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穿之齐妃 >

第44章

清穿之齐妃-第44章

小说: 清穿之齐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耿氏是个能干的,在外头问了几句话,里头的嬷嬷回说一切顺利,请皇贵妃放心。她便坐下来等着,小荷回来说,乌喇那拉氏到了永寿宫了,苏凉听了点了点头,对永寿宫便是放手不管了。这一夜倒显得格外漫长些,天将明的时候,永寿宫来报喜,说熹嫔诞下一个皇子来。苏凉点了点头道,给皇上报喜去。又过了半个时辰,裕嫔这头终于生了,也是一个儿子。长春宫上下登时喜气洋洋,苏凉先打发了人报喜,又亲自过去嘱咐了几句话,劝着裕嫔好好歇息就要走。
耿氏脸色苍白,却也是欣喜,有了儿子就有了倚靠,将来顶不济也能封个郡王贝勒,到时候自己跟着出宫荣养去,强似在皇宫里熬到终老。于是她一面喘着气一面大着胆子求皇贵妃,说想把儿子放在身边养。因为都是心腹在旁,耿氏索性说了实话:“嫔妾自知出身低微,能诞下皇儿全托了皇贵妃的恩典,如今,嫔妾这辈子的心事了了,以后便守着这个孩子过日子,求皇贵妃成全。”苏凉听了,知道耿氏这是交底牌了,摆着就是不争不抢,安稳度日的调调,怪不得在历史上也是高寿而终。苏凉想着她平时所为,又见她说话是真心实意,便说道:“这话本宫会跟皇上说的,你先好好养着,以后的日子长了,也别打算得这样早。”说着,就走了。



、最新更新

相比起初期的子嗣艰难;胤禛而今是扬眉吐气,不但儿子多,而且个个争气;身为父亲颜面有光。今日登了大宝之位,一夜之间;又多了两个儿子,可谓福泽深厚,胤禛听了信自然心情极好。尔后消息传到乾清宫去;康熙听说胤禛的两个嫔同夜诞子;龙颜大悦,觉得自己赏下的人争气,便破例赏了些东西,赞了几句;又因为齐皇贵妃管理后宫妥善,另外也赏了一副嵌红宝的金丝头面,里头有一件九凤大拉翅,按例是皇后才能用的,但是既然赏给苏凉,她也就心安理得的接着。
因为胤禛如今身居九五之尊,后宫诞子自然要郑重多了,洗三满月百日的安排也有内务府统筹,逢迎庆贺的也比往常要多。天亮时分苏凉才回储秀宫,胤禛也是刚刚醒转,见她守了一夜疲惫,吩咐好好侍候休息。苏凉却说不急,先是侍奉他盥洗,又陪了进些点心,才将裕嫔的打算跟胤禛说了,未等皇上竖起眉来,便笑道:“旁人倒也罢了,耿氏是咱们潜邸里的旧人,我瞧着平日里乖巧谨慎的,这些年来从没放纵的时候,不如就势升个位份把七阿哥交给她养着吧。”清宫旧例,除了皇帝特旨承母所养,阿哥公主等一落地就是八个嬷嬷八个谙达的例,直接抱到阿哥所等,极少能有养在母妃寝殿的。胤禛心情很好,又见皇贵妃求情,想着裕嫔向来安分,印象不错,反正自己后宫人口稀薄,应下来也没多少是非,便是准了。苏凉代裕嫔谢恩,胤禛于是下了一道旨:裕嫔诞育皇子有功,即日升裕妃,并特令其于长春宫抚育七阿哥。
长春宫内如何沸腾暂不赘述。永寿宫里,熹嫔得了消息,气得脸白,身边大丫头碧云劝道:“娘娘还没出月子呢,也要顾忌点身子……”熹嫔越想越伤心,忍不住流泪道:“你瞧瞧这话,六阿哥比七阿哥还生在前头呢,谁不是诞育皇子有功,凭什么不给我升位份?皇上可不是要打我的脸!”碧云便劝道:“娘娘,长春宫那头是想要自己养七阿哥,皇上应了,自然得给升位份,哪里有让嫔养着阿哥的道理!咱们又不是贪图这个,您不是一直要把六阿哥送到翊坤宫去么?咱们得想着大局呢,二阿哥如今这样子,成天斗鸡摸狗,从太上皇到皇上,谁都不喜欢的,眼见是没出息透了,皇后心里能不知道?咱们要把六阿哥送去,皇后只有欢喜呢!”熹嫔听了知道是有理,自己不过是气不忿儿,想着与耿氏一同入潜邸,自己还比耿氏先受宠,怎么如今处处低她一头,想着就不服气。乌喇那拉氏那日瞧见六阿哥就赞不绝口,也露出喜欢的样子,当即赏了六个金锭子,熹嫔自然意会。等过了十来日身子恢复得差不多了,熹嫔便收拾好了,从阿哥所抱了六阿哥去翊坤宫,把意思说了,乌喇那拉氏见她这样知趣,想着没白疼她一场,她这辈子就是没有子嗣,论起地位来,李佳氏那般受宠,也不过是个皇贵妃罢了,说到底还是一个妾。乌喇那拉氏抱着孩子欣喜不尽,只说必会待六阿哥如同亲生。钮祜禄氏在旁只道这是六阿哥的福气,皇后待之如亲生,岂不就是等同于中宫嫡子?
胤禛在养心殿里处理公事正是忙的一塌糊涂,外头报皇后来了,不能不见。因为去了后宫,鲜少往翊坤宫去的,倒让得皇后找到养心殿来,心里略有些过意不去。胤祥等给皇后规规矩矩请安,便到外头军机处的屋子里听话去了。此时正在研究铸钱新法,康熙朝铜六铅四,印的大钱圆润饱满,刻印清楚,但是多有不法商贩毁钱取铜,导致钱币流通紧缩,户部被迫加大钱币发行,搞得通货膨胀,民怨沸腾。胤禛早就知道如此弊端,正在跟胤祥、张廷玉商量对策,听见皇后过来,也只好先暂停一番。
乌喇那拉氏过来夸了六阿哥这般那般好,胤禛见她迟迟不肯说来意,也能想到所图。因着乌喇那拉氏做了皇后,一直老老实实,也不给皇贵妃使绊子,想着是把自己说的话都听进去了,若是其他事也不想驳她面子,但是又想起弘显实在太不成器,便道:“弘显的岁数也不小了,过两年就该娶亲了,从选人家到大礼,这些个琐碎的事便是不少,你哪里还有时间再去养六阿哥,小孩子又娇贵,倒扰得你不安,不如享享福罢了,就送阿哥所去吧。”乌喇那拉氏兴头来了,胤禛虽是把话说得好听,但是终究是没有允她。乌喇那拉氏也不敢驳,又坐了一会儿就讪讪的走了。熹嫔早早在翊坤宫等好消息,皇后灰着脸回来说了皇上的意思,熹嫔没料到自己儿子还要送回阿哥所去,顿时就不心甘,想起裕妃就越发嫉恨。乌喇那拉氏见了她这般,也觉得自己没有脸面,于是说道:“这样吧,你先把六阿哥留下吧,阿哥所人口多,他年纪小先在翊坤宫养养再送去就罢了。”这也是拖延战术,胤禛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哪里会顾得那么多。再说弘时一开始就养在阿哥所,大格格给抱回储秀宫后,皇贵妃就那么养着了,皇上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熹嫔听了,知道事情有转圜,忙谢了皇后,又恋恋不舍瞧了一眼六阿哥才扶着碧云离开。
这边的风吹草动早传到储秀宫里,小荷便道:“皇后竟是私下在翊坤宫里养着六阿哥,娘娘可得跟皇上提一句呢。”苏凉摇了摇头,闲闲的说道:“我才不做这讨人嫌的事,谁爱多嘴谁就说去。”这是乐见其成的好事,六阿哥要是真在乌喇那拉氏身边养着,倒省的自己动手了,弘显的例子就在那里呢,乌喇那拉氏的脾性只有惯孩子的,哪里能养的好。小荷见皇贵妃另有打算,便撇过此话不提,又说内务府上折子说该预备秋冬小选的事宜了。清朝秀女按例三年一选,秋冬小选,来年春大选。
选秀自来是一件大事,往大里说关乎安定团结。如今,康熙养的一群老生儿子也要到找媳妇的年纪了,加上大阿哥弘晖与二阿哥弘显,这些都是要仔细斟酌的。再说胤禛虽说是对女色向来淡淡的,但是这里头牵涉众多,后宫里不进新人也交代不过去。苏凉想着,此事八成又要交到自己手里,这也是雍正朝第一次选秀,势必要风风光光,不能出差错的。于是便吩咐小厨房里细细做些新鲜花样儿的点心,并叫小荷去库房里翻找些贵重物件,准备去承乾宫找贵太妃问问往年布置选秀的经验。
刚到了承乾宫殿门外,倒先看见钮祜禄氏带着丫头脸上带着几分郁色出来。迎面撞上皇贵妃就先挤出笑来请安,苏凉见了,知道尴尬,却不能不理她,便淡淡说了两句话,问问弘历这些日子怎么样云云。因为满月的时候康熙亲给孙子赐了名,裕妃所出叫做弘昼,熹嫔所出叫做弘历,正跟史上的一模一样。熹嫔见问,便道六阿哥在翊坤宫,皇后娘娘照料的极为仔细,言辞中颇多自得。苏凉听了,笑容满面。等她走了,小荷便扶着皇贵妃进了承乾宫,贵太妃早听得人报,如今皇贵妃品级还在自己之上,便是半站起来。苏凉连忙快走两步,扶着贵太妃坐下,林大姑姑又从丫头们手里接过红木茶盘,亲自奉了两碗茶,是极清香的云雾。苏凉便笑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倒是扰了贵太妃的安,吃好茶来了。”贵太妃知道她一向知礼,又深得新帝信任,原来还是有几分交情的,听了这话便道:“你这孩子到跟我生分起来,有事便说罢。”苏凉听了,也不忸怩,就把预备选秀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然后又提到弘晖的亲事,虽说是老爷子做主,但是万一他老人家看走了眼岂不是糟糕,而且也不是没有先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因为贵太妃这么多年的经验,各家各室枝枝蔓蔓必定一清二楚。
贵太妃听了,笑道:“可怜天下父母心,你这心思我很懂得,太上皇其实跟我也提过几回弘晖的亲事,让我留意大族家的几个女孩子,既然如此,我瞧着了合适的姑娘,自然先跟你知会一声就是了。”苏凉要的就是这句话,康熙妃嫔众多,如今虽有几个得宠的嫔,但到了如今这般境地,老头子心里最敬重的却是贵太妃,一面是孝昭皇后的情意在,一面又是因为贵太妃本身的德行贵重。如今能得了贵太妃的保障,苏凉便对弘晖的亲事放下心来。然后又要研究其他细节,几位康熙阿哥的婚事也不能再拖,她们的母妃想必也有打算,便是索性让她们定了交单子过来就是了。
其实皇家世子婚配还是小事,选秀最重要的其实是给皇帝填充后宫。倒是康熙早说了,自己年岁大了,不必再选人进来。而胤禛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必要后宫充盈。贵太妃意味深长道:“自来选秀都是皇帝到场的,若有可心的他自然就会留下,咱们过几遍眼就罢了。”这话是教她不插手,省的费力不讨好,苏凉忙点头道:“贵太妃说的是,我也打算只要是按着旧例清点些人数,其他的自然有太上皇跟皇上做主呢。”贵太妃见她知事,点头笑道:“就是这个理。”因为皇贵妃拿了些新制的藤萝饼来,正是夏季里应时节的好东西,贵太妃便叫配了酸奶酪来吃,正好一浓一淡,一酸一甜,味道极好。苏凉陪着吃了半个,贵太妃貌似无意道:“刚刚熹嫔过来了,说了些话。”苏凉听了,便笑了笑。贵太妃又道:“你也知道咱们钮祜禄氏是满族里的大姓,所以人口杂,支脉多,如今八旗里头各管各家,早几辈子就不往来了,要是真讲究起来,正儿八经叙起来也得一会儿才知道是哪家门子出来的呢。”苏凉听得这一席话,知道贵太妃是怕自己多心,想必熹嫔刚才过来攀亲,被不冷不热顶出去了。连忙笑道:“确是这个理,像我们李佳氏是后来抬旗的,平常也不敢随便去叨扰人家的。”二人又吃了一会点心,说说笑笑方散了。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花花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作者近期会完结本文滴,不会拖很久!


、最新更新

从户部里拨了人出去调研了好几日;又找了历年的账本子来瞧,参考了如今的粮米市价,聚起来商量了几日;胤禛跟着胤祥下定决心要把铸钱的法子变了,长此以往只怕民心思变。这原本也是在户部的时候就有的打算。张廷玉精于政事;深知利弊,在一旁也说赞成,马齐是不管事的;见着两个人都说好;自然就不反对。于是胤禛就派心腹尹继善盯着,说下去好好查验,尽快拿出一个具体方案来发令天下。因为又要变老祖宗的成法,等着商议妥当;还要跟康熙汇报一声才好。
张廷玉心细,瞧着尹继善眼睛红肿着,就忍不住多看两下。胤禛察觉,也叫过来细看。尹继善本来要抱着圣旨出去办事的,没想到主子跟同僚这样八卦。胤禛又是个护短的人,见着得力干将这般委屈的样子,怕是里头有什么不敢说的,便道:“你是怎么弄的?”尹继善见了皇上发问,就不敢瞒着,跪下来诉说前情。他是庶出,虽然如今大出息了,又得了胤禛青眼,但是家里嫡母还是喜欢磋磨其生母取乐。清例,唯有正妻才能得诰封。嫡母倚着尹继善得了三品夫人,生母徐氏依旧被打发在柴房做活,等着尹继善去上房给嫡母请安,还要过来侍奉茶水,实在是过分。尹继善说到动情处,忍不住内牛满面。
胤禛不听则已,听了大怒。他虽是记名嫡子,但是从小儿也吃足了庶子的苦。康熙前头对胤礽何等溺爱宽纵,到了自己兄弟的时候便多有苛刻,心里是极恨嫡庶之别的。一面心里也觉得发寒,想着世人偏见至此,嫡庶分明老死不相往来,这怎么能利于社会稳定?酿出大祸如何是好。想了一会儿就要拿尹夫人开刀给天下人看,发圣旨褫夺尹继善嫡母诰封,赐其生母徐氏双霞帔,封二品夫人,又从宫里拨了四个宫女去尹府照顾起居,好不体面。尹继善磕头谢恩不止。胤禛说道:“你们阖府里都没有你母亲品级高,回去告诉你家里人,行事要规矩,礼节不可废。”尹继善知道这是叫嫡母给生母磕头的意思,心里很念皇上的好,挺起身来就觉得扬眉吐气。
此事传出来,众人果然议论纷纷,更有甚者说皇上这是给大阿哥造势呢。谁都知道弘晖不是嫡出,皇后一直无子,虽然养着二阿哥,但皇上也不准记名。眼见皇上的行事是要说人才不论出身,再想想弘晖大阿哥哪一样儿不是人中龙凤,将来稳稳的太子。这些话乱七八糟传到储秀宫去,苏凉听了,置之一笑。胤禛虽说严正刻板,但有时候也是随心所欲。尹继善嫡母做事太过,不给自己留后路。旁的妾侍怎么随便处置就罢了,那徐氏养了这么能耐的儿子,不看僧面看佛面,怎么能这样待她,真不识时务。
再说她此时正是焦头烂额,哪里能管闲事。一面要预备大格格的嫁妆,图图巴鲁刚刚来报公主府已经建好了,因为大格格如今是固伦公主,身份高贵,也不敢催着迎娶,只说听皇上的吩咐。胤禛跟皇贵妃商量,反正就是嫁到城里,霞光转过年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