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红楼之盛世明珠 >

第86章

红楼之盛世明珠-第86章

小说: 红楼之盛世明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中林府现在要收拾起来也得小半天的功夫,姑父又身居盐政一职,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最近几天也要返回扬州去,不如现在侄儿这边住些日子,和父亲、赵先生说说话,也比一个人在宅子里好得多。”

林如海一想有理,便答应了,姑侄二人风尘仆仆的回到荣国府,客房是常年有人收拾的,林如海来了就能住进去,贾母那边知道贾珠回来了,林如海也来了,如今京城已经有些风声,贾母也知道了一些,此时命人去说,让他们先休息梳洗一番,先不必过来了。

贾珠也的确是乏得很,一路上皇上的身子情况,哪个人能休息得好,如今到了家里,刚刚洗了澡,贾珠倒头就睡了,再一睁眼,却已经是天光大亮了。

贾珠一激灵,坐起身一看天色,都是第二天了,不由懊恼,外面丫头听见动静,馨兰在门口唤了一声:“大爷可醒了?”

“进来吧。”贾珠这才开口。

“昨儿老太太特意吩咐了,让我们都不许叫醒大爷。”馨兰这一说,贾珠才知道。

此时馨兰又叫来小丫头给贾珠打水漱口净面,都打理好了,时辰也到了每天早上请安的时候,贾珠便去了贾母的房里,贾母见了贾珠,上上下下好好看了一回,这才松了口气。

“我的儿呦,这京里面话都传得没边了,我这心就每一刻静下来的,就怕你有个好歹,现在我总算是放心了。”

“老太太,咱们大爷福大命大,您就放心吧!”娜仁托雅笑着说,心里却道,有那个王爷跟着,能叫贾珠擦破了皮都见了鬼了!

贾母问起情况来,贾珠自然只是简单的说了几句,把所有凶险的地方都略了去,饶是如此,贾母也是脸色大变,等离开了贾母的房间,贾琮又缠着贾珠要听详细的,贾珠正赶着去衙门当差,哪里有时间细说,直答应了贾琮晚上一定告诉他,这才离开了贾府。

宫里面没什么动静,皇上也没上朝,贾珠到了海运衙门,首先就得把这次六艘海船从离开京城到最后返航的一切经过都详细的写出来,其中是否有人员伤亡,耗用了多少银钱,都是要一一写明以备日后所用,索性这次己方有充分准备,又利用了水里的优势,隶属于船厂的这些水手没有死亡的人。

等到十日之后皇上第一次上朝,这次圣驾遇险一时自然有功者赏、有罪者罚,二皇子被取消了皇族身份,以庶民规格下葬,不入皇陵,全家贬为庶人;冯无铮、沈蛞罪大恶极凌迟处死,其他一干从犯、次恶者,有问斩的、流放的、充军的就不一一细说了。

十五皇子萧垣救驾有功,册立为太子,皇妃邓氏册封皇太子妃,入住东宫;林如海封太子太傅、点内阁大学士;忠顺亲王萧泽御赐打龙鞭、加赐宫内骑马、携刃的权利;海运总督贾珠加封一等男爵位,工部侍郎贾政训子有方加封二等侯之爵;海运船厂教头严松加封统领,原职领俸禄……

等等这些人就不再详细的全都说过,总之这一次皇上的诸多册封,让群臣在心惊肉跳之后,纷纷揣测起,皇上的用意。

空虚多年的太子之位终于被坐实了,但是这个人却并不是大家以为的二皇子、三皇子,乃至占着长子名分的大皇子,而是年纪轻轻的十五皇子萧垣。

而本就一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忠顺亲王萧泽,这一次更是成为开朝以来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亲王,原来曾经因为织造局事件认为忠顺亲王已失圣宠的人都闭口不言了。

在这两位的光环下,贾珠作为开朝以来,第一个非皇族血脉、世袭恩封以弱冠之年得封侯爵的荣誉,便没有引起世人太大的关注,但是在贾家,这已经是值得开祠堂祭祖庆贺的事了。


第一百零六回命名贾兰幼弟变子海运双赢有人不忿

父子二人一个侯爵一个男爵,贾母如何能心里不欢喜,贾珠原本还担心父亲因为这次算是沾光才升爵会心里不自在,结果贾政却并没有如此。

“如今你又是爵位又是救驾之功,无数双眼睛都盯着呢,这次海船救驾算是露了大风头,工部里面有一些人颇有微词,毕竟造船应该是隶属于工部的才是,现在大家嘴里面不说,心里面等着找茬的人可不在少数,再过一阵子漕运一开始,珠儿你心里可有把握?”

贾政的忧心不是空穴来风,这次救驾之功实在是太耀眼了,让不少人眼红起来,尤其是工部的人,不少都说,如果这海船厂子是隶属于工部名下的,这次救驾之功是不是就能有工部一份了。

再加上太后也和到宫中觐见的夫人们说起了乘坐海船的一些感受来,言语间也对海船赞许不已,更是加重了海船的砝码,也让更多的人心里不自在起来。

贾珠听了心里面暖暖的,对贾政点点头:“我知道,这次是第一次走海路运送漕粮,我打算从最南边亲自走一趟,以防有什么意外发生。”

已经决定好的几个沿海的地方都已经动工建设了港口和漕运衙门,只要这一次从最南到最北走一遭,把这几个衙门都串联在一起,以后就可以放不少的心。

顺便,还有福州那个孩子,不过贾珠此时可是半句口风都没有露。

上折子奏明了情况,圣旨批复下来,贾珠便决定即刻启程到福州去,一路无话不必细说,等到了福州,如今施韶宽正是福州府的知府,官虽不大,但是自打到了福州地界,他就一直连任,能连任就意味着皇上的信任,而这份信任是最为难得。

施韶宽和贾珠故友见面自然感慨颇多,贾珠听施韶宽的言辞之间,和从前相比,也少了几分天真和稚气,但是风骨却不减当年。

这么多年任职官场并没有让他变得圆滑失了棱角,但也没有成为阻碍,贾珠从心里为好友觉得高兴,施韶宽对海运格外重视,此处招安一事也是施韶宽经手了不少,他和严松、胡志等人也打过交道。

到达公馆的第二天施韶宽就带着贾珠去见了那个孩子,自从知道这孩子是贾家的血脉,施韶宽就命人把孩子带到了衙门后宅,施韶宽如今也正有一个一岁大的孩子,正好两个孩子差不多大,奶妈子也够用,就和自家孩子一样养着。

饶是如此,这孩子也长得比同龄人瘦小得多,但是脸色却并不糟糕,小眼睛亮晶晶的,看人也不怕生,和施韶宽的三儿子施恒在一块玩得不时还“咯咯”的笑。

贾珠见了就知道为什么陈雪莹会说这孩子和他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施韶宽也说:“都不用滴血验亲,他要和你们家没关系,才是怪事。”

贾珠点点头,看着这个瘦小的孩子,心里不禁一阵恼火,这孩子的模样,绝不是大伯之子,定是父亲的骨肉无疑。

究竟是谁在里面做了手脚,贾珠的心里隐隐有了答案,这孩子的年纪就和母亲绝对无关,母亲最近几年都一直病着,那么可能会做这种事的,一个是赵姨娘,一个是周姨娘,相比一直老实的和透明人一样的周姨娘,无疑赵姨娘的嫌疑最大。

如果真是她,贾珠更恼火,他离开家的时候赵姨娘正诊出有了身孕,之前就已经生有探春,作为两个孩子的生母,做出这种事,不觉得损阴丧德吗!

心里怜惜这个孩子,贾珠想着,今生自己和前世的儿子贾兰没有父子的缘分,那么,贾兰的名字就给这个孩子吧。

福州不过是这次行程的初始地,一路往北,带着孩子不但多有不便,于孩子自身也遭罪,贾珠颇为犯难,正巧今年是施韶宽的母亲五十大寿,施韶宽的夫人要带着三个儿子去给婆婆祝寿,因此贾珠便托嫂夫人一道带着贾兰回京,等自己回京之后再带着孩子回贾府。

施夫人自然满口答应,她照料这孩子也有段时日,对这孩子也有些感情,此时能多留着孩子几日,她心里也觉得宽慰一些。

等把孩子的事料理完毕,贾珠的心思就全部都放在了差事上,福州此地本就渔业兴旺,当地不少乡绅富户也都有海船出海做生意,朝廷虽然没有水军能保护他们的安全,但是他们自己也多和当地的海寇有交情。

在这种朝廷鞭长莫及的地方,海寇反而成为了渔民和商人的保护神,当初施韶宽刚来此地的时候也颇为感触。

“海运只是第一步,将来朝廷知道了好处,自然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贾珠说完,施韶宽却神色间不是那么乐观。

“当初我没到此地的时候,总以为这边陲小地曾经和岭南相仿不过是流放罪人的地方,定是穷困难当、民心不古,谁料到了此处才发现,此地的热闹繁华甚至更甚内陆,都说士农工商,商者最贱,只因商人唯利是图败坏德行而至,但是此处经商之风甚至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则,两个字‘信商’,我这些年见着,确实不亏这两个字,当地的百姓富足,我这个做父母官的却汗颜不已,可是朝廷,哎,朝廷哪里知道这些好处,皇上这次最多不过是震怒于洋人胆敢有犯我边疆之心,第二步、第三步我却是不敢多想的。”

施韶宽所言俱是发自肺腑,虽然他自幼读书,但他却并非顽固不化之人,到了此地潜移默化,也多了几分京城的井底之蛙们不曾见识过的独特见解,因此格外忧心忡忡。

贾珠听了却笑道:“你日夜操心,多半会把你操心成一个小老头,我却是有信心这第二步、第三步铁定是有的。”

施韶宽一愣:“你说说。”

“天机不可泄露。”贾珠闭口不言,但笑摇头。

施韶宽知道贾珠这人从来都是没有把握的话绝对不会露出口风,而他不想说的事别人也休想问出个一二三来,虽然此时心里好奇极了,但是也知道问下去也是无济于事,但是心里还是因为贾珠之前的肯定敞亮了不少。

而实际上,贾珠明白,皇上的身体自从这场大病之后已经完全跨下来了,张友士都能说听天由命,那就真的完全没有法子了,将来如果真是萧垣登上了皇位,他的性子贾珠算是很了解,这位绝对是个改革派的君王。

不过,现在需要的也正是这样一个皇帝。

等离开福州,沿路到了五个海运衙门,这些地方都是渔业发达之处,海港是不用愁的,衙门动工也很快,贾珠心里很满意。

这一年海运第一次承接了漕运的重担,不但可以说是幸不辱命,而且从行程快慢、对老百姓的叨扰来讲,都比河运好上不少。

海船船身很大,装粮的分量比河运的船只要大上几倍,押运也不再需要每年都从老百姓中征调人手,海运衙门训练的水手完全承担了这项差事。

而河道,也因为今年不必漕运而得到妥善的修缮,今年雨水充足,但是却鲜少有新修整的河道被冲垮的折子呈递到京城。

这个局面可以算是双赢,那些瞪大了眼睛等着挑贾珠错的人不禁失望了,而之前有些不服气贾珠这个主官的人也都挑大拇指称赞了,虽然总督大人年纪轻轻,但办事却老练成熟,这次衙门上上下下都得到褒奖,哪个心里能不舒坦?

而贾珠这个时候回到京城,已经小半年过去了,贾珠先没进家门,而是去了施家接回了贾兰,等带着这个孩子一回家贾家,家里人的表情可谓是精彩纷呈。

贾母惊喜交加,这孩子长得虽然瘦小但是模样上很有贾珠的影子,贾母见了就喜欢了几分,娜仁托雅则是无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一把怒火中烧加伤心欲绝。

贾珠看她演戏心里暗笑,不过表面上还是要做做样子的,贾政知道了罚贾珠去跪祠堂,毕竟在外面抱回来一个孩子,这事儿个贾政冲击太大了。

贾珠摸摸鼻子,等跪祠堂之后,贾珠这才悄悄和贾政通了气,贾政知道这孩子竟然是自己流落在外的骨血,不由如五雷轰顶一般懵了,等回过神来,贾珠还是第一次看到父亲这种狰狞的表情,那时如果赵姨娘在此,估计贾政准的气昏了头掐死她。

这段时间贾珠已经托萧泽彻查此时,结果证实了他的猜测,就是赵姨娘所为。

“父亲,这件事绝对不能让祖母知道,她要是知道,准的气坏了身子。”这件事既然贾珠已经决定认在自己名下,就绝对要瞒着贾母。

贾政闻言心有余悸的点点头,自己这个做父亲的甚至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骨肉流落在外,还要儿子为父亲收拾烂摊子,刚刚还罚儿子跪祠堂,于是,贾政更加内疚了,心里面对赵姨娘恨极了,若不是她现在还怀着身孕,贾政想到此,脸比锅底还黑。

赵姨娘的事贾珠没管,前因后果是是非非他都原原本本的告诉了父亲,这是父亲的妾室,他这个做儿子的就不需要越俎代庖了。

在贾珠心里,父亲一直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是这次贾珠却见识到了,父亲也是个手狠心毒的主儿,后来赵姨娘生贾环的时候血崩而死,究竟是真的血崩,还是父亲做的手脚,贾珠倾向于后者。

毕竟,再巧合,也没有巧合到这种地步的,此是后话不提。

却说家里多了贾兰这个小家伙,贾琏和贾琮崇拜大哥,自然对小侄子也格外疼爱,都给好东西给小侄子玩。

“妹妹能有他两个大!”这是贾琏和贾琮异口同声对贾兰的评价,这个妹妹是胡夫人平安诞下的女儿,这女儿生下来就白白胖胖的,虽然眉目算不得清秀,但委实很是富态,贾母见了心里面松了好大一口气。

贾赦也对这女儿喜欢得很,直说女儿长得看着就是福相,一定能带来更多的福气,因此非要给孩子取名字叫福春,胡夫人却不同意,生怕这名字取得太大了折了孩子的福气,最后还是贾母给孩子取名叫做婉春,希望她日后能温婉贤淑。

胡夫人其实并不希望女儿性子温婉贤淑,她喜欢脆生生的女孩儿,就像贾琏的小未婚妻凤丫头那种脆快的女孩儿,但是贾母开口了,她也没法反驳。

胡夫人此时膝下已经有迎春、探春在身边,如今又多了个女儿,贾母怕她累着,便把探春接了回来给娜仁托雅养着,之前娜仁托雅也在胡夫人肚子太大的时候帮着照顾过这两个小姑,这时候再接手也算是有经验了,实际上贾母那边怕娜仁托雅对贾兰不好,便没把贾兰给他养,反而是抱在自己身边养着。

贾兰很懂事,贾母很喜欢,和贾兰小小年纪就这般懂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贾宝玉了。贾珠几次压下心里的怒火,想着等他八岁分到外面住的,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