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综]太虚剑意 >

第18章

[综]太虚剑意-第18章

小说: [综]太虚剑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侍女又行个礼,轻声说:“贵客自便,有事传唤,婢子在外间守着。”

瑶光点点头,对方安静地退了出去,还体贴地关上了门。她走到浴桶旁边试了试水温,正好暖又不烫手,如果不是一直在调整水温,只能说白云城里的消息太灵通了。

唔,既然叶孤城考虑周到,她也不用替他节省。

瑶光正要除下道冠,忽然注意到旁边屏风里似乎有个矮几,上面摆着衣服,她走过去抖开那几件衣服对着自己比了比,神情变得有点微妙。

……看起来非常合身,而且料子也尽量靠近她现在这一身道袍,用色和刺绣都很接近。

该说叶孤城观察力了得还是什么?

一刻之后,瑶光沐浴更衣焕然一新地出了门,之前不知道藏到哪里去的侍女在她开门之后立刻出现,仍旧一言不发地在前面引路。

瑶光走出一段距离后忽然觉得不大对。

“这是出去的路。”

侍女点头,轻声回答:“城主在海边练剑。”

瑶光转头看向侍女,被对方纯洁又真诚的神情弄得有点发懵,对方一脸理所当然,似乎她去看望叶孤城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一般。

“……让他静心练吧。我想看书。”

侍女顿时愣住了,眨巴眼睛盯着瑶光看了好久才愣愣地点头。

“哦,是,遵命,请贵客随婢子来。您想看什么书?”

“史书。”

当然必须是史书。

瑶光迫切地想知道现在到底是什么时代,想知道自己到底身处何处。

时代真的不同了。

当泛着墨香的纸张取代了汗青简牍,往昔汗牛充栋的藏书或许不过手中薄薄几册,始皇帝辟数间宫殿藏天下书籍,放在今日,或许只需十之一二的空间就已足够,但那时所藏之书恐怕已有许多不存于世。焚书坑儒之时,或许咸阳宫内仍有珍本,咸阳大火,始皇帝所藏七国之书怕也是付之一炬。多少风|流云散,尽归尘土。

夏五百年,商三百年,周八百年,秦二十年,汉四百年……

隋四十年,唐三百年,后有宋元明。

唐不过三百年。

虽然早已预想到总有这么一日,日升之时便注定日落,物换星移,焉有不灭的王朝,但是,当真看到史册上短短几行字道尽了无数人为之生为之死的波澜壮阔与硝烟尘土,瑶光不可遏止地泪流满面。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始,至唐代宗广德元年终,战乱达八年之久。

原来自邺城那一战后还有五年这场战乱才结束,原来那一战后还有五年这场战乱便会结束。

后世之人名之安史之乱、天宝之乱,身陷战乱之中的她却无缘亲眼见到战争结束的那一日。

如今,“瑶光”竟能手捧史册读到这一段,昔年与她同门之人、领她入门之人却在何处?

昔年与她同袍并肩战沙场的各门各派英豪侠客归骨何处?

昔年盛唐风|流沉睡何处?!

那一个她所生长熟悉的时代终究消失于时间之中,她曾尊敬仰慕的前辈们都已不在,她曾引为好友的同辈也已不在,她曾痛恨的敌人亦已不在!

在这苍茫的尘世间,终究只剩下她一人逃过了时间的脚步。

天地之大,而瑶光唯有一人、一剑。

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且让她……哭这一场,就这一场……

作者有话要说:试想如果有一天我在一千年后醒来,发现整个世界只有我一个和世界格格不入的“古人”,大概也会痛哭一场。



、剑神之妻

白云城的日子并不难过;尤其是在被城主奉为“贵客”的情况下。

瑶光再次回到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水平,只差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不论白天黑夜;只要她有所吩咐,开门传唤,不过片刻就会有人将她一应所需整整齐齐地奉上;甚至她没有考虑到的东西都会一起送来。

或许是因为叶孤城曾叮嘱过什么,又或者是白云城中自有规矩;总之瑶光在城主府中从未受到片刻怠慢与冒犯;但总有些令人感觉不太对劲。有时瑶光觉得是否是自己多心,但每每她想要招来侍女或者侍卫多问几句,那些人总会以最简洁的话给出答案,随后远远避开,好似多和她说一个字都会折寿一般。瑶光自问自己也没有长得不堪入目,更没有凶神恶煞,若不是别有原因,她实在不能理解这些人为何如此。

既然从这些下人口中得不到答案,瑶光理所当然地将疑问抛给了城主叶孤城。

彼时,正在海边练剑的叶孤城思索片刻后,缓缓答道:“或许是因为清虚道长风姿卓著,使人敬慕。”

瑶光闻言,不禁挑眉,乌黑的双眸映着海面氤氲的水汽,仿佛一同蒙在了温润的云雾之后。

什么是敬慕,什么是畏惧,什么是厌恶,什么是爱戴,她还不至于分不出来。那些人绝不是因为“敬慕”才会这样刻意地对她“敬而远之”。

“叶城主勿要说笑。”

叶孤城面不改色地说:“我并未说笑。”

瑶光默默地拔出了背后的长剑,信手挽了几个剑花,这才静下心来走到另一处,右足点地而起,轻飘飘地落到了海中一块礁石上,静心感受着大海的气势。她素来熟知的是山,虽曾见海,却只寥寥一面,不曾细观,如今凝神感受,深深为大海的气势所动。

海与山截然不同。

山势险峻厚重,如大地之脊,立于天地之间,无论寒暑昼夜,其形不改。

华山地势险峻,终年积雪,更多几分酷寒,于此雪峰山巅练剑,剑中自然会浸染上冰雪之寒、山势之险,剑以疾、以刚、以直、以奇险为要,故而其势利攻,若然养精蓄锐、蓄势而出,便如雷霆一击,刹那定胜负。

生长于华山之中、于雪峰习剑有成的瑶光剑中不可避免地满布着山势,运剑有寒雪风雷之势,却缺少属于水的柔性,因此她固然能将三才剑法使得极为出色,却难以在两仪剑法上取得同样的成就。

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演变无穷尽,万象万物,莫不在其中。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谓之两仪。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阳极生阴,阴尽转阳,于太阳处生少阴,于太阴时生少阳,阴阳消长,彼此依存。

阴阳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天为阳则地为阴,上为阳则下为阴,日为阳则月为阴,昼为阳则夜为阴,热为阳则寒为阴,动为阳则静为阴,以此类推,若无阳,亦无阴。

吕纯阳创两仪剑法,蕴两仪之道于内,剑招意不在伤人,而在引人感悟阴阳消长、两仪化生之力。

瑶光之剑,便如只取一极,动若雷霆,其力在刚,若阳极,刚不可久,剑势一尽便消失无踪,无法自然地转化到阴极的阴柔之力,她所欠缺的恰恰是水中所蕴含的柔。因此,瑶光此刻直面大海,感受波涛无尽、水势苍茫无边的气势后,竟有些出了神。

若她能从大海中感悟水性,或许,她的两仪剑法和道法都会有所精进吧。

瑶光并未急着挥剑,就那么持剑站在礁石中,静静地感受着海浪冲击礁石,前浪未尽后浪已至,脚底微微的震动竟似绵绵无尽,仿佛永不休止。临至岸边,浪潮仍有这般气势,在大海中央,那般滔天海浪更令人惊骇神往。

天地造物,自然之力如是强大深广。

水火无情,海浪滔天,如此气象,说它能轻易吞没生命,谁人能反驳?

人力有穷,在自然之威面前,竟是如此渺小。

然而,人从来不曾就此止步。

山路艰险,有人架桥修路;黄河泛滥,有人筑堤饮水;昼短夜长,有人萤囊映雪。

她见海浪凶险,焉知会否谁人能踏浪而行如在地面,谁人能海中舞剑恍若御风?

瑶光出神地望着大海,一望便是一日。

叶孤城练剑完毕,远远地看了瑶光一眼,径自离去。

叶孤城与瑶光的相处大抵如此。

两人均是当世一流的剑客,自有剑道,无需他人妄加指点,瑶光连日感受大海,到后来剑也不再出鞘,便似纯粹观景一般站在海中,叶孤城因曾被瑶光一剑击退,自觉在剑术有所突破之前无需再切磋讨教,因此两人就这般互不干涉地各自占据一片海岸地共存下去了。

白云城的主人既然奉瑶光为上宾,白云城内其他人自然对瑶光礼敬有加,自从瑶光白天黑夜耗在海岸,除去定时送去食水的人,根本无人靠近那里。

“清虚道长”在白云城中也益发接近一个传说中的人物,百姓传言她剑术通神,如谪仙临世,在当事人从不露面的情况下,有些传言也就越发离奇。

这般过去三月之后,白云城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瑶光早晨洗漱之后例行出门去海边,忽然被一个侍女拦住,神态颇为急切地告知有客人来访,请她务必拨冗一见,城主已在大厅等候。

瑶光打量侍女片刻,心道莫非来的是六扇门或者锦衣卫吗?

时隔几月,她原以为当今皇帝打算放过叶孤城,没想到只是稍微慢了一点?但是,若来的是通缉令,这个侍女的神色总不该这么安然,一定会更加仓皇担忧吧?

瑶光点点头,沉默地跟着侍女往大厅去,一路上侍女轻声说明着事情的来龙去脉。

据说陆小凤因“罗刹牌”一事卷入西方魔教的麻烦之中,真假罗刹牌、似敌似友的美人、魔教长老、意外身亡的魔教教主及教主之子,诸般事情错综复杂,简单一句话就是:陆小凤陷入生死危机之中,西门吹雪提剑出门远赴西域救人。

瑶光略有些疑惑地问:“此事与我何干?”

她既非西门吹雪之友,又非陆小凤之友,更非西方魔教关系之人,于此世无亲无故,怎样想,这件事似乎都跟她没有半点干系啊?

素来温顺的美貌侍女苦恼地皱眉,低声回答:“这……婢子就不知了。只知那来访之人是万梅山庄的女主人,西门吹雪之妻。西门夫人上拜帖求见真人。”

瑶光如今对“真人”这种称呼大概也算习惯了,她分辩了几次,这些人仍旧恭敬地唤她真人,有人改口称“姑娘”反而让她觉得更不对劲,最后她也就放弃了和这些人讨论道者和真人之间的距离,索性以此自勉了。

“西门夫人求见于我?”

瑶光稍加思索,如自语般轻声道:“那个西门夫人,莫不就是峨眉派三英四秀之一,被杀了师父却又嫁给了西门吹雪的孙秀青?”

侍女连连点头,“正是。”

瑶光脚步稍顿,神色变得古怪起来。

“她与我无亲无故,为何来找我?”

“……婢子不知。城主似乎对此事很上心,恳请真人就见她一面吧,远道而来也很是辛苦。”

瑶光闻言,冷哼了一声,轻笑道:“只怕她见了我,还要更加不称心。”

在瑶光看来,孙秀青这般不为师报仇反而嫁给杀师之人的做法简直倒行逆施、令人发指,无异于欺师灭祖。且不论她和西门吹雪是相识在前还是在后,得知师父被人所杀,孙秀青竟还能与仇人共结连理,此等人简直枉费师门教导,其心性之凉薄当真使人瞠目结舌。倘若师门有错,师父所行乃逆天而为,贻害世人,孙秀青还可勉强说是大义灭亲,然而其时峨眉无错、掌门独孤一鹤更是遭人陷害方有此厄,事后真相遍传江湖,孙秀青纵然不为师报仇,也该返回师门,为历经浩劫的峨眉尽心竭力才是!

而她做了什么?

峨眉掌门身故,三英四秀已缺大半,峨眉可说大厦倾倒、危在旦夕,在这般情形下,孙秀青竟开开心心嫁进了万梅山庄,置师门于不顾!

这般人,往日也配自称女侠?

何者为侠?如此行径,不堪为人!

瑶光对孙秀青印象极其恶劣,态度自然不会好,因此当她见到大厅中形容憔悴的年轻夫人,被对方含怨指控她引得西门吹雪走回无情剑道、似要抛下结发妻子之后,瑶光好笑地反问:“敢问女侠以何种身份质询于我?”



、汝道为何

敢问女侠以何种身份质询于我?

瑶光这一句含着蔑视的问话听在孙秀青耳中极其刺耳;但她不得不压下愤怒,尽量平静而不失风度地答道:“自是以西门吹雪妻子的身份。”

瑶光听到这句回答,心内不免有些失望;这一份失望不加掩饰地显示在她的神情上,与她原本的冷漠轻蔑相叠加,益发显出一种如同从高处俯视蝼蚁那般令人难以接受的冷傲。

“若是如此;我想,你我之间无什可谈。我与你夫素无故旧;也非新友;自禁城一别,未曾相见,西门夫人若是千里寻夫,似是来错了地方。白云城中,并无西门吹雪。”

孙秀青闻言,双目从隐隐含泪逐渐泛红,几乎要恢复从前闯荡江湖时的脾气拔剑而出,但她到底已经太久不曾握剑,而且此刻在她面前的并非无名之辈,而是江湖传言更胜西门吹雪的剑仙。惊怒不过一瞬之间,孙秀青竟生生地将那股愤怒压了下去,将要被深爱之人永远抛弃的痛苦重新占据了她的心头,她满是苦涩地开口,声音中满是脆弱,毫无当日京城糕点铺中的鲜妍明媚。

“真人何必如此推脱……那一战之前,西门吹雪他已放弃了曾经的剑道……那一战之后,他仿佛又变回了从前的西门吹雪,就好像从来也不曾认识我、与我倾心相许一般……真人也是女子,应当明白这种得而复失、永失所爱的心情……请真人怜我,让我的夫君回来吧。我和孩子……都在等着他……”

孙秀青咬了咬牙,好不容易才止住泪水,她看向前方那个身量还没有自己高的少女,试图打动她,却骇然发现先前好似年画童女的少女神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那么一刹那,她几乎以为自己看到了西门吹雪。

一样的冷若冰霜,一样的剑气逼人,一样的凛然不可逼视,一样的不似尘世中人。

孙秀青剩下的话全都卡在了喉咙里,她发现,在那双漆黑双眸的注视下,她竟连开口的勇气也丧失殆尽,仿佛此刻凝视着她的并非看似无害的女童,而是冰封在雪山上千百年的长剑一夕之间破冰而出,寒厉到灼人的剑气从每一寸肌肤渗透进去,几息之间就让人如同置身冰窖,冷到了骨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