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清穿之齐妃 >

第48章

清穿之齐妃-第48章

小说: 清穿之齐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胤禛觉得有道理,终于点了点头,大格格跟着母亲一起上了凤辇。高无庸早把胤禛的轿子备好,众人便浩浩荡荡往阿哥所去了。
弘显的屋子是正北朝南,论起格局,比弘晖还要好些。乌喇那拉氏哭得披头散发,见胤禛跟皇贵妃进来,眼睛就要喷火:“你这筵席里都备了些什么,二阿哥如今昏迷不醒,本宫看你怎么交代!”大格格从未见嫡母这般失态,不由就有几分害怕,苏凉拍了拍女儿的手,见着皇后硬生生就要泼脏水来,本来要驳,但是望了胤禛一眼,就没说话。胤禛是一万个不相信皇贵妃要对弘显不利,怎么想都是没理由,见皇后这般,就怒道:“这时候还不催着叫太医,只管哭有什么用!”然后又道:“有朕在,你怕什么,必然会给弘显一个交代的!”说着过去瞧了一眼二儿子,显然就是个中毒的症状,乌喇那拉氏也是糊涂,若说是筵席里有事,为何只有弘显这般,自然是有人故意所为要对弘显下手。至于此人是谁,肯定不会是皇贵妃。弘晖那么争气难道是假的?就弘显这副样子倒是能挡谁的路?胤禛正这样想着,忽然脑中一激灵。再望向乌喇那拉氏眼睛里就另有一层深意。此时苏凉正在吩咐大格格,让去御膳房好好问问谁今日负责二阿哥的席,又问有没有什么人随便进了御膳房。
正等的焦急,太医终于来了,弘晖跟弘昐兵分两路。弘晖直接去了许济荣府上,把这位表舅从被窝里拖出来,弘昐则是把太医院值守的医正全部叫进宫来,同时又打发太医院的主事速去通知全部的太医都到阿哥所集合,越快越好。许济荣难得衣冠整齐,见了皇上要行礼叩拜,胤禛却着急,只吩咐免礼,快给二阿哥瞧瞧。弘晖见众人忙碌,便默默站到皇贵妃身旁,母子二人对视一眼,便只盯着弘显不语。过了一会儿,弘昐回来了,他向来是大大咧咧的,见了皇阿玛额娘都过来了,便说道:“二哥八成是吃了什么不合宜的东西……”弘晖忙打断他,说道:“三弟,你别打扰许大人诊脉。”弘昐很听话,连忙闭嘴了,一块儿跟在皇贵妃身边站着。等了一会儿,许济荣便起身去外间开方子来,底下人连忙接了去煎。胤禛问道:“可有碍?”
许济荣躬身回道:“二阿哥是中了毒,幸好发现的时候已经吐出了大半,因此现无大碍,只按时吃药,别着了风就是了。”胤禛听了,方放心。乌喇那拉氏也止住哭声。胤禛脸色阴沉:“传令下去,给朕彻查!”众人连忙称是。弘晖见众人有了主心骨,此时才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原来是兄弟几个看了烟花回来,意犹未尽,到了阿哥所里面,弘显偏拉着弘晖说要玩一会儿花牌,说是守年夜,一起玩玩,当年在潜邸的时候,兄弟们几个也是常常拥炉偷玩的,无限趣味,弘晖想了想,就带着弘昐一起往弘显屋子去了。因为刚刚从筵席回来,便没有再吃点心,只一同吃了茶,还没到两把牌,弘显忽然吐了一口血,然后晕过去。弘晖在饮食上是格外小心的,毕竟是吃过亏的,弘显屋里备的茶水早就偷偷验过,知道无毒,再见弘显这般,定是在筵席上被暗算了。本来就要出去叫太医,弘昐却说太医到了就怕来不及,既然是中毒的样子,不如先给老二催吐,弘晖一听,此事要得,二人便扶起弘显,按了几个穴位,瞧着他吐了半日,又吩咐太监宫女只管度水给他,才兵分几路喊太医来。许济荣在旁听了,赞道:“这药毒性不强,想必也是怕太烈的药二阿哥会当场发作,于是用了慢药,估摸着该是筵席刚开始就已经给二阿哥吃了,幸好刚才三阿哥处理得及时,若不是如此,耽误久了,二阿哥也难救了。”胤禛听了,知道凶手心机极深,又一想敢在这样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对自己的儿子下毒手,登时就恨不得抓到此人挫骨扬灰。而苏凉听了这半日,心里早有了嫌疑人,但也不好随便说,只跟着皇后一同照料弘显不提。
因为弘显无恙,又是新春时节,宫里出了这样的丑事不宜宣扬。胤禛便派了心腹隐秘去查。乌喇那拉氏便是借着委屈,将弘显接到翊坤宫照料,天天叫心肝肉儿,偶尔见了皇贵妃过来送补品的时候还有些迁怒的意思。苏凉见状便不去讨人嫌,只缩在储秀宫里,打点孩子们的婚事。大格格去御膳房里照例排查了半日,却没有发现任何破绽,回头还跟皇贵妃哭了好几次。苏凉说道:“额娘带着你,也是要历练你,以后你自己成家立业,这种事情也是避免不了,所以说你还是有不仔细的地方,罢了,经了这次事,好好想想教训去。”大格格听了,点头称是。苏凉见她这样难过,又心生不忍,劝道:“这事既然已经交给弘晖了,他必然会弄清楚的,本来这事也同你无干,别哭了,去瞧瞧你皇阿玛,他这几日心烦,你多哄哄他。”
却说弘晖果然不负众望,初五刚过,就把人证物证一坨子带到胤禛面前。原来是熹嫔买通了长春宫的小太监做的怪。她安插人事先打听清楚弘显在哪一桌,趁乱混进御膳房,盯着上菜的太监,借机下手。其实整个事件也不怎么复杂,但是胜在那日人多,想必熹嫔等着这个机会也等了很久,况且故意找了长春宫的人,胤禛一想到她还计划着给裕妃泼脏水,就深恨不已。乌喇那拉氏听说是熹嫔对弘显下手,又急又恨,也不顾自己会不会被牵扯,便把当年钮祜禄氏在潜邸假作小产的事情一并捅出来,胤禛听了险些气昏过去,恨意又加一层。熹嫔枉做聪明,被人查得底朝天,谋害皇嗣,是诛九族的大罪,胤禛要发红签子,最后还是皇贵妃劝住了,说罪在一人,何苦这样牵连,况且是宫闱丑闻,传出去只会让人笑话的。乌喇那拉氏却是力主严惩,见了皇贵妃这般,忍不住就呵斥了几句。苏凉默默听着,也不吱声。胤禛盯了乌喇那拉氏一眼,看得她浑身冰凉,连忙也就不言语了。
熹嫔最后是以暴毙告以天下的,后事草草了局。想必胤禛也是因为弘显无事,另外给弘历存一份体面。熹嫔已逝,弘历交由谁养便成了问题。乌喇那拉氏早就发话说自己是不肯留的,皇贵妃身边还有弘时,裕妃身边有七阿哥,胤禛思虑再三,最后将弘历送到了懋妃那里,这么多年她孤苦伶仃的,实在也是可怜。果然抱到咸福宫,墨兰见了极为欣喜,便待之如亲生。过了几个月,此事慢慢淡了,胤禛去求了太上皇给六阿哥更名,康熙得知来龙去脉,便将弘历正式更名为弘曕。自此,史上再无弘历其人。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花花们支持!下一章大结局哇哈哈哈!!!


、最新更新

废后自古以来就是天家忌讳的大事;事关国本,非同小可。胤禛念及结发情谊,本来是想要乌喇那拉氏以皇后之位安稳度过余生的;但是最近这一连串的污糟事发生之后,再联想潜邸时的种种;胤禛觉得无法再继续容忍下去了。况且,只要乌喇那拉氏位居中宫,她便是会有一些不该有的念头;皇后不明智;也是很要命的事情,胤禛想了好几夜,打算跟康熙聊一聊。毕竟,乌喇那拉氏是当初他钦赐的嫡福晋。
承乾宫里;康熙正在跟贵太妃高高兴兴的商议弘晖大婚的各项事宜,如今他同老小孩一样,就喜欢热闹。弘晖是他最疼爱的孙子,要娶的媳妇也是端庄贤淑,老头子心里满意得很。外头报皇上来了,康熙头也不抬的叫他进来,胤禛见了父亲,先跪下来,贵太妃隐约察觉到了什么,只说去小厨房瞧瞧参汤熬得怎么样了,就悄无声息的退下了。
老头子戴着水晶眼镜瞧着儿子,见阵势这样大,知道要弄的动静不小,等着胤禛说出要废后的打算后,老头子用高深莫测的眼神打量着儿子,久久不说一句话。胤禛并不想把乌喇那拉氏做的蠢事一一跟父亲表明,这么多年,他相信老头子也早该看出来皇后难堪大任。康熙静默着,胤禛依旧是跪着,乌喇那拉氏到底是康熙当初为儿子精心挑选的嫡妻,自己确实也是拂了父亲的脸面,所以就认命的跪着。等了大约有一刻钟的时候儿,康熙终于说话了:“这是你自己的家门事,就由你做主吧。”胤禛听了,知道是不阻挠的意思,连忙就磕头谢恩。康熙又道:“你不要学你皇玛法。”顺治废后博尔济吉特氏,降为静妃,打入冷宫,后事极惨。胤禛忙道:“儿子已经打算好,将弘显记入乌喇那拉氏名下,她废后依旧还住在翊坤宫,日常供奉照着贵妃例。”康熙听了,知道是思虑良久,也算仁尽义至,便挥挥手,让他走了。
三日后,废后圣旨诏令天下,因为猝不及防,众人就浑浑噩噩,等着反应过来的时候,内务府与礼部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皇后李佳氏的册封礼了。因为皇上想要同皇后一起参加固伦怀恪公主大婚的典礼,又事发突然,礼部的上上下下便是连续奋战,终于赶在公主大婚之前,按着钦天监选定的吉祥日子,极为风光隆重的办完了新后的加封礼。紧接着,固伦怀恪公主下降喀喇沁亲王的典礼结束后,大阿哥弘晖大婚,得封端亲王,赐住端亲王府,没有歇过十天,又是二阿哥弘显大婚,封怀亲王,赐怀亲王府。因着皇室一连串的喜事盈门,满朝到了初夏才逐渐消停下来,那时众人似乎已经接受了皇后的变化,原本齐皇贵妃就是执掌后宫之人,如今更名正言顺而已。
乌喇那拉氏依旧住在翊坤宫,胤禛吩咐以贵妃例待她,而苏凉自来是个周到的,自此,后宫之事,胤禛便是问也不问了。自封为皇后,苏凉便没有去过翊坤宫,只把金桔叫来,说道:“你是潜邸里的老人,她自来信任你,你不说我也知道,这宫里自然有些势利的奴才,若是有人欺到翊坤宫,你只管来回我。”她向来一言九鼎,金桔是瞧着乌喇那拉氏与李佳氏勾心斗角一路走来,也知道乌喇那拉氏沦到今日境地,纯粹也是自己不争气,眼瞧着苏凉依旧和蔼淡然,并没有落井下石,便明白皇上为何选了她做皇后,比起自己的糊涂主子来,是要好上很多倍的。
因了苏凉的存在,前世的历史好像完全被改变了,超脱了朝廷凡事的康熙依旧精神矍铄,在承乾宫里乐呵呵的活着,胤禛更是意气风发,虽然热心公事,但因了皇后的督促,倒也时时注意身体健康,对手下忠心耿耿的众人也格外爱护,努力实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远景目标。
苏凉原以为就是这样,稳稳的度过一生,没料到雍正十三年,胤禛还是病了,苏凉顿时紧张异常。因为她那时临盆在即,皇上反倒硬撑着精神安慰她。到了八月,皇上的病情依旧是不见好转,皇后越发慌乱,惴惴不安的竟早产了。许济荣大人带着学生们守在储秀宫,拿了最好的药材备着,足足熬了四个时辰,苏凉终于诞下一个女婴来,母女平安。胤禛在外间听得消息,想着这么多年自己终于又有了一个女儿,不由十分欣喜,就吩咐抱过来好好瞧瞧。只见小女孩安稳的睡在襁褓里,胤禛越看越喜,当即就封为固伦公主,赐号和惠。
敦亲王听说皇后诞女,连忙就赶进宫里来,说当初固伦怀恪公主的名字是十三弟给的,如今固伦和惠公主的名字,也该自己给了。胤禛便笑道:“既然这样,你给侄女起一个名字也罢了,不好朕可不依。”敦亲王便笑道:“侄女一看就是多福多寿之象,叫做宝珠怎么样?”胤禛听了哑然失笑,想着允俄到底是不曾好好念书,实在是大俗大雅的名字,但是听着亲切,又见他这般兴致,便道:“成了,是你这个叔叔诚心诚意给的,借你吉言,就叫宝珠吧。”
说也奇怪,自从宝珠诞生之后,胤禛的身体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熬过了八月二十三日,苏凉也放心下来。等到九月,皇后出了月子,皇上便亲自主持给小公主办了满月礼,固伦怀恪公主带着黑女婿、端亲王、怀亲王,还有后来封的英亲王、瑞亲王、礼亲王、庆亲王、和亲王都带着福晋一起来了,一家子和乐融融,羡煞旁人。原来胤禛病了的时候,也不知道哪里传出了一些乱七八糟的话,说皇上应该本年寿夭云云。如今,见了皇上这般神采奕奕,再想想,咱们的皇上一心为民,咱们的皇后温柔和善,咱们的小公主活泼可爱,肯定有那么一小撮坏分子妒忌咱们皇上的幸福生活,哼,人民群众纷纷表示再也不相信那些不靠谱的传言了。(完)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花花们一路的支持,非常感谢。本文预估还有一篇番外,大概交代些剩下的事情,如果没有花花们的鼓励,肯定也没有这篇文,再次感谢。


、最新更新

宝珠十五岁的时候;皇上与皇后又开始绞尽脑汁,因为女儿要出嫁了。先头拖啊拖啊,总舍不得议亲;如今再不找婆家,只怕是真耽误了。宝珠是皇上最小的孩子;皇后年近四十才有了这样一个宝贝金疙瘩,又是一出生的时候就被封为固伦和惠公主的,自来宠爱异常;所以女婿的人选必要慎重。再说先头还有固伦怀恪公主的例子;众人都知道大公主嫁的好,虽说大家背地里都说喀喇沁亲王是畏惧天子与皇后,才不敢迎娶侧福晋收通房,这些人哪里知道当年皇上还是雍亲王的时候;喀喇沁亲王就已经跪着发誓说自己要与大格格做一生一世一双人了!
清朝的公主大多是抚蒙居多,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皇后统共两个闺女,已经有一个嫁给蒙古人了,另一个也就马马虎虎的,满人汉人,随便选吧。端亲王妃想推荐自己家的堂弟,说是出息的,一句话没说完,便被端亲王瞪回去,便不敢再吱声了。端亲王妃当初是皇后跟贵太妃亲自挑选的人,说起来也不算是走眼,进了门就开怀生了嫡子嫡女,对着端亲王的侧福晋与格格等也算和蔼相待,身为嫡母,照顾庶子庶女也让人挑不出毛病,大面上的事都妥帖,但是端亲王总是淡淡的。端亲王妃难免心里就有了些其他的念头,毕竟虽然皇上那里没有明话,但是将来的位子自然是给端亲王的,她虽有嫡子傍身,但是面对满坑满谷的莺莺燕燕,心里难免发怯,也不是每个人都跟当今皇上与当年的顺治爷一样,后宫里只宠着一个人。眼看弘晖的脾性跟着康熙爷是像的,将来说不得多少三宫六院,端亲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