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皇帝李治 >

第211章

大唐皇帝李治-第211章

小说: 大唐皇帝李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我,稚…奴。”黑暗之中,竺寒萱低沉的呼吸缓缓响起。
    李治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你知不知道,朕等你这句话很久了。”李治泪眼朦胧的大笑起来,一把横抱住竺寒萱向绣榻上走去。
    是夜,李治像是一头公牛一般不停的索取,像是要把一生的爱都一次索取完。
    那一夜,竺寒萱疯狂的承受李治的冲刺,像最温柔的海洋去包容一切海啸和狂风暴雨。
    那一夜,李治牛掰了,一夜九次郎。
第十五章武林大会,李治欲下江南
    第十五章武林大会,李治**下江南
    李治忘我耕耘,竺寒萱婉转迎合,奋斗一夜的两人带着汗流浃背睡去了,雪白的强健身躯和雪白的柔体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直到第二天清晨日上三竿,阳光洒满了三清殿中。
    李治躺在绣榻上,今天是没有朝会的,仰躺着盯着天花板李治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一夜李治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一夜九次啊,如此牛瓣的事李治如何能忘。
    竺寒萱已经醒了,艰难的用薄薄的锦被迅速的裹住身体,侧身背对着李治,不愿见人。
    “寒萱,累吗?”李治笑问道,想再来一次,还是忍住了。
    竺寒萱细不可闻地“嗯”了一声,那张美的惨绝人寰让李治以为永远不会逝去的红颜,绯红鲜艳。
    “舒服吗?”李治的手钻进被子,自然而然握住那处饱满晶莹。
    “嗯。”竺寒萱低低的应了一声。
    “寒萱,问你个事儿。”李治突然正经起来。
    “陛下请说。”
    “你有家人吗?”李治把玩着竺寒萱白玉瓜一样的胸脯。
    “都死绝了。”竺寒萱淡淡的冷声道。
    “是吗。”李治淡淡一笑,身体向前一刺,就滑入了一片温暖泥泞之中。
    竺寒萱清冷的秋水眸子春意盎然起来。
    “寒萱。”李治开始如老黄牛般辛勤耕耘起来。
    “嗯?”竺寒萱喘气。
    “你昨晚的呻吟比你的琵琶声好听。”李治也开始喘息,这具曼妙的尤物实在太过**,李治恨不得吞进肚子里。
    竺寒萱一直在苦苦压抑自己的呼吸和喘息,听到这句话后,突然媚笑了一声,高昂的呻吟起来,只要你开心就好。
    祸水啊
    李治大叫一声,当然不是缴械投降,继续奋勇冲刺。
    ※※※※※※※※※※※※※※※※※※※※※※※※※※※
    李治和竺寒萱疯狂的一阵后,脚步微微有点虚浮的回了未央宫,加上早上这一遭,次啊,李治今天才算明白,射,是一个男人苍老的开始啊。
    夏日的天空总是变幻莫测的,日才过中天,天空便彻底阴了下来,不一会儿,便下起了瓢泼大雨,朦朦胧胧的笼罩了整个长安。
    未央宫中也点起了蜡烛,伴着蜡烛那飘忽不定的火焰,李治正在纸上奋笔疾书着。
    一旁侍候的小桂子和归海一刀虽然看不见纸上的具体内容,但李治一边写一边打哈切红润略带疲惫的面孔却是清晰可见,忽明忽暗的烛光却是让这张还很年轻面孔多了些许成熟。
    小桂子和归海一刀两人老规矩的用眼神的默默交流着,心中哀叹做皇帝还真不容易,才回来几天啊就又忙起来了,连宠幸妃子后的疲惫都顾不上了。
    李治耷拉着眼皮面色平静,小桂子和归海一刀看不见一点波澜,但显然,李治写的不是什么美文随笔,而是在言辞凌厉批改奏章。
    奏章中用词之严厉和李治平静的面皮背道而驰,李治心里却是怒气满腔,恨不得大叫一声“孙子,都是一群孙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李治正在看一道锦衣卫密折,而这个密折,已经令李治忍无可忍
    “啪”的一声,李治将这么牛的折子狠狠的拍在御桌上,桌上的茶杯都被震翻了,吓得小桂子赶紧掏出随身的锦帕去抹水整理,李治却恍然无觉,面色阴沉的直直坐着,小桂子还是很少见到李治如此盛怒。
    别看李治平时温和的像个任人欺负的老好人,一旦真正的发了脾气,火谁也扑不了,小桂子不敢说话,归海一刀更是不敢说一句劝的话,记得有一次李治发飙了,也是像现在一样不言不语也不搭理人的枯坐着,小桂子和归海一刀上前规劝,怕是触了李治的心事,那时候李治还小,但即使这样李治二话不说的一蹦一跳的给了两人几个耳光,就连武媚娘都曾经被李治骂的哭着泪奔而去,发怒中的李治就像是受伤的狮子,见谁咬谁。
    过了老久,李治面色稍霁,重新端起小桂子沏来的新茶,小桂子和归海一刀见了总算松了口气,李治抿了口茶对两人道:“去过江南吗?”
    两人都点了点头,这让随后一问的李治颇感新奇,随即恍然大悟,归海一刀是昔年和自己一起下的江南,至于小桂子似乎本身就是江南人士,“小桂子,哪个道的?”
    “回陛下,奴婢是江南东道明州人。”一问道自己的家乡,小桂子也止不住露出了真心的微笑。
    “哦,明州,你是浙江人啊,嗯,想不想锦衣还乡?”李治放下茶杯,略带释然的看了一眼小桂子,这家伙看起来没忘本啊,**人的乡土观念可是一惯很强的,后世的朋党雏形不就是乡党吗。
    小桂子快速的扫了一眼李治似笑非笑的神色,依照自己对陛下的了解,怕也不是什么坏事,遂实话实说起来,“想,真想,做梦都想,想回家看看那群不成器的子侄,但是奴婢更离不了陛下,离不了大明宫,这辈子都是伺候人的,习惯了,离开了陛下,离开了皇宫,小桂子这心啊就没个着落。”
    满意的点点头,李治站起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看起来还是要补一觉啊,“小桂子收拾收拾,一个月后,我们下江南。”
    霎那间,再顾不上其它,小桂子和归海一刀都看向了李治,小桂扑倒在地,“陛下乃万金之躯,如何能出宫,冒险去江南,那,那……”
    “那什么那的,这天下朕不相信就乱了,盗贼出没无踪?朕的锦衣卫和大内侍卫莫不是都是干吃饭的饭桶?”李治愠怒起来,但心里却不曾真怒,上前踢了小桂子一脚,叫他起来。
    锤了锤自己的胸大肌,归海一刀闷声闷气道:“陛下放一百个心,逼得不敢说,但臣麾下的御前侍卫个个都是硬点子,当年臣没有当差的那会儿,江南道臣也混过,这些年更是认识了几个江湖豪客,在江南道绝对是能横着走的主。”
    小桂子不满道:“陛下乃天子,难道还要江湖人物撑着才能安然无恙吗?”
    “唉……”李治摆了摆手,不在乎道:“小桂子啊,皇帝这个名头固然吓人,但只有在皇宫和官府那才是至尊无上的,在民间谁认识你啊,还真就没有那些跑江湖的豪客吃得香,能有几个江湖大佬罩着,也不是坏事嘛,朕这点心胸容量还是有的。”
    小桂子无奈的默默不语,归海一刀则是心中感慨:难怪人家坐天下,这觉悟,罡罡滴。
    “一刀,朕当初似乎在萧后八十寿诞上说,只要你比武胜了那哥舒沮,就给你举行个武林大会,还记得吗?”
    抓了抓头,归海一刀眨巴两下牛眼,这事,有吗?忘了。
    李治哀叹一声,怒道:“你想不想成为武林盟主?”
    归海一刀深吸口气平息了猛地激动的心情,重重点了点头。
    李治满意的微笑了一下,拍了拍归海一刀的肩膀,道:“君无戏言,既然答应你,就一定要举行,不过你想当武林盟主还要靠自己的本事,否则哪怕朕把你硬抬上那个宝座,也终究坐不久,徒然惹人笑柄,你是大内御前侍卫大统领,你丢了脸,也就是丢了朕的脸,有信心吗?”
    归海一刀单膝跪倒,肃然道:“臣不知道天下第一是什么样子的,但自认江湖上知名的角色没有人能在臣手上走上十个回合,臣四岁习武,至今已有四十年了,一日未缀过,步战,臣不怕任何人,臣有这个信心。”
    “信心倒是有,但也不能自傲,这次参加的不仅有中土人士,朕还会邀请拜火教、摩尼教、婆罗门,至于彩头嘛,谁得了第一的盟主之位,这大唐国教的位子就是谁的了。”李治笑的很开心。
    小桂子和归海一刀隐约间明白了什么,联想到昨夜那些被邀请的拜火教、摩尼教之人,恍然大悟,陛下看了是真的起了对这些异域教派的觊觎垂涎之心,两人已经可以想象为了得到大唐这块传教的机会,能成为天底下最强大帝国的国教,那些异域教派会如何疯狂,大人物必定云集大唐,到时候要是能控制一二,那么……
    小桂子和归海一刀不敢再想了,但事实上,他们远远看轻了李治的野心,区区宗教哪会让惫懒的李治愿意操这么大心力。
    这一连串的动作,只有李治一个人知道是为了什么,在他的心里藏着一个任何人都不敢想象的疯狂计划,能把天地换了容颜
    “武林大会的地点朕已经选好了,就不放在长安了,就在这里吧。”李治转身指着神后墙上一副大唐地图,小桂子和归海一刀顺着李治的手指看去,两人的目光赫然聚集在一个地方——金陵。
    此时殿外的雨声更急了,雷声轰隆隆闷响哥不停,”咔啦“,一道闪电撕裂了浓重如墨的乌云,殿外的风更急了,嗖嗖的吹了进来,刮开了李治放在御桌上的锦衣卫密折,其上血红朱砂字隐现,简单的只有一句话,“江南西道总管正议大夫秀州刺史李义府私造假钱,当地假货泛滥,假钱的出现已开始影响当地民生,民心动摇。”。
第十六章我们的路才刚刚开始
    第十六章我们的路才刚刚开始
    揉了揉眼睛,李治合上最后一份奏折,拿起早已冰凉的茶水狠狠的灌上到底,吐出嘴里的茶叶,舒了口气的李治略带疲惫的仰靠着,一直紧皱的眉头也松了下来,眼睛瞄了瞄两边,见归海一刀眼皮低垂,面色威严,好似关公庙里的二爷,但李治知道这丫的怕是已经和周公翻滚了几百回合了,至于小桂子,一辈子伺候人了,职业水平在那里,眼睛也只是半合着,恍惚间耷拉着眼皮。
    撑了撑双臂的李治轻松的站了起来,一夜搞定所有积压的奏折,说起来还多亏前世熬夜看爱情动作片养成的优良习惯,李治做事从来不讲循序渐进,最是喜欢一蹴而就,十几双新袜子轮着换,等穿完了再回头穿第一双,等到实在味道逆天的时候,再一起塞到洗衣机搅一搅,对于奏折李治也是如此,和那些日夜操劳恨不得一天四十八个时辰的明君相比,李治无疑是个伪明君,奏折也批,但有点像处理家庭作业,批完了,就到处瞎飘了。
    刚刚玩完竺寒萱立马熬夜处理奏折,也算是日夜操劳了,正打算去弄点点心填填肚子结果锦衣卫来报急急入殿禀报李绩和程咬金大军班师回朝,中午时分就能到长安。
    李治闻得喜讯二话不讲,左右各两脚将还有点迷糊的小桂子、归海一刀踹醒,李治立即遣人通知文武百官,一时间刚才还稍显清冷的未央宫灯火通明不说,一条条诏令也被李治匆匆颁布下去,那加起来数十万大军的食宿可不是轻飘飘的,更何况还是得胜归来的胜利之师,这巴巴的等待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和三温暖呢,要等到了长安城,发现皇帝百官还都在床上搂着自家婆娘梦会周公,没有得到消息的长安百姓又奇奇怪怪的惊慌的看着自己,上上下下的准得骂娘,心寒的那叫一个冰天雪地。
    什么样的领导决定什么样的下属,领导好色,下属也不是个好鸟,领导效率高,下属也个个速度的一塌糊涂,如那隋朝杨坚,夙兴夜寐的,一大把年纪还学棒小伙熬夜批奏折,又不好色,结果还是败了身体,但那时候的隋朝六部人人办起事来个个都犹如奔马,哒哒的忙个不停。
    李治虽然惫懒但平生最讨厌拖泥带水,那些一手被调。教出来的锦衣卫和大内侍卫自然按着李治胃口来,一时天还刚刚亮,长安城四通八达的街市坊市就是一个个走街串巷通知文武百官的锦衣卫,这些锦衣卫倒也没人迷路,个个对百官府邸都倍熟,不用说,平时没少翻墙越院的监视打探,尽职尽心的。
    等到了晌午时,李治亲率被早早提溜出来的百官,和那日一样,就在灞桥、渭水之滨静等得胜回朝的两支大军,这个面子给的很足。
    大唐百官虽然早早被叫起,但和无数出城的百姓一样,个个欣喜如狂,气氛炽热,眼中一种盛气凌人的骄傲就在胜利的讨论中不知觉间养成。李治高高坐在銮驾上,但并不妨碍李治聆听四周热烈的讨论和欢呼,闭上眼很享受这种隐性的歌功颂德。
    对于薛仁贵在大战中的表现,李绩一个字一个字的都禀告给李治了,和李治安排在军营中的锦衣卫密报相差不大,结果还是让李治满意的,若今天坐在这个位子上的还是老头子,李治大致也猜的出李世民对薛仁贵的态度,可用,但现阶段不可大用。
    老头子最善“熬鹰”,要是薛仁贵在老头子手里,怕是要被踢去守个十几年的城门把一身的傲气磨掉,只留下那铮铮的傲骨下来。
    前世李世民就是如此做的,用了十二年“熬”了这只“鹰”,最后死后让李治去放飞这只雄鹰,牢牢的将这只鹰抓在手里,又能飞的足够高。
    不过李治更喜欢用血和挫折,李治不是一个喜欢等待的人,老鹰犀利,但那股子气终究不如不知惧怕为何物的牛犊,敢去挑战一口就能咬死自己的老虎,李治喜欢潜力无限的幼鹰,看着它翅膀越来越硬,看着它去厮杀去搏斗,因为是在自己手里长大了,哪天要飞走了,李治也有办法射死老鹰,连弓弩都不用,只要一个弹弓就行,轻而易举。
    诸事定当,李治欣慰对左右道:“英国公和卢国公总是教朕有意外惊喜,乘舟破浪的将薛延陀和西突厥给灭了,大扬我大唐兵威。”
    话点稍落有人惊叫两路齐头并进的大军到了,众人立马灞桥边,李治瞧着不断向长安城行进一队又一队旗帜飘扬、兴高采烈的唐军,深感喜慰。
    长孙无忌、褚遂良、尉迟恭、李亮等一众文武大臣百余人,簇拥春李治的銮驾迎了上去,人人笑逐颜开,为为横扫大漠和北方的两只大军欢欣鼓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