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皇帝李治 >

第162章

大唐皇帝李治-第162章

小说: 大唐皇帝李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阔的平原丘陵,又经过一昼夜奔波驰驱,傍晚时分马队来到了美丽的星宿海。
    ※※※※※※※※可爱的分界线※※※※※※※※
    自唐以来,世人将星宿海称为黄河源头。
    直到清代专使拉锡、阿弥达才西逾星宿海,经过实地勘察,才定卡日曲河为黄河上源,但也由此可以看出星宿海的秀美绝伦,不同于《天龙八部》中星宿老仙丁春秋的邪恶阴毒。
    当马车行走在星宿海的湖沼边上时,众锦衣卫远远可见在远处碧绿的滩地上,雪白营帐连绵起伏,众锦衣卫心中一宽,到了终点了,唉,下一段路程就不是自己护送的了。
    “弟兄们,我们到了,加快脚程吧,护送老国公入营”
    “慢行——”
    一声急喝打断了锦红衣指挥使的命令,马蹄如闷雷,一队精甲骑士策马从日月山口疾驰而来
    红衣指挥使挥手止住了众锦衣卫拔刀的动作,他认识来人,正是陛下身边的归海大统领,拱手高声道:“不知归海大统领此来何事?”
    归海一刀位尊权重,但红衣指挥使和归海一刀并不是一个职司归属,所以也只是拱拱手而已。
    归海一刀为人豪爽,也没想其它,一路奔驰而来,气喘吁吁的肃然拱手回应道:“卫国公曾教习陛下兵法,算是陛下老师之一了,陛下遣某特送一副锦联,以弟子之礼慰老国公在天英灵”
    红衣指挥使低低的长吁一声,“还请入营,献联才是”
    归海一刀一拍脑袋,呵呵一笑。
    众人汇合后,加快脚步,及至到军营前,一番禀报,辕门大开,早已得到通知的此次南征大军后勤部长薛元超,一脸哀容率人迎棺柩,得知李治的对联,赶忙让人备香案。
    “此联乃陛下为国公爷所做,以表陛下对国公爷淳淳教导之心。”归海一刀大声颂道。
    场中众人闻言感慨唏嘘不已,薛道衡之子中书舍人薛元超摇头大为感慨,仰首大叹道:“药师公地下有知,得知陛下如此隆恩,当无憾矣”
    “献联”归海一刀跳下马,双手高高捧起锦联,走到香案前,转身直视众人,手一抖,红色锦联随风轻展。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大唐威。”
    归海一刀一连长吼了三遍,声音在星宿海久久回荡不绝,漫野都是“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大唐威”。
    正在众人心生悲鸣时,归海一刀却突然转身用香案上的香火点燃了锦联,将燃烧起来的锦联高高抛起,归海一刀大悲:“药师公魂兮归来三生为神”
    众人齐拜,大呼“药师公魂兮归来,三生为神”
    反复呼唤中,马车上的棺柩被抬出来了,黑色的棺柩披的一角被归海一刀接过来,大声道:“陛下口谕,归海一刀代圣上抬棺”
    当棺柩被抬到香案前,工匠们正式为棺柩钉封。
    薛元超将一坛烈酒高高举过头顶,缓缓绕着棺柩撒了一圈,躬身长拜:“药师公与我父相识相知,故人之子无以为继,仅希望药师公黄泉一路走好,来世再谱一曲风云。”
    所有人群全体跪倒了,四面山头竟是哭声大起,星宿海美丽的风景此刻也似乎苍白了。
    “药师公,何日魂兮归来”
    苍茫之声骤起,黄昏下的星宿海,吹起了激越悲壮的大唐烈烈号声。
    ※※※※※※※※可爱的分界线※※※※※※※※
    用推荐票为老国公壮行吧……
第十一章 黄昏独坐,和上官青衣调调情
    又是夕阳西下,黄昏下的布呤河上如同抹了一层媚人的胭脂。落日的余晖照着唐军大营高杆上大旗在风中孤零零的,哗哗作响,厚厚重重的云雾也盘踊在天空中,一条条绛sè霞彩迸射,宛如沉沉大海中惊起跳跃的游鱼,偶然还翻滚着金sè的鳞光。
    布哈河远处是来回巡逻警戒的锦衣卫,一身红sè飞鱼服,神情肃穆,不时的看向布哈河边上黄昏独坐的身影,又警惕的打量了一下四周,才微微松心。
    李治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布哈河边上,夕阳穿过了山峰,反映在水里面,李治好似看到水上生了一层带血的铁yòu。
    身后突然传来轻轻一声叹息,李治侧头深深吸了口气,一股氤氲的桃huāhuā香袭来,李治知道谁来了。上官青衣。
    有所察觉的李治还是仰头问道:“是谁?”
    一身黑sè甲胄红sè内衫的上官青衣看着李治落寞的背影,嫣然轻声道:“妾身青衣。”
    “过来吧!”
    伊人点点头,沉默的在李治边上坐了下来,上官青衣不是个多言的女子,因为多才,所以孤傲,昔日若不是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皇妃,此时也无心陪着李治独坐布哈河畔。
    李治神情愕然,三分惊七分奇,心神急转,自己众妃子中,武媚娘、萧淑然自不多言,金喜善和竺寒萱(公孙竺萱)和自己关系复杂,但唯独上官青衣,李治不知如何面对。
    上官仪的小女儿,上官婉儿的亲姑姑”与众女不同的是,上官青衣清冷孤傲”但又对于现状很满足,从不去做些才子佳人的一帘幽梦,只是喜欢一个人沉醉于书海词章中,捕捉那一缕只属于她的心动,让一贯以风sāo惊天下的李治也有点无处下手的尴尬。
    她静静的站在那儿”就极有架子,若是在一些诗歌会上,李治虽未曾见过,但想必架子只会更大。
    李治突然微微一怔,低头愣愣的盯着上官青衣玉递过来的酒囊,上官青衣轻声道:“三十年的女儿红!”
    李治点点头无声的接过酒囊,酒塞随手扔了开去,闭着眼猛吸了一口酒香”“好酒!”
    仰首喝了一大口,霎那间好似一团流动火焰游遍全身“痛快!”李治大赞了一声。
    “可惜老国公再无缘和朕一起对饮,浮上一大白了。”
    又喝了一口,把玩着沉甸甸的酒囊,李治神sè有些许黯淡,眼睛撇向上官青衣,感受着鼻腔间萦绕的那丝馨香和酒香,李治突然有种冲动”他想抱一下上官青衣。
    但摇摇头。终究打消了那份心,不敢亵渎这份大明宫月夜独有的清冷。
    退一步说,李治就是上官青衣的主宰,但看到她来,李治却绝不愿动那份权力。
    强权会污了女人的美丽!
    对李治心思一无所觉的上官青衣呆坐在河岸边”抱膝直直的看着bō光粼粼泛着七彩霞光的水面,似乎全然不闻李治的自语。
    双方不知何时,彼此又沉默了下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啊。”
    终于,李治轻叹一声,打破了彼此的沉寂。
    上官青衣心中默念了数声,顺着李治的目光,看向天边即将逝去的晚霞,良久,才淡然道:“举世皆巧人”而药师公一大痴臣也。唯其痴,故举世最爱者钱”药师公不知爱也:唯其痴,故举世最惜者死,药师公不知惜也。于是乎举世所不能耐之饥寒,药师公以为士卒先,闯下青史功业,算得上死的其所了。”
    李治原先并不指望上官青衣能够安慰自己,她本不是一个能够安慰别人的女子,她可以陪你苦,陪你笑,陪你去死,唯独不会虚言安慰,此时闻言有点惊讶,双手撑着背后的草地,李治看着伊人的背影,摇摇头,清冷似月,固然能引人欣赏,却也拒人于千里之外了。
    “贪官死于贪渎,sè鬼死于yín乱,酒徒死于醉酒,赌棍死于赌场,虽不那么光彩,但毕竟是死在自己mí恋之事,死在自己钟情之所在,也算是,死得其所”而对于卫国公,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常在阵前亡,朕又何尝不知,不过是心恨而已。”
    “心恨?”上官青衣柔声轻问。
    李治点点头:“朕心恨,恨的是一场狗屁暴雨要了老国公的xìng命,哪怕老国公战死沙场,死于无名之辈,朕也心甘,却绝不希望奋战一辈子的老国公最终只受寒死于病榻之上。”
    瞧着李治不lù痕迹lù出的煞气,上官青衣嘴角勾了勾,陛下还是一如既往那般有仇必报啊。
    这种作态,才是那个在洪水滔天丰,临危不惧的夹唐皇帝嘛。
    上官青衣柔声道:“人固有一死,能死得轰轰烈烈,气壮山河,赢得生前身后名,固然可敬;死得安静恬然,如秋叶之寂静,问心无愧,了无挂碍,也算是善终。怕就怕死于荒yín无耻,死于碌碌无为,死于寻欢作乐,自己臭名远播且不说,还使亲朋méng羞,子孙含耻。所以国公爷之死,可叹却不可恨,亦不可悲。”
    李治并没有怪自家小妾驳自己话,拍手笑道:“青衣所言大善,若被那些终日沉溺于,轮子转,盘子转,裙子转,sè子转,的酒sè之徒所知,想必会大惭吧。”
    上官青衣低头浅笑,意味深长道:“陛下须知酒sèyòu人,sè字头上一把刀,一不留神,陷于其中,岂不可惜、可恨复可恶?尽管也算是“粱得其所尽管也许会博得,因公殉职,的盖棺之论,但终究落了下来。罔顾了大好年华。”
    李治老脸一红,他明白上官青衣之意,上官青衣是劝平时节制一二,不要每次光顾完萧淑然后,上官青衣都要往看乐殿走一趟,看望照顾萧淑然,好几天下不了chuáng弄得萧淑然是又爱又恨。不知为何,虽是告诫,但李治却突然觉得此刻的上官青衣才有点生气,不像以前清冷的毫无感觉。
    得志便猖狂的李治惬意道:“二八佳人体似sū,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青衣所言,朕醒的。”说完还朝上官青衣挤了挤眼。
    面对李治的调戏之语,上官青衣微微一笑,不以为然的柔声道:“夜凉了,陛下不宜久留此地。”
    既然李治听了她的话,上官青衣也就不再劝了,那样只会让这只敏感多愁善感的小皇帝,心生无谓的心思。
    李治装作没听见的岔开道:“那日你很勇敢呢为什么那么拼命?”说完炯炯的看着上官青衣,一脸八卦,应该是为了朕的安危吧?
    修身养xìng的上官青衣笑而不语,看着最后李治脸sè都尴尬起来,才柔声道:“陛下,你想问些什么?”
    李治心中暗叹,酝酿措辞,他本就是个惫懒之人干脆道:“你可是爱上朕了,那日冲出来,是想和朕同生共死。”
    说完李治突然感觉脸上发热,这辈子无耻惯了,但这一句说出来还是不由脸红脖子粗的。
    李治心中一动,谨慎的问道:“朕的意思是,是夫妻患难与共那个……呵呵!”
    李治红着脸的牵强解释起来,为刚才无耻之言补救,但类似这种理由,李治自己都觉得好笑,却拿到上官青衣面前卖弄。
    天底下哪有自己这样的皇帝,见到美女,强推了就是更何况还是自家妃子,不过李治还是安静等待上官青衣的反应。
    上官青衣回神后望着眼前这个比自己还小两岁的美少年突然侧过头去,笑了笑的huā枝乱颤,才吸了口气后,道:“青衣五岁之时名动陕州,从小喜爱诗词歌赋,后七岁随父来京,身为女子,青衣自小背的《列女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绣huā读书跳舞,以娱未来夫婿,只有区区一二闺中密友,十六岁之时,得陛下青睐,封为贤妃,心中却从未想吸引陛下注意,如今机缘巧合,倒也算是觅得一段良缘,身份尊贵,此生无忧了。”
    李治闷头喝酒,尽量保持不动声sè,但心中却苦叹连连:“搞了半天,哥魅力居然如此不给力,身份尊贵,此生无忧?哪怕暂时不xìng福,你也总有点被穿越主角光顾的女主的觉悟吧。
    李治冲着上官青衣苦着脸道:“青衣,你这话太伤朕的心了,朕要是有把刀,朕把心挖出来你看看,碎的给饺子馅似的。”
    世上没有无懈可击的女人,女人,本xìng就是奴牲,本身就是宠物心态,就是要依赖人,不管多溧亮的外表多强女人本xìng都是如此,而男人的人格和生活是独立的。
    女人就非要依赖别人,如果没有依赖的人,她们就开始这个那个了,又多愁善感了,看见飞huā落雪就开始落泪了,上官青衣在李治的眼中已经很接近这样的存在了,整日里叹着为啥我身边没个这样的男人呢?好男人都死绝了?
    所以在和上官青衣深入交流后,李治细细咀嚼上官青衣突然爆出有关自己身世成长的话后,得出一个很有实效的结论:卿本佳人,奈何闷sāo。
    而听了李治的调笑之语后,上官青衣猛地捂住嘴偏过头“扑哧”的偷笑了起来。
    难得看上官青衣笑得huā枝乱颤,挡不住的风情啊,李治盯着上官青衣,大着胆子拉住上官青衣的手,轻轻的暧昧道:“三日后,这个时候朕到你营帐中去,好吗?”
    上官青衣笑声戛然而止,脸上红的能冒出血来了,低下头当作没听具李治的话。
    李治握着上官青衣柔若无骨的柔荑,揉啊揉的,肤如凝脂啊,白白nènnèn的,如同抚mō在羊脂美玉般。
    “陛下?”一声粗犷的声音不合时宜的响起,李治心中大恨。
    “什么事?”李治愠怒道。
    “陛下,吐蕃派使者抵营求见陛下。”那名锦衣卫满脸苦笑,他也知道此时打扰李治和贵妃**,只要是个男人都生气,但也不敢不禀报,谁叫自己猜拳猜输了呢,只能自己来禀报了。
    夕阳缓缓沉入地平线中,夜幕降临,李治起身拉起神情古板的上官青衣道:“答应吗,青衣?”
    夜幕中,上官青衣脸红红的,玉手捂住高耸饱满的xiōng部,看着一脸猴急的李治,笑而不语。
    脸部表情一直僵硬的李治怒声道:“你要不答应,朕就不走了,然后当着众军面前问你?”
    上官青衣突然慵懒笑道:“你真的要来?”
    李治tǐng了tǐngxiōng,道:“君无戏言。”
    上官青衣闭上眼睛,喃喃的点点头:“碎就来吧。”
    李治突然觉得心中舒畅了。
第十二章 决战不可避免,成功的岔路上……
    吐蕃使看来了,来人名叫马蒙赞,听起来像是汉人的名字。当然,这只是听起来而已,马蒙赞是个地地道道的吐蕃汉子,那高原人中独有的紫黑泛红的脸膛,就已经是很好的佐证了。
    马蒙赞其人不显于正史,但他有一个小儿子,名叫马重英,后来成为吐蕃宰相,位高权重,但那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