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将门风华 >

第248章

重生将门风华-第248章

小说: 重生将门风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说纨绔,他才是个中代表。结了这门亲对自家没有任何帮助,汾王养好之后,也不知能否跟常人般行动自如,右手的伤就更不用说了,最最重要的是,这小子运道不好,脑子也不好,前不久大剌剌的放话要夺顺王的未婚妻,由此可见这家伙将来不惹事,就算万幸了!
有这样的女婿,是祸非福啊!
朝官应了皇贵妃所邀,却无人松口愿将女儿许汾王。
皇贵妃只好往宗室亲戚里去找,同是皇亲,宗室却有所不同,有的出五服了,头顶上的爵位早剩名头,没有封邑收益,光有名头没有实权,有什么用!若是自家的亲戚能攀上汾王,就算汾王再没出息,也是亲王,是皇帝的儿子,而且他肢体有残,外头很多事势必得人帮着打理,试问有何人比自个儿媳妇的娘家人更可信?
丽嫔娘家人不顶用,不然也会由着女儿在嫔这个品阶上待了二十几年?早帮着运作升个妃位不是,所以,结这门亲,还是有不少好处的。
也因此,卫王妃才会亲自带着外孙女进宫来,延昭县主才会带着自己的小姑同来。
这一日是端午佳节,近午时却下了雨,众人谢过皇贵妃赏赐的避邪香包及各式粽子,便纷纷起身告退,皇贵妃身边的女官将最后走的卫王王妃一行人送走,站在宫门目道她们的身影消失在宫墙后,才微叹了口气,站在她身边的小宫女静静的站在一旁候着。
“咱们回去吧!”
小宫女们撑着伞往回走,走没几步,就听到身后传来请安声。“丽嫔娘娘安。”
女官无奈的叹口气,转回头时,面上笑容可掬,“丽嫔娘娘安。”
“本宫问你,皇贵妃可给汾王相好人家了?”
丽嫔话问得直,让女官有些不知如何回答。“丽嫔娘娘,此种大事,奴婢们人微身贱,我家娘娘怎么会与我们说呢?”
想想也是,她漫不经心的摆手追问:“那你家娘娘呢?我直接问她去。”随意的摆摆手,就要往里头走,女官和小宫女都面露不悦,可丽嫔没看到,径自在宫女们的簇拥下往里走。
待她们走远些了,小宫女才悄声问女官:“姑姑咱们不跟上去吗?”
“现在跟上去做什么?”女官嘴角微微趐起,皇贵妃接了这差事,本就心不甘情不愿的,替人作嫁还遭人嫌?皇上也够狠的,明知娘娘连丧二子,还派这差使给皇贵妃做。“咱们去小厨房瞧瞧,让管厨的云嬷嬷给娘娘做几样好吃的去。”
小宫女相视而笑,连连点头附和。那边丽嫔急寻皇贵妃,在宫里侍候的都不是傻的,远远的瞧见她来,便匆匆回报皇贵妃去了。
皇贵妃连着几日压着脾气,招呼那些不识相的贵妇们,好不容易总算相中了一个合适的,卫王王妃也乐意,正松口气之际,听闻丽嫔来了,皇贵妃不觉脸一沉。
“她来干么?”皇贵妃不悦蹙眉,她的心腹嬷嬷笑吟吟的劝哄:“丽嫔娘娘这不是急吗?汾王那资质本就不好寻亲,现在就更不用说了,她怎么能不急。”
“哼!也不知她那儿子是怎么养的,什么本事都没有,只学会跟在豫王那个混蛋身后凑!活该他今儿遭报应了。”想到死在豫王手里的儿子,皇贵妃就悲从中来。
屋里侍候的有的上前劝着,有的掏了罗帕跟着拭泪,丽嫔还没走到殿前,就听闻一阵哭声,直觉真是触楣头,可是都来到这儿了,没见到皇贵妃,把事情问明白,她又不甘心,就站在了殿前檐廊下。
这一日也不知是怎么回事,丽嫔等人站在檐廊下良久,都不见半个人出来招呼,当然,也就没人往里头通报,皇贵妃的品级只较皇后低,侍候她的内侍、宫人多不胜数,看得丽嫔又羡又妒,因为她身边侍候的人约只有皇贵妃身边的四分之一。
丽嫔身边的嬷嬷瞅着雨势越来越大,不由上前劝道:“娘娘,咱们先回去吧?”
“不行,我要问问她,事情究竟办得如何了?”
“娘娘,这雨越来越大了……”
看一眼灰蒙蒙的天空,丽嫔倔强的抿着唇摇头道:“不回去。现在雨势变大了,咱们这样子也回不去。”
就算冒雨回去,也好过在这儿被人干晾着好,这话嬷嬷是不敢说的,只能隐讳的提醒丽嫔,丽嫔也顽固,被劝得恼了,索性指了个小宫女:“去,你进去找找宫里侍候的都上那儿去了?”
几个大宫女催着人去找,她们几个则簇拥着丽嫔踏进殿中。
皇贵妃住的叫宜和宫,正殿后还有几个跨院,偏厢,原本住着几个低品阶的美人,宁王过世后,皇贵妃便寻了些借口,把那些美人儿都遣出宜和宫,宜和宫里的摆饰向来是最华美艳丽的,宫人也最貌美,就连皇后身边侍候的宫女都及不上。
但秦王也过世后,宜和宫中所有喜庆的颜色全数撤去,现在宫里头放眼所及皆素淡,然而饶是如此,宜和宫里的摆设还是让丽嫔看红了眼。
才进正殿,就见一女官掀帘走出内室,“原来是丽嫔娘娘来了!怎么没让人通报一声呢?”
“许是他们事忙,你家娘娘呢?”丽嫔阴阳怪气的道。
“娘娘起得早,忙了一早上,方才想起秦王殿下,哭了一场,现在好不容易歇下了。”那名女官以帕拭泪,一副伤心欲绝的模样,丽嫔只能客套的说些安抚场面话,淡然浮面,没有半丝真心实意,毕竟皇贵妃仗着育有二子,一直把这些嫔妃们压得喘不过气,如今她的倚仗尽去,虽秦王、宁王皆留有子嗣,但是儿子和孙子毕竟是有差别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皇帝若要传位只会传子而不会传孙,皇帝又不是没有儿子!
皇贵妃没了儿子,孙子又年幼,能否健康顺利长大,还悬着呢!
让丽嫔为皇贵妃丧子感同身受?那是不可能的!女官心里也有数,跟丽嫔虚应一番后,就想把人送走,谁知丽嫔坚持要见到皇贵妃。
女官还待再说什么,丽嫔却道:“汾王因伤心性大变,我也知皇上让皇贵妃办这事,实在是强人所难,可是,万一没将此事办好,汾王性子一上来,把事情闹得不可开交,到时候,你说皇上会怪谁?”

第三百八十二章 美好的梦想 四
大宫女只得转身回内寝去禀报皇贵妃,皇贵妃气恼不已,可是情势比人强,她的孙子们还小,日后要仰仗这些叔伯的时候还多着,日子还长着呢!皇帝给她这个差使,办好了,她不就为孙子们多拉了助力吗?
不想见,也得捺着性子应酬一番。
福秀在旁边小声不平道:“丽嫔娘娘真是的,咱们娘娘这般辛苦劳累为的是谁啊?她竟一点儿也不感念,还拿皇上来挤兑人。”
另外两个大宫女瞪了她一眼,转头对皇贵妃道:“娘娘,您别恼,既然定下了人,尽早把事情交出去,皇上要您帮相看,您已经帮了,丽嫔娘娘还想怎样呢?您可是强忍悲痛为汾王费尽心力了,若他还不乐意,丽嫔娘娘还要挑刺,那就不关您的事了。”
皇贵妃想想也对,自己累了这么些日子,把事交出去后,正好借机称病,后头的事就丢回去给丽嫔自己发落,皇上那儿也有交代,这么一想,就对见丽嫔一面的事,不似先前那样介怀。
“去请人稍坐,等我收拾收拾。”
福秀屈膝福礼转身出去,适才与丽嫔说话的大宫女连忙领着其他人,侍候皇贵妃梳妆更衣。

皇贵妃忍着伤痛,为汾王择妃,费了许多心力后,总算相中了卫王外孙女郭瑶池,其母为长庆郡主,其父郭明义是鸿胪寺主簿,年十六。
婚事一定下,皇贵妃就病了,帝王亲临。带着御医为皇贵妃诊治,又赏赐秦王府及宁郡王府,郭家继蓝家之后,成了京城中风头最盛的人家。郭明义为人厚道老实,在鸿胪寺的同僚得知他女儿将成为亲王妃,大都欣羡不已。当然,也有人狠批郭家攀权附贵,不过这种说法很快就被人推翻了。
汾王是皇子没错,但郭家也不差啊!郭明义的老婆还是卫王的女儿咧!这卫王谁啊?他是皇帝的族叔,虽已出五服,叔侄间感情一向亲热,不过卫王府寅吃卯粮。早就只剩空殻名头了,郭家虽是世家,郭明义却非嫡支,尚了郡主之后,夫妻两不善挣钱。日子一向不宽裕。
郭家愿把女儿嫁汾王,对皇帝来说,是很值得嘉许的,因此皇帝欢喜赐婚后,紧接着就是赏赐各种奇珍异宝,首饰头面、华美布料,郭家和卫王府都很高兴,皇贵妃也很高兴,尤其皇帝在为汾王赐婚的同时。也封了秦王长子为秦郡王。但一应物什皆是亲王品级的待遇。
秦王府中几个嬷嬷不解的围着福清追问着。“福清姑姑,你说皇上这是……”
封宁王长子为郡王而非亲王,那是因宁王犯了事,虽夺了他封号,但他的儿子得封郡王全是皇帝慈悲,那秦王惨死。是被豫王所害,怎么他的儿子仅封郡王,与宁郡王一样呢?
福清猜是怕与皇子们的辈份混淆了,才只封郡王吧!但秦王妃却不这么想,而是气愤的道:“王爷是被害死的,怎么他的儿子却与宁王的儿子同级!”
她要闹就让她闹,福清和几个宫女们站得远远的,防备的盯着秦王妃,幸而秦王妃哭喊哀嚎不平后,就收声了,福秀冷眼看着,并不言语。在秦王府里哭喊不公,那又怎样?这事是皇上定的,她要真觉委屈,自个儿去皇帝跟前闹啊!当着自己几个的面哀诉,还不是想让她们把此事传回去给皇贵妃知道,然后呢?逼皇贵妃去跟皇帝吵?
这就是皇贵妃千挑万选出来的媳妇儿,有什么事就推着皇贵妃替她出头去,遇事没有担当,福秀她们奉命过来小心侍候,秦王妃却抓了这话头,把所有的琐事全丢给自己,她倒好,当了甩手掌柜啦!
她不过是个宫女,就算有品级那又如何?她在秦王府中,又不是名正言顺的当家主子,下头的人暗地里下绊子,她也只能忍气吞声熬下去,那倒也罢了,现在秦王妃愈发过份了,这种事情是能去跟皇帝吵的吗?
“福清姐姐,你说我们要跟娘娘说一声吗?”
“说啊!怎么不说,老老实实的照实说。”福清面无表情的道,“明日我就进宫去见娘娘,小少爷们养得不错了,咱们在王府里待得也够久,总不好越俎代庖事事代王妃拿主意!”
小宫女们点头如捣蒜。
隔天一早,福清便进宫见皇贵妃,将秦王府近况一一详细禀报后,皇贵妃点头,另指了福秀和另一个大宫女,及两个嬷嬷道:“皇上既然封德盛为秦郡王,他身边原本侍候的那些人就不足了,你就专心侍候德盛,让福秀和福枝她们去帮衬秦王妃,虽然身份上去了,但她若不改那轻狂的样儿,日后只会给德盛丢脸。”德盛就是秦王嫡长子的名,皇贵妃一说到秦王妃,就一脸的不悦。
福清躬身应诺,福秀喜形于色,福枝倒是一派从容镇定,没有任何异色。
来的时候只有她一个人,回程却多了好几个,福清暗叹了口气,福秀的表现用欣喜若狂来形容都不为过,甫出宜和宫,就遇上了人,福清觉得自己的运气真是差。
这回来的人不是汾王身边的傅内官,而是德妃身边的内官,他轻轻的与福清她们打了招呼,没有多说话,就转身慢慢的走向德妃住的宫殿。
“安王一直没有起色。”福枝低声的道,福清看了眼走在她们前头的福秀和两个嬷嬷一眼,见她们没注意这边,才放心的道:“安王怎么可能会有起色!娘娘恼他帮着宁王,给了宁王作怪的底气,现在秦王又过世了,娘娘心头的怨可没这么容易消,只怕安王这辈子都好不了了。”
福枝闻言,嘴角含笑,“该,宁王与秦王以前兄弟情深,后来怎么会走到决裂的那一步,还不就是靖南侯在后头唆弄的嘛!”
这话说的武断,但福清并没有反驳她,就像福秀心里装着一个人,福枝心里也有个人,只是那个人已经死了,福枝连个想头都没了,去了秦王府之后,她们三个大宫女只怕是将终老在秦王府了,不,不,若福秀命好,兴许还有机会到伊三公子身边去侍候吧!
福清苦笑,秦王妃不是个能担起一个家的女人,靖川侯一家也根本没想到,秦王会死,他们一直都以为女婿会当皇帝,女儿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万万没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出了宫,坐上马车往秦王府去,福秀扯着福清追问着秦王府的事,她问不腻,旁边听的福枝烦了,呵斥她一声,“够了,反正我们就要在秦王府住下,有什么事,你不会进府后自己看,拉着福清问干么?没听她嗓子都哑啦?”
虽然还不到哑了的程度,不过福清不介意藉此堵了福秀的嘴,让她别再问问题了。
马车行经京东大街,一个大转弯后,就要转进橡树胡同时,车窗随风轻飘,正巧让福清看到错身而过的马车,车身简朴无华,但坐在车辕随车的,竟不是一般人家跟车的嬷嬷,而是两个妙龄女子,她们身着皂色服饰,没有梳髻,而是梳了简单的辫子,她们正交谈着,眉眼间尽是欢快,不知是在说什么,不过让人看了她们的笑容,就觉得开心。
“咦?那是谁家的马车啊?”福秀问,福清摇头不知,福秀便找车夫追问,车夫是秦王府的人,自是认得蓝家的马车,便道:“那是蓝将军府上的车,车里应该是蓝家那位七姑娘吧!”
“诶?为何她不用嬷嬷跟车啊?”
车夫自有小道消息,知道蓝家七姑娘为何出门时要带亲卫,而不用不谙武的嬷嬷们,但他却不好说,便模糊的漫应了几句,福秀其实并不在意,得了回答便又转回去磨福清,这回她问的不是秦王府的事,而是锁定在秦王妃的弟弟身上,福枝听了恼火,开口就要数落她,却让福秀顶回来。“我没问她秦王府的事了,我问的是秦王府舅爷的事,所以你不能再朝我发火了。”
福枝狠瞪她一眼,不再理会她,马车继续前进,约一刻钟后便回到了秦王府,却正巧看到伊定邦策马离去。
“伊三公子是要去那儿啊?”福秀撩着车帘问,不过没有人回答她,她拉着福清问。
“我的姑奶奶,我与你一起自宫里出来,怎么可能知道伊三公子今日会来,或是他要去那?”
福秀还待再问,福枝不由冷冷的道:“得了,你在车里追问我们,也得不到答案的,还不如快些进府,问问府里的管事,也许会有人知道吧!"
福枝觉得福秀脑子不正常,这样简单的事都想不通,想到自己日后要跟她一同侍候秦王妃,又思及福清今日在皇贵妃面前回禀的话,不禁觉得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