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皇帝李治 >

第17章

大唐皇帝李治-第17章

小说: 大唐皇帝李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媚娘朝众人福了一礼,丹凤眼笑成了一个美丽的月牙儿,朝李治而去。
    只是到门口的时候,又突然回头看了一眼众人,那本来如秋水一样平静的眸子中,闪过浓浓的煞气,随即恢复平常,消失在苑外。
    气的手都颤了起来,“啪”的一下,将手中珍爱的玉杯摔的粉碎,李泰眼角狠狠的看着李治消失的方向:“好好好,小九啊,你还真狂妄啊。”
    周围士子也是连声斥责李治最后的无礼,只有崔善游的瞳仁却是莫名的缩了缩。
    “好诗啊,足可名传千古,如此之人,当真是纨绔不成?真是笑话啊。”崔善游的目光越发的深邃不可捉摸了。
    ※※※※※※※※可爱的分界线※※※※※※※※
    小妖梦语:大章送上,各位签到、收藏、推荐啊,小妖求包养啊。猪脚又要开始牛逼了,需要你们的支持啊。
第十二章 天生的阴谋家夫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如今整个长安的大街小巷,茶馆酒肆,谁不知素有“长安第一纨绔”的晋王李治在魏王的诗词会上,赋诗了一首。
    本来这也没有什么惊讶的,但关键是这一首诗,非是千古绝句,不能形容。
    但不知何时,一则消息在民间传开,顿时间谣言四起,不知谁放出消息,说,李治的诗是找人代写,非自身所创,当不得真,人心往往总是以恶度人,再加上之前李治的名声和才子根本都不搭边,一时间,晋王李治非但没有因为《将进酒》而出名,反而颇有臭名昭著的意思。
    晋王府,客议大厅。
    李业诩、萧陵、房遗直、李敬业大唐天下党众多纨绔核心四人,此刻焦虑的看着坐在上方不急不躁品着茶的李治,又看了看一旁居然在绣着花不,准确说是在绣着手套的武媚娘,一时间,颇为迷糊的看着两人。
    李敬业皱着眉咳嗽一声:“党魁啊,如今长安关于你的流言风语可是风头正盛啊,要是长期如此,党魁您的名声可就”
    房遗直更是直言道:“党魁,我们必须马上采取措施反制啊,如今的局面对党魁越来越不利,万一被认定为事实,陛下绝不会将皇位传给一位欺世盗名之徒啊。”
    李治好整以暇的看着众人焦急的神态,笑了笑,这些和自己从小长到大的兄弟们的心思,李治自然是了解的,他们不仅与自己有朋友兄弟之谊,利益上更是关乎他们的前程,李治的事就是他们的事。
    “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句话,风险和利益的大小是成正比的。”看着众人的疑惑眼神,李治笑道:“意思就是说,风险越大,利益也就越大。如今长安百姓对对本王越加的重伤,那么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时,也会越加的惭愧,同情本王。本王十年名声不显,如今正可借这一事件,扬名天下。这也是本王突然出席我那四哥诗词会上的原因。”
    “党魁,你的意思是”萧陵也还是疑惑。
    所谓夫唱妇随,武媚娘此时开口了:“大家想必都知道春秋时候郑国国君郑庄公吧。”众人点了点头。
    武媚娘笑道:“那郑庄公政治智慧的高明,表现为遇事能忍。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无疑,郑庄公就是这样的人。
    当他的母亲姜氏与胞弟姬段串通一气,给他多方制造麻烦的时候,他能做到隐忍不发。姬段想占好的地方,他就把姬段分封到京地;姬段贪欲不足,大修城邑,图谋不轨,他也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忍下一时之气。
    郑庄公政治智慧的高明,表现之二为出手强劲。郑庄公在胞弟逼宫问题上的隐忍、退让,说到底不是单纯的隐忍或退让,而属于韬光养晦,后发制人。他不曾马上实施反击,是他不愿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过早地和对手摊牌。
    所以,郑庄公在隐忍的同时,私底下一直在作充分的准备,以求一招制敌。他的对手对此茫然无知,把郑庄公的克制隐忍、妥协退让误认为是软弱可欺,于是乎步步进逼。
    谁知他们忘乎所以的举动,恰好为郑庄公痛下决心全面反击提供了机会,不出手则罢,一旦出手,雷霆万钧,摧枯拉朽,给对手以毁灭性的打击。
    而夫君这一次是想做一次郑庄公,欲擒故纵。
    从起初出现在魏王的诗歌会上的,以及最后狠狠折辱魏王的目的,这本身就是妾身和夫君不下的一个连环计谋,呵呵,而现在魏王主动造谣污蔑夫君也正是夫君所期望的。
    等外界的对夫君的恶语越来越多之时,那时夫君拿出证据,扭转局面,到时候,恰如夫君所言,百姓、士林对于之前对夫君的污蔑必心生愧疚,私下里,更可以将魏王作为这场风波的策划者的事在不经意间告诉陛下,而夫君最后被迫扬名天下,获得巨大的人望,不仅不会引起陛下的疑心,而且会让一向对夫君疼爱的陛下,老怀心慰。
    太子殿下现在已经是垂死挣扎了,皇位要么是魏王,要么是夫君的,这时候陛下得知魏王无中生有重伤夫君,呵呵,到时候太子被废,陛下册立太子之时,配上各位父亲爷爷们的劝谏之语,以及如今这一次风波,更能证明魏王的气量狭小,以及对同胞兄弟的算计污蔑嫉恨,妾身就不相信,明知道让魏王继位,夫君要被处死,骨肉相残,陛下仍然会将皇位传于魏王不成?
    既利用此次风波,让沉寂十年之久的夫君,名声大振,又打击算计了魏王,又不让陛下猜忌,最后更是成为日后攻击魏王殿下的由头,一石四鸟,何乐而不为?”武媚娘说话时强作淡然平静,但却丝毫掩饰不了话语中那一丝得意和兴奋。
    看来这丫头对于算计别人,有着天生的癖好啊。
    这一连串话,说出来,让在座这些李治的发小们,心中那是北风呼啸,寒风阵阵啊,这两夫妻还真是一对啊,天生的阴谋家。
    不经意间,众人对李治和武媚娘的敬畏之心更重。
    萧陵吞了口唾沫,对两人竖起了大拇指:“高,真高,从赴诗歌会时,就已经算计妥当了,那清河崔氏的嫡长子崔善游在提出让党魁吟诗之时,本意是为难你们的,却没想正中了你们心中所想。如果知道情况,恐怕心中此刻不知作何想法?”
    李业诩听得仔细,突然问道:“扭转局面,党魁你确定一定能成吗?我怕万一”
    李治挥手制止李业诩的话,自信满满的看着众人道:“放心,这是关键,本王自然明白,先不说,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正所谓山人自有妙计,哈哈哈”
    众人放下心来,李治和武媚娘则是相视一笑,一中夫妻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之感油然而生,双目中都是异彩涟涟,那是一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兴奋。
    ※※※※※※※※可爱的分界线※※※※※※※※
    果不出李治和武媚娘所料,为了打击这个潜在的和皇位竞争者,李泰可是下足了功夫,让人在市井中造谣。
    长安风头越传越盛,最后连李世民都得知了消息,在宫中大发雷霆,当即传晋王入宫询话,但就在许多人猜测,李治这次可能要彻底悲剧的时候,谁知却毫发无损的回去了,就在众人还弄不清到底是神妈情况时。
    第二天,一个令整个长安,乃至整个士林震撼欲绝的事传来了,晋王殿下为了挽回自己的清誉,将自己十年来的书稿还有正在编撰的诗稿编印成册,广布大唐。
    一时间,大唐街面上到处都是派发晋王诗集的晋王府的下人们,人手不够,甚至连厨子、马夫都一齐出动了。
    但这还不是最震撼的,最震撼的是,这本被命名为《天下》的诗集上面收录的诗词,都是旷世名作,千古绝句。
    像《月下独酌》《关山月》《登金陵凤凰台》《秋浦歌》《将进酒》,诸如此类的名诗绝句实在是太多了,甚至偶然偶尔雅兴所做的《念奴娇--长安怀古》《水调歌头》《临江仙》也让这些士子诗人们第一次知道此还可以这样做的。
    无论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还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都让世人为此震惊,再没有人会怀疑李治的欺世盗名,尽管诗词风格各有不同,但一下出现如此多的名诗绝句,要说请人捉刀代笔之作,恐怕就是三岁小儿也不会相信,《天下》诗集上的每一首诗,每一首词,整个大唐恐怕没几个人能够做得出来,甚至一首也作不出来。
    而这时,李治也开动了属于他的舆论机器。
    十年来,李治从事商业,靠着皇子藩王的身份,领先于整个大唐上千年的商业和科技知识,玻璃、服装、连锁酒楼、二次蒸馏过的烈酒、丝绸、不同于大唐的新式茶叶、扳指、鼻烟壶李治将自己能够想到,这个时代能够做到的,通通的弄了其中,不仅让大唐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而且也为李治带来了瞠目其舌的财富。
    其中烈酒更是通过商人,行销波斯、罗马,而其中收入中有一成是孝敬给李治老子李世民的,当初并不在乎的李世民,从第一次拿到分红的时候,就眼红了,如果不是自己儿子的产业,李世民都忍不住打他的注意了。
    而其他产业,也是如此,除了武媚娘,即使李治都不是特别清楚自己一年的收入,但武媚娘一句话让李治彻底笑开了,李治现在一年的收入,是整个国家税收的二十倍之多,这固然与唐初的赋税很低有关,但也看出了李治财富增加的恐怖。
    而且随着丝绸之路越来越昌盛,这个倍数还在拉开,可以说李治十年前制定的目标在这方面已经达成一半。
    此时,这些遍布于大唐各个商铺一经运转,顿时,李治被人冤枉的如何悲惨,开始被世人所知,百姓对李治的同情之心因为之前的误会污蔑更甚以往,而同时李治的贤名在士林中更是被抬到一个极高极高的地步,人称“诗神词仙”,要知道这可是一个靠诗词歌赋就能够科举当官的时代,相当于后世的文理科全国总状元的名头。
    而剩下的事,也却是和李治、武媚娘策划的差不多,不经意间透露给李世民的消息,让李世民狠狠的对李泰发了一顿脾气,直接让他在魏王府面壁思过了,对李治更是宠爱无比。
    不过还没等这个李治的贤名传遍整个大唐,一件意外的事情打断了李治接下来的策划,同时也吸引了整个大唐的目光。
    简单地说,就是小李同学的五哥,齐王李佑反了,而今年正是贞观十六年,比以往历史整整要早了数月。
    ※※※※※※※※可爱的分界线※※※※※※※※
    小妖梦语:小妖道歉,像历史上那些诗人词人道歉,作为一个文学大盗,小妖知道错了,如果您觉得主人公太无耻,就用您手上的推荐砸死这丫的,因为小妖也不爽,为了让李治这丫的,成为千古一帝,小妖现在心中对那些诗人词人的愧疚之情啊,是溢于言表啊。虽然那些先辈们的骨灰可能都被微生物给啃了干净,但小妖还是像你们道歉,不过,这仅是游戏之作,还望见谅啊。
    各位,推荐,收藏,点击,让李治快快登基就看你们了,什么时候,李治才能引来他的时代啊。
第十三章 弑师?造反?五哥,你真强
    齐州州治在今山东省济南市,位于山东省的中西部。武德元年改齐郡为齐州,次年置总管府。贞观元年撤总管府,贞观七年又置总督府,辖历城、章丘、亭山、临邑、长清、禹城、临济六县。
    而李治的这位五哥,可是老资格的藩王了,武德八年,就已经封为宜阳王,当年又封为楚王。贞观二年,也就是李治出生的前一年,迁移被李世民封为燕王,转为幽州都督。七年前,又改封为齐王,被授予齐州都督。
    李治隐约记得历史上这位五哥谋反被杀之时,随后不久,大哥李承乾也谋反了,所以说,李佑的谋反简直可以看作是李承乾谋反的前兆,之后李佑被杀,更是从一定程度上,深深刺激了犹豫不决的李承乾。如今,不知是否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李佑谋反的时间,比历史上要提前数月,自己的大哥还会如约造反吗?
    先不理李治在这儿尔胡思乱想,事情回到十日前。
    ※※※※※※※※可爱的分界线※※※※※※※※
    齐州,齐王府,夜,虽然黑了下来,也静了下来,但齐王府却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大厅内,齐王李佑正在和自己的心腹宠臣昝君谟、梁猛彪,狭妓醉饮。
    三人喝的是面红耳赤,手更是不断的在怀中女子身上不断游索着,女子的娇嗔声,男子淫邪声,一时间,斗室之类,不绝于耳。
    “殿下,看看,如今这日子才是人过的啊,每天娇妻美妾,闲暇时,我兄弟陪大人去打打猎,然后大街上潇洒去,看上哪家娘子,直接夺来享用,如此,人生岂不快哉?”梁猛彪凑上齐王边上抱怨道。
    而旁边一个粗眉大眼,大鼻子、阔嘴巴,大手大脚的中年黑汉子,活像个大猩猩的昝君谟,也是附和着,愤愤不平的道:“就是就是,大哥说的对啊,那老匹夫,每日说殿下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的,指指点点,对殿下更是屡屡出言不逊,前段时间,我兄弟二人,陪殿下打猎解闷,无非就是误杀了几个人,殿下是王子皇孙,杀几个平头老百姓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天下还不是殿下家的,为了这个,居然捅到了陛下面前,如此欺辱殿下,下属看了都恨不得砍了那个老东西。”
    一旁的齐王李佑阴沉的脸,将怀中的女子狠狠的推开,拿起桌上的牛耳杯,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碰”的一声掼在了地上,站了起来,面目狰狞的看着两人低吼着。
    “本王再也受不了那个老匹夫了,你们有没有种和本王一起去将那老匹夫大卸八块。”凶狠的目光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