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倾人 >

第37章

倾人-第37章

小说: 倾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我们也不会完全拒绝你们的要求。在你们需要的林林总总的商品中,你们可以挑选两种商品的独家代理权。意思就是说,这两种商品,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我们只对你们一国出售,再由你们转口销售,我相信,这份利润,已经丰厚地流油了。当然,做为交换代价,我们也要求派驻人员在贵国,并获得贵国的法律保护和支持。”
湘柔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另外巴蒙德侯爵那些大宗走私交易,现在只怕是行不通了!大清皇帝陛下已经派出了他的十皇子统领海军,扫荡一切在大清朝廷地管辖范围的私人海上力量。那些大走私商,现在都纳入了大清朝廷地管辖范围,在合法、守法的经营,没有人再敢倚仗武力,在海上大宗走私了。我们希望你们今后也能遵循我朝的法律。”
这个时候侯爵夫人开口了“在这么好的夜晚里,谈这些岂不是太扫兴了!夫人为了我们以前的友谊我们为您带来了一个稀世珍宝,希望您能够喜欢。'”说着让旁边的人拿出了一个蓝色天鹅绒的锦盒。
湘柔给九阿哥说了一下,看见他没有反对才接了过来,打开一看,饶是湘柔家底丰厚也不禁双眼呈现迷醉的神色。
只见在一个巴掌大小的蓝色天鹅绒的锦盒里,呈放着一颗已经打磨好的鸡蛋大小的钻石,估摸着300克拉绰绰有余。
湘柔不是这个时代的清朝人对钻石很无知,因为中国不产钻石,相反湘柔非常明白钻石的价值。眼前这么大的钻石就是在她的空间里也不成看见,空间里最大的钻石也才280克拉多一点。
号称‘非洲之星’的世界上最大的‘库利南’钻石,原石重达3106克拉,后来一共切割成九颗大钻石和96颗小钻石。
“库利南第一”为梨形、三件中最重的一粒,重530。2克拉,后来镶在英王的权杖上,这粒巨钻称“非洲之星”,它有74个刻面。
“库利南第二”为方形、重317。4克拉,后镶饰在英王的王冠上。
“库利南第三”为梨形,重94。4克拉,镶在英女王王冠的尖顶上。
“库利南第四”为方形,重63。6克拉,它是由分割专家把其中最小的一件钻石分割为二,即“库利南第三”和“库利南第四”而成。它镶饰在英女王王冠的边上。
第五颗为心形、重18。8克拉;第六颗为船尖形、重11。5克拉;第七颗为船尖形、重8。8克拉;第八颗为长方形、重6。8克拉;第九颗为梨形、重4。39克拉。另外尚有96颗小钻石,已分散在世界各地共重8克拉。余下非常细小不能琢磨的碎石一堆、重9。5克拉。
这块巨型重达3106克拉的“非洲之星”原石,共切磨成105颗钻石、共重1064。26克拉,和9。5克拉没法切磨的碎石。成品的重量只占原石的三分之一,可见原石琢磨成钻石的消耗是非常之大的。
难得的是摆着湘柔面前的这颗钻石可是已经完全打磨成功了的,这在康熙四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704年)来说,完全可以说这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大的钻石,非洲之星是在1905年1月21日发现于南非普列米尔矿山。
湘柔和九阿哥大致的说了一下这些情况,两人面面相觑看到出来法国是下血本了!
可是让湘柔疑惑的是法国既然拥有这么大的一颗钻石,怎么后世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呀!
湘柔却是不知,这颗钻石法国得来的也不怎么光明正大,因此也不敢太过嚣张的拿出来显摆,后来遗失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更没人会提了!所以大家才都不知道。
其实路易十四也不是不想做没本钱的生意,殖民地的豪取强夺多爽呀!但是这次一下子和三个国家开战,法国的财政吃不消了,只好改做一本万利的生意了!
这可来路不明的钻石,反正都只能放在国库里发霉,还不如拿出来发挥他的余热了!路易十四爱财不假,但是他更爱可以拿到手里的财,而不是看得到拿不出来的财。
于是这颗钻石就远渡重洋来到了湘柔的面前。


、第五十八章 染红的阶梯(上)

湘柔随手把玩着眼前这个在1704年来说世界是最大的宝石,眼睛里闪过一丝迷醉的神色;不过还是很有气节的看向九阿哥。
只要是个女生都会喜欢珠宝的,就像有人曾经说过‘女人的衣橱里永远会缺一件衣服’一样。湘柔喜欢珠宝不假,但是她更喜欢能够拿到自己手里的,这颗钻石虽然表面上说是送给她的,其实最后还不是要上缴国库,拿给康熙老头,所以湘柔还是非常有毅力的抵制住了钻石的诱惑,等着九阿哥拿主意“爷,你说他们的意思是……”
巴蒙德侯爵和侯爵夫人将钻石拿给湘柔后就走了,根本就没有给湘柔和九阿哥多少反映,等着九阿哥和湘柔彻底回神了,就只看见这么一颗大钻石静静的躺在蓝色天鹅绒的锦盒里。
“贿赂呗!只是这么大颗的钻石,爷也没过。”九阿哥从湘柔的手中拿过钻石把玩起来。
“那爷是怎么看的了。”湘柔给九阿哥到了一杯茶放在他面前。
“爷能怎么看,还不是官商勾结吗?倒是……”九阿哥略有深意的看了湘柔一眼“爷还不知道爷的福晋竟然还会外语了?”
“爷说笑了,不过是以前在家的时间闲着无聊,找到了一本汤若望大人的手稿,因为好奇所以多看了两眼。”湘柔现在撒起谎来可是没有半点压力。
汤若望,字道未。耶稣会士,学者。汤若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和中国科技史汤若望
上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以虔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出众的才能,奠定了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在华40余年,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是继利玛窦来华之后最重要的耶稣会士之一。他继承了利氏通过科学传教的策略,在明清朝廷历法修订以及火炮制造等方面多有贡献,中国今天的农历是汤若望在明朝前沿用的农历基础上加以修改而成的〃现代农历〃。他还著有《主制群徵》、《主教缘起》等宗教著述。汤若望在天历等方面所做的实际工作以及撰写的一系列注重实践的著述,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他以孜孜不倦的努力,在西学东渐之中成就了一番不可磨灭的成绩。
顺治元年十一月,命掌钦天监事。次年,他将《崇祯历书》压缩成《西洋新法历书》一百零三卷,进呈摄政王多尔衮,封太常寺少卿。
顺治八年顺治帝亲政后,先后授太仆寺卿、太常寺卿、通政使并赐号“通玄教师”(康熙帝时为避讳,改“通微教师”)。汤若望经常出入宫廷,对朝政得失多所建言,先后上奏章三百余封。顺治帝临终议立嗣皇,曾征求汤若望意见。当时顺治帝因得天花,而当时朝廷中只有汤若望一人知道天花如果流行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于是他就说一定要找一位得到天花的皇子来继王位,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康熙大帝。
可以说这位汤若望传教士在大清有非常高的威望,在宫廷间的小道消息里还说汤若望治好过顺治的废后静妃的隐疾,很受到顺治皇帝和孝庄皇太后的看重,康熙五年七月十五(1666年8月15日),汤若望病死于寓所。
其实湘柔一急之下也是拿着死人顶缸,因为人家汤若望,原名亚当·沙尔,德国科隆的日尔曼人。在科隆有故居,有雕像。在意大利耶稣会档案馆有他大量资料。
汤若望他会德语,不会英语吧!
好吧!反正人都早就死了也没人在戳穿湘柔的谎言了!
“原来如此!”九阿哥笑着非常有深意的挑眉看了一眼湘柔,正准备说话,就被从外面匆匆走进来的小福子打断了!
“爷,奴才按着您的吩咐,已经通知的十贝子,现在十贝子已经去拿人了。”
“嗯!查得怎么样了!”九阿哥一脸阴沉的问道。
还没等小福子开口,湘柔就先插嘴了“爷既然还有正事,妾身就先告退了!”说完正准备要走,就被九阿哥拉住了“福晋也坐下来听听吧!”
“啊!”湘柔睁大了双眼,随即笑盈盈的说道:“是!”不过心里却在打鼓,九阿哥的用意为何,自从在京城鼓动九阿哥到江南开始,湘柔就敏感的感觉到九阿哥对自己的态度变了!以前湘柔很自信的相信九阿哥是喜欢她的,可是现在……
湘柔虽然不是男人,但是对于男人的想法还是很了解的。男人嘛!都有一种大男人心里,尤其是在这个时代的男人,他们可以允许你接着他们的名头狐假虎威狗仗人势,但是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女人爬到自己的头上去。
湘柔反思会不会是她这段时间的事情做的太明显了!在心里苦笑了一下,可是不这么做他们又怎么可能远离那个世界上最肮脏最黑暗的圈子了!
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想着正院房间里的小包子,湘柔的笑意深了一些,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有一个孩子的羁绊了!而且这个还是九阿哥的嫡长子,还是九阿哥这个时候唯一的儿子。
“回爷的话,奴才已经依着爷的吩咐对那个翻译官进行拷问了!那人的嘴到不硬,已经供出的江南的甄家和徐家插手的此事,另外还有江南大大小小的官员若干。”小福子看了坐在旁边的湘柔一眼才恭恭敬敬的向着两人禀告。
“哦!有大鱼没?”九阿哥不可置疑的问道。
“没有!”小福子斩钉截铁的回答道:“最高的官员也不过从四品,徐家也是一个皇商而已,只有甄家,甄家虽然只是一个耕读世家,但是有一位嫡小姐据说在太子府里做侍妾。另外奴才还查到甄家和徐家每年都要往京城里运银子,甄家是太子府,徐家则是十四阿哥府。”
“十四!”九阿哥皱了一下眉头,以前同为八爷党的人,九阿哥这么可能看不出来十四的野心了!只是当时十四的年纪还太小了就没封爵也没领差事!加上他的亲哥哥四阿哥现在已经是嫡子了,而且一直都是一张冷冰冰的脸,谁也不亲近。额娘又做了那么一件大事出来,连带着他也不怎么被皇阿玛看重,才会拉下脸来依附这八哥。
以前他只是对十四抱有戒心而已,可是自从他跳出了八爷党,来到了圈外,更加看明白了大家的嘴脸。除了那个大大咧咧的十弟,谁都是一肚子的坏水。不!应该是说十弟也有自己的看法,反正也不会这么干脆的跟着他来到广州了。
“让人去查查看,徐家怎么和十四搭上线了!嗯,曹家、李家、孙家没有在这件事上插手嘛?”
“回爷的话,曹家和孙家觉得没有插手此事,李家好像有人在里面。”小福子小心翼翼的说着。
“谁?”九阿哥皱眉,要是没这三家在里面参合哪怕就是太子的钱袋子,他都敢动,但是又这三家在就不一样了,皇阿玛可是极其信任这三家人的,从官职就可以看出来。九阿哥虽然不怕事,可是在怎么关键的时候,他不想因为一些小事坏了他的大事。


、第五十九章 染红的阶梯(中)

(PS:最近一周有事很忙,水了一周,觉得过意不去对不起关注蓝蓝的亲们,于是在最后一天爆发了!今天两更,一更送上O(∩_∩)O!!!)
“奴才查到,其中有一人是苏州织造李煦之子李鼎的门人的表亲戚。”小福子说道。
“哦!”九阿哥挑了挑眉,右手的是指点了点桌子“不用管他,就当着不知道处理,让十弟拿了人后,直接交给广州知府,咱们的人只有在旁边看着就行了,不要去指手画脚的。”
“是。”小福子对着九阿哥和湘柔行了一礼,准备退下了,却又被九阿哥叫住了“小福子,等会儿你让严总管派一个人将爷写好的奏折和这颗大钻石,送到京城呈给皇阿玛。”这个时候九阿哥还是拎得很清楚的,这颗钻石他可以收,但是却不能不告诉康熙,还是他在江南的一举一动也是要对康熙报告的。
马上就要掀起腥风血雨了,这个时候他得先向康熙透个风,顺便也让吏部有所准备,这次的事情也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参与进去了的。
“是!”
小福子退下后,九阿哥就一脸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湘柔,湘柔心里一个轱辘,他这是在干什么了?
“福晋这几年没少赚银子吧!”突然九阿哥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湘柔纳闷的对着九阿哥说道:“妾身赚了多少银子爷不是都知道吗?再说了妾身赚得再多也比不了爷您呀!”
自从湘柔嫁给九阿哥有了自己的私房钱后,就派了一房人下江南,除了找了两个正宗的江南厨子,还派人去福建安溪、杭州龙井村、苏州太湖君山岛三地寻找有生长茶树的土地买入,建茶厂,另外就是一件在太湖买下一块水域,开发淡水珍珠养殖。
要知道大清如今的贡茶多为团茶,其中绿茶只有康熙三十八年康熙亲自命名的‘碧螺春’。这几年来,一等碧螺春有价无市,二等碧螺春都与黄金等价。上行下效,绿茶终究会渐渐代替人们喝了近千年的团茶。
西湖龙井茶,在当时虽然在京中名声不显,但是在江南已经有些许名气。西湖的龙井茶与君山的松针,都是口味不亚于碧螺春的好茶。南人饮食清淡,北人饮食油腻,一向喜欢喝浓茶,用的多时云南的普洱。这福建安溪所产的铁观音口味浓郁,适宜四季饮用,论起来比那碧螺春还更有养生的功效。
对这三种茶,湘柔是非常具有信心的,因为在历史上,这三种茶就是贡茶,不过被世人所知要在五、六十年后,好像是在乾隆中晚期才纳入贡品范围的。至于茶叶炒制方法,就不用她操心,劳动人民最伟大,每种茶叶都是由当地人最先认知的。
等着湘柔买下福建安溪、杭州龙井村、苏州太湖君山岛这三地有生长茶树的土地后,就开始让人炒制,如今这三种茶叶已经被康熙亲自命名,是为贡茶,可谓是最特等的茶叶千金也换不到一斤。
后来随着九阿哥要组织船队出海和外国贸易,古代中国出口的商品最受欢迎的三种物品便是茶叶、丝绸和瓷器了!自然肥水不流外人田茶叶就从湘柔的庄子里出了!因此就单茶叶一项,湘柔这两年也赚了不少银子。每次出口的茶叶的账本都是九阿哥亲自交给湘柔的,因此九阿哥也能大概知道湘柔赚了多少银子。
至于淡水珍珠的养殖,湘柔心里恍惚记得人工养殖珍珠好像是二十世纪才开始出现的,不过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湘柔将空间中的幼蚌拿了出来,交给他们。结果等着湘柔他们下江南的时候已经成功的培育出来了,第一季的母蚌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