。

四个人打了个照面,孟安宜认出了贾珠和萧泽,张了张嘴没等他说出话,贾珠先对孟安宜抱了抱拳:“孟兄别来无恙。”

孟安宜点点头,这才说道:“贾兄弟来了济南府怎么也没告诉我一声,早知道你来了,我就派人去接了。”

贾珠一笑,瞧了眼孟安宜身边的那个陌生人,这才说道:“既然孟兄有客人,改日我一定亲自登门拜访。”

分手告别,贾珠和萧泽继续往前走,等走了一阵,到了一个茶馆门口,两个人不走了,到了二楼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要了壶茶,贾珠这才和萧泽说道:“刚刚那个白脸的汉子,你觉得他是什么人?”

为什么贾珠会这么问,实在是那个男人身上的气势让人难以忽视,那人的相貌不过是平平,就那张脸站在人群中绝对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他身上的气势却让人为之侧目,而且贾珠注意到,这个人会功夫,功夫还不错,眼神还特别亮,看上去不能说正气凛然,起码不是奸邪之人。

萧泽摸了摸下巴,忽然一笑道:“他身上,有股海腥味。”

“你是说,他就是……”这时候伙计上茶水,贾珠就闭口不说了,等伙计走了,贾珠这才接着说道:“如果他真是南边来的,那这个时候来,这事儿可就有意思了。”

萧泽点头,喝了口茶水,一挑眉:“这样一看,咱们不着急果然是对的,咱们不急,有人就急了,这么大的济南府,偏偏就能在一个铺子前面遇上,这个巧合,也挺有意思。”

两个人心照不宣的笑了,看来接下来静观其变就可以了,果然,贾珠和萧泽不动,第三天一早,孟家就派人到了陈家老店,来请贾珠和萧泽过府一聚。

孟府占地极广,宅院也是格外气派,而今日孟家会客厅中,除了孟安宜和那天见过的白脸男人,还多了一个身量不高,瘦小的男人,这男人黝黑黝黑的,黑得都透亮了,尖下巴,小眼睛,眨巴眨巴的,脸上还总是挂着笑。

而出乎贾珠和萧泽意料之外的,是孟安宜这次连铺垫都没有,直接就开门见山的的介绍了这两个人的身份:“这位是福建芦花岛大岛主严松,这位是二岛主胡志。”

没想到那瘦猴似的男人是二岛主,贾珠倒多瞧了他几眼,见他眼睛滴溜溜的总是在转悠,不过却没什么邪气,心道这人一定是满肚子的坏水,狗头军师那型的,因此贾珠心里也对他多了几分小心。

对方没藏着掖着,贾珠和萧泽也都大大方方的自报了家门,严松和胡志自然是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贵为亲王的萧泽身上,贾珠就理所当然的被理解成了跟班子弟,给忽略掉了。

这样也好,贾珠想着,今儿这场合就该萧泽唱主角,他就在一旁冷眼旁观,看看这两个岛主到底有什么用意和打算,海寇海寇,当了一辈子的贼,骨子里都透着和奉公守法的老百姓不同的味道,改邪归正说来容易,一个不好变成引狼入室,那就是滔天的罪孽。

此时,那胡志已经一边笑一边开口了:“久闻王爷的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我们哥俩能有机会和王爷坐在一处,也就不必再藏着掖着的了,我们也听说消息,朝廷想要招安,不知道这消息是真,还是假啊?”

一句话果然够直白,萧泽没有回答,而是也问道:“本王也听说,有不少海寇已经和海外的洋人勾结在一起,通敌卖国,不知道这消息是真,还是假啊?”

一时间,两个人谁都没回答对方的话,气氛有些僵硬,最后还是胡志拱手笑道:“王爷,虽然我们是海寇,小名都是贼,可这人也不是天生下来就是贼的,我们也知道当贼的名声有多臭,可这也都无可奈何的,但凡有另外一条路,谁又愿意当这臭贼呢?再者说,就算是成了贼,也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大家伙都是天朝的子民,八百年前祖宗是一家,就算是贼,做那种勾结洋鬼子的事,在我们贼的内部,大家也最不齿这个事儿。不过,也有一句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么多人也不能保证个个都是好的,偶尔有一两个不好的,也不能因为这几条臭鱼,王爷就认为我们这一锅汤都是嗖得不是?”

这胡志别看没什么学问,说话一套一套的,虽然粗俗,却听着并不刺耳,贾珠头一回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听他说这种话也觉得挺新鲜的,萧泽闻听脸上也多了分笑意,开口言道:“既然如此,现在这条路,不但能把你们这身上的贼皮也蜕了,还能吃上官口的饭,你们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萧泽这话说完,换成胡志有点儿发愣,他没想到堂堂一个亲王,竟然说话也和他一个调调的,他却不知道,萧泽掌管天听处多年,麾下有像赵宁川、郑航这样的文人智者,也有三教九流的市井之人和江湖中人,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萧泽也会。

那胡志不愧是机灵人,只不过一愣了不大会儿功夫,便接茬笑道:“像王爷您说的,吃官口的饭谁不乐意呢?只是,这朝廷命官的俸禄是官口的饭,这监牢里的囚犯不也是官口的么,我们这做岛主的,不能把麾下的兄弟都领着进牢房,然后乖乖的把脑袋一伸,叫你们拿刀一刀一个都给剁了不是?”


第九十六回心知肚明启程回京贾家子弟年少有志

说到底,招安一事,归根究底在于信任,毕竟前朝往事历历在目,搁在这群海寇面前的路,哪一条都不好选。

此时萧泽没说话,一直沉默不语的大岛主严松第一次开了口,他的声音有些冷厉,却很沉稳,只听他说道:“我们芦花岛一千一百位弟兄,就算朝廷想要招安,又哪里有这些官职来安顿所有人。这些弟兄习惯了刀剑上舔血的日子,如果让他们回家种地耕田,只怕到了最后,都还会再度沦落为贼。”

萧泽听罢点点头,贾珠见他不说话,知道他在心里想着是否把海运一事说出去,毕竟这件事皇上已经很是心动,而一旦开了海运,接踵而来第一个问题就是海船,走海运运送漕粮需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