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凤霸九天--大宋女主(中卷) >

第40章

凤霸九天--大宋女主(中卷)-第40章

小说: 凤霸九天--大宋女主(中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着一股无名的讽刺之意。
寇准昂然抬头道:“不错,那日周怀政的确与臣谈及此事,臣已经严辞拒绝并斥责了他。”
刘后讥讽的语声,在寇准时此的耳中听来,是如此的尖锐:“仅仅严辞拒绝而已吗?寇准,你那时纵然已非宰相,也还是太子太傅、莱国公,不是平民百姓。便是平民百姓,遇到有人在密谋造反,一则要拿下那逆乱之人,二则也该立刻禀奏朝廷,及时制止这场逆乱,这才是你身为朝臣该作的事。而不是听之任之,默许纵容,你以为你可以置身事外吗?你有没有心中窃喜,整冠相待这场谋反的成功,好让你重登宰相之位?你纵然算不得主谋、算不得同谋,难道说还算不得一荣俱荣的同党吗?”
寇准的脸已经涨得通红,大声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臣要见官家!”
刘后霍然站起,厉声道:“好一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倒要问一问,我有何罪,你们这般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欲拨除而后快!官家病罪,太子年幼,一个是我的夫君,一个是我的儿子,没有我支撑着这一切,早教你们这些权臣操纵得逞!寇准,到今天你还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罪在何处吗?张咏叫你读霍光传,你读懂了吗?霍光辅汉武、佐昭帝、废昌邑、立宣帝,如一柱擎天将汉室支撑而起,他的下场又如何?”刘后自齿间一字字地迸出来:“九、族、皆、灭,诛、连、千、户!”
寇准只听得浑身寒毛竖起,忽然只觉得一阵前所未有的恐惧涌上心头,他抬头看着前面,他看不清楚珠帘后面的人,却仍然觉得她那双眼睛里寒光闪闪,令人不寒而栗。他想:“我一直低估了这个女人!”
刘后冷笑一声坐下,淡淡地道:“我待问你,你的功劳比之霍光如何?你的下场也要学那霍光吗?霍光天大的功劳,为何要有这般的下场,只因为他忘记了,他再大的权势,是皇家所赐于。他纵是天大的功劳,也轮不到他将自己的意愿,置于君王之上!寇准,若说你有什么阴谋逆乱的想法,谅你也没有这个胆子。可是在你的心中,却永远认为自己才是最正确的。太宗皇帝在的时候,你倒还有些忌惮。官家宽厚,你越发将自己凌驾于君王之上了,只有你才是永远对的,朝廷所有的只有照你的意思去做,你才会满意。你忘记了什么叫君臣之道,所以官家病重,你敢逼宫挟主;所以奸阉做乱,会引你为同党!你扪心自问,从古至今历代帝王,有哪一个能容得象你这样嚣张的臣子?”
恰似一道惊雷炸响,寇准心头极度震憾,这么多年来引以为自傲的一切,竟被眼前的一个妇人,击得一片粉碎。他缓缓地伏下身子:“寇准领罪,罪及寇准一身,万勿再牵连他人。”
刘后长长地出一了口气,缓缓地道:“你应该觉得庆幸,幸而你生在本朝。历朝历代的君王,没有一个及得上太祖皇帝心地宽厚。太祖没有杀过一个臣下,后世子孙也不敢有违先人之厚德。官家有病,我也不想把此事闹大,引得人心不安。只是我问你寇准,周怀政虽然伏诛,若再出来一个逆乱之事,也是拿着你太子监国的旧议,拿你出来做幌子,到时候,你该怎么办?我纵然再要饶你,你教我以何辞面对文武百官?”
寇准闭目道:“寇准明白,寇准当自请出京,请官家降罪!”
刘后轻轻地吁了一口气,最桀骜不驯的人,也终于波澜无惊地处理了。此时皇帝病重,一切只能平静处理。她淡淡地道:“你且退下罢,自有旨意会下来的。”
次日,圣旨下:寇准坐周怀政案之罪,贬为太常卿,下到相州为知州。
半个月后,丁谓上奏,永兴军巡检朱能,勾结周怀政假造天书,现因周怀政案拿问朱能时,朱能拒捕兴兵造反,已被诛杀。朱能本是寇准的部下,献天书时寇准又曾为此写过贺表,朱能造反,寇准理应连坐。
于是旨意再下,寇准降为道州司马,贬放到更远的岭南之地去了。
长亭外,送别离。寇准遥望青天,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此时此景,仿佛若十三年前的情景重现。只不过,当年送别的丁谓,如今已经变成另一个逼他出京的人了。
今日送行的人,是副相王曾。王曾倒了一杯酒送上:“寇公,十三年前送别,三年前迎归。寇公放心,朝中有李相与我等在,定不能再叫寇准久等。”王曾暗自唏嘘,李迪今日本也要来送别,却被丁谓寻事拖住,不得分身,而他自己力保寇准,却因寇准租住他的宅弟,被丁谓讥讽为房东替房客说话,莫不是怕没得房租再收,平白受了丁谓的言语刻薄。
寇准将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朝着京城方向看了看,纵声笑道:“十三年前,我离京之时,满怀不甘不忿。因此上不顾一切为择手段,甚至连奉天书写赞表的事也都做了,以求东山再起。”他叹了一口气道:“谁知道三年京城为相,身心俱老!自辱其志,却成了画虎类犬。却原来我不是这样的人,想做也做不成,不过枉自己扭曲了自己罢了!思想这三年来,当真大梦一场!”他将酒杯一掷,长笑道:“这一场贬谪又如何?不过是成全我寇准依然做回自己而已。从今后放任山水中,鞠耕田桑间,与村夫野老抵足谈笑,更为快意而已!”
长笑声中,寇准已经转身登上马车,车内,倩桃已经含笑相候。寇准向王曾一拱手:“王公,此去山高水远,不必相送。”
长笑声中,但见一行车马,渐渐远去,消失在天边,王曾耳中,似仍可听到寇准朗朗大笑之声。

第七十六章  山雨欲来
直到秋天的时候,真宗的病才稍稍好些,开始重新登崇德殿临朝听政。但是这一场大病,却已经损耗了他的元气。经常神思困倦,心不在焉,竟是时间越久的事情记得越牢,发生在近期的事情,却是经常前言不对后语。过了几日,忽然问群臣:“朕怎么好几天没看到寇准了?”
群臣大吃一惊,面面相窥,不敢做声。
宰相李迪上前一步,道:“寇准已被流放到道州,难道官家竟然不知吗?”
真宗大吃一惊:“寇准犯了何罪,竟贬到道州去了?”
丁谓忙上前一步:“官家忘了,是八月中旬因为周怀政谋反之事,寇准参与其中,因此官家下旨,贬为道州司马。”
真宗想了想,倒有些迷糊起来:“周怀政谋逆的事,有牵连寇准吧?”
李迪大惊,急忙跪下道:“莫非是皇后假传圣旨?”
真宗大吃一惊,脱口而出道:“皇后竟敢如此专恣?”
当年刘后立后之时,李迪本就是大力反对,再加上寇准被贬,丁谓在刘后纵容下在朝中大肆排除异已,此刻他听得真宗口露不满之意,心中一喜,趁机道:“皇后如此专权,朝中上下只知有刘氏不知有官家。官家何不废了皇后?”
真宗这一惊比刚才更甚,瞪着李迪看了半晌,丁谓吓得心头狂跳,忙跪下奏道:“李迪放肆,诽谤皇后,请官家治罪!”
真宗面无表情地盯着李迪与丁谓好一会儿,看得两人惴惴不安,竟不知道天心何测,却不知道此时真宗才是吓了一跳,他这段时间脑子甚是浑浊,须得静下来片刻,才醒悟过来自己刚才说了什么话,心中暗叹一声,口中却缓缓地道:“哦——朕想起来了,寇准的事,皇后禀报过朕,朕这段时间病得糊涂竟忘记了。”
李迪只觉得一颗心沉到了谷底,却待不甘心地上前一步:“官家——”
真宗挥了挥手:“退朝!”站起来向后殿走去。他转入柱后,却见刘后已经站在那里。
真宗这一病,元气大伤,虽然勉强临朝听政,身体却上虚弱不堪,刘后不放心,怕他在坐朝时病势有变。因此自他重新临朝以来,刘后每日送他上朝,每日亲自在屏风后等候照料。方才的话,她已经完全听见了。
两人谁也没有说话,上了辇车,行在空旷的宫巷之中,两人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虽然有无数侍从跟着,然而静默的空间,似乎只剩下了自己两人遥遥相隔。
辇车在延庆宫停下,刘后默不作声,侍候着真宗入宫,更衣休息,然后迸退左右,跪了下去:“官家,你要废了我吗?”
真宗昏昏沉沉间,见刘后跪下,吓了一跳,忙扶起她来:“皇后,你何出此言?”
刘后抬头道:“刚才李迪的话,臣妾都听见了!”
真宗不在意地笑道:“李迪不过是个外人而已,哪里管得了你我夫妻之间的事,起来吧!”说着,拉起刘后让她坐到自己身边。
刘后看着真宗脸色淡然,轻叹一声:“三郎,寇准之事,你可是怪我自作主张?”
真宗淡淡地道:“朝政是朕交到你手中的,就算你有什么处置,也是份内之事。”他轻轻叹了一声:“可是,总也得知会朕一声吧。今日朝堂上,朕不知情,就差点出了乱子。寇准的事朕已经有旨恩遇,为何要流放道州?李迪得了这个缝隙,还不闹得不可收拾。朕只得代你受过,自己认下这个病中昏愦之名,免得事情闹大。”
刘后眼圈一红,想了想,忍下气,才慢慢道:“当日周怀政的案子,的确是牵连甚多,那时候官家你病情反复,我怎敢叫您更加生气。所以事情都是外头宰相们依律裁处的,我并不敢擅专。官家病中,我一切事情只敢息事宁人。这事情的处理上,我也只有尽量大事化小,以求平安度过这个难关。”然后把整件事的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道:“从来内宦与外臣勾结,都是大祸。汉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唐朝末年的甘露事变,皆是如此。没有内宦控制君王,外臣难以发号施令;没有外臣支持,内宦难以成气候。若是内外勾结,就会囚禁谋杀君王,扶持幼主以做为傀儡,如竖刁困死齐恒公,梁冀毒杀汉质帝,这都是古来就有的事。周怀政虽死,寇准再留在京中,只怕更招事端,因此只能将他远远地贬出京城,叫人无法再兴风作浪!”
真宗凝视她许久,忽然淡淡一笑:“小娥,朕知道你还是对寇准耿耿于怀。虽然你聪明才智,都远胜须眉。但是你毕竟是个女子,执掌国政,需要对大局的掌控能力,需要驾驭臣下,需要对紧急事件的应变能力。天下兴亡系于一身,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这其中种种压力和辛苦,非言语能表。澶渊之盟时,连朕都难承受这样的压力,更何况你。朕病了这么多日子,你也累了这么多日子。朕开始并不敢放心交给你,因为朕不知道,你能不能应付得了这样的压力,有没有这样的应变能力!”
刘后伏在真宗的膝上,轻轻地道:“我也害怕的,可是女人虽弱,若要卫护她的夫与子,她能比任何人都勇敢。多年来纵有风雨,也全是三郎挡在我的前面,如今三郎病了,那就由我来承担起这一切,卫护着三郎,卫护着我们的孩子,卫护着三郎的天下,如同这么多年来,三郎卫护着我们一样。”
真宗轻抚着刘后的长发,那一头青丝曾经乌黑亮丽,如今也隐约可见一丝银光闪过,他轻轻地挑出一根白发来拨去了:“周怀政的事,你处理得很好,朕可以放心了。小娥,朕这一病,你都有白头发了。以后的事,怕还是要你更辛苦!”
刘后取过真宗手中的白发,轻叹道:“我老了,白头发怕是越拨越多了。我不怕辛苦,我怕的是自己判断失误,那可就万劫不复了。”
真宗道:“朕原本是想让寇准辅政的,他虽然桀骜不驯,可是他没有存心经营,处事不谨慎,错处太多,看似替他说话的人多,却没有结党,形不成气候,任何时候想动他都不难。丁谓虽然用起来很顺手,而且也很能干,会让你很轻松。可是他太精明,不留错处,想动他就难了。你若不能操纵他,他就敢操纵你。朕原把李迪寇准留着来牵制他,现在看来,李迪还是太浅,不是他的对手。曹利用鲁宗道脾气都烈,李迪若是留不住,你可用这两个人……”
刘后点了点头,道:“我都记下了。”
真宗点了点头道:“过段时间,等风声平静了,还是把寇准叫回来。这人有才,却没有多少私心,端的看你怎么用了。”
这一日,真宗的精神显然比往日好些,直到华灯初上,帝后二人,仍沉浸在一教一学的过程中。

第七十七章
过了年后,宫外忽然来报,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刘美病重垂危。刘美本就已经积劳成伤,告病多月,却逢周怀政兵变,只得再度披挂上阵,虽然平定了周怀政之乱,却元气大伤,就此一病不起。
此时真宗也是重病,等刘后知道消息竟如此严重时,大吃一惊,见这几日真宗病情稳定已经能够上朝理事,便向真宗告了假省亲探病。
凤辇行至刘府,刘美之妻钱氏已经在门前相迎。刘后下辇,也来不及寒喧径直而入,边走边问:“怎么样了?”
钱氏泪流满面,只是摇头,刘后心中一惊:“如何到了这种地步?为何不早早派人告知于我?”
钱氏拭泪道:“老爷说,官家有病,娘娘心系天下,不可轻易惊扰娘娘,以免娘娘多操心。”
刘后顿足叹道:“他还是这副脾气!你们不该只听他的。”
刘府府第不甚宽广,说话间便已经到了刘美房前,刘后走进去,但见刘美挣扎着要起来行礼,急忙叫人按住了,这边走到床前亲手扶住刘美。但见刘美病骨支离,不觉垂泪道:“大哥病至如何,我竟是今日才来看望。”
刘美看了看刘后身边,急地道:“娘娘何必出来呢,如今官家病中,宫中朝中有多少事,为了臣而轻出,实在是无谓如此。”
刘后心中一酸:“阿哥,到这个时候,你还管其他事做什么?你我是至亲的兄妹,今日且把外务抛开,咱们就如普通的兄妹一般,叙叙家常吧!”
刘美长叹一声:“娘娘,臣没有用,帮不上你,还一直拖累了你!”
刘后忍泪道:“阿哥,你说哪里话来,若没有你,怎么会有我今日!”
刘美苦笑一声道:“娘娘,刘美这些年来,托娘娘之庇佑做到使相的位置,可是文不能朝堂之上,不能帮您解决辅佐朝政,害得娘娘多受制掣;武不能安邦定国,征战沙场,收复国土。如今官家病重,朝中那些臣子们虎视眈眈的,正是应该为娘娘分忧之时,谁知道我这个时候却不能为娘娘出力。这一病,还替娘娘添忧。”
刘后拭泪道:“阿哥,你本来就应该在家养病,若非为了帮我平定周怀政之乱,又再度操劳,何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