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仙妻 >

第128章

仙妻-第128章

小说: 仙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这样。”只有他们两人的时候金真人对她说:“她要出神你也不用管她,强扭她回神也许对她并不是一件好事。”
严姑姑白他一眼:“我知道了。我收个徒弟,你倒比我还上心。”
金真人待了十来日就走了,过年的时候这些修真门派纵然不象普通人那样讲究要团聚,但总也有不少事情要办,金真人这就得赶着回去了。
送走了金真人,师徒俩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门派里过年没有什么大事,只除了一样。
掌门人有位至交好友来做客。
那样重要的客人当然不是秋秋这种小虾米能见着的。花圃会得到这个消息,是因为要为掌门的居所准备比平时更多的鲜花和香料。
大概是为了迎合客人的喜好,准备的并非什么艳丽的花卉,而是矮松、玉竹、银星这样的平平常常看起来十分简素的花草。这样送花送草的事情当然严姑姑不会亲自出面,跑腿的活计就落在秋秋的身上。
最近门派里大家除了过年,说得最多的就是风云会。秋秋出去送花的时候,听到不少人在议论这件事。
秋秋听其他同门说起的。这风云会听说是设在海上的一座岛屿上,到时候天南地北,甚至海那一边的域外门派都会派人来参与。听说这风云会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来历了,一共办了十几次,让人们可以互通有无,切磋交流。听说有的散修就借这个风云会被大的势力看中,从此一步登天,再不可同日而语了。还有人在这风云会上无意中得到了一本古旧的秘籍……等等等等诸如此类。
秋秋听着,怎么感觉跟现代那些街头传闻一样。某某人去花鸟市场买个旧碗,结果是个古董一下子发家了之类的。
这种事都只能当传说听听,当真的那是二傻子。
但是对紫玉阁的门人弟子们来说,风云会可真的是个好机会。
有眼光有手段有资质的弟子,在风云会上可是会如鱼得水,那么多人里头,肯定能挑出拔尖儿的中意的人来。
所以说别的门派可能不去人,紫玉阁却差不多大半个门派都要出动。年纪还小的弟子们虽然还没学出个名堂,没到找人结伴的时候,也想去见见世面开开眼界。年纪大些的,这会儿已经积极的预备开了,有的人已经想好了要找个什么样的人,把条件一条条列出来,准备到时候按图索骥。
秋秋感觉这些事情离她格外的遥远。能出门见世面当然是件好事,可是找人双修……呃,还是算了吧。
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更不要说让她真的去尝试了。
象师父这样生活也不错,不与旁人争胜斗气,安安静静过自己的日子——如果能找到一个知心人那当然好,找不到的话就收个徒儿,不断了传承就行。
她把那盆玉竹安放好,左右看看,满意的擦了一下手,转身准备回去。
快要过年了,门派里人人都忙着,要不然掌门的贵客所住的院子,她一个不入流的小弟子可是没资格进来的。刚才她把花送到门口,本来想交给人直接就可以回去了,结果这儿人人都忙着,宿园师姐就让她直接把花送进院子里去,也不必进屋,就摆在窗台上面就行了。
屋子里好象有人。
秋秋没听到什么声音,这纯是她的感觉。
那位贵客可能正待在屋里并没有出去。
秋秋生怕惊动了人,悄悄往后退了两步,然后转过屋角从院子的角门出去了。
身后的窗子无声无息的向两旁敞开。有人站在屋里向外看,窗台上摆的那盆玉竹的叶子还在轻轻摇摆,院子里空寂无人。风吹过檐角,铜铃叮叮的轻脆的响起来。

237 憾事

秋秋送了花回去,还有同样在花圃和院子里做杂活的弟子问她,有没有见着住在那个院子里的掌门人的贵客?
秋秋笑着摇头,那两人只是不信,一个劲儿追着她问。可秋秋并非不肯说,而是真的没有见到啊。
还是严姑姑从屋里走了出来,她不用板着脸,只是那样没有表情的看了那两个姑娘一眼,就让她们畏缩起来,知难而退了。
秋秋很是羡慕,什么时候她也能有师父这份儿气度就好了。
这当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修炼积攒出来的,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
她跟着严姑姑进了屋,严姑姑才说:“一个两个心思都不放在正地方,整天琢磨歪门邪道,会有大出息才怪。”
秋秋知道她说的是刚才那两个人。
人往高处走,想出人头地不是错。
但是她们想的不是如何用功,如何提升改变自己,而是整天挖空心思的想找捷径,总觉得凭自己的人品容貌,肯定能找到一个威风凛凛来历不凡的大靠山,从此吃穿不愁,什么都不做就能踩别人一头……
总之全是白日做梦不劳而获的套路。
“对了师父,”秋秋也满好奇的:“掌门的那位贵客究竟是个什么来历,您知道吗?”
严姑姑嗯了一声:“知道,我以前见过。”
“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吗?”肯定是什么响当当的大人物吧。不过可惜的是,秋秋知道自己是个孤陋寡闻的土包子,就算人家的名号振聋发聩,对她来说也和路人甲没什么两样。
“是啊,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严姑姑说:“听说是差一步就可以悟道成仙的人物。”
哇,成仙。
秋秋顿时肃然起敬。虽然没见过谁真成了仙,可不妨碍大家对神仙的敬慕和向往。
不过她还是不明白。
“什么叫差一步呢?”
为啥不把那一步干脆迈过去?九十九步都走了,还差这么一步吗?
严姑姑还是习惯性的伸手摸摸她的头。
“人如果事事都能如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世上非乱套了不可。”
呃,也是。
如果我看对门邻居不顺眼,巴不得他们全家都倒霉,好么我心想事成他们就真倒了霉……这世上的确要乱套。
“纵然是天纵奇才,能呼风唤雨的厉害人物,也会有很多不能顺心遂意的憾事。”严姑姑感喟地说了这么一句。
哦,听起来师父对那位贵客确实了解啊。
这么说来,那位贵客不能悟道飞升,并不是实力达不到,而是有什么心结解不开吗?
这个……就有点难了。
心病得心药医,但听师父话里的这个意思,这个心药大概是找不着了。
就象师父说的,就算能呼风唤雨,事事如意,可是人活在世上终究不是无所不能的。
还是有无法挽回的遗憾。
这么一想,秋秋觉得自己倒比这位厉害的大人物还要幸运哪。
虽然论地位跟人家是一个天一个地,但是自己这十几年,还真没有什么不能弥补不能挽回的遗憾,日子过得虽然平淡,可是秋秋觉得平淡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太波澜壮阔跌宕起伏,那活得实在太累了。
听说那位贵客没有多待,两天就走了。紫玉阁里的气氛也随之起了变化。听说几个原先跟掌门说话都大模大样安坐着的长老们现在对着掌门又一如既往的恭肃起来了,也不会在一些门派事务上头指手划脚的瞎插嘴作主了。大家看起来一团和气,一片融洽,这年过得当真是不错。
过年之后马上就到了那个什么风云会了,秋秋沾了光,她师父就她一个徒弟,不存在带上谁留下谁的问题,她是肯定能去的。门里的其他小弟子们也都很想去,可问题是带不了这么多人,一个师父如果有四五个徒弟,那肯定是带头两个大些的徒儿去,下面几个小的去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建树,反而担心她们会乱跑惹祸,还是乖乖的留下来看家的好。
居然还有人把殷勤献到严姑姑和秋秋这里来了。多是年轻的弟子,心事根本藏不住,脸上全露出来了。不就是觉得严姑姑和秋秋就师徒两个,没累赘,又没多少东西,想搭着她们一块儿去那个风云会。
严姑姑一个都没有答应。
秋秋也觉得很为难,请托她的人不是一个两个,太多了。她是可以求师父多带个人的,可是带谁不带谁呢?跟谁都没有要好到那份儿上,实际上根本不算要好,平时关系也就是平平,这些人都是因为想出门这件事才来临时来跟她套交情拉关系,哪有什么真情实意。
一来关系没那么好,二来带了谁不带谁的还容易得罪人,干脆,一个不带吧。
严姑姑跟秋秋讲,这不是卖顺水人情的问题。她们没师父的吧还好说,有师父的呢,要带人出去人家师父同意不同意?万一把人带出去在外面出了什么事,那还没法跟她的师长交待。
果然很复杂,里面牵扯的事情多了。甚至有可能你带着甲长老的徒儿去了,却得罪了乙长老,十分复杂。
师徒俩的行囊格外简单,秋秋除了一身儿换洗衣裳,金真人送她吃的丹药,其他什么也没带。
人活在世上就是有这么大不同,同门的师姐们有的要收拾上一大包的东西,光是穿戴就能塞满几个大包袱,更不要说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东西。有些大概根本用不着的东西,也一骨脑的全塞进包袱里头,甚至有人把茶壶茶杯这些东西都带上。秋秋本来以为她是担心到了外面喝茶不方便,可是再一听,人家是擅长茶艺的,用惯了自己趁手的茶具,还想用这一手在风云会上找机会露脸出风头呢。
有乾坤袋的人还好些,行李多些也塞得下。没有的人,嗯……那就自求多福吧。
来了快一年了,头一次离开紫玉阁。秋秋在忐忑之中,还有些期待。
总关在一扇大门里,她几乎都快忘了外面的车水马龙人声喧嚣了。
一走出门外,感觉象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街上来来往往扰攘不休,各种叫卖声,人声,车声,骡马的蹄声,风声,飘在空气里的各种气味,点心铺子里涌出一阵阵甜香味儿直往鼻子里钻。
就有弟子受不了这香味儿的诱惑,停下来去付钱买点心的。
紫玉阁的弟子们都是品貌不凡的,衣着打扮就更不用说了,往这些天天为生活奔波忙碌的人群中一站,那真是……嗯,格格不入。一面象画里走出来的仙女儿似的,一面都是布裙荆钗的妇人,街上的男人顿时都走不动路了,眼珠子也不会转了。
下车的弟子颇有几分得意,付钱的时候那老板都忘了接,被老板娘狠狠往他脚上碾了一下才回过神来。
紫玉阁的弟子们这一生都要学习怎么让男人喜欢自己,离不开自己,现在不过是小试牛刀而已。
如果连这些平凡的普通人都不把她当回事,那她大可以现在就转头回去再修个十几、几十年再出门见人,风云会也不用去了,去了也是白去。
严姑姑也问秋秋:“想吃吗?”
秋秋有点想吃。
严姑姑虽然平时不苟言笑,可是对自家的小徒儿是打心眼里疼爱,也让人捎带了几块点心过来。秋秋先拿了一块绿豆糕掰开,递给严姑姑:“师父吃。”
严姑姑倍感欣慰,就算并不馋点心也接了过来。
紫玉阁这么多人,要出行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她们坐船去。
顺风又顺水,沿着河一路向东南去。严姑姑可不会让秋秋在船上无所事事,给她布置了一堆的功课,秋秋在船上根本闲不着,练功,写字,看书。闲的时候打开舷窗,可以看见同门们站在船舷的甲板上头,河风一吹轻纱漫舞,香风阵阵,银铃般的笑语不时传来,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这么走了几日,出了河口到了海上,四周一片碧波苍茫,秋秋头一次见到海,忍不住长长的呼一口气。
严姑姑问:“没来过海边吧?”
“没有。”
秋秋这么说了之事又恍惚了一下。
她觉得她好象是来过。
可是记忆中确实没有关于大海的历程。
严姑姑见徒弟又熟门熟路的发起呆,也不去管她了。金真人在修行上头胜过她不知道多少,既然他说顺其自然,严姑姑也不想去扳正徒弟的这个毛病了。
头顶忽然白影一闪,秋秋抬起头来去看。
两只禽鸟从她们头顶一掠而过,看上去特别的轻灵,仙气十足。
鸟背上可是坐着人的!
严姑姑知道她在想什么,点头说:“那些也是同道中人。”
好拉风啊。
她们坐船,人家坐的可是鸟。
一比就是高下立判,档次差了好多。
严姑姑替秋秋理了一下鬓边被风吹乱的头发:“你这次,说不定还能见到你妹子。”
“真的?”
能见到小妹?
秋秋很是欢喜了一阵。
可是……一想到小妹现在那个冰冷寡言的样子,又觉得有些沮丧。
即使姐妹相见,和小妹也没有什么话说吧。

238 报复

各个门派的地位和势力高低,很好区分,看住的地方就知道了。
紫玉阁住的地方不怎么样,是岛上比较偏的地方,而且这么多人,给的地方并不大,很多人得两人,三人挤在一间屋里,娇滴滴的姑娘们顿时怨声载道,觉得那些人纯是有眼不识金镶玉。
秋秋倒没什么不平的,这是个用实力说话的世界,紫玉阁的姑娘是漂亮,可是论起实力来显然就……不被人看重了。
不象别人整天忙得象无头苍蝇似的,严姑姑和秋秋师徒两人在一众同门中显得气定神闲。严姑姑带秋秋把岛上能去的地方都转了一圈。海岛和内陆风光全然不同。不说别的,就说这天和云,就不一样。风和空气也不一样。其他的诸如礁石、珊瑚,贝壳,鱼虾,这些陆地上都没有。
秋秋如鱼得水,觉得自己根本不是来参加什么大会,而是跟着师父来旅游的。岛上也是有普通的人,他们的生活与陆地上的普通人也差不多,一样为糊口温饱汲汲营营。秋秋和严姑姑就付了一点钱,在普通人家里吃过一顿饭,虽然没多少佐料,可是鱼烧得非常鲜美。鱼的名字她们叫不上来,连渔民自己都不知道。还有很多手工艺品,最多就是贝壳、卵石、珊瑚这些东西,有的甚至不用加工,就是从海边捡来擦洗干净就行了。严姑姑给她很多零用钱,秋秋买了好多的东西,严姑姑只是纵容的看着她笑。
虽然这些东西拿回去了也没地方摆,也没有什么用处,可是如果每遇到一件事,一样东西,都先想它有没有可用之处,那也未免活得太累了。
徒儿高兴,喜欢,就让她高兴吧。
她们天天早出晚归,一开始还有同门关注打探她们的行踪——生怕她们是有什么重大的图谋。但很快她们就放弃了,这师徒俩明显是不务正业来的,严姑姑在紫玉阁里就象个隐形人一样,收个徒弟也和她差不多,于修炼的正事上一点都不用心,活得悠哉自在。
当然,她们不求上进,也就代表着没什么竞争力,同门们不再把严姑姑和秋秋当对手来看待,所以她们师徒的行踪也渐渐没有什么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