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画 >

第130章

江山画-第130章

小说: 江山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49章 日落九原城(4)
    一连三天,众军在山上仔细搜索,第五日突然传来消息,在山涧中找到少冲生前所用的火精,大营里一片欢腾,李迎闻讯魂飞魄散,急忙赶去看,那火精,外形一般无二,当即不能自持,泪流满面,忽然被身后一人骂道:“我刚刚埋怨你几句,你就跑到这里来哭,看我不打断你的腿。”李迎一看却是孤梅山庄的二管家朱良才,当年自己就是被他购进山庄,也是他教会自己诸般技艺,又是他荐举给红袖,这才有自己出头之日,因此对朱良才一向心存感激。心知朱良是在提醒自己,忙随他来到大帐中,倒地称谢,朱良才道:“好孩子你别听他们胡说,那更本就不是火精,李首座根本就没有死。”李迎闻言大喜,忙问原因。
    朱良才道:“那晚我陪老庄主上梵冢山参加英雄大会。张默山集合半个武林的高手想杀死李首座,张默山话说的很客气,说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倘若与李首座比武时输了,他愿撤回围困九原城的大军。那个叫花子破口就骂李首座是邪魔外道,说他要替天行道,还有几个人喋喋不休地说了一大堆。可是从上半夜等到下半夜,李首座迟迟没有露面,天快亮了,他们估摸着李首座不会来了。于是开始内讧……”朱良才说到这,李迎拦住他问:“你是说,李,他一直没有去?”朱良才笑道:“摆明了是害人的鸿门宴,似李少冲那样精明的人岂会上当?”李迎听到这,心里暗暗松了口气,随即又在心里自嘲道:“他的死活与我什么相干?要我为他担心?”
    朱良才继续说道:“等不到李首座,他们自己斗了起来,张默山指责赵九通、张良才、嵩岳三人,为鞑子筹粮时手脚不干净,赵九通、张良才不服气,就与他争辩,那个叫花子顿时就恼了,跳上去和赵九通打了起来,赵九通斗不过叫花子,张良才、嵩岳两个就上前帮忙。那三个白毛哑巴上去帮南宫叫花子,可惜叫仇原的那个刚上去就让嵩岳给打伤了,赵九通一棒子打的他脑浆迸裂。哎呀呀,我听说这个姓仇的名头很大,怎么这么不经打呢?”李迎心中好笑,木青、仇原、凌未风三人固然武功不错,但这嵩岳实在是少有的高手。江湖上很多事就是这样,名头大的武功不一定高,武功高的名头未必就大。
    “可惜,赵九通不久就让那个老叫花子给杀了。张良才这时候想跑,却让张默山给拦了回来。这时一个叫赤云子的道士以为有机可趁,上去偷袭张良才,却被嵩岳打了一掌,张良才趁机砍了他一刀,倒在地上不能动弹,一个叫武空的和尚想去救他,反被张良才和嵩岳围住,那个叫嵩岳的武功真是不错,一阵急掌,打的武空和尚,鲜血乱喷,败下阵去。赤云子眼巴巴地望着张默山指望他救命,可这个张默山人心真狠就是一动不动,看着他被张良才乱刀砍死。”
    李迎听到这时才明白了,这本就是张默山使用的计策,让中原武林内部自相残杀,一则消弱各派力量,二则防止各派抱团对抗蒙古人的朝廷。李迎心中暗骂张默山的同时又为中原各派被他玩弄于鼓掌之间感到悲哀,她问朱良才:“到最后是谁杀了嵩岳?”朱良才道:“是五个戴着面具的剑手,他们布了一个叫什么五绝阵的阵法,片刻之间就杀了张良才,嵩岳抵挡了一阵,临时时又杀了木青。”李迎不解道:“木青的武功不在他之下,他垂死之机还能杀得了木青吗?”
    朱良才笑道:“你不知道,张默山让五个面具人上去时,喝令南宫极乐与木青退下来,南宫叫花子乖滑的很,闻言就跳了回来,可这个木青,可能是耳朵聋吧,竟然没听见,张默山就火了,喝令五人布阵,连木青也一块收拾。木青这才知道厉害,退不出来,竟跟张良才、嵩岳一起来破阵。这五绝阵果然厉害,木青没蹦跶几下就中了七八剑,嵩岳这才能得手。”
    李迎暗忖:“这个五绝阵看来是用来对付他的,难道他知道这个阵法厉害,临阵退缩了吗?”转念又一想,“这也未必,五绝阵固然厉害,但依他的武功也未必就破不了,可是他为何又不来呢。”朱良才看李迎神魂不宁的,以为她是担心李少冲的死活,便安慰道:“我看那五绝阵虽然厉害却未必能困得住李首座,我听庄主说这个阵法原本就出自天火教,李首座必然知道破解之法。”
    李迎苦笑了一声问道:“他们既然互相残杀而死,为何下山时张默山说他们是死在父亲的手上,并污蔑父亲也被他们杀了。”
    朱良才笑道:“这就是张默山的诡异之处啦,这些人其实都是因他而死,可他偏要把这笔账算到李首座头上。当时,山顶上人人自危,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人敢违拗他的意思。这不,你看看活着下山来的人个个哭丧着脸,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换成谁,心里也不会痛快啊。”
    李迎闻言想信又不敢信,朱良才不懂武功,又不是江湖中人,年纪又大了,不能把事情说的更清楚一些了。但也正因如此,他才无所顾忌把真相说出来,换成局中人谁有这个勇气把话说出来呢?
    当晚,忽然蒙古特使到了营中,李迎预料有事发生,果然晚上传来消息:正在草原游猎的蒙古皇帝忽必烈下旨要张默山和各路英雄即刻启程朝觐。
第450章 日落九原城(5)
    二日一早,张默山与众人启程,阿术派遣一个千人队随同护卫。行前,阿术与蒙古诸将宴请张默山。席间,阿术对张默山道:“原来末将以为只有多杀人才能让汉人害怕,只有让他们害怕才能让他们归顺。如今才知道汉人实在狡猾,非得有小王爷这般人才才能对付,我等彻底服气了。”张默山道:“此次能剿灭李贼全凭各位将士舍生忘死,本王一定向大汗为各位请功。天下将一统,汉人将不再是敌人而是大汗的臣民,诸位将军务必像爱护自家兄弟一样爱护他们,这样才能国运长久。”阿术笑道:“养汉人便如养牛羊一般,只要他们听话,主人也舍不得乱杀,不过那些不老实,爱闹事的,我是不会手软的。”张默山道:“正是这个道理,牛多了才有肉吃,羊多了才有奶喝。大家要记住这个道理。”众人称是,阿术道:“此次大汗召见,必定是催促小王爷和近珉公主完婚。我等必将送上一份厚礼。”
    众人到了兴源府,住在驿站之中,忽传人称西狂的哥百发和北寒的杨亦之在城中酒馆因醉酒互相斗殴而亡,众人赶去时,二人横尸街头,地上散落两柄宝剑,问酒店的伙计,只言二人在酒楼上喝酒,相谈甚欢,喝多了之后不知为了一件什么事情就相互争吵起来,结果又动起手来,从楼上打到楼下,最后一起死在大街上。但明眼的人都看得出来二人是被人杀死后移尸在此。至于是何人所为,张默山责成当地衙门追查。当晚又传来于化龙向张默山辞行的消息,于是谣言四起,朱子虚等十几人便不辞而别,余下众人也各怀心思。
    李迎问杨秀道:“师父为何一定要去大漠朝觐蒙古皇帝?”杨秀道:“蒙古皇帝已经封师父为国师,师父若是不去便是抗旨不尊,紫阳宫从此就再无安宁之日。天下各门各派除非准备退隐江湖,不然谁敢不去?”李迎道:“大宋朝在的时候,江湖和朝廷也是互不干涉,为何到了蒙古人做皇帝,反而都一起去效忠。中原武林的硬气都哪里去了?”杨秀笑道:“如今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便是你爹那般的势力,不是也……”话到嘴边又生生的咽了下去。李迎默然。
    七月将尽,众人来到大草原,李迎第一次见到一望无垠的大草原,禁不住心胸为之一阔,笑道:“怪不得草原人比南人豪迈便是这草原养的。”行走了三天三夜,忽然前面有一支队伍前来迎接,阿术部属便返回川中,这些迎接的队伍说是护卫倒更像是押送,又行走了七天七夜,帐篷牛羊渐渐多起来,来往的商队使团络绎不绝,李迎心知快到蒙古皇帝住的龙庭了。果然这一天,忽见前面烟尘滚滚,出来一队人马,身穿黄色战袍,打着黄色龙旗,来迎接众人,原来护送的队伍将众人交接后沿原路还回。
    这一队人看管更严,翻过一道山梁,见到前面连营数十里,人马数十万,牛羊不计其数,众人停下来,张默山道:“请各位先休息一晚,明天大汗亲自接见诸位。”紫阳宫诸女眷、南宫极乐并各门派的首脑一起进了内院安歇,而一般的随从和寻常之人便由外间的知客招待,那些知客是会讲几句汉话的西域人,言语莽撞,行为粗鲁,众人敢怒不敢言。
第451章 萍踪絮语(1)
    挨到天晚,来了一个蒙古使者,送来牛羊肉并各式奶茶,众人见那牛肉烧的不烂,无法下咽,便问可有米饭面条,使者大怒道:“能有牛肉吃,你们还不中意,许多奴才还没有吃的呢?”这句话惹恼了金刀门传人金亮才,他年纪不过二十几岁,正当年轻气盛,闻言摔了杯碟骂道“老子出生入死,提着脑袋为你们卖命,便吃你一碗面条也没有,你真当咱们是奴才?”使者冷笑道:“自己是什么自己最清楚。”金亮才拔出腰刀便来拿使者,使者大怒拔出弯刀要与金亮才拼命,众人急忙劝开。
    使者余怒未消,边走边骂道:“奴才竟然敢跟主子动刀子,什么道理。”众人以为事情过去便就过去了,谁知到了半夜时分,忽然门外有脚步声,众人当即惊醒,出门一看却被蒙古人围的严严实实,上百只弓弩对准营帐,使者笑道:“蛮子你出来,咱们再打过,谁输了谁是孙子。”众人见他来者不善,都劝金亮才不要出去,金亮才哈哈大笑道:“人家欺负到头上来了,岂能做缩头乌龟?”说着昂首走出营帐,叫一声:“你爷爷我来了。”话音刚落,前心中了一箭,金亮才心知上当,骂道:“你奶奶的,不守信用。”身子颤了一颤,便跌倒在地。
    使者哈哈大笑道“一个狗奴才岂能跟主子在一起摔跤?”拔出弯刀,来割金亮才脑袋,不料想刚刚接近,金亮才一跃而起,挥刀砍去使者的脑袋,血直喷了一尺多高。溅得金亮才满脸是血,举着使者的脑袋大笑道:“上当了!全他妈的上当了!”话刚说完,被乱箭射成刺猬一般。这一来却惊动了附近两座营帐的好汉,众人一起呐喊冲出来,与蒙古少年打成一团,因众人皆无武器,一上来并没有占到便宜,倒是蒙古少年早有准备,一时占了上风。
    正殴斗间,巡逻的卫队赶来,见蒙古少年占了上风,并不拦阻,站在一旁看热闹,这时其余几座营帐的汉人听到声音也赶过去,眼见两下人数差不多,侍卫统领一声令下,将赶来援手的汉人堵回了营帐。众人一拥而上,将打斗众人一起拿下。众人群情激愤,高声大喊,惊动了身在内院的李迎,急忙出来查看,却被卫兵拦住,这才见到外面多了几百名卫兵。不多时张默山领着几个蒙古将军请走了紫阳、南宫极乐和各门派掌门,李迎想跟去看个究竟却被拦了回来。
    正焦急间,见杨秀往外走,忙道:“师姐带我去?”杨秀道:“有人在闹事,蒙古人请师父他们去劝解。你呆在大帐里不要出来乱跑。”李迎只好回了大帐,见几个三代弟子正趴在门口往外看,见了李迎便问原因,李迎道:“我也没出去,什么也不知道。”一个叫应古蕊的三代弟子道:“一定是那帮闲汉喝醉了酒在闹事。这些人在哪里都敢闹事。”
    张雨荷道:“我看不会的,那些蒙古人那么凶,只怕是他们先挑起来的。”应古蕊道:“如今是人家坐江山,凶一点有什么奇怪的?既然来了就该入乡随俗,我看就是那帮人先闹的事,一个个横竖都没有个规矩。”张雨荷冷笑道:“看不出你倒是很欣赏这帮吃生肉的家伙。不如不要回紫阳宫了,留下来嫁个好郎君。”应古蕊道:“师姐你这是什么话?如今是大元朝,咱们少不了和蒙古人打交道,只怕日后吃生肉的时候多着呢。”李迎道:“好了,都别吵了,那边好像没有声音了。”应古蕊道:“当然没有声音咯,长辈们劝不了,还有蒙古人的刀枪呢?你以为他们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人家一动真家伙,他们就蔫了。”一人冷笑道:“应师姐真应该早点去告诉他们一声,也就不必这么丢人了。”应古蕊道:“我起码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道理,而有些人自以为聪明却偏偏不懂。”
    众人都不愿理睬她,这时紫阳、谢清仪、杨秀等人回来,众人忙围上来询问,杨秀道:“是一些后生喝醉酒和大营里的后生们玩摔跤,结果伤了几个人,没什么大不了的。”应古蕊笑道:“伤的是什么人?是汉人吗?”杨秀冷笑道:“你别忘了自己是什么人。”瞪了她一眼,自去了,众人也各自回帐。
    二日一早,使者来请众人前去觐见,随行使者一个个检查众人衣帽,但凡有污垢者,不整者,当即**。来到一座硕大无朋的营帐中,两厢侍卫森然而列,中间是正座,两厢一溜排开六十多张桌椅,分前后两排,众人在迎宾官的引领下各就各位,却不让坐下,引颈等候。李迎趁机将营帐打量一下,高约十丈,直径四十丈,站立一千人丝毫也不觉得拥挤。正座后面有一道屏风,上面绘着一副飞马游猎的图景,李迎心中暗自想道:“这幅画是汉人的作品,可说的是蒙古的事情,真是蒙汉两不误,便如今天的桌椅布置也是别具匠心的。”
第452章 萍踪絮语(2)
    约等了一刻钟,忽听三声净鞭响,值日官叫一声:“皇上驾到!”众人纷纷下拜,只有紫阳和南宫极乐不跪,一个浑厚的声音笑道:“平身吧!”众人三呼万岁,起身。见一个身材矮胖,脸色红润的中年汉子,一身黄绫龙袍,头戴皮帽,在两个宫女的搀扶下走了出来。李迎暗道:“这个就是威震天下的蒙古大汗,当今大元朝的皇上?若是脱了龙袍混在人群中只怕也没人能认得出来。”忽必烈双手往下按了按,值日官叫道:“落座!”众人纷纷坐下来,伸着脖子等候忽必烈的喻示。忽必烈却举起了酒杯,众**惊,忙拿起酒杯,忽必烈道:“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合州守将王立献城投降,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