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红楼之盛世明珠 >

第95章

红楼之盛世明珠-第95章

小说: 红楼之盛世明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人不知道内情,在他们眼中,郭师云的这次任命,可以算是流放了,福建那是什么地方,穷乡僻壤的,当年和岭南似的,做官的对那里都避如瘟疫,他们可不知道,他们以为的穷乡僻壤,如今算是一个桃花源了。

郭师云临行前,贾珠特意又去了一次郭府,提及福州府的知府施韶宽是他的至交好友,郭师云到了福建有什么事,大可以找施韶宽帮忙,郭师云从皇上那边也已经知道这位施韶宽是“自己人”,自然点头应下,又看了眼贾珠,贾珠可算是海运衙门的开衙功臣了。

“我虽然行军打仗多年,但对于海战却是一窍不通,你既是第一任海运总督,又多次随船南下,可有什么经验之谈?”郭师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谦逊。


第一百一十五回金陵来信贾琏完婚守孝卸任思虑教弟

贾珠一笑:“我可没什么经验,不过我可是委托了施兄帮忙从当地网罗擅长的能人,我们两个是想着这古往今来的兵法独独海战这块是个空白,便想着独出心裁一回,郭大将军以为如何?”

郭师云眼睛刷一下就亮了,兵法的利害郭师云如何能不清楚,这回再看贾珠,郭师云对贾珠的评价立马又再度高涨了一大截。

贾珠心里也高兴,他和施韶宽两个想拟兵法可是困难重重,自己虽然不能说是纸上谈兵其实也差不多,施韶宽更是如此,可郭师云不一样,而且他要筹建海军可是能实际作战的,如果郭师云挑头弄这兵法,那才是大好事。

一身热血就像是回到了年轻时候的郭师云没过几日便要走马上任远赴福州了,这次一去不知道多久能回京,而且福州也不像塞外那么危险,因此郭师云也就带上了他的妻子和一儿一女前去,临行前的这段时间,贾珠算是大将军府的常客了。

至于吃醋的萧泽,当然,这段时间爱人也没少给他吃,等到郭师云走了以后,这日子真就清闲了下来,但是贾珠心里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从农事到军事,皇上已经不懂声色的做了很多,现在这些力量都在积聚,终将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爆发出来,那时候引发的震动,用暴风雨来形容还真是太渺小了。

这中间会是多久,也许是五年也许是十年,又或者更长,但是贾珠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的急躁,因为时间越长,根基扎得就越深,也就越不容易被推倒,要迎接冲击,不做到这点又怎么能行?而且,更重要的,贾珠想着皇上年轻英气的脸,不由笑了,他们,还都年轻!

等待并不意味着无聊和漫长,顺天府虽然没有人敢无故闹事,但是大大小小的纠纷、诉讼还是层出不穷,出任府尹以来,贾珠接手的各种离奇的案子还真是不少。

宫里皇上依然活力无穷,并且从年轻的士子中发掘了不少可用之才,其中有一个人名叫马聪,贾蓉他们这一年落了榜,三年后的恩科中了一甲榜眼,在翰林院做事,很得皇上的器重,林如海也对这马聪赞不绝口,说他很务实不说空话,是个经世致用的人才。

马聪的名字贾珠听了不少,但是却一直没见过,等真见到了,可让贾珠吓了一跳,原因无他,这位让皇上和林如海都赞不绝口的马聪,正是当年在醉云楼中大放厥词强烈的表示对自己和海运不满,继而被一位老者骂了个狗血淋头红脸遁走的书生!

经世致用?!贾珠挑了挑眉,好吧,不是他记仇,而是这种评价对上眼前这个人,真是太过惊悚了。

马聪见了贾珠倒是不慌不忙,还深深的做了个揖:“贾大人,如果不是当年因为您的事我被骂醒,如今也许我也和曾经的同窗一般,成了一个碌碌无能之辈。”

显然,贾珠微微愣了一下,而皇上对此非常好奇,一再追问之下,马聪也没隐瞒当年自己的幼稚想法,如实道来之后,皇上对马聪这个人的评价又上了一层楼,当然,皇上哈哈大笑对贾珠说:“朕就说,你是朕的福将!”

贾珠无奈的一笑,其实他与这件事真没什么关系,当时并不只是马聪一个人听到了老者的话,可是那些人里除了马聪,如今谁又成了大器,归根结底,还是马聪的能力。

当年最是对海运不屑一顾的马聪,经过这么多年的专心研究,对海运方面倒是见解独到,翰林任满之后,皇上便把马聪调进了海运衙门做萧泽的副手。

实际上了手,马聪的这些见解大多数都很有成效,萧泽也终于可以准备卸下海运总督的差事,专心天听处了。这几年可把萧泽累得够呛,更何况海运并不是他的强项,贾珠暗地里也帮了他不少的忙。

就在这刚刚闲下来的当口,金陵传来了急信,是王老太爷的亲笔书信,最近王老天爷的身子每况愈下,如今也到了只是熬日子的时候,老太爷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孙女王熙凤,因而来信想让贾家履行当年订下的婚约。

两个孩子的年纪也到了能成亲的时候,王老太爷这信一到,贾母看过之后,心里也不好受,回了信回去,便开始准备放定的事了。

贾府开始准备亲事,虽然很仓促,但是事情紧急也顾不得这许多,好在贾府也不是第一次办喜事了,倒没多忙乱,贾珠最近又不忙,跟着帮忙倒很是有条不紊的进行布置,倒是贾琏,这次的新郎,倒有点不好意思了。

当年王家到京城来给先皇祝寿他还见过王熙凤,那时候的事虽然他忘了很多,但是那个自己的小小未婚妻长什么模样他还是记得的,不知道当年的小丫头现在是什么模样?

想着自己这几个妹妹如今是一天一个样,贾琏心里面也想象开了,他外面这些年的那些朋友,出了世交的子弟之外,因为经营铺子的关系,三教九流的朋友也不少,当然,应酬多了他自然也就有过一些荒唐事。

但是在家里,贾琏可没收用任何一个丫鬟,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宁愿在外面花钱疏拢一个清倌一段时间。

小丫头……想着这么多年依然记得清清楚楚的那双眼睛,贾琏心里一阵美滋滋的,继续开始筹备成亲要用的东西。说到避嫌,现在时间匆忙,还没这么多规矩。

等到成亲的日子定了下来,王家那边来人收拾京城这边的院子,让王熙凤在京里出嫁,王家从金陵运来的嫁妆也都是价值连城看着让人头晕目眩,当然,贾家给的聘礼也极为丰厚体面。

王熙凤的出嫁也称得上是十里红妆赚足了体面,但是其实王家人心里都清楚,王家和贾家,如今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自从先皇驾崩之后,王老太爷唯一能够指望的老臣的情谊已经随着新皇的继位而烟消云散了,王家这回是真的落寞了,家中的财产都是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当年曾经号称让龙王都自叹不如的王家,如今也是吃老本的境况。

就连薛家,如今也凭着皇商的头衔和贾家的关系越发得意了起来,自从薛虬考中了秀才,薛老爷更是喜欢带着这个儿子外出访友,也证明给人看,他们薛家虽然是商人出身,这子孙可是要做官老爷的读书人。

好在薛家并不忘本,这么多年和王家也是情谊深厚,不然王老太爷准的被气死,而让王老太爷安危的是,在京城里的史家也没比王家好多少,基本上是没什么地位的闲职,空有一个爵位又有什么用,子孙也不争气,好歹他王家还有凤丫头嫁进贾家也紧密了四大家族的关系,史家,史家现在就指望着年幼的史湘云来拉拢贾母了。

王老太爷身子实在太不好,根本不能到京城亲眼看着孙女出嫁,但是王熙凤和贾琏的完婚也让他放下了一个大的心事,自己那女儿虽然神智不清醒,但是也未尝不是好事,不然一边是姑姑一边是婆婆只怕凤丫头左右为难,那胡夫人据说是个妥当人,凤丫头又讨人喜欢,凤丫头一定能过得不错。

的确如同王老太爷所料,胡夫人一向喜欢干脆利落的孩子,王熙凤嫁进门来,婆媳两个的关系自然不错,贾母对王熙凤当年就喜欢得很,王熙凤嘴甜,立规矩的时候把老太太和婆婆哄得都开心不已,晚上在自己院子里,小夫妻新婚燕尔彼此当年又熟悉,自然更是蜜里调油一般。

贾琏小时侯就对王熙凤有种朦朦胧胧的好感,现在做了夫妻,自然恩爱非常,而王熙凤最开始以为的那些事,更是一件都没发生。

当年做姑娘的时候,王老太爷便让她帮着管理家务,对于家中这些琐碎的事她可是非常清楚,而且世上闲言闲语多了,当年贾赦贪图胡夫人的嫁妆才娶了她做续弦的事王熙凤也听人说起过,王熙凤陪嫁的东西不说,王老太爷还单独给了她五千两的银票,让她做不时之需。

然而嫁了进来,她这些嫁妆却是半两银子都没动用,在成亲的第二天,贾琏就把自己的小金库交给了王熙凤掌管,让她平日里一切开销都从里面出,这小金库可是贾琏这么多年自己置办铺子赚得的银钱,王熙凤那五千两的银子和这里面的钱一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贾琏的这些让王熙凤脸上暗暗发烧,自己当初的顾虑现在看来简直就是个笑话,而帮着胡夫人开始接触到家中公中的账面之后,王熙凤再度发现,贾家一年下来虽然花出去的银子多,可赚来得也不少,根本就没有窟窿的存在。

原本以为自家已经很好了,可和贾家一比,真是差远了,王熙凤把心里最初那点小小的骄傲于嫁妆的心,彻底给放下了。

夫妻最要的是互相体谅和尊重,总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硬是要压下对方一头,日子长了,总是不安稳的,王熙凤现在觉得丈夫虽然没有他的兄弟那般在官场上得意,但是掌管着家里公中的铺子、平时的应酬,见识也广说话也总让人爱听,心里对贾琏可是喜欢得紧,就这样,两口子的感情不好才怪了。

贾琏这边成家立业,贾母她们可就开始操心起旁人了,贾蓉这么多年在外面放外任一直都没掉回京,宁国府那边现在也开始给贾蓉物色好的妻子人选,贾琮这边更是在军营如鱼得水的,据说现在可是萧诚帐下有名的年轻将领,贾琏这亲事刚办完,胡夫人和贾母就开始商量着给贾琮也定下亲事。

就在这时候,最后的心事了结了,王老太爷的身体每况愈下,就在王熙凤和贾琏成亲半年的时候,王老太爷过世了。

王老太爷是贾珠的外祖父,他的去世,贾珠也是要守孝,如今衙门差事并不太忙,皇上自然也就没有夺情,贾珠卸下了差事为外祖父守孝,这段时间在家里待着,贾珠倒真是有时间好好看看自己这些弟弟妹妹了。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贾府当年还小的这些孩子们,也都长大了。

说到这些妹妹们,贾珠很是宽心,迎春的性子很像她的生母有些绵软,但是自幼长在嫡母胡夫人身边,胡夫人那般的性子,硬生生的把迎春的绵软调教成了温柔又不失主见。

探春也因为王夫人的身体也在胡夫人身边长大,虽然也是姨娘所出,但是今生赵姨娘早就不在了,在小小探春的脑海里连她生母的模样都不记得,胡夫人对待这侄女比亲生女儿也是一般不二,探春生性就有主见,胡夫人对这侄女也是很喜欢。

婉春小时候长得就白白胖胖,大了以后依然富态的很,她的脾气完全和胡夫人是一般无二,拳头一握基本上两个小厮都能被她撂倒,眉毛一立也是说不出的吓人劲儿,贾赦这当老子的最怕他这婉丫头,在婉春面前简直是二十四孝老爹。

最小的惜春虽然是宁国府的姑娘,但是因为这边姐妹们多,贾母喜欢热闹,便总是派人去接她到这边来,姐妹们在一起也有个伴,惜春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几个姐姐都很宠着她,小姑娘生性有些冷清,但是最近几年可开朗了不少。

再看这些男孩子们,外面的两个自然不必说了,宝玉现在已经大了,前世那套浊气论和国贼论也已经新鲜出炉,好在这些话都是被丫头们当笑话说,如今家里也没人故意在贾政面前上眼药,如今贾政还不知道,否则就又是一场大的风波,贾珠盘算着,宝玉已经大了,好不容易他现在卸了官职在家待着,也是时候该管教管教他了,上回贾母可答应他了,这回可不能出尔反尔又心疼了。

和宝玉的让人头痛相比,贾兰和贾环可就懂事多了,贾兰小时候可吃过苦,后来虽说在施家也过了一段小少爷般的生活,但是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打小就苦过的他十分早慧,在施家他也是小心翼翼。

回了贾家更是怕惹麻烦,乖巧伶俐的孩子大人都喜欢,贾母她们不用说,贾政更是因为心里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觉得对不起贾兰这孩子,对他倒是比任何一个孩子都和颜悦色。

贾母还戏称,贾政当老子的时候严厉,做了爷爷可和蔼了,还真是意想不到。

而贾环也是打小就在娜仁托雅那里长大的,没了赵姨娘的影响,小孩子跟什么人就学什么样,娜仁托雅拿出草原上教男孩子的方法教导贾环,等贾珠发现苗头不对的时候,已经晚了,怎么说呢,贾环这小子,现在就像一头小狼。

娜仁托雅非常满意,贾珠无奈也没办法了,对比前世的贾环,贾珠觉得,眼下也挺好,作为庶出的弟弟,将来也要有本事能撑起自己的家来。

看来看去,现在家里最需要教训的就只有宝玉了,贾珠想了想,做出了决定。

和贾母说了这事,贾母虽然还有点不舍得,但是最终也点了头了,却有些不放心的叮嘱贾珠:“万不可太急躁了,毕竟他还小。”

贾珠点头答应了,心里却想着,比他小的贾兰和贾环现在一个个都比他强了!

贾珠决定先和宝玉好好说说看,看看宝玉出了那两套惊世骇俗的想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宝玉不像贾琏和贾琮总是缠着他说话,这些年他又很忙,两兄弟见面的时候不少,坐下来好好说话的次数却几乎没有。

如今宝玉还跟贾母住着,整日姐姐妹妹的活得很自在,唯一不大高兴的,就是林妹妹总也不来府里了,这日宝玉正和贾母房里的丫鬟玩闹呢,就见大哥进屋了。

宝玉怕贾政就像老鼠见了猫,对贾珠,宝玉也觉得有点敬畏,每次贾政教训他,总是把大哥拎出来做榜样。

“你看看你大哥,这么大的时候……”“你日后能有你大哥的十分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