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游戏动漫电子书 > 棋魔前传 >

第250章

棋魔前传-第250章

小说: 棋魔前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这是一个经受过磨难地棋手。从某种角度来讲。这种棋手更不好对付。国内方面有什么消息?”点了点头。黄家贞接着问道。
    “噢。大地新闻没有。不过成都段位赛已经有一个人冲段成功。”郭天宇答道。
    “什么?已经有人定段了?这么快?”黄家贞微微一愣。
    “是地。昨天是比赛地第九轮。A组赛场地王一飞以九战全胜积十八分名列第一。毛国伦和马元伟九战八胜积十六分排第二。另外还有三人七胜二负积十四分并列第四。后两轮即使那五个全胜。王一飞全负。他也是并列第五名。但他在先前地比赛中曾经赢了毛国伦。马元伟。詹贤利还有吴卫平。计算小分他肯定是排在前面。所以九轮结束他便已经冲段成功。”郭天宇解释道。
    “原来是王一飞。哈哈,真的是他!哈哈,我第一次见到他地时候就知道这个小孩子不简单,以后肯定能成大器,他倒是真争气,第一次参加段位赛就成功了!”听说第一个提前定段的人是王一飞黄家贞是大喜过望,他虽然非常得这个小孩子年纪太小,今年冲击职业段位希望不大,却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居然是这样的结果。
    “是啊。以十一岁的年龄首次参加定段赛便告成功的据我所知他是第一个,只能说这个王一飞是天生下棋的料。”郭天宇叹道,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中国大陆地区的职业棋手总数在四百左右,每年有进入的,也有退出地,但这个数字大体不会有大的变化,在这四百左右的职业棋手中,真正靠下棋打比赛为生的不过一百左右,靠下棋能过上好日子的不超过二十位,下出名堂并为世人所熟知的不过是三五位,绝大多数下不上棋的则只能进行一些下棋以外的工作,比如说写棋评,搞讲座,上电视台等等,但不要忘记,这些工作也不是谁都能做好的:很多棋手都是很小便开始学棋,为了学棋,正常的文化学习也受到影响,有地棋手父母望子成龙,甚至让自已的孩子连小学都不上,一门心思全铺在下棋上,这样地结果往往导致很多棋手的文化程度很低,和正常社会的接触很少,棋下的很好,但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和他人的交流能力都很低,不要说写棋评,搞讲座,就连写一篇几百字地个人简历恐怕都得挠半天头。那么这些棋上的才能不足以立业,其他方面地才能也不够谋生者怎么两条路,一条是退役进入民间成为一名业余高手,职业三流在业余便成为一流,过得要比打不上比赛的棋手要强地多,另一条则是转为二线,由战士变为输助人员,虽然很难再有打比赛,争奖金的机会(当然,这样地机会对他们来说本就不多),但每个月都有固定工资可拿,旱涝保收也是不错。
    郭天宇就是这样的一名职业棋手。
    他十五岁入段,从年龄上看这只能算是中等之材,谈不上差,但也绝对称不上好。
    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入段之后,面对众多职业棋手所构成的高垒深沟他是一愁莫展,(没办法,类似他这种水平的人在职业圈内实在是太多了),几年下来,虽然从初段升到了三段,但正式比赛还是最多三轮便被淘汰出局,经过无数次痛苦的失败,他终于意识到以自已的棋才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一流棋手,与其做那种不可能实现的美梦,还不如现实一些,早点找一条后路。
    于是他开始把主要精力从研究围棋转到电脑学习上,经过六个月的培训班学习,靠着年轻记性好,接受能力强,他学会了OFFICE使用,网页制作等电脑应用方面的知识,适时,正好中国棋院围棋部要组建情报室,他的电脑水平虽没有多深,但在中国棋院的众多人,因此便顺理成章地进入情报室,成为一名只拿工资的职业棋手。
    对这样的结果郭天宇没什么不满的,职业棋手的世界本就是一个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世界,在踏进这个世界时大家的机会都是平等的,是自已没本事抓住机会,怨不了别人。
    不过话虽如此,他终究是在围棋上曾经下过一番苦功,并曾幻想以棋立业成名成家的年轻人,虽然幻想早已破灭,自已离棋盘棋子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可每当看到有年轻棋手创出好成绩的时候他心里也不免有些酸楚。
    “哦,看样子你好象认识王一飞?”黄家贞一抬头恰好看到郭天宇的表情,于是好奇的问道。
    “呵,黄主任,您忘了?那年十一您带着我和长风一起在劳动人民文化宫搞活动,王一飞恰好也来了,而且也参加了咱们的活动,我和他还下了一盘四子指导棋,结果中盘战时他走出一招妙手赢了。”郭天宇笑着提醒道。
    “啊?噢,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呵呵,可不是吗。那也是我第一次碰见王一飞,想那个时候他也就五六岁吧?个子还没我腰高呢。”回想起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黄家贞不由得哑然而笑。
    “是啊。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流着鼻涕得让别人擦的一转眼他也成了一名职业棋手。”郭天宇感叹道。
    “岁月摧人老呀,五六年的时间,真是一眨眼就过去了,唉,原先一直以为自已还很年轻,看到他,老喽。”郭天宇的话感染,黄家贞也变得感慨起来。
    “呵,黄主任,您现在四十出头儿,正是年富力强,要经验有经验,要精力有精力的时候,哪里算的上老。”郭天宇笑着宽慰道。
    “呵呵,老不老不是看年纪,而是看心态。你现在还年轻,理解不了这个的。”黄家贞笑笑答道。
    当领导有领导的好处,当普通群众有普通群众的好处,普通群众虽然没有领导的待遇和收入,但同时也不会担那么多的责,操那么多的心,说到底,这个世界还是很公平的。
    “黄主任,您说的太深奥了,我是理解不了了,我那里还有别的事要做,您要是没别的吩咐我就回去了。”郭天宇笑道。
    “嗯,好吧,你先回去吧,对了,你回去以后把王一飞这次比赛的棋谱打印出来,一会儿给我送来。”想了一下,黄家贞吩咐道。
    “OK,十分钟。”做了个没有问题的手势,郭天宇离开了主任办公室。   
第一第五百八十二章 汇报情况
    也许是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威力,也许是郭天宇办事的确有效率,总之,九分钟刚过,一叠打印得整整齐齐的棋谱便放在了黄家贞办公室的桌上。
    暂时放下手头上的其他工作,黄家贞开始研究棋谱,职业棋手打谱的速度很快,而且一般性研究也不需要把棋谱从头到底一子不落的全摆一遍,所以没用一个小时,九盘棋便全都摆过了一遍。
    “天才,天才,真是天才!”把棋谱放到桌上,黄家贞感慨长叹。
    以职业高水平棋手的标准来看,棋谱中有些招法显的不是那么老练,有些地方走的不够严谨,有些想法有点一厢情愿,但从这些并不很成熟的招法中,黄家贞读出了少年人漏*点四射的才气。
    技术可以磨练,经验可以积累,信心可以培养,但才气——则不在此之内。
    成为一名围棋高手,难,成为一名职业围棋高手,更难,成为一各优秀的职业围棋高手,难上加难,成为一名独立高峰,俯视群雄的高手——比登天还难!
    想成为高手的人很多,想成为顶尖高手的人也不少,但能够成为绝顶高手的人有多少呢?恐怕两只手就能数的过来。
    是那些没能成为绝顶高手的人不刻苦努力吗?是他们不够用心用功吗?
    当然不是。苦用功可以靠意志,用心用功可以靠精神,虽然两样都并不容易做到,可这终究属于主观意识方面的问题,古往今来数千年中,为追求棋艺真髓而能头悬梁,锥刺骨者没有一千至少也该有八百吧?但为什么能成为绝顶高手者却如凤毛麟角
    老虎可能会象家猫一样温顺,但家猫却绝不可能如老虎那样凶猛。
    才气高未必能成为好棋手。但才气不高却绝不可能成为好棋手。
    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它又确确实实存在。
    常言道。千军容易得。一将最难求。
    经过这几十年地辛苦经营。中国围棋地低层。中层厚度已经达到相当地程度。基本可以和日韩两国对抗地程度。但是在最顶层级别地较量上。中国围棋就显得有些尴尬了。老一代棋手在日韩国两国几天超一流高手地围攻下难再建树。年轻一代棋手虽在崛起。但短时间内恐怕很难改变这种状况。连续三年。世界大赛冠军都和中国棋手无缘。而这种情况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成现在这种情况不是一天。也不是一年。而解决这种情况也不是一天。一年所能办到。人才不是过去农民种大白收成总会有地——这需要时间。更需要机遇。
    以前王一飞并没有拿到职业证书。并非职业棋手。自已关注归关注。直接插手介入并不合适。但王一飞现在已经可以肯定拿到职业证书。那也就是说属于自已这个中国棋院围棋部主任地管辖权力范围之内。自已如果再不出手就说不过去了。
    想到这里。黄家贞抄起办公桌上地电话。
    “喂,华院长吗?我家贞呀,您现在有空吗?”黄家贞对着话筒问道。
    “噢,十一点整我要去首都机场接机,有什么事儿吗?”电话里回声问道。
    “十一点整。还有四十分钟,够用了。我马上过去。”黄家贞挂上电话,拿起散落在桌上的几张棋谱快步离开自已的办公室。
    楼道的另一端也是一间办公室。和黄家贞那间的外观完全一样,区别只在于门上挂着的标牌院长办公室。
    黄家贞的目的就是这里。
    轻轻敲了两下门儿。“请进”,里边传来清楚地声音。
    黄家贞推门而入,屋里共有两个人,坐在办公桌后的那位年约五十,头发稍稍有点花白,宽脑门儿,长条脸,鼻梁上架着一副足有瓶底厚的眼镜,会客沙发上坐着的是一位年人,体格壮硕,头大脖粗,坐在那里就象半截铁塔,看到他,十个人中大概得有九个会觉得他是练摔交的。
    “哦,江川,你也在呀?”黄家贞笑着打招呼。
    坐在办公桌后带着眼镜的那位不用问就是中国棋院的现任院长华学良八段,而在沙发上坐着的这位则是中国棋院中国象棋部地主任卢江川特级大师。
    “是呀,呵,你来的倒快,那边院长刚把电话摞下,这边你就敲上门儿了,你该不会是懂据说江湖上早已失传的移形换影轻功绝技吧?”卢江川笑着问道。
    “呵,哪儿有那么邪乎,我要有那种本事何必还在这里窝着,早就进国家田径队去跑百米拿奥运金牌去了。”在对面的沙发上坐下,黄家贞笑着答道。
    “您这身板儿还想跑百米?哈哈,不是我说,三十米跑下来你大概也就光剩下喘气儿的份了。”卢江川笑道。
    “我是不灵,可你也未必好得到哪儿去,就您这份量,只怕一圈儿下来人家运动场跑道的路面就得重新平整一遍。”黄家贞也是笑着反唇相讥。
    “呵,跑一圈儿跑道就得修整,这是跑道还是沙坑?”卢江川笑着问道。
    “对你而言,沙坑和跑道有什么区别吗?”黄家贞不答反问。,呵呵,一张利嘴,真够损的,算你厉害,我说不过你。”卢江川无言以对,只得举旗认输。
    “厉害就是厉害,干嘛前边还加个算。怎么,你在向院长汇报工作,我没碍事吧?”玩笑开过,黄家贞问道。
    “呵,我能有什么事儿,还不就是向院长发发劳骚。”卢江川答道。
    “发牢骚?什么牢骚?”黄家贞问道。
    所谓的牢骚也就是不满,在中国官场办事儿,正儿八经的打报告,开研讨会,下文件未必能解决问题,关键决策人物耳边的几句话可能就办成大事儿。为什么说宫里有人好做官?并非是那些宫里人地能力更大,而是因为他们经常有机会接触到最高层者。
    “还不就是宿舍的事儿。”卢江川答道。
    “呵,要是这事儿,那你可就有地说了。”黄家贞闻听笑了起来。
    棋手宿舍,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也是一个谈来谈去却也难以彻底解决的事情。
    中国棋院是管理三棋一牌的专门机构,国字号的棋队,牌队都是在这里训练,生活,棋手牌手中有北京本地人,但更多的则是来自于全国各地地选手,这些人到了北京以后住在哪里?不排除有些棋手腰包够鼓,可以在北京直接购买房又或者在棋院附近租住民居,但这样的人终究属于少数,大部分选手还是得住在棋院宿舍。
    前些年,北京地区地租房价格还比较低,南二环附近的一居室楼房大体月租金在九百到一千左右,这样地价格再加上棋院给的一部分补贴,棋手们选择就近租房者还是不少地,虽然开支大些,但终究是有一个独立的生活空间,不必和好几个人挤在一间屋里,付出的那些代价还是很值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北京地区的房屋价格也随之增长,现在南二环附近一屋室楼房月租大多在一千五上下,各别社区环境比较好的更是高达一千七、八,而棋院对外出租房者的住房补助金数额并没有调整,换句话说,也就是谁再想享受独居乐趣,那么他就要比以前多付出五百到八百元的预算。
    于是,想住回宿舍的人是越来越多。
    但棋院的宿舍就那么多间,有人进来首先就得要有人出去。问题是:谁愿意出去?
    现在在国字号队伍训练的棋手,牌手大多以二十几岁年轻人居多,这些人交朋友的不少,成家的却是不多,一心想的是怎么样尽早出成绩,攒多点儿钱好买房安家,有几位会想把自已以后买房子的钱都交到别人手中成了房租?
    于是,问题就这样出现棋手是人不是神,神可以吃风喝露,不食人间烟火,但人离开这些则完全无法想象。
    住宿的问题解决不了,又怎么把心思完全放到日常训练当中?
    棋手们不能安心于训练,他们这些当领导的人怎么会不清楚?然而,中国棋院是一个半官方的机构,有些条条框框不是他们自已把能碰触的,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在现有规定政策中尽管去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