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强清霸世 >

第42章

强清霸世-第42章

小说: 强清霸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73章 京津通车
     更新时间:2009…6…29 12:18:19 本章字数:3261
  第73章京津通车
  (朋友们考试完了;可以放松一下了。)
  然后肖峻就开着汽车回来了,兰儿一看,这是个好玩意儿,她就非要学习开车,肖峻很高兴地答应了她,找了个驻军的操场,然后告诉了她油门、刹车、离合器的三个踏板的位置,方向盘抓在了手中就可以了,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小心翼翼地起了步,然后自己就转了起来,一会儿就可以正常行驶了,以后再注意一下,处理情况没问题了。兰儿开车转了一会儿累了,肖峻就让自己的那些警卫们也学习一下驾驶,每个人都试了一下,有几个小伙子学的很快,几乎是没怎么动手就行了,这是他们的天份,肖峻就有意识地让他们多开了一会儿,以后就专门培养他们作司机好了。兰儿就高兴地开着汽车回宫了。
  为了增加新的利润点,肖峻又想法生产酒了,这个时代的人都好这一口,那就多生产一些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吧。另外还可以出口赚取外汇,何乐不为呢?他马上就给几个地方发电报让他们生产酒,山西有历史上的汾酒、四川有传统的五粮液、北京人喜欢的二锅头、河南的杜康、直隶的刘伶醉、当然中国最好的要数茅台酒了。
  这几个地方的督、抚大人收到了肖峻的电报,恨不能马上就给肖峻跪下磕头,这太好了,人家给自己指明了发财的路子,自己再不动手干,那不是傻子吗?快、快、快,很快的,不管是出于什么心吧,反正五花八门的酒厂算是弄出来了好几个,肖峻马上发电报向他们表示祝贺,让他们不断地扩大规模,扩大经营,尽快地能拿出效益来。增加本地的经济实力,不要有事就和上面要钱了。同时也拉动了相关的行业,如包装的瓷瓶,和粮食生产,以及运输业的发展。那时玻璃还少,就又让有关人在秦皇岛研究生产民用和军用的玻璃。
  当然了办的最好的要数山西和北京了,因为这里是肖峻影响最大的地方,人们对他的指示,执行起来最为得力,也是最彻底的。马上就有人给肖峻送来了生产出的样品,肖峻品尝了一下觉得还可以,比现代工艺生产的质量要好的多了,因为这主要是传统工艺生产的。一投入市场马上就受到了欢迎,同时也有了出口的定单了,因为这是高税产品,所以很快就可以有税款入库了。
  肖峻没事也喜欢喝一点,他就专门到了北京的酒厂去看了一下,对于酒的生产,他是个门外汉,但是自己一来就给人们提了气,他主要就是和人们商议怎样可以提高产量,搞好口感,这个口感是没问题了,那么就是产品的产量问题了,如何增加产量,那些酒作坊的人坐地一起,很快就想出了好招了,无非就是扩大场地、增加设备,招收工人了,多占一些地,多增加一些大缸,把住产品质量关就可以了。然后就是包装问题,不能老是用原始的坛子呀,酒缸啊什么的了,让他们到秦皇岛的玻璃厂去看了一下,拿着自己给他们画的酒瓶子的样子,请他们去生产就可以了,只要是能把玻璃生产出来,做好了模具,具体吹什么那不就好说了吗。
  铁路的建设进行很快,由于是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的,有大量的民工、也有大量的军工,铁路的铁轨是由马鞍山提供铁矿,在上海生产出来的,直隶的唐山提供的铁矿石,再由天津制造的火车头、列车车厢,枕木是由东北提供的,当时运输枕木的队伍,几乎是排成了队了。施工当中有了什么问题,政府部门马上就到位了,处理一些像民宅、祖坟等一系列问题,政府拿出钱来就可以解决了,当然对一些故意闹事的往大牢里一扔就好了,等到铁路一成,再把他出来就可以了,最先完工的就是北京到天津的铁路,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终于完成了。
  永定门外的火车站,彩旗招展,鞭炮齐鸣,通车典礼的会场已经布置好了,只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们一到就开始,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都来了,这一段是美国帮助设计修建的,那些老外们早早地就等在了一边,车站的工作人员也已经等在一旁了,他们都是一水的新式统一服装,帽子上有一个“人民铁路”的帽徽,这是肖峻剽窃的后人的东西,可是这个形象肖峻就是感觉到非常好,所以他就采取了这个。
  一身新式服装的太后和皇上,在肖峻和一帮大臣的陪同下来了,军乐队演奏起了欢快的乐曲,鞭炮齐鸣,机车的汽笛也响起来了,车站广场上举行了简短的通车典礼,肖峻让詹天佑对人们发表了演说,他对在场的人们说道:“今天我们有了自己的第一条铁路,然后我们还要有更多的铁路,它们将为我们的建设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他用了一句现代人人都知道的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
  是啊近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不都是先从铁路修起吗?我们现在也走上了这一条路了。以后东南西北都是连通的铁路,这不光是运送军队方便,更主要的这是我们的经济大动脉啊。这些人现在可能还不是很理解的,可以后他们是一定会理解的。
  他们登上了崭新地列车车厢。太后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地对一切都新鲜。尤其是给她准备地那节专列车厢。用了一半地地方作了一个办公室。里面有非常漂亮地办公桌。还放着十几把红木地椅子。一头是她地包厢。卧室里一张大床铺。侧面有一个作工考究地立式衣柜。空白地一面墙壁上还有一幅国画。整个空间不太大。可是却显得那么高雅舒适。还有她自己专用地卫生间和厕所。自来水。里面有漂亮地大镜子和一些化装品等。另外还有专门给她预备地餐车。兰儿又到餐车看了一下。餐车上地人给兰儿送来了茶水。兰儿喝了一口感觉还不错。跟着她地小李子对她说道。可以让宫里地御膳房派出几个人到这里来专门侍候您。兰儿笑了笑说道:“算了吧。人家能作什么就吃什么好了。不要专门再准备了。”
  机车一声长鸣。列车开动了。看到窗户外地田野在向后面快速移动。车厢内异常平稳。几乎没有什么颠簸。只有车轮压在铁轨上地声音。这些大臣们全都是非常地好奇。从车厢地这一头走到了另一头。他们个个赞叹不已。现在对肖峻不仅仅是佩服了。而且是崇拜。
  以前到天津一般要用两天。骑马快跑用一天。到了可就累地很了。可是要是抬轿子去可就要三天了。要是太后或是皇上地全套仪仗。到天津那就得要四天。现在只需用两个时辰就可以了。如果顺利办完了事。还可以当天返回地。
  目地地是天津。所有地大臣都要去。这不光是为了让他们赶时新。主要是让他们感觉一下这个速度。给那些守旧地大臣们一点启发。
  天津地老龙头火车站。迎接和参加通车典礼地人也不少。还有海军地仪仗队。由于海军地将领大部分都是留学生回来地。他们对西洋地那些东西接受很快。全套地阅兵队列。经过肖峻地改变。已经搞地很好了。北京来地人全都非常地高兴。也充分地感觉到了自己内心地自豪感。
  肖峻他们一行到了天津。主要是视察一下天津地工作。对天津来讲。肖峻有自己地私心。自己小时候在这里上学。少年时一些美好地生活都是在这里渡过地。因此除了山西以外。就属天津来地多了。这天津原来是李鸿章地天下。是中国洋务运动地发祥地。又是个沿海城市。所以对新事物地接受要比其它地方要快。可是由于地方官地问题。从总体发展来看。不是很快。天津地官员有天津县、道台、北洋衙门、北洋水师、海关等。互相之间扯皮推诿地事很多。直接影响到天津地发展了。这一次肖峻领着太后、皇上来这里。就是要让他们能提高认识。尽快发展起来。天津地官员也希望肖峻能常来。只要给自己支上两招。这以后地政绩就大大地了。
  肖峻只是在看着,转着,没有说什么,天津的官员级别比较低,只是个道台,相当于州官的级别吧,不行要给他们升格,不要再受其它的官员的约束了。像天津、上海这样的沿海城市不能像以前那样设置官员了,他们手中也没什么财权,对,要能给他们放权,让他们能更快地发展起来,还要真正地给他们支上几招,才能真正解决天津的问题,这个人员问题,就是要放上一个有能力的大臣,这个问题人要在军事、政治、经济上是个全面人才才好,让谁来呢?这些满族人是不用考虑了,汉族的让谁呢,肖峻皱着眉头,太后看了笑道:“怎么了,我的肖爱卿,又有什么上愁的事了?”
    正文 第74章 扩展津沪
     更新时间:2009…6…29 12:18:20 本章字数:2482
  第74章扩展津沪
  本书在起点中文首发
  (从今天开始起;每天两更;目的是多发一点;但是每章为2000字。)
  “这个天津嘛,我想让他搞大一点,没个合适的人呢?”
  “现摆的人你却想不到,这个李鸿章年纪大了他要休息,他的儿子李经方可是个人才呀。”肖峻一听也对,李经方曾经留学美国和英国,政治经济上没问题,就让他吧,可他在军事上却要差上一些了,一说到这里,太后又说道:“和你在一起的人有不懂军事的吗?给他再配上个人不就行了吗?”肖峻一听,就这样吧,自己再给他们补充个人就行了。关于上海嘛就让朱葆三先回去吧。
  中午饭在海军吃的,只是给太后和皇上单独准备了一桌,其余的人全和士兵们一起吃,这些大臣心中不高兴,可是没办法,只见肖峻已经和士兵们笑着坐到一起吃上了,自己不吃那就是要委屈自己的肚子了。
  在天津简单地呆了一会儿,他们就回去了,到了北京,天还没黑呢。
  再有就是太后说的老李要歇可不行,得让他当顾问。让他在朝庭里给自己盯着,有什么事情他最起码可以提前告诉自己,对那些满清的老人可不能太放心了,要时刻警惕他们有出格的表现。
  肖峻马上就去找李鸿章了,李鸿章一见面就说;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有些力不从心了,打算致仕回家,肖峻笑了笑说道:“李大人,现在你要歇还太早啊,现在我们的国家百废待举,各方面的人才不够用啊,此时你要是歇了,我可就有点独立难支了,你还得要帮我几年。”说到这儿不待他说话,又接着说道:“还有我打算让大公子到天津去,把天津掌握起来,你看怎样啊。”
  李鸿章说道:“犬子到天津,倒是可以,不过还是年轻点儿了。”
  “大人刚一进入官场时,不也是书生少年吗,我看可以的,就让他去吧,这是太后点的将,有大家帮着,我看没问题的。”
  “那就请肖大人多多照看了。关于我地事。还请肖大人照顾一下。就让我歇了吧。”
  “这样吧。就请大人作顾问如何。替掉我地位子可好?”
  “要是别人我还好说。可是要是替你。我就不合适了。”
  “不。不。不。李大人。这个事。你一定要作。只是在朝庭中有个耳目罢了。和那些老家伙同事我是非常困难。有什么事儿。您提前给我打个招呼就行了。”
  “好吧。那我就再给你站最后一班岗吧。”
  “再有就是上海。我想让朱葆三去。他在那里比较熟悉。你看如何?”
  “好,就是这两个地方,要升一下格了,不能再以县、道的名义了。”
  “我也是此意。就把他们叫市吧,规格要同省一级巡抚衔,扩大他们的财权,怎样?”
  “可以,我看以后这个总督也没什么意思了,不管什么事情,光是挂个衔有什么用啊,”
  “只好等他们岁数大了再撤吧,现在先养着吧。”
  “也好。”说罢,肖峻要走,李鸿章将他送到了门外,派人请李经方和朱葆三来见,不一会儿二人来到了,肖峻把情况和他们一说,他们也就同意了,都表示要让肖峻给支上两招。好来个开门红,肖峻就和他们商议起来。
  上海地处在南方,纺织业可以先搞一下,有方便的港口,主要是作好进出口贸易,把我们的丝绸、茶叶、瓷器、日用品,还有自行车、汽车等。要把财权拿在手中,以后要把海关也要拿在自己手中,不能让赫德在当税务司的一把手了。条件合适了,咱们就动手拿掉他。老让个老外管自己的财权,这不是个事啊。
  关于天津,也是要注意这个进出口贸易和轻工业生产,还有就是天津的长卢盐场,要进一步地扩大规模,控制好私盐问题,提高质量,以后还要搞好这个海洋化工。再有就是天津周围直隶各地老百姓种棉花的不少,也要考虑纺织业问题,原来天津比较落后,现在你去了正好可以大展身手。
  两人听了很有启发,三人就在这里谈了到了后半夜,两人才高高兴兴地走了,很快二人就走马上任了。
  第二天,肖峻早早地又开上了他的汽车直奔铁道部而去。
  詹天佑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忙的不可开交,设计、勘察、组织施工、解决地方上的关系等,全要等他的点头说话,一见到肖峻来了,顾不上寒喧,直接就把他拉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的椅子上说道:“唉呀,你这一来,我可就有了主心骨了,你看,这么多的事压在了头上,我是真有点顶不住了啊。”看到詹天佑如此的累,肖峻心里有些不忍心了,他就对詹天佑说道:“你这样不行啊,一个人就是累死也不行的。”
  詹天佑说道:“唉,没办法呀,我们的国家底子薄,技术落后,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很多的事都要从头作起的,我这里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在这里我是一边培训人员一边工作呀。”
  “我说詹大人哪,你就不要说了,今天我来了就是要给你解决问题的,有什么需要我帮助解决的,你就说话吧,咱们共同商议解决好吗?”
  “好吧,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东北方面,那个吉林将军萨克齐对这事不太热心,东北人又稀少,所以工程的进度要慢多了,你看咱们怎样才能提高一下啊?”
  对于东北方面,肖峻了解的少一些,但是从地形上来看,那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