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耽美辣文电子书 > 穿越之后 >

第44章

穿越之后-第44章

小说: 穿越之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近处,他老在心里打算,要是能到山里转转就好了。
到清明的时候,他的愿望终于达成。
在陈进的印象里,清明就是祭奠先人的日子,身为可怜的现代人,印象深刻并且牢牢记住的只有八月十五和春节,其余统统是洋节,所以当刘爹说第二天要回村上坟的时候,陈进很是愣了一会,还在纳闷怎么不逢年过节的,突然要上坟呢?而且过年的时候也不是上坟,就是在祠堂里拜拜,直到刘爹说是清明,才算恍过神来,竟然一忽就到了清明了。
祥子他们已经提前一天回去了,上坟是大事,尤其他们又算是出门赚钱的人,要特别跟祖先说一声。
带着刘爹嘱咐好的一些吃食和酒,和周大夫小乾一起坐着早上景伯的船回了刘村,下船后周大夫先领着小乾走了,这种场合不适合他们出现。
到了村里的坟地,密密麻麻的土包,偶尔有高高矮矮的墓碑,很多人出没在坟墓之间,互相并不说话,只是沉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或许,是为了尊重先人?又或许是为了避讳?
刘爹父母是合葬,夫妻两个本是同命鸳鸯,一个高大的墓碑,上面写着先考刘公讳同,先妣刘张氏,前面有个小小的用青砖垒的台子,还围了一个小火塘,大概是为了烧东西的时候局限住火焰。
除了让陈进准备了酒食,刘爹也同样准备了一个包裹,摆上酒食,打开包裹,是一些纸钱和金银元宝,还有很多陈进根本不认得的一些白纸包什么的,刘爹点上烧纸,跪在墓碑前,陈进跟着跪在后面,听老爹一边往火塘里扔金银元宝和烧纸,一边嘴里念叨:“梁荣不孝,未能生子继承香火,如今却收得义子陈进,特来告知二老,……”
把包袱里的东西都烧完,刘爹对跪在自己身后的陈进说道:“阿进,叫祖父祖母,给祖父祖母磕三个头。”自从穿越,陈进对这些鬼神之说就相信了,自己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所以很听话也很虔诚地磕了三个头,恭恭敬敬叫了声祖父祖母,把白酒洒在了火塘里,等火熄灭后,两人分别在坟上添了新土,又压了烧纸,上坟算是结束,时至今日,陈进也才算是真真正正入了刘家。
收拾东西回到村口,周大夫和小乾正在等着,一行人决定到山上玩,深山自然不能去——有大老虎,近处的林子还是可以的,野兽也怕人,有人烟的地方它们反而要逃走,除非是冬天的饿狼,寻不到食物才到村里。
找了个林间空地,一家四口铺上陈进特地要求带的厚棉布,把刚才祭奠过先人的“神剩”摆出来,祭奠过先人的祭祀过神仙的都叫“神剩”,老话说吃了“神剩”对活着的人是一种祝福。
吃过了饭,周大夫带着刘爹找浪漫去了——当然也不能走太远,安全还是第一位的,小乾和陈进躺在厚棉布上叹息,吃个饱饭也会累啊。
休息了一会儿,陈进坐起来对小乾说道:“小乾,可不能睡觉,山里睡下了可是会得病的,要不,咱们去挖白蒜?”陈进小学的时候去春游,学校总是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一个小土包上,无聊的孩子们就带着饼干和水,拿着小铲子从小土山上挖白蒜,回家用醋和盐稍微一拌,味道也不错,有时候还能抓到土鳖蝎子之类。——小神经插花:这是真的,我小时候学不会骑自行车,只能跟着去小土山春游,有一次我的表哥掀了一块大石头,可大了,居然里面有一窝小蝎子,被小神经抢回家吃掉,这件事情说明,小神经欺负表哥只在小学的时候才敢做,呜呜,后来我表哥去体校练散打,我再也没有赢过他,只要他朝俺伸伸拳头,俺的头皮就麻,还说明,小时候我怎么就那么馋涅?
小乾一下子坐起来,小朋友对此非常感兴趣。
两人找了木棍——总不能用手挖,就开始四处找,陈进也不是很明白这个世界或者说这座山上有没有那种东西,可是,不过是找个由头玩一玩,也不用太认真不是?
事实证明,大神对陈进还是挺照顾的,终于被他给找到了,在树下一堆杂草中间,夹杂着细细的毫不起眼的大针毫一般的圆叶,用木棍一挖,露出来下面的小小膨胀的白根,陈进虽然不敢吃——他怕有毒,但是看样子应该有门,所以跟小乾一通狂挖,很快,在他们身后堆了小小一堆,陈进站起身来,擦擦额头的汗,对小乾说道:“小乾,够了吧,这种东西还是不能多吃,再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就是我说的那种白蒜。”
小乾也蹲得头晕眼花,用沾满泥土的小爪子擦擦汗,顿时脸上成了黑白花,点了点头,就准备走回树荫下休息休息,却在这时突然听见陈进一声喊:“有蝎子。”原来陈进随手掀了身边的石头,在石头下面发现了一窝蝎子,正藏在石头的洞里。
两个人合力,把蝎子包在叶子里,陈进又兴奋地翻了无数的石头,总算小有所获,把所有的蝎子都包好,更让小乾高兴的是竟然还发现了土鳖,陈进说蝎子有毒不能养,但是小土鳖倒是可以养一养,小乾已经在想象怎么养那些大大小小小小的黑色的小鳖盖了。
土头土脸的陈进和小乾正对着自己的收获眉飞色舞,老夫夫也回来了,两手空空,真不知道周大夫到底是怎么个浪漫法。
傍晚回到了家中,这次小全儿一家没在,都要上坟啊。
回到家,小乾追在陈进屁股后面要他帮忙养土鳖,这方面陈进可是专家,农村的孩子很少有不养土鳖的。找了一个土瓦罐,填了一半的土,用水打湿,但是又不能积水,把捉来的土鳖放进去,很快就看小盖子们不见了,陈进对小乾说道:“这样就行了,要保持里面的土里的水,不能干了,可是也不能太湿,还有要喂它们。”
“它们吃什么?”
陈进仰天沉思,当初喂什么来着?好像什么都拿来喂过,不管是鸡蛋黄还是肉,或者是葱白油菜之类,另外窝头煮玉米什么的,只要他能拿出来的基本都用来喂过,好像自己的那些养殖联盟的伙伴也是这样,没听说谁总结出来土鳖到底吃什么。
想了半天也没个眉目,只得敷衍道:“唔,大概它们什么都能吃,要不咱们一样一样试?”
旁边周大夫听他们两个说话听了半天,也笑了半天,这才过来说道:“哪里用那么麻烦?土元既然生活在土里,自然是吃土的,越是肥沃的土,越是适宜,我以前似乎听人说,也可以喂粮食。”
陈进一击拳,果然是,应该是以土里的腐殖质为食,也有可能还吃淀粉之类的食物。
周大夫又说道:“你们好好养,养多了可以送到我的药铺里。”
陈进翻白眼道:“有钱拿吗?”
周大夫笑道:“哦?怎么你们两个还缺钱不成?”
陈进笑道:“做一份事,拿一份报酬也是应该的,一码归一码,不能因为不缺钱就放弃拿钱的机会,勿以钱少而弃之。”
周大夫哭笑不得,说道:“好好,只要你们能送来,便按市面价格付给你们钱。”
陈进满意点头,拍拍小乾的头,说道:“这也算是个赚自己小私房的路子,好好干,进叔就不抢你的了。”
小乾高兴了,他还从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呢,高兴了一会,问道:“进叔,我跟小全儿一起养吧?”
陈进笑道:“这些都是你的了,你想怎么处置,都是你的自由。”
小乾听了,转身去看瓦罐,像看见金元宝一样的目光炯炯。 

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众亲对咱说的绿窝头很有感觉,说实话,我只在超市买过,因为自己家做真的太麻烦了,做少了浪费功夫,做多了浪费,因为不好保存,即使是在低温,储存一天绿色也会变成褐色。可是味道是很不错的,而且没有亲们担心的菠菜味,当初我妈如果不说是绿豆和菠菜做的,我还真不知道。
如果有亲愿意尝试,可以用绿豆面,菠菜碾碎连汤汁一起和绿豆面和匀,上锅蒸熟,我小时候老娘做过,后来就没有了,现在问她她还听不耐烦,说想吃回家后到市场买就是了,我也不敢说是写文用,老娘女人直觉很厉害,杯具。
我有一个问题啊,大家看的时候有没有感觉报菜谱现象?今天看一美食文,突然很担心自己也会犯这种错误,如果有同学们要说啊。
最后,有时候我会抱怨两句,可是咱是绝对绝对没有很大邪火滴,亲们可以想象该情景:夜空下两个人坐在两个秋千上,晃晃悠悠闲聊两句,突然咱带点小抱怨的口气说,欸,你知道不,blabla……
这种情况下亲摸摸咱的狗头就好了,不要被我的抱怨影响看文的好心情,嘿嘿……
狗头伸出来啦,大家都来摸,但是,不准弹脑门,就酱。




80

80、槐花开了 。。。 
 
 
第二天,小全儿跟着他娘来上工,小乾迫不及待地就跟他显摆自家的宝贝,其实土鳖一点都不稀罕,很多人家里就有,在一些犄角旮旯土壤潮湿的地方,经常会有这种东西,可是在陈进院里的两个孩子,一个出身高贵,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年纪又小,还没有来得及见,都把那个瓦罐当做了宝贝,尤其是原本就很喜欢“咬咬”的小全儿。
陈进作为养土鳖的“前辈高人”,也经常对他们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在养土鳖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敞。
日子匆匆如流水,自从清明节过后,陈进常常在心里暗暗算,快开槐花了吧?
过了大概半个月,空气中传来了香甜的槐花香,城里的大槐树上已经挂着一串串洁白的槐花,映着阳光如碎玉一般,看的陈进直流口水,小乾刚好是休息日(还挺科学的,每隔十天,小乾就能得到一天假日),陈进决定诱拐松松去摘槐花——可怜的松松。
找到一棵不太大的槐树,这一次松松自然不能再爬树,槐树上可是有无数的槐刺,要是真往上爬,搞不好会被划得稀巴烂,这次是用长杆绑了个钩子,往下折树枝。
松松有经验,折树枝的工作就交给他,陈进在树下把树枝聚拢起来,这样都拿回去自然是不成的,还是要跟上次摘榆钱儿那样,把槐花都撸下来。
小乾带着小全儿吃槐花,槐花生吃有清香甘甜的味道。小乾摘了一串槐花,举在小全儿头顶上招惹他,可怜的小全儿仰着脑袋,张着小嘴巴,努力去够,小乾每次都低低地放在小全儿的嘴边,他要张嘴的时候马上举高,惹得小全儿啊啊直嚷,陈进看着也笑,傻小全儿,地上还有的是,却只盯住了他乾得得手里那一嘟噜,最后惹急了的小全儿猛扑到小乾的身上,得得得得地叫,小乾才笑嘻嘻地摘下花,一个一个喂到他嘴里。
陈进看着小孩和小小孩依偎在一起,你一个我一个一起吃槐花,笑了笑,又去撸槐花,他可不能不专心,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流血事件,临出门的时候刘爹已经郑重警告过了,如果这次再不小心把自己弄伤了,以后就禁止出门摘槐花。
陈进坐在地上,挑选那些似开还未完全盛开的花,一把把撸下来,放在带来的筐里,那些完全没有开的则整串摘下来,这种可以回去晒干了泡茶喝,对中老年人的心血管有好处,完全盛开的只能生吃了。
很快四个人就满载而归,陈进手上也很幸运的没有留下大伤口,当然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槐花都是松松撸的。
回家自然是用槐花做饭,陈进打算所有的人一起吃槐花饺子,让朱大娘到集市上买了韭菜,这时候的韭菜刚好是头刀,韭叶深绿,香味十足,以前陈进虽然爱吃韭菜却从不敢多吃,谁让韭菜几乎就是用农药陪大的呢,自家倒是种了一些,只有回家的时候才解解馋,现在好啦,再也没有了农药的困扰,只要担心别吃到高蛋白就好。
槐花好啊,既是饭又是药,还可以做菜,半开的槐花用温水焯过,一是洗一洗尘土,再就是能去除一些青味,鸡蛋炒碎了,韭菜切得细细的,加熟豆油和盐一起拌匀了,陈进还撒了一点点的花椒粉,临水近,总是有些湿气,平时不管吃什么只要能加花椒陈进都爱加一些,包成水饺,先给小孩子下了一些,陈进还特地煎了一盘子的槐花饼子,焦黄鲜嫩,浓郁的槐花香味传遍整个院子。
宋明轩中午也过来蹭饭,他死皮赖脸之下,已经和这家人混熟了,虽然代价就是陈进被周大夫狠狠批了一顿,不过,谁管那些呢,又不是宋某人自己挨训。
小乾领着小全儿洗过手,一起坐下,先给小全儿掰开一个饺子放在面前的小碗里,才给自己夹了一个,旁边正在包水饺的贾氏看见,偷偷用手背擦了擦眼睛,小全儿眼巴巴地瞅着眼前的小碗,口水永远哗哗的,小乾给他擦了擦口水,拿起饺子递给他说道:“饺子凉了,慢慢吃,不要噎到。”
两个孩子相亲相爱地吃完饭自己去玩了,剩下的大人们胃口也是很好,虽然大家平时在这个季节也是常吃槐花,可是一般都是拌一点点玉米面蒸着吃,还从来没有这么败家的完全用白面,还有鸡蛋和油一起包成饺子吃,好吃不过饺子,更别说那些奢侈的馅。
宋明轩自然是吃惯了山珍海味,却偏偏没有吃过这么朴素又新奇的吃食,也是啧啧称奇,更不用说用豆油煎的饼子,更是几乎包圆儿,这个吃货,遇见好吃的根本就是一点风度都没有,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做谦让。
后来的几天更是吃不完的槐花,蒸槐花自然少不了,蒸过之后还用油煎一煎,更加香,槐花糕,槐花炒鸡蛋,槐花蛋汤,槐花包子,总之所有能用槐花做的吃法都吃过了,最后陈进还把吃不了的槐花用热水焯了后晒干,留着以后再吃,槐花茶刘爹很喜欢,所以又晒了很多未开的花苞。
随着最后的一丝甜香也消失在空气里,槐花的季节终于过去了,漫天地飘起了杨柳絮,春天快要结束了。
陈进对春天这么快结束很有些惆怅,他还有很多事情都没有做,比如到山里挖白毫芽,比如拔谷荻,就是白茅的芽,还没有放风筝,还没有……结果这么个春天就过去了,时光匆匆啊,转眼就要老了。——其实他就是感叹还没有玩够吃够,竟然就过完了春天。
不过,陈进的心情很快好转,因为,他的葡萄开花了,最早的两棵不用说,都是两年的苗子,肯定是要挂果的,没想到,冬天刚育的几棵苗子,竟然也有那么几个花穗,长势也是非常好,也不知道是大神在改造自己的身体的时候也顺路影响了苗子,还是这两种新品种本身就是改良得很好。
陈进每天早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