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凤霸九天--大宋女主(中卷) >

第24章

凤霸九天--大宋女主(中卷)-第24章

小说: 凤霸九天--大宋女主(中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晁迥先无奈,只得走到李氏身边道:“王妃——咳,夫人,周公公催着呢,您是否该……”
李氏如梦初醒,抬起头来发出一声绝望的呼声:“不,这不是真的——”她毕竟是将相门第,此时回过神来,早收起往日的骄横之气,忙一把将允宁紧紧抱在怀中,冲周怀政磕下头来道:“圣上明察,公公当替我辨白,我是叫小人诬陷了。我对圣上一片忠诚怎么会有谤上的言语,我亲生儿子都入宫了我怎么会有谋逆之心,我与王爷结发夫妻几十年相濡以沫衣不解带地侍奉他啊!千不念万不念,生母蒙冤叫皇储以后怎么面对臣子,我儿允宁还小怎能没有母亲顾料啊……”
周怀政面无表情地道:“夫人何必为难我们这些奴才,我们也只是奉旨行事罢了!圣上是最仁厚的人,夫人自己种的因结的果,到此时还诬圣上冤枉了你不成?夫人若有怜子之心,就该早早起身出府,何苦再继续连累宫中的皇储、府中的小王爷!”
李氏神经质地抱紧着怀中的儿子,仿佛是抓紧救命的稻草,不停摇头,不停地抽泣。周怀政咳嗽一声道:“圣上有旨,小王子尚小,乏人照顾。宫中赐下四名嬷嬷,并由许王妃就近照顾。夫人可以放心去了!”
晁迥先心中暗叹,雍王妃的罪过较之当日许王府的张良娣要重,但是所受的处罚也仅是废爵出府,较之当年张良娣灵前当场杖杀,当今圣上已经是仁厚许多了。却就为当今圣上素来性情仁厚,李氏估计错误,以为仗着有儿子做护身符万事皆可,却不知道再仁厚的天子,也是逆不得龙鳞的。心中想着,却也不免帮着周怀政,将李氏半哄劝半强迫地拉开,押送出府。
昔日威风赫赫的雍王妃,此时只着了一袭麻质孝衣,没有半点首饰行李,没有一个侍从,被押上马车,送到城西一座废弃的旧行宫,幽居起来。

第四十三章
雍王妃被贬为庶人的消息,几乎是最快的时间内被人报到了寿成殿,郭后正服完了药,听了这个消息,只觉得服下的药汤全部化成了冰水,哽在胸口,顿时咳嗽不已,咳了半日,终将方才的汤药全部呕了出来,伏在枕上喘息不已。吓得来报的刘承规忙跪在地上请罪。
郭后喘息了半日,抬起头来冷笑道:“好、好、好个刘妃,我倒她真贤惠了,不承想她如果才见厉害了!”
侍女莺儿在一旁忙扶着郭后,恨恨地道:“奴婢当日就说,娘娘休教她给哄了。果然不过安静得几天,娘娘眼错不见的,她那里就对雍王妃下手了。”
郭后扶着头想了想,悔道:“嗯,也是我病中精神短了,官家回京就去看望雍王,我原本该想到这一层。”她说得这几句,不小心岔了气,又伏在枕上喘息不已。
莺儿见她方才这一阵呕吐喘息,原本腊黄的病容更加毫无血色,黄中透出一股青黑来,不由心慌起来,忙劝道:“娘娘将养好身子要紧,外头这些不相关的事儿,等娘娘大安了,有多少事办不得呢!”
郭后转念又一想,点头笑道:“说得是呢,横竖雍王妃已经贬了,我倒不急着生这闲气。转过头来想想,我瞧她这阵子,也得意过头了不知进退了些,我倒虑着将来皇儿大了,岂非除狼进虎。关她几年,将来我也顺手些。难受的只有嘉庆殿那边,自种祸根!”
刘承规跪在地下,想着雍王妃为了讨好郭后而得罪刘德妃,因此遭这一番大难,源也自郭后起,郭后却浑不在意,倒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模样,也不觉一阵心寒,却不敢露出什么破绽来,只告了罪起身。
郭后靠在床上,闭目想了想吩咐道:“今日叫太傅放一日假,承规去把皇儿抱过来,他也不小了,他家里头出的事儿也该让他知道、记住!”她虽是连眼睛也未睁开,刘承规却觉得汗毛直竖,连忙应了一声,转身出去。
刘承规去了半日,依旧独自回来,奏道:“回娘娘,奴才去集英殿,小皇子已经被刘德妃带走了。”
郭后银牙暗咬,手中紧紧地绞住了一条帕子,却未发作,只冷笑道:“她抢得倒快,只是我的嗣子,她凭什么带走?”
刘承规支唔了两声,只得回奏:“前几日官家念及娘娘身子欠安,怕娘娘过于劳累,也怕小皇子无人照顾,德妃请旨代娘娘暂时协同照顾小皇子,官家就下旨同意了。”
郭后失声道:“什么?”用力推开莺儿坐起来厉声道:“我还没死呢,她就如此迫不及待了吗?”
莺儿吓得跪在地上劝道:“娘娘千万不要动怒,保重凤体要紧啊!”
郭后“啪”地一声,将一枚金符扔下令道:“你立刻去嘉庆殿,把皇儿抱过来,看谁敢拦?”莺儿不敢相劝,只得拾起金符匆匆去了,过得片刻,果然将小皇子抱了过来。
那小皇子允让也才六七岁,甚是胆小安静,见了郭后行了个礼,便规规矩矩地站在一边,一声也不敢响。
郭后此时也强撑着梳妆完毕,她甚为重视仪容,便是病重之时,也每日梳妆整齐,脂粉均施,哪怕只是见一个小孩子,依然要妆容整齐。
妇容是女子的四德之一,甚至可是说是最重要的。虽然她自病后不想让人看到她的容颜惨淡,已经免去后宫妃嫔每日请安。但仍然每天都要用大量的精力来在梳妆上,为的是能够太医和宫中妃嫔看望时勉强提起精神,保持气色良好。她的病一直迟迟难以见好,固然是因为亲生儿子去世的打击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却也是因为在病中也一直没有好好地休息将养的缘故。
只是她越在病中,越不敢有怠妆容,她不能让别人看到一个病容惨淡的皇后,一个病人固然会取得别人的怜悯,却会失去别人的敬畏。没有人会怕一个病人,尤其是在处处暗伏刀光剑影的后宫,她更不可以让别人看到她的软弱和无力。让别人看到她的憔悴,无异于她当着人面将自己皇后的尊严摔得粉碎,这是万万不能允许的。
因此,也只有她最贴身的侍从,如莺儿和刘承规等极少的几个人,才看过郭后卸妆后的真实面容。
郭后露出最慈爱的微笑,向允让招了招手:“皇儿,到母后身边来,告诉母后,今天到德妃那里去,玩些什么了?”
允让怯生生地靠近她,他怕靠近这个名义上的母亲,她看上去严厉而古怪,但是他又在几乎所有的人教育下意识到,她是不可违抗的。
郭后抚摸着允让的小脑袋,笑道:“你这孩子,怎么不说话呢?”
允让很想躲开,哪怕郭后的妆容再整齐,在如此紧密的距离中,幼儿是最敏感的,他感觉到郭后的身上那种病人的气息,这种气息令他害怕。犹豫好久,允让用极细的声音说:“其实……也没什么,德妃娘娘给我吃糕点,还叫人给我量做衣服。”
“量做衣服?”郭后皱起了眉头:“难道你还少了衣服穿不成,为何要给你量做衣服?”允让嗫嚅着说不上来,他也只不过是个孩子而已,如何晓得这许多。郭后转身问莺儿:“你过去时,听到什么风声没有?”
莺儿想了想道:“不是说西巡的事儿?”
郭后警惕地问道:“什么西巡?”
莺儿摇头道:“奴婢也不太清楚,好象是德妃要随圣驾西巡。”
郭后的脸色冷如寒冰:“这么说,她打算连孩子一起带走,所以张罗着要量做衣服?”
莺儿低下头不敢看她:“也许是吧!”
郭后冷笑一声:“你们都出去打听一下,把整个事给我弄出个前因后果来!”她心中发狠,手中不由地用力攥紧,忽然“哇”地一声,允让大哭起来。却原来她方才正拉着允让的手以示亲热,不想一时忘情,用力一握,那小小孩童哪里经得起这一握,早痛得大哭起来。郭后猛然醒悟放手,却是那小小的小腕上已经是一圈紫青色了。
郭后这边忙叫人拿了糕饼来哄孩子,另一边忙叫人去太医院取些化淤去青的膏药来敷上,这边不免暗暗懊悔自己失态,竟亲手将把柄落在一个小小孩童手中,怕又要叫刘德妃无事生非地说嘴了。
过了几日,消息都打探回来了。

第四十四章
过了几日,消息都打探回来了。
先是澶渊之盟订立后,寇准等人秉着老丞相毕士安之计,乘着与辽国已订合约,夏州已失去牵制的工具作用,且又遇李继迁刚死,其子李德明继位未久,加紧控制夏州边境的出入。又因与辽国开了边贸,再不需要到夏州买马,于是将与夏州边境所有公私贸易一概取消查控。却又在制造谣言,说是李德明有意投宋。
西凉边荒,本难自给自足,往年靠着做宋辽的属国而得些援助和贸易,现在两边断供,又遇上大荒年,李德明继位未稳,未免慌了手脚,派人向辽国求援。
却是此时正遇辽国睿智太后萧绰驾崩,宰相韩德让也为之病倒,辽国上下也是一片忙乱,又加上辽宋之时既然已订合约,夏州的牵制作用已经不大,徒然增中开支,乐得借此理由取消了对夏州的援助。
李德明走投无路,只得再度向宋称臣,纳还银夏四州。真宗接表大喜,赐德明国姓为赵,封其为定难军节度使兼侍中、西平王。至此,西北二境的边患完全消取了。
真宗大喜之余,决定西巡到西京长安,安抚西北各境边民,彻底安定西北边境,也同时在西京接受赵德明的使臣朝贡。
此次西巡不比那次北上澶州,是全副仪仗地开了过去,想起上次刘娥冒险与他共同北上,因此真宗下旨,此番后宫妃嫔亦可随驾而行。那自是不必再掩藏行迹,而是堂堂正正地鸾车同行了。
这番出行,真宗挑了刘德妃与杨婕妤同行,并准备带小皇子允让一同前去,好让他也从小开始进行政务的学习。
皇后郭氏,忽然请旨要求同行。
真宗念她病中,本是劝她好好休息,但是郭后坚持不肯,只得依了,这边命了数名太医随行照顾。
郭后接旨,立刻令寿成殿进行起程西行的所有准备。
侍女莺儿不解地问皇后:“娘娘,您身子不爽,这车马劳顿的,何必一定要跟着去呢?恕奴婢多嘴,您应该好好保养自己的身子才是啊!”
郭后冷笑一声:“人家已经当我是活死人了,我的人她敢废,我的儿子她敢据为已有。我要再不出去走动走动,只怕天底下的人,更要以为大宋朝的皇后不在了呢!次次随驾侍从,国宴朝贺,都叫个妃子充场面。西夏来贡,是通天下最大的事,我若不在,难保到了西京,她真的就敢穿上凤袍受贺了呢!”
莺儿无语,只得低头退下准备一应物品,却又吩咐太医跟车一路照顾而去。
真宗此番御驾西巡,事务繁多,先是素服诣拜历代各帝王陵墓,又诏在西京建立太祖皇帝的神御殿,谒启圣院太宗神御殿,置国子监,修周朝的六庙等事项。同时又在行宫设宴,李德明派来使臣,奉贡驼马等物,真宗又赏赐物品等等。
那一日大宴,真宗携郭后一起出现,接受万众朝贺时,但见郭后华服盛妆,仪态万千,一点也看不出是久病之人。
宴会的第二日,郭后就开始陷入了高烧和昏迷中去了。
她本是久病之人,身子犹如一棵被蛀空了的大树,此番为了西京巡幸,一路上车马劳顿,早已经颠簸得七七八八了。她却又是要强之人,强忍着不说,又为了能够有精神体力出席宴会,又叫太医用了虎狼之药强行提神,等宴会一完回到自己内宫,便倒了下来。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郭后昏昏沉沉中,只觉得整个人似在云端中飘飘荡荡,似在船上摇摇晃晃,偶而睁开眼睛一次,却又立刻晕了过去。
她再次醒来时,已经是足足十余日后,京城皇宫寿成殿她自己的寝宫之中。
却是因为郭后忽然病势沉重,真宗匆匆结束西巡,赶回京中,汇集了太医院一齐给郭后会诊。无奈郭后的身子,尤如一株大树早已经内部蚀透了,多少药下去,也只如投入大海中一般,毫无作用。众太医数日会诊下来,却只会磕头请罪。
寿成殿中一片寂静,但听得铜漏一声声滴落的声音,仿佛似滴在人的心头上。刘娥坐在郭后的病榻边,看着陷入昏迷中的郭后,心绪万千。
早在刘承规向她密告的时候,她就知道这一天会很近,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快到连她自己面临此时,都还未反应过来。
深宫何尝不是另一个战场,进了宫中的女人,犹如上了沙场的死士,哪怕你伤痕累累筋疲力尽,除非至死,无法退出来。
易位而处,她能明白郭后此番的坚持,昔日门庭若市的寿成殿,哪怕郭后下令免去妃嫔的参拜,依然有人殷勤上门。而自郭后倒下后,所有的妃嫔全部移驾她的嘉庆殿。而竟是她,在郭后回宫之后第一个来看望她的人。
如果是她,她不会有这番坚持,只因为郭后所经历过的,她都经历过,而她经历过的,却是郭后永远无法经历过的。当年大雨滂沱中的九死一生,当年紫萝小院的十年幽居,何等惨淡的心境,她都已经经历过了。所以,在宫中哪怕再多的风波变幻,她都能够守得定,捺得下,忍得起,撑得住。

第四十五章
如果是她,她不会有这番坚持,只因为郭后所经历过的,她都经历过,而她经历过的,却是郭后永远无法经历过的。当年大雨滂沱中的九死一生,当年紫萝小院的十年幽居,何等惨淡的心境,她都已经经历过了。所以,在宫中哪怕再多的风波变幻,她都能够守得定,捺得下,忍得起,撑得住。
自回京之后,她已经隐然是后宫之主了,所有的人都去她的宫殿来向她献殷勤,而她却率先来到寿成殿照顾郭后的病情。
听起来有点讽刺,她并非愚钝,郭后恨她,三番五次对付她甚至曾经想要取她性命,她并没有忘记。杨媛也曾经问过她:“姐姐忘记皇后是怎么对姐姐了吗?”
为什么?“她快要死了,而我还活着!”刘娥平静地说。
杨媛疑惑地看着她:“只怕易位而处,皇后可不会这么善待姐姐。”
刘娥只说了一句话:“所以,今日站在这里的人是我。”
杨媛似有所悟,看了她一眼,这一眼里,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眼神。她也许未能完全明白刘娥,但是她只知道,自己做不到这样。
只有刘娥明白,自己并非毫无保留的宽容,不管是当年主动为潘妃请求真宗追封,还是今年的率先照顾郭后,她的仁慈只施于死者和弱者。她出手只用来制服对方,而不屑于报复,当她对对方施以仁慈的时候,也就表示彼此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